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条问答吸引了5.5万网友围观:
「哪句话支撑你度过许多煎熬时刻?」
「算命的说我以后会很有钱。」
不得不说,当代年轻人迷信起来,路子可比老一辈野多了。
去雍和宫、红螺寺烧香拜佛,那是极尽虔诚,报身份证、说方言,为的就是:
方便佛祖精准定位。
在互联网膜拜的年轻人则选择敲电子木鱼,拨电子佛珠,甚至还总结出一套迷信指南:
大事问八字,小事问塔罗,无事问星座。
而自从有了AI,年轻人又玩起一种很新的赛博玄学:
AI塔罗牌。
如今,这一小众赛道挤满了掘金的玩家,能叫得上名号的就有Quin、Vedic、Lumi、Tarotmaster、SigniFi等。
-1-
AI塔罗牌,一种很新的「西方巫术」
塔罗牌,西方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占卜工具,正成为当代年轻人新的社交方式。
遇事不决,占一卦,请大师指点一下迷津;心情不好,算一卦,一听自己财运亨通,立马来了精神;朋友聚会,来一卦,调剂调剂气氛……
管它灵不灵,讨个好彩头、求个心理安慰总没错。
塔罗牌,其实就是一摞有人物、有场景的彩色卡片。
78张牌中包括22张大阿卡纳牌,反映人生不同际遇,从愚者的踏上旅程到世界的圆满,阐述了一个灵魂成长的过程。
56张小阿卡纳牌,分为权杖、圣杯、宝剑和星币四个牌组。每个牌组都包含14张牌,分别代表着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和挑战。
占卜时讲究一种仪式感,如选择一个安静、神圣的空间,准备一块黑色桌布、蜡烛等,然后就是提问,抽牌,解释抽出的牌。
据了解,目前塔罗牌占卜有两种收费模式:一是按问题收费,一个问题20-200元不等;一是按小时收费,一小时200元起,高达上千元不等。
而当AI杀入塔罗牌这一领域,不仅把价格打下来了,还让它「老树发了新芽」。
我们以Lumi和Quin为例。
Lumi是一款将AI与塔罗牌解读相结合的应用,它提供多种塔罗牌以供选择,并能够在不同的牌组之间切换,尝试不同的解读。
我输入「我适合在北京工作吗?」然后随机抽取一张牌,眨眼工夫它就解读完毕。
我抽到权杖王牌,它解释说这代表着新的开始、灵感和成长的潜力,暗示北京对我而言有着很多机会和潜力,可以积极主动且自信地追求目标。
哦莫,看来回家种地这个想法得搁一搁了,继续在北京逐梦吧(嘻嘻)。
我又问了一下适合的职业,它一通占卜下来,认为我更适合心理咨询、精神指导的工作,啊哈,难道我入错行了?可是我白天疯癫、晚上emo的精神状态,搞心理咨询是不是有点离谱啊?
相比于Lumi,它似乎更加专业,流程几乎与专业的塔罗牌占卜师无异。
除了提问、抽卡、解读这三个步骤外,它还会推荐牌阵,我们既可以选择三牌布局,也就是抽三次牌,也可以选择限时免费的单牌牌阵,只需抽一张牌即可。
同时它还提醒占卜者抽牌时深呼吸,保持专注。
我们用单牌牌阵问了一下今年的财运:
又用三牌牌阵问了今年的健康状况:
无论是Lumi还是Quin均是付费项目,Lumi是每月12美元,Quin则是每周98元人民币。
不过,它们都有免费体验次数,其中Lumi只有三次免费机会,Quin则在同一次对话中,可24小时内无限次提问。
值得一提的是,它们都只能算短期事情,不能算长期,而且其解读大多是趋势,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
因此,我们只能把它当成一种满足好奇心的游戏或者积极的心理暗示,不可尽信。
-2-
送你一个占星Prompt
除了专门的AI塔罗牌应用外,还有不少大模型也出了类似智能体,比如Kimi的「塔罗师」。
不过,相比之下,Kimi的「塔罗师」智能体稍显简陋,它省略了手动抽卡环节,而是自己身兼两职,既帮我们抽牌,又帮我们解牌。
其实,我们使用Prompt也能手搓一个智能体。
该prompt也只能大模型自己抽牌自己解牌,因此,最好的方式是自己抽了牌后,交给大模型们进行解读。
此外,类似的AI塔罗牌应用还有不少。
1.VedicAstroGPT
这是一款AI占星工具,Vedic占星术起源于尼泊尔和印度,基于精确的恒星天文学,以其世俗和数学方法而闻名。而该应用将AI与Vedic占星术相结合,利用AI来解读用户问题。
2.TarotMaster
TarotMaster更贴近于传统问卜的模式,有塔罗占卜、星座咨询等服务,用户可以在主页选择自己喜欢的智能体进行占卜。
这类AI塔罗牌算的准不准,不好说,但必须承认的是,它们制作的牌面图像是真好看,颜色搭配、细节处理均很高级。
我们搜罗了一个精美塔罗牌生成「咒语」:
Adventurersinthedesert,setinundulatingdunes,desertvegetation,cactus,architecture,mysterious,charming,quiet,paperwatercolor,newart,Alphonsegrillestyle,backlight,coolandcalmcolor,asymmetricalcomposition,tarotbrand-ar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