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天里,上汽大众迎来了40岁生日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撰文/贾可

编辑/黄大路

设计/迢迢

傍晚时分,小雨纷纷。2024年12月10日,上汽大众在上海安亭总部举行40周年庆典。中外双方母公司领导参加。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奥博穆(OliverBlume)在同济大学的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也前来捧场。

上汽大众在活动的宣传片中说:40岁,这是一个承载更多期待的数字。但是,很多人不大相信。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或者内卷已经是呈现恶性状态,不挣钱是常态,新老汽车势力都备受煎熬。我在设定今年6月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讨论议题的时候,第一个议题主题一开始定名为“2024北京车展是最后的盛宴吗?”

也就是说,中国汽车淘汰赛从2024年可以说正式拉开了序幕,而且未来两三年将更加血雨腥风。最后提炼了一下,主题改名为“汽车机会主义会打败长期主义吗?”绕这么大一个弯子,实际是想说合资企业的未来究竟会怎样?以为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合资企业就是机会主义的产物。

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被称为“中国汽车之父”的饶斌曾经这样指出它的意义:通过合资,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简而言之,中国汽车的合资就是通过市场换技术。有人一度认为我们让出了市场却没有换来技术,但这种评价显然是不公允的。时至今日,可以说,饶斌提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1983年5月签约的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公司北京吉普和1985年3月成立的中国第三家合资车企广州标致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但是就深远的影响力来说,它们比不上上汽大众。

整体上,40年来,诸多合资车企组成的中国汽车合资事业培养了诸多优秀人才,他们最终输出的无论是制造、研发、营销还是各种管理经验,都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当下,中国汽车自主事业可以说已经从传统燃油车时代的追赶抵达了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引领。

我基本同意这样的观点,但我相信一定有例外。比如,北京吉普几经演变已经成为北京奔驰,而广州标致也已经改换门庭成为广汽本田。上汽大众却还是一直挺立中国汽车合资阵营的潮头,不仅40年来卖出了2800万辆汽车,更是在合资车企在整体市场竞争中风雨飘摇之际,在2024年保持了上升势头。这是为什么?

平心而论,中国汽车市场还是足够大,市场需求还是多样化,容得下一定数量的合资品牌。有人问,为什么不是国际品牌在国内独资而非得是合资品牌呢?我的看法是,鉴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当合资都无法拯救自己的时候,独资基本上是一厢情愿,希望一定会变成肥皂泡。

那么,什么样的合资车企有生存可能呢?这取决于外方的态度和中方的实力。

如果合资公司的外方时至今日还依然孤芳自赏,还不能承认当下中国汽车产业取得的成就,还不能认识到合资中方的能力,那么,这样的外国品牌一定会相信自己在华的操盘能力,结局则已经是注定了的。

中国汽车市场,本土汽车品牌已经掌握了制胜的密码。当然,如果合资的中方没有这样的实力,那就另当别论。但是,我坚定认为,中国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合资车企的中方有这样的实力。上汽大众的中方母公司上汽集团就有这样的实力。

时至今日,中国合资车企已经从外方对合资车企的被动赋能到中方对合资车企的主动赋能,或者说双向赋能。上海汽车集团董事长王晓秋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上汽集团已经做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底座,未来的上汽大众一定是中外双方双向奔赴,互利共赢的结局。

作为回应,上汽大众40周年纪念活动上,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奥博穆(OliverBlume)说:“中国是我们的第二故乡,依托中国的创新力量,加速大众汽车集团转型。”

虽然还是中外合资,但是如今的合资车企理念在上汽大众的双方母公司那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政治经济形势这样的宏观大环境允许,如果国家的产业政策也允许,加上微观的企业双方的实力和努力,那么,这样的合资车企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贾健旭呼唤的是合资企业双方大量的沟通和交流,呼唤的是对开发效率、产品更新效率的追求,因为市场的需求确是要以更快的速度来适应中国消费者的变化。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合资企业才有出路,而未来的两三年确实是最后的窗口期。

德国方面显然听进去了,所以才有了如今的续约和上汽大众40周年的盛典。外方已经放下身段而中方实力已经不容小觑。庆典舞台上,摆上了两部新能源汽车,一部是大众品牌,一部是AUDI品牌,两部车其实就是中德双方双向奔赴的产物,融进了各自的心血。这也是40年前合资之处所没有想到的。

上汽大众给中国的合资车企树立了一个标杆。据传,德国大众方面曾经提到将合资期限改到2080年,但最终认为自己不能决策身后事情就作罢。有人因此跟我说,即使合资车企全部倒下,上汽大众还在。深入思考,诚哉斯言。

合资车企的成功,确实取决于外方对市场技术路线的选择,对电动化智能化的战略重视程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合作伙伴实力的要求。这两方面表现优异的车企,它们的思路可能将不局限于中国的发展,而且这也为未来铺平了道路。我们以此来观察中国所有的合资车企,所有这些合资车企的未来实际已经注定。

实际上,对于合资车企的未来,现在就看2028年的决战。根据国家政策,2027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结束,随后的一年将是合资与自主,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真刀真枪的决战。如果合资车企能够挺过2028年,那就说明其还有相当的竞争力。否则,它的命运只有出局。

