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被大量引入课堂教学,并在教学模式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信息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学过程与微课结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微课应用

(一)精简教学

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一般是以单元和章节为单位的,因为教学课程资源太多,视频授课的时候整堂课都在放映,使用不方便,还占用太多的资源。微课视频却不一样,微课视频只是把汉语言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做出讲解,不会有太多累赘的铺垫,对于中职学生和成人学习的微课视频也不会大于二十分钟。微课的主题突出,语言精简,能使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中更加集中注意力,聚焦某个知识点。

(二)方便快捷

(三)微课教学注意的要点

二、如何更好地通过微课进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一)课前预习活动

当前,很多中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构建生动性、趣味性的课前预习活动,增加课前预习的乐趣,使中职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预习活动中,为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指导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现计算机由一个大房子形状逐渐转变为如今的便携式手提本的变化过程,动态而流畅的视频画面能够为学生直观展现计算机的主要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改善传统的课前预习活动,为课前预习活动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元素。

(二)课中指导活动

中职学校是培养技能型、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当前很多中职学生存在毕业后无法达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个人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较差等问题。微课教学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课程工作场景,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满足不同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学习的需求,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按需学习,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使高职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模拟中职学生未来的真实工作场景,组织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知识的实践模拟。真实的情境能够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以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氛围为场景,结合学生未来的工作内容、岗位发展需求设计教学项目和任务。

(三)课后延伸活动

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同样可以借助微课进行课后教学的延伸活动。课后复习型微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拓展,另一种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答疑解惑。教师可以借助微课中的教学总结课件或者拓展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内容的总结,同时可以设有专门的问题答疑视频,对于学生时常会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通过专题讲座、典型例题分析以及综合疑难问题指导等形式,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摘要: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技师学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的重要意义及应用策略,希望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技师学院;电工电子;微课应用

目前,技师学校中大多都开设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因其信息量较大,知识涉及面较广等原因很受学生欢迎。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知识轻实践,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不明显。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在教学中引入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通过视频、图像等形式将电工电子实践场面生动、直观的加以呈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本文详细地阐述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

一、微课在技师学院电工电子课程中的积极意义

(一)符合技师学院学生特点

(二)符合电工电子课程特点

虽然技师学院中很多专业都要学习电工电子课程,但实际教学中电工电子课程的课时安排的却较少。同时由于知识量大、知识面广,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而微课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学生课上没听懂的知识,课后可以在微课中重新学习,进行巩固;课上没有记下来的笔记,课后可以在微课中随时暂停和急需,从而完成记录。而且电工电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微课可以直观的为学生展示实践场景,直观的展示较小的零部件及其结构。这样,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提前对实践环境进行了了解,便于以后更好地进行实际操作。

(三)促进专业课教师的成长

微课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在制作微课前,要结合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理解与分析,然后还要思考如何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将内容呈现出来,并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过程,能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作深入的挖掘与分析,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在制作微课过程中,教师对多媒体电教手段的使用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微课在技师学院电工电子课程中的应用

(一)微课用于课前预习

技师学院的学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上不能进行课前预习。对于电工电子课程来说,学生没有进行课前的预习,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进度和效果的。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带领学生主动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可以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来将新课要预习的内容进行呈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制作预习微课时要注意把握好内容的难易度。内容过于简单,不能激起学习新课的欲望;内容过于复杂,又影响学习新课的积极性。例如学习“单相半波整流电路”这一内容时,微课在预习部分就可以学生喜欢的动漫形式呈现电流路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有了探索的欲望后,马上调换二极管极性,引入到本节课所学知识点上。这样,难易结合,预习为新课服务,就很好地利用了微课。

(二)微课用于知识理解

利用微课更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后,可以利用微课展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讲解“二极管”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应用微课,采取视频的形式对实验操作和过程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解来理解知识点,而且还可以在课后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加深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微课用于课堂教学

电工电子课程中会涉及很多的实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时,只有前排的少数同学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到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变化过程,而后排的同学就不能同步清楚地看到实验而影响学习效果。那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微课教学,课前对实验过程和步骤进行视频录制,课堂上利用大屏幕进行播放,使全体学生同步清楚观看实验,了解实验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二极管、三极管等晶体实验教学时,教师如果在课堂上直接进行实验,由于晶体体积比较小,学生观察的效果就不会很好,前后学生差异较大,影响实验效果。但是如果通过微课视频对实验提前录制,在课堂上就会使学生同步观察实验,更直观的呈现出实验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微课用于课后复习

电工电子课程由于教学课时少,知识点又多,只依赖课堂教师的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很大。但是在课后复习中引入微课,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微课对课上没有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可以对视频内容随时暂停和继续,哪个知识点不会就可以选择反复学习,直到学会为止。

三、结束语

微课是信息化时代新兴的一种教学手段。在技师学院电工电子课程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学科知识的个性化学习和按需选择学习,还可以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展了教学资源;同时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得到了提高。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曹利云,刘明.论微课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20xx(35).

