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不一定就有富人思维。实际上很多富人都是白手起家的,他们凭着超越一般人的思维水平才成功的。搞明白以下三点,你就读懂了富人思维。
一、诺奖获得者、行为经济学理卡尼曼和特韦斯基曾出了这么一个思考题:
你面临两个选择,1,直接得到100万美元;2,你有50%的机会得到1亿美元,当然还有50%机会什么都没有。
你选哪个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一个。因为这个选择毫无风险、毫无悬念。第二个选项,虽然1亿比100万更多,但是,还有50%的可能你一分钱都得不到。与其有风险、有悬念,不如拿那100万走人。
以上是根据卡尼曼和特韦斯基的行为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确定效应”设计的问题。
什么是确定效应
“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所谓“见好就收,落袋为安。称之为“确定效应”。
什么是反射效应呢
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称之为“反射效应”。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反射效应的实验。1,你一定会赔30000元。2,你有80%可能赔40000元,20%可能不赔钱。你会选择哪一个呢投票结果是,只有少数人情愿“花钱消灾”选择1,大部分人愿意和命运抗一抗,选2。
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会跳出来说,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选2是错的,因为(-40000)×80%=-32000,风险要大于-30000元。现实是,多数人处于亏损状态时,会极不甘心,宁愿承受更大的风险来赌一把。也就是说,处于损失预期时,大多数人变得甘冒风险。这就是“反射效应”(reflectioneffect)。
:这两个原理说明了穷人思维的两个特点:不用理性思维,受本能与直觉操纵。人在面临获利时,不愿冒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人人都成了盲目的冒险家。
二,前面说了,选择100万的,都是保守思维,也就是穷人思维。而选择1亿的,才是富人思维。那么这里起作用的是什么样的富人思维呢
假设有一个人叫“张华”。他来到我们面前,选择放弃了“1,直接得到100万美元”,而选择了“2,你有50%的机会得到1亿美元,当然还有50%机会什么都没有”。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有富人思维的张华是怎么运转这个50%可能的1亿的,并使之产生巨大价值的。他卖这个选择权。既然有50%的机会得到1亿美元,按这个概率,这个选择权的价值就是5000万美元。
你害怕损失。但总有比你更有钱、更有冒险精神的人,想要这个机会。于是,他找到一个人,以1000万或者2000万,卖掉这个5000万的选择权。这样一来,他都赚得比100万更多。如果他认识的富人不愿赌这么大,怎么办呢
他会想到可以这样交易:“我把这个价值5000万的选择权卖给你,但是首付100万美元,如果你中了一个亿,我要求再分成一半,你觉得怎么样”如此一来,你可以得到100美元,外加50%获得5000万的机会。比之于拿100万走人的人更值得。
三大特征看股价启动点
特征一、板块吸筹完毕必将启动
板块吸筹完毕一般发生在大盘启动初期,其主要特征是该板块大部分股票前期套牢筹码基本消失,股票获利比例高于90%。
2016年10月13日--10月20日高铁板块启动
★个股案例:中国中铁
特征二、板块洗盘完毕必将拉升
板块洗盘完毕一般发生在大盘拉升中期,是指该板块大部分股票拉升一波后进入洗盘阶段,主要特征是洗盘期间振幅不大,缩量,底部获利盘大量消失,但主力仍然留有小部分底仓,拉升时获利比例高于90%。
2016年11月1日--11月28日有色金属板块洗盘后拉升
★个股案例一:云南铜业
★个股案例二:驰宏锌锗
特征三、板块二次吸筹完毕后启动
板块二次吸筹后启动是指该板块经过一轮上涨后,大部分股票主力几乎全部出货,然后经过大幅下跌后(一般是大盘中期回调引起的)新的主力重新吸筹,吸筹完毕的特征是该板块大部分股票前期套牢盘几乎割肉出局,上方套牢筹码消失转移到下方,股票经过100%的换手。
2016年3月5日-3月15日锂电池板块二次启动
★个股案例一:天赐材料
★个股案例二:新宙邦
四大个股起涨信号
标志性放量启动
主力在技术上启动放量涨停,突破前期平整格局,而这个涨停板,一般是行情启动的标志,我们遇此信号就可以及时跟进参与。
★个股案例:扬农化工
“两阳夹一阴”上攻启动
★个股案例:中国石化
如图,该股经历一波下跌调整后,收出“两阳夹一阴探底”K线组合,因为中间的阴K线有长长的下影线,同时这三根K线的成交量是明显温和放大,这也从量能角度说明该K线组合的有效性!同时,MACD指标低位发出金叉信号,所以这个买点信号具有比较高的准确性。
跳空缺口上攻启动
★个股案例:张裕A
如图中,有两个细微的连续跳空缺口,是向上进攻的信号!再加上此时均线开始多头发散,并且该股是一个中线价值成长蓝筹股,这样的跳空缺口,回调之时,将是一个极好的中线介入机会!
