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月,我的收藏夹里积攒了无数超诱人的美食:
臭豆腐小龙虾串!剥好的小龙虾肉塞进臭豆腐里,一口爆汁:
芝士瀑布配烤鸡!芝士多到可以把每块鸡肉都包裹起来。
椰子蛋小甜水!从生椰里现挖的整颗椰蛋,除了新鲜椰子水,还能吸溜椰子面条!
这些探店博主是怎么造假的?其中又有什么内幕?我们在调查之外,还请教了一些从业者,具体往下看!
手段一:自带配菜+自制菜品
成品很美,但买不到
先来看诈骗级的探店:自带配菜、自制菜品,成品和这家店根本没啥关系。
比如这个锅盔夹脑花,乍一看是不是很有食欲?
但如果你兴致冲冲地去了店里,只能像这位怨种一样:
最终只吃到火锅涮脑花:
那么锅盔是哪里来的呢?
本人几经调查,终于在相距408米的同一条街里,找到了:
锅盔倒是长得完全一致,但DIY却需要来回走上12分钟,图啥?
这份小龙虾芝士烤鸡拌面,更是离天下之大谱:
点进店铺主页,人家明明只卖烤鸡:
真实的买家秀,也只有整鸡和小料:
至于图里的芝士、小龙虾、泡面,全是博主不知道从哪里带来的!
而对一些「动手能力」格外强的博主来说,简单的产品组合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
他们挑战的是:买好小龙虾、剥皮、包饺子:
还有人DIY了这个看似十分豪华的烤肉汉堡面,把我气笑了:
从下往上一点点拆解,面是店里的凉面,本来长这样,清清爽爽:
中间是咪咪虾条,店里的等位小食:
到汉堡里,终于来到了这家店的主业,烤肉:
至于汉堡包嘛,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应该能抢答了。当然是:
自!带!的!
手段二:堂食菜品重组创造
吃一份菜得花两份钱
比自带食品稍微道德一点,下面这些博主直接「重组」了店里的菜品,真是有创造力啊
这份小龙虾臭豆腐,我甚至都不是第一个上当受骗的人了:
我为什么会被种草?难道不就是因为终于不用自己手剥小龙虾了吗?
店家却告诉我:「都需要亲自己动手哦!」
不但要自己剥完这一盆虾:
还得把这些臭豆腐挨个抠洞、塞虾、串串、淋汁。
我到底是去吃饭的还是去打工的?
在点评首页刷到很特别的椰子蛋面条,看起来味道就很清爽:
但想吃到的话,你得先点一颗价值25元的椰子蛋,吸干椰子水:
再顺着顶上的小口,把9块钱一小碗的嗦嗦乐小料塞进去。
连店员都推荐的吃法,费劲巴拉操作完了,却没啥区别,这不就是纯纯大怨种:
椰子面条翻车了,想换个甜筒蛋炒饭当下午茶:
看到笔记下面推荐的是家串串店,突然隐隐感到不妙。
你看店里草莓面包冰上的甜筒和蛋炒饭,它组合起来像不像前面的炒饭甜筒?
不光是普通人,就连小红书博主,都被骗去点了葱油奶酪猪排。
到店才发现,原本的猪排饭长成这样,根本没有芝士。
原博主非得把猪排包的芝士淋到猪排饭上,最后猪扒包干干巴巴的,没法吃了。
连店铺都成了诈骗的受害者,最后另外又送了个芝士。
手段三:爆款内容有模板
生产流程大揭秘!
前面的种草图看完,是不是感觉莫名相似?
问了问从业的朋友,她推测:很多内容根本就是同一批MCN机构流水线生产出来的。
标题必须要加上「天花板」之类的网络热词,吸引你直接点进来。
味道描述也是网络热词和废话生成器,旨在让你搜索热词时精准搜索到这条帖子。
拍照有套标准化流程:
伸出手拿食物、大马路做背景,再把网红元素堆叠到一起,越离谱点击率越高。
图源:大众点评
滤镜往重了加,食物鲜艳就行,毕竟原图可没人点击。
这样一套流水线操作后,帖子火不火还是要看运气。那怎么办呢?多发几个账号啊!
截个图、换个滤镜,分发几百个账号,总有几个能火吧?有时还能赚好几份推广费,何乐而不为?
要是被消费者发现了,可以直接删帖跑路,毕竟那么多备用账号,总有一个能赚到钱。
总之,少刷网红贴、看到高P滤镜谨慎种草、多看真实评价,才有避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