[2]张毅.浅谈微课在技工院校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xx(13):219-219

[3]顾玲芙.中高职校电工电子课程中微课制作教学设计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xx(8).

目前,高校计算机课程内容多、操作性强,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地操作练习才能够扎实掌握具体操作,然而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要想重复地给学生讲解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这样也会使教师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变得疲惫不堪,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笔者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引入微课,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又能为学生提供反复观看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如今,计算机、互联网、移动设备及移动网络的普及为微课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特别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方面尤为明显。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将其制作成微课,共享在网上或让学生拷贝到手机里,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点播观看、学习。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教师新授课,二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移动学习。

二微课用于新授课

根据教学过程划分,微课用于新授课包括五个环节,即课前预习、导入新课、知识理解、练习强化及总结拓展。

1.课前预习

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比较,涉及具体的事物较多,实践性、操作性较强,如果学生没有认真预习准备,经常会造成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一知半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及新课所需的衔接知识内容制作微课,并让学生提前观看、学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例如,笔者在讲解计算机硬件部分时,受实训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每位学生都能够结合实物展开学习。同时,教师在展示单个零件的内部构造及拆装步骤时,也很难顾及全部学生。因此,笔者将计算机硬件构成部分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自主了解硬件的'构成和形态。这样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硬件知识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就不会觉得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过于抽象。

2.导入新课

3.知识理解

4.练习强化

5.总结拓展

总结拓展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总结知识重点及学习规律,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纳入新知识。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微课,并在每节课结束之前播放,以此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三微课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移动学习

高校计算机课程中,“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程,在该课程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不仅学生所要接受的知识点量大、分散、新旧知识交替,而且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又参差不齐。因此,教师经常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然而,微课的出现,引发了课堂改革,即将整个教学切片,每个切片都是一个微课,且每个切片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之间不存在联系,形式可以是某一议题、某一重点或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疑难问题来进行设计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选择某一个微课自主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调节、控制视频的播放进度,且可重复播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层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导论”时,“计算机工程”这个模块,知识点涵盖了CPU、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因此,教师可以将每个知识点都制作成独立的微课。有的学生可能在CPU的理解上感觉吃力,有的学生可能弄不清楚哪些设备是内存、哪些设备是外存,这些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微课展开学习。

四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在传统的教学资源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和应用模式,它的应用还在起步阶段。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传统的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微课,将对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进行革新,突破传统的单一的计算机授课模式。微课的教学要求教师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抓住微课的核心理念,凸显微课的“微”特征,并很好地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微课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的个性化学习要求、按需学习,学生既能查缺补漏也可拓展学习空间,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微课势必会成为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目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正在我国大力推进,在很多专业学科中,出现了很多新观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动态,如何将专业学科中出现的新知识以一种新颖的、容易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成为目前职业教育中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汽车传动系统的检测与修复”课程是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其后续课程的学习,也会影响到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技能应用,因而必须以教学模式的改革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现代化复合型汽车人才。目前,微课教学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得到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本文以汽车传动系统中的“离合器的检修”章节为例,探讨微课在“汽车传动系统的检测与修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概述

微课(Micro-lecture,微课程),是以讲授单一知识点为目标,以教师个体劳动为开发者,真正能够帮助学生个体进行自主学习,一般在10分钟以内的,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现在,很多学者对微课进行了定义和解读,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其核心和理念却是一样的。研究者胡铁生认为,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为核心,同时包括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教与学辅助教学材料,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一个半结构化、相对完整的、交互性良好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

在国外的研究中,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等都是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但其对“微型课程”的研究取向不完全相同。有的专家提出微型课程概念,即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有的专家则认为微型课程是小的教学材料,它是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来达到特定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微课的提出改变了现有课堂的教学模式,它完全是教师的一种个体行为,是教师根据自己课堂知识讲授过程中的重难点制作的面向学习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微课教学可以用一种学习者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展示,学习者可以自我调控学习步调,对于某一问题只要不懂就可以反复观看,直到清楚明白。这样既解放了教师,又保护了学生的敏感心理情绪,更加有利于学习行为的开展。