试盘上攻启动
★个股案例:大众交通
实战技术精要
处于最底部横盘的股票不参与,只有在突破向上的时候才介入。
主升段的行情就是在所有均线呈现多头排列之后出现的。
当5日线以非常陡峭的斜率向上的时候就是最好的买入时机。
不要害怕疯狂上涨,不能麻目对待大跌。追涨杀跌才可以保住本金。
大家慢慢的就会掌握一些规律,在股市中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战术,只有合理的分析。每个方法技巧都有应用的环境,大家顺势而为之。
只有5%的人能走完操盘手的5个阶段
第一阶段:不知其不可也
这是你开始交易的第一个阶段。由于耳闻了众多百万富翁的发家史,你知道“交易”是一个能赚大钱的买卖。不幸的是,这就像是你准备学开车,“多容易呀!”,但你一旦开始就知道有多难了。价格不是上就是下,这背后蕴藏着什么内幕吗“我来破解它吧!”
不幸的是,就像你第一次坐在方向盘前,你很快就发现你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始。你开始不停地交易、不停地承担着众多的风险。有时你一进场,市场就反向运行,于是你又反手做单。“靠!怎么又反向了”,你再反手...再反手...再反手...
可能你一开始还做得很好,不过这更糟--因为,这告诉你的大脑:“交易太简单了”,然后你开始“随心所欲”了。
这个阶段通常会持续一到两个星期,时光易逝,很快你就进入到第二个阶段。
第二阶段:知其不可也
在这个阶段,你认识到要更好地交易赚钱还有些工作要做,“嗯,我还要再做点功课”。你意识到你还是一个不合格的交易员,“我还缺少真正可以盈利的技术。”
你开始玩“均线”、什么“菲波纳奇线”、什么“支撑阻力线”、MACD、KDJ...弄了几百种指标,梦想着你的“魔法系统”今天就可以诞生。你成了一个“抄底摸顶”的“大师”,用你的指标去找市场反转的精确点位。尽管你发现你还在输钱,但你还是坚持不懈地“找找找”,因为你坚信你的做法是正确的。
你开始跑去聊天室、论坛,你看到有些交易员可以赚到钱,你很想知道“那为什么不是我”。你会问很多很多问题,有些问题你事后想起来觉得还有点笨。你很快成为了一个怀疑论者,“那些喊单的家伙都是骗子”,他们不可能赚那么多,因为你也已经“学了”,但是你却做不到,“嗯,他们是骗子,是托儿”。不过,他们天天在那里而且帐户在增长,而你却还在经历失败。
就像对一个无知的十几岁的少年,那些能赚钱的交易员会免费地给你建议,但你却固执地认为你知道的是最好的。你完全不在意别人的意见,而且开始过度交易,尽管其他人都说你很疯狂。你开始考虑跟别人的“喊单”,不过,结果很糟。因此,你准备从某些网站、大师那里买一些“交易信号”,不过,这对你还是不管用。
你可能还会在论坛上找一个“大佬”来跟着他操作,这个大佬“保证”会将你改造成一个真正的操盘手(当然,通常这种“保证”是收费的)。不论这个“大佬”是真的好还是假的好,你还是没法赢钱,因为时机不对,你仍然认为你知道的是最好的。
大约60%的新手在前3个月就退出比赛了--他们放弃了,不过不失为好事--试想一下,如果“交易”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都成百万富翁了。另外剩下的20%在坚持了一年后在理所当然的暴仓下也缴械投降了。
