上海大众诞生记

国际、国内政治经济观察者、工程师、爱国者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三十年(一)

1、上海大众--合资汽车破冰者

合资企业是美国人的发明,最后却在中国开花结果

----大众汽车董事长哈恩博士

发端

中国轿车工业的起步比较早,甚至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这次目标不甚明确的举动,开始了中国轿车工业的艰难合资之路:

1978年,鉴于当时外汇几度缺乏的现状,作为中国工业基础最发达的上海有所动作,上海有关方面提出:引进一条轿车装配线,改造上海轿车厂,达到年产15万辆能力,产品大部分出口赚汇。

1979年3月21日第一机械工业部组团,由副部长饶斌带队,造访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西方国家对中国汽车市场普遍持谨慎态度,市场增长前景被评估为“很差”。其中,美国通用公司认为中国还不需要轿车,也没有生产条件,特别是零配件的工业基础太差;法国企业觉得返销和外汇平衡有问题;丰田正在和台湾企业热火朝天谈合资;日产只肯提供下马过时的旧车型。

当时德国大众正希望在亚洲寻找一个生产基地,进而与日本汽车进行一番较量。也只有当时全球实力尚处于二流的德国大众,对上海项目感兴趣。

中德双方初步商定,从15万辆规模开始合作,产品包括商用车、高尔夫和桑塔纳轿车。后来因为全球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项目明显缩小,仅剩组装高尔夫3万辆。最终签订合同的时候变成了年产2万辆整车,1万辆备品备件。于是,上海迅速成立拖拉机汽车联营公司与德国大众进行谈判。

1982年,中汽公司和上海拖拉机汽车联营公司与大众达成共识,确定在上海安亭尝试性组装500辆桑塔纳轿车;

桑塔纳当时是大众品牌中最大、最新的车型,是B级车帕萨特的第二代,刚刚上市1年。在主产地巴西是一款实实在在的畅销车,在西班牙、南非刚刚投产,并以许可证的方式在日产公司组装,销售日本市场。

鉴于当时中国国内局势不断变化,中央层面对引进外资的态度不断变化,最后导致大众与上海拖汽公司的合资谈判前后总共进行了6年。当然,整个谈判过程,为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比如,当时大众一口气给了上海16个专利,但几个月过去了,中方还不知道去哪里登记专利保护申请,因为当时中国根本没有这样的机构。最后担任大众驻中国首席代表的李文波找到德国经济合作和发展部,说服部长,把专利保护纳入德国与中国的合作项目的重点之一。日后中国专利保护系统的建立得到德国专利局的很大支持。

为了解决当时外汇极度短缺的情况,大众出示一份报价(可以视为一份承诺):拟建议在上海建立大众发动机厂,产量是国内配套合资产量的3倍,多余的发动机出口供应其他大众企业,外汇将源源不断的回流。解决了上海大众合资中,国家要求的“外汇收支平衡”这道至关重要的门槛。

上海大众注册资本2.55亿人民币,约合1.9亿德国马克,双方各占50%。一半由德国大众投资;另一半由3个伙伴分摊:上海拖汽公司25%,中汽公司10%,中国银行下属投资公司15%。中国汽车合资企业沿用至今并被政策固定下来的50:50的股权比例,就是从此时开始的。

合资公司成立

德国大众公司是有最诚意的,也是最成功的。

1984年10月10日,上海与大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合资合同,两天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奠基在上海安亭举行,德国总理科尔与中国副总理李鹏亲自为挥铲,为合资公司奠基。

在大众董事长哈恩的直接安排下,奥迪公司董事马丁·波斯特和汉斯·保尔被派往上海担任德方负责人。

当时上海大众每天只能组装两辆桑塔纳,而在德国大众公司的一个总装车间一天至少能够生产1000辆汽车。在沃尔斯堡著名的大众第54车间,全盛时期每天可以生产3000辆。哈恩博士以大众监事会的名义给波斯特和保尔送行时,简单明了的描述了他们的目标:“一切从零开始,建造第55车间”。当时在沃尔斯堡,相信这一愿景的能够变成现实的人,恐怕不会超过10个。

德国标准与中国制造

上海大众不是德国大众的子公司,是一个独立的企业,国家只批准进口散件组装8.9万辆桑塔纳,散件装完国产零部件还无法满足供应,合资企业就没有出路。

然而桑塔纳的轿车国产化进程非常缓慢。安装合同规定,国产化零件必须送到沃尔斯堡,由德国大众进行技术认证。第一批零部件配套厂大多是上海的弄堂小厂,水平完全无法达标。搞了两年国产化率只有2.7%,一辆车上只有车轮、收录机和天线是国产的。