二、“汽车传动系统的检测与修复”课程教学现状

“汽车传动系统的检测与修复”课程是目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总学时为128课时,其中包含72课时的整周实训(每周24课时,共3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五大部分:离合器的检修、手动变速器的检修、自动变速器的检修、万向传动装置的检修及驱动桥的检修。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独立完成汽车传动系统中机械和电控系统各种故障的检修工作,以使车辆保持良好的使用和行驶性能。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和交往能力,并养成安全、环保和质量意识。教师在理论课程讲述过程中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该课程知识点多,内容深奥,新技术更新较快、零部件结构复杂,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层次不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严重影响了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在整周实训过程中,因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对知识点的理解存在模糊点,虽然教师明确了实训的内容、步骤和要求,但教师如果缺乏详细的引导,部分学生仍然无法独立完成实训项目中的要求。

微课的出现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每一个微课知识点的抛出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借用更多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企业中岗位需求中的技能与理论教学相融合,使枯燥的、客观的专业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

三、微课在“汽车传动系统的检测

“汽车传动系统的检测与修复”课程中的知识点应该既是一种独立存在,又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知识结构。该课程的微课制作完成后,应该能够独立地应用于学生的自学过程中,起到预习、复习、巩固的目的,微课教学可以与其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使教学方式更加人性化,更加适合差异性教学,同时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效。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离信息技术最近,也是各专业最普及的基础课程的授课模式也在发生这巨大的变化。微课一般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10钟左右的教学。它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在线视频课程。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具备使用微视频教学的有利条件:

其次学生特点。作为中职学生虽然自学能力差,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但是对于这门操作性强,理论知识不深的学科,学生并不像学习初中语数外一样持有畏惧和排斥的心理。反而他们对计算机的有几分的兴趣。所以微视频的发放使得学生提前预习成为可能。以第一节《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领域》为例,老师将计算机的发展史以故事的形式制成微视频,让学生以轻松的状态进入学习。在课堂上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预测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在学生预测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从计算机的软、硬两个方面去联想预测。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畅所欲言说出计算机在目前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再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目前计算机的各行各业的前沿的应用。

二、微课教学的优势展望

微视频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有促进作用。微视频教学会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学生带来很大的便利和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微课制作毕竟不是每一个老师顺手拈来的事情。因此大部分老师除了能用一小部分网上或别的老师已经制作好的视频外,还需要自己制作来动手制作符合自己学生情况的视频。在此过程中对计算机老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提高的促进的过程。

三、微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数字技术的鸿沟,不是很多的地方都可以用到电脑,不能享受技术带来的方便。学生学习微课需要在校有开放的机房,在家有网络和电脑。因此微课的实施对硬件要求比较高。对农村落后地方的学生不太实用,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有全天候的开放网络机房。

其次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要改变原来的观念,是否愿意转变,是一个问题。但即使改变了,这种形式又要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程度的信息素养,比如录制视频、编辑视频等等,如果想要做得更好,我们还可以做专题网站,开通个人博客等,这无疑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教育技术能力。

基于翻转理念的微课教学思想很好,但是无论从实施还是从效果来看,我们都不能急功近利,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找到一条适合于我们实际情况的道路。只要是对学生好的,有益于学生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都值得一试!

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发展飞快的社会,这也为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包括教学内容及方式。在现代高校教学中,首先教师就要转变教学方式和理念,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微课程”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习兴趣。

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

(1)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参差不齐。尽管多数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简单应用媒体资源、Windows系统操作及上网等,但仍然有一些学生入学之前较少接触计算机,但在自主学习欲望方面比较强。

(2)缺乏多样性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当前,较多运用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长久获取学生兴趣及注意力。

2“微课程”在高校计算机基礎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国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使学生能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职业计算机基本的技能。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一直使用的都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和演示,学生在下面练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这种教学模式有些过于枯燥。将“微课程”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设计具有情景化的教学视频,使学生能够通过这些视频进行课程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模式,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而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策划者和设计者,学生成为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微课程”在网络信息不断普及且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了目前高校中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模式,它向全体师生展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1]。

3“微课程”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1内容导读中创建“微课程”

“微视频”是“微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具有知识导读、引导课程及实际演练的作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内容导读能够细化学习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此过程中使用“微课程”,能够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课程内容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微课程”网络平台还能够设置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习惯。比如,教师在讲述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知识的时候,可以将课程内容制作成小视频,也可以在网络上寻找相应的视频下载,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目标处理视频,从而将“微课程”的作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

3.2学习活动中创建“微课程”

3.3学习任务中创建“微课程”

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够适合自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程”中的小视频、PPT等,在任务驱动基础上使学生具有学习动力。对于学生学习中的知识点和难点,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使学生能够对其巩固和理解。

3.4综合评价中创建“微课程”

利用“微课程”,教师能够在网络平台中创建多元化、多样化难易程度的课程习题,使学生能够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础,练习课程中的知识点及难点,从而将这些知识点和难点加深理解,及时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错误思想,并且改进。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从而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在解决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时候,学生可以找其他同学或者教师,为自己答疑解惑,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建课外学习小组,使学生将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提出来,使全组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具有团结合作的意识,促进学生能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进步[2]。

4案例分析

5结语

“微课程”是教育教学中的新事物,它适应于哪种教学还需要教育工作人员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来详细了解。但是“微课程”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创新了其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步伐。

参考文献

[1]汤颖.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xx,11(33):99-100.