最后说一句,这种竞争力的取得,不是天然地来自外方母公司,而是来自中外双方的双向奔赴。所以,向上汽大众学习,这不是一句空话和虚话,尤其在这寒冷的冬天里。

THE END
1.大众汽车计划关闭德国工厂背后是整个欧洲需求下降10月28日,卡瓦洛在大众汽车集团总部沃尔夫斯堡(Wolfsburg)向员工发表讲话。卡瓦洛表示,大众汽车计划关闭位于德国的至少三家工厂,裁员数万名,并缩减其在欧洲最大经济体剩余工厂的规模,所有德国本土工厂都可能受到关厂计划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具体关闭名单,其他未被关闭的工厂员工也将面临降薪。有行业人士透露,位于下萨克森州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45134656032342543
2.法规政策及行业动态简报(2023年第14期)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电池和电池包的材料和解决方案展开合作,重点关注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这些被广泛认为将在下一代电动汽车和储能发挥重要作用。 2、大众集团将在合肥投资10亿欧元 7月17日,大众集团领英主页显示,大众集团将在中国投资10亿欧元建设电动车研发、创新、采购中心。该公司将被命名为“大众汽车(中国)科技http://www.gaepa.org/index/news/show/id/9fa50c2e7d744538819594293a1c1f8b.html
3.德媒哀叹大众在中国合肥大手笔投资建厂,来自郎言志德媒哀叹大众在中国合肥大手笔投资建厂,“中国,正在许多领域赶上并超越我们”。 华人媒体《德国生活》援引德国媒体报道称,德国《世界报》近日撰文分析德国大型企业出走,标题为《再见D国,吸引德国标志企业远走https://weibo.com/2900393027/Nw1SgdXJf
4.大众汽车考虑在德国关闭两家工厂遭到广泛抵制财新网其中,大众汽车损失的销量约为50万辆,相当于两座工厂的产能。大众汽车需要降低成本。当地时间9月4日,大众汽车首席财务官Arno Antlitz在员工会议上解释公司考虑关闭德国工厂的原因。 9月2日,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Oliver Blume)发布声明称,欧洲汽车行业处于非常严重的境地,经济环境更加严峻,新的竞争者正在涌入欧洲,公司https://www.caixin.com/2024-09-05/102234647.html
5.国际快讯德国总理:大众关厂不是正确的做法;VinFast将在越南德国总理Olaf Scholz表示,大众汽车关闭工厂将是一个错误的举动,并称该公司应对员工负有责任。“具体决定将由管理层和劳工代表协商决定。我的观点很明确:关闭工厂不是正确的做法,”他说道。 马鲁蒂铃木上调售价 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马鲁蒂铃木表示,将加入现代汽车印度公司的行列,提高汽车价格,以应对原材料和运营成本的上https://i.gasgoo.com/news/70412754.html
6.www.jxmzxx.com/appnews曾经有外国企业在印度投资建厂,本来期望通过技术合作带动市场发展,结果却被强制要求公开核心技术。 这些行为让印度逐渐获得了“外企坟场”的称号,口碑也因此大打折扣。 这次中国对印度颁布的“禁令”背后,实际上包含着对印度市场的警觉。 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核心技术不仅仅是利润的源泉,更是企业的竞争力所在。 http://www.jxmzxx.com/appnews_729188.html
7.重磅!虞书记亲自商谈!山姆会员店今年9月前开工!2023年5月,德国大陆集团决定进一步加大在肥投资,建设四期项目,总投资40亿元。2009年,大陆集团来肥投资。经过十余年的合作,至今已完成三期项目建设,大陆集团合肥工厂成为全球标杆工厂。 加码231亿! 大众(中国)最大科创中心落地 同样是在2023年5月,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发生两件大事——大众安徽加码231亿元,继续投资合肥https://m.house365.com/hf/news/030153025.html
8.大众汽车(VolkswagenGroup)将在中国推出一个针对当地消费者的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于9月2日宣布,正在考虑关闭其在德国的工厂。由于中国企业的兴起,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迫使公司削减开支。若大众决定关闭德国工厂,这将是自1937年成立以来的首次。 计划中不仅包括关闭乘用车和商用车工厂,还有旗下零部件工厂,并且可能伴随裁员。 大众在德国的员工人数约为30万。据报道,大众正考https://www.42how.com/v2post/69238
9.◇专题2020013◇工业旅游综述与报告在一些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工业旅游”早已成为欧美国家实现城市更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及生态修复的重要“平台产业”“工具产业”。我国的工业旅游产业刚起步,不像山水风景游、文化名胜游、自然奇观游那样众所皆知。但研究工业旅游发展沿革、探索工业旅游发展价值、总结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对于当下中国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007/t20200710_434051.htm
10.汽车早报印尼高官称吉利有意在当地建电动汽车工厂小米投资钠天眼查显示,9月13日,珠海横琴屹隆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上海上汽恒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5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企业管理。 由于“市场状况”,大众将在德国工厂裁员 大众汽车公司9月14日表示,由于“市场状况”,大众将在德国茨维考工厂解雇269名员工,他们为期12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102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