零部件由大众认证,在20年前无论哪一级官员,听到这个条款,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德国人的阴谋,想严格控制我们的发展,逼迫我们永远买大众的散件组装。于是,“中国人在合资企业没有话语权”,“大权旁落”不绝于耳。中方经理成了依附外方的洋买办,最严厉的谴责是“丧权辱国”。

德国大众坚持按合同办事:“轿车是最昂贵的工业产品,消费者花了他们来之不易的钱,就应该得到一辆安全性能、质量水平和产品外观完全合乎国际标准的桑塔纳轿车”。

还有一种基于现实的考虑:德国大众的标准对大多数中国零部件厂来说高不可攀,而桑塔纳主要是在国内销售,完全可以灵活些,质量水平可以分几步走,不必将标准定的那样高。

1986年6月,当时的国家经委副主任朱镕基,专门为桑塔纳国产化问题来到上海。考察后一锤定音,“桑塔纳零部件的国产化,要坚持德国大众的标准,决不许“瓜菜代”。桑塔纳国产化要100%合格,降低0.1%我们都不要”。

开始时候,试制的样品一次一次的被退货,几乎所有企业无一例外的骂德国人“刻板、不灵活,故意刁难”。上海、北京、南京、贵州的上百个零部件工厂,面对无数次失败、退货,日日夜夜的试验攻关。一些工厂还成立了“特区车间”,工人严格培训后才能上岗。

到90年代初,上海桑塔纳年产量突破10万辆,国产化率到达90%以上。桑塔纳零部件厂商也脱胎换骨,过去零部件厂推销产品要看整车厂的脸上,产品一经大众认可,其他整车厂商纷纷主动上门订货,而且“一律免检”。

桑塔纳2000

1992年中国的一位老人在“南巡”过程中,亲自到上海的大众生产车间,鼓励上海要加快脚步。

上海立即闻风而动大干快上。1992年,上海将原上海汽车主动停产,为新产能让路。中德双方追加注册资本,一起投资25亿人民币进行上海大众二期改造。此项工程由上海市长亲自负责,被称为“1号工程”。

1994年10月10日在上海大众成立10周年,桑塔纳2000正式亮相。这是中国轿车合资企业成功开发的第一个成果。当年产能达到20万辆,称为最先突破此关的企业,初步奠定了今日上海大众的巨无霸地位。

帕萨特的出生记

1992年中国经济开始出现热潮,原因你懂得。中高端轿车需求呈井喷式爆发。

1997年,大众新任董事长皮耶访华,在北京受到朱镕基副总理接见时,当面要求批准帕萨特项目。朱镕基说:你们应该专注做好桑塔纳2000,为什么不继续开发桑塔纳3000呢。一口回绝,完全没有余地。客人的面子都不给,看来帕萨特将胎死腹中了。

不要小看中国人的灵活的大脑。

上海人将帕萨特拆分成“桑塔纳技术改造项目”,又重新报上去了。而且,当年在大众厂家桑塔纳是B2,帕萨特是B5,说技改似乎也勉强可以。于此同时,专门生产帕萨特的上海大众三厂已经悄悄开始动工。

看似情况有所好转。可是国家部委的人都是人精,就这样是不能糊弄过他们的:“别把我当傻子,这哪里是桑塔纳技改,纯粹是引进一款新车。”结果,经过上海市政府多方协调,具体协调内容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最终项目继续。但是,上海的一位副市长坚持要求对帕萨特车型必须进行改造。但是怎么改,市长也无法准确的描述。最后不得已,根据中国人的习惯,将车身加长100毫米才最终得以成型。

就这样帕萨特最终以桑塔纳第三代的名义,于1999年正式量产。后来直到2004年,帕萨特领驭才真正拂去面纱,还世人真面貌。

有意思的是,在帕萨特上市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上海大众总经理洪积民:为何将帕萨特成为“第三代桑塔纳”?