[2]秦春波,崔学文.“微课程”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迷,20xx(7):11-12.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的限制性问题,使得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了限制,对教学质量造成了影响。而微课程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对此,本文对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一、微课程的概念及特点

二、探究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发展课堂导入教学

(二)强化重点教学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微课程教学具有针对性的特点,有利于教师对重点、难点、考点等进行着重讲解,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确保教学质量。因此,有利于教师强化教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例如,教师在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进行讲解时,其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杂,难度较大,很多学生不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世界经济、政治的变化情况,使得教学效率受到了影响。对此,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原因,即历史原因、主要原因、外部原因。并通过制作PPT的形式,将东欧与苏联的政策体制进行展现,指出存在的错误,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方向、政治内容进行讲解,再对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进行解读。在PPT中融入文本、图片、视频等内容,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全面理解教学中的知识点,保障学习效率[2].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程教学可以摆脱传统课时教学的限制,有利于学生在不同的时空下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探索能力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教师可将战败的原因,以及《马关条约》的内容进行讲解,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有利于学生利用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比如,一是课前预习。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可对教学中的内容进行了解,熟悉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并对不懂的内容进行探究与分析,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课中学习。当学生探究结束后,可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包括《马关条约》与其他条约有什么变化,对中国权益有什么影响等,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听课重点,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保障课堂效率。三是课后复习。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不可逆性,给学生的课后复习工作带来了难度,微课程教学的实现,学生可利用微视频作为复习资料,便于学生进行收集和整理,巩固已学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确保教学质量。

(四)合理开发错题资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将微课程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利于教师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教师应加大微课程开发力度,发展差异化教学、探究式教学,提高教学互动性,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推动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水平快速提高。

[1]张海东。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吉林教育,20xx(41):95.

[2]陆静。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考(综合版),20xx(6):65.

[3]陈旺。试谈“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亚太教育,20xx(4):65.

THE END
1.汽车鲜为人知的10大“秘密”,你知晓几个视频 近观|冬日问暖 2.3万乌克兰大学生被开除 男子在武当山发现灵兽飞鼠 10月份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改善 3名被美方错误羁押的中国公民回国 印度拒绝进口中国等多国食品 27岁清华博士任上海交大博导 塔克拉玛干沙漠被围起来了 美国对俄乌冲突立场发生重大转变 瑶淼自曝做完子宫全切除手术 “秦歌第一人”十三狼https://m.163.com/v/video/VEGLHRSFB.html
2.全视频汽车懂车帝提供全视频汽车的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pgc/11602630
3.还能用汽车学算数?视频汽车之家原创 分享 收藏 0 举报/纠错 汽车之家资讯 1514 视频 1.3亿 播放量 创作团队 (2) 共创 郭松 作者 王勐 播放列表 还能用汽车学算数? 2 0 把一台领克装进另一台领克,拢共分几步? 1.1万 1 1000万辆!这个中国品牌也太猛了! 1.5万 2 十几万的小车儿,玩儿法不输极氪MIX? 2371 1 https://v.autohome.com.cn/v-2248672.html
4.汽车知识讲解视频连播 倍速 大侄评车 关注 汽车知识讲解视频#汽车知识#视频 连播 倍速 视频播放出错了 点击下载截图 野生试驾 关注 方程豹暴力模式详解! #豹8 #豹5#详解#方程豹 点赞 写评论 收藏 分享 连播 倍速 视频播放出错了 点击下载截图 汽车扒一扒 关注 插混,不是新能源! 自发展新能源以来,国内的插混以及增程车型便https://sv.m.yiche.com/detail/?id=100300097
5.汽车知识之转向机原理讲解汽车视频小狐狸63358008关注https://tv.sohu.com/v/dXMvMC81NTE4ODcwMy5zaHRtbA==.html
6.自动驾驶知识资料全集(白皮书/报告/论文/综述/代码/数据/TUM课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报告 综述 中文 英文 关键技术(原文、代码、视频、数据集链接) 感知 预测 规则(人类先验知识) 规划 端到端 安全 伦理 数据集 教程 慕尼黑工业大学TUM 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Automotive Technology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55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