THE END
1.车间精益生产心得8篇(全文)总之,精益生产是一个全面提升、不断追求尽善尽美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实施的过程,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并使其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才能全面持续地实施精益生产,才能长期、持续的给企业带来效益。 摘要:简要介绍精益生产的定义及特点,结合其在上海大众汽车三厂车身车间的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阐述和介绍,以期作为其他企业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4f3cjh7.html
2.早前正名:五七零三厂早前正名:五七零三厂 what? 但凡军事基地或有关的都必须以数字代号注称 1950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部门在上海成立飞机修理队,后发展成上海飞机制造厂(又名国营第5703厂)。2009年6月6日,上海飞机制造厂改制为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国商飞的总装制造中心。 从飞机修理起步https://m.dianping.com/review/380427653?source=pc_jump
3.Polo帕萨特已经停产上海大众濒临亏损考虑裁员!就在上海大众两个工厂(生产Polo和帕萨特的一厂和三厂)停产的当口,昨天,安亭当地一位给上海大众配套供应空调的厂方负责人私下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的利润就急剧下滑,以往我们一年给上海大众供应包括空调在内的零部件可达1.3亿元左右,每年能实现净利润2000多万元,而现在,一年下来有个二https://m.fang.com/bbs/sh/lsht/10521126.htm
4.公司公关案例范文每一次活动后,都获得了他们一致的好评,普遍对上海大众三厂(Passat生产线,目前国内投资额最大,最先进的厂房)、上海大众试车场(投资10亿元的国内第一个专业试车场)、上海大众的安亭工业园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里,他们看到了上海大众对精益求精造车理念的全新演绎,一辆质量可靠、品质完美的车的诞生。https://www.360wenmi.com/f/jdef38istwgc.html
5.上海大众高管被指集体腐败受贿金额创中国之最(转载)涉及了上海大众汽车一厂POLO扩充产能改造,汽车二厂朗逸扩能改造、汽车三厂斯柯达明锐扩能改造、上海大众零部件供应及广告外包。举报信还声称“真实的情况远不止这些”,这意味着,上海大众高管集体受贿的金额或将创下中国企事业单位高层的新高度(此记录的保持者,为中石化原总经理陈同海,受贿金额约为2亿元)。 高层的集体https://www.qcwp.com/wapNews/280466.html
6.上海大众总经理刘坚姚依林等四人之死做为广大的基层党员群众,我们强烈吁请各位领导高度重视,尽快彻查陈志鑫的问题,及时处理,为民除害,保护作为改革开放标志的上海大众的良性发展,保护国家财产,保护党员群众工作的基本权利.在此先致感谢! 反映人: 上海柴油机厂 王晓秋 上汽重庆红岩 于琼根 上汽乘用车 顾裕弟 https://www.qctsw.com/news/detail/1825
7.上海大众供应商物流手册潜在供应商物流评审2007-12-06上海大众供应商物流手册5 上海大众潜在供应商评审介绍上海大众潜在供应商评审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u商务u质量u技术研发能力u物流物流评价是潜在供应商评价的一部分,能否成为上海大众的正式供应商取决于综合评价结果!2007-12-06上海大众供应商物流手册6 潜在供应商物流评审标准序号提问1是否https://doc.mbalib.com/view/c207b5054ba13ddf6c4dccede04d8111.html
8.上汽大众永久关停嘉定工厂汽车汽车区“上汽大众位于安亭的三座整车厂正在进行产线调整,其中主要生产大众Polo、斯柯达晶锐等小型车的第一工厂https://bbs.hupu.com/60578588.html
9.关停加强考勤清退三产…合资王者衰落上汽大众职工失去安乐窝建筑变革既激烈又剧烈。最受关注的事件发生在去年六月。运营近40年的上汽大众安亭第一工厂停产并很快永久关闭。周磊和唐超都是工厂的员工。 ▍1992年1月,上海大众第10万辆汽车在安亭二厂下线。1个工厂 安亭号一厂始建于1984年,是中国最早的合资汽车厂之一。这里收藏了第一辆国产桑塔纳,这是上海乃至全国几代人的记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70348614407684666
10.上汽奥迪A7实锤将加长于上汽大众三厂投产将在上汽大众三厂投产 上汽大众内部人士告诉《汽车通讯社》:“国产A7L将在位于上海安亭的上汽大众三厂投产,未来基于MEB平台打造的纯电动车则会放在刚刚落成的MEB工厂。” 据了解,奥迪A7基于大众MLB平台打造,同样出自该平台的辉昂( 参数)也在上汽大众三厂生产。 奥迪A7定位于中大型轿车,长宽高分别为4976/1908/1405mmhttps://m.maiche.com/mip/news/detail/1971696.html
11.一汽大众企业简介概要.ppt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一汽-大众)于1991年2月6日成立,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及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乘用车生产企业,是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工业基地。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一汽-大众在长春和成都,佛山(计划中)三厂共有三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817/128551316.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