可能会令你惊奇的是最后剩下的20%的人会坚持3年之久,他们会想“我已经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了”。不过,就算经历了3年,也只有5-10%的人能真正地坚持下来,而且他们开始持续地赚钱了。
顺便提一句,这些都是真实的数据,不是在我的脑海里凭空想象出来的。所以,就算你真的玩了这个游戏3年,你也不要真的以为你可以如履平地。
某一天,在某个瞬间,你突然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
第三阶段:顿悟
在第二个阶段的后期,你开始认识到不是“交易系统”导致不同的结果。你意识到其实可能一条简单的移动平均线就可以赚钱了,只要你的心态和资金管理正确的话。你开始读一些交易心理学方面的书,将书里描绘的角色跟自己进行对号入座。然后,“顿悟”就出现了。
“顿悟”好象将你头脑里的两条筋给联了起来。你突然认识到,不单是你,而是所有的人都无法精确地预测到下一个10秒市场会怎么走,更别说下一个20分钟了。
你开始按照你自己的交易方式和交易方法来工作,现在你变得快乐交易了,而且风险也在你的掌控之中。
你开始用你的这把“快刀”来操作,抓住每一个可能盈利的好机会。当你的头寸变坏时,你也不生气了,甚至你会觉得“这不是我的错,我不可能预测市场”。当你觉得你的头寸不好时,你只是简单地平仓了事。“下一次、再下一次或者再下下一次将会有越来越高的成功可能”,因为你知道你的交易系统是可行的。
你停止用一单交易一单交易的角度来看交易的结果,你开始以每周的角度来看交易报表,“嗯,一单不好的交易并不是差劲的交易系统造成的。”
你终于认识到“交易游戏”是在做一件事:持续不竭地使用你的“快刀”、遵守你自己的交易纪律,而不管你的喜好是什么。
你学习到了正确的资金管理和杠杆的使用,而这时它们已经与你融为一体。你回想走一看前就有人这么建议你时,你脸上浮出一丝微笑,“那时我还年轻,现在我理解了。”
“顿悟”出现在你真正接受你无法预测市场的那一瞬间。
第四阶段:知其可为也
你的交易系统告诉你什么,你就做什么。你接受亏损就像你接受盈利一样。你现在会让你的盈利单放飞了。接受“亏损”和知道你的交易系统将会带来比损失更多的盈利,当出现亏损单时,你随手就平仓了,“这只不过是给我的帐户带来些微的阵痛而已”。
这天,你开始就赢了20点,过后却输了35点,但你对这种回吐已经完全没有什么感觉了,因为你知道他们又会回来的。你开始每周持续地盈利了,这周赚25点,下周50点...
这个阶段将会持续6个月。
第五阶段:止于至善
你“搞定”了--就像开车,每天你坐进你的座位和交易--你达到了一种“行云流水”的水平,就像你坐在自动导航的车上一样。你开始做真正的“大买卖”了,1天盈利200点,不过不会比盈利1点更加兴奋。
当你在论坛上看到有新手在大叫“钱来呀!钱来呀”,就像他们骑着好马赢得大满贯比赛一样,这时你好象看见了自己,不过这已经是几年前的自己了。
这时,你已经进入了交易的“乌托邦”境界,你能控制你的情绪,而且你是一个真正的“操盘手”--一个日进斗金的操盘手。
你成了论坛呀、聊天室呀的明星,每个人都想听一听你要说什么。你从他们的问题中看到了2年前的自己。你发表你的建议,不过,你知道讲了也没什么用,“他们还是小孩”--但他们中有人会成为你的,有些人会快些,有些人慢些--当然,我们知道大多数的他们无法进入第二个阶段,但肯定会有的。
“交易”现在变得不那么令人兴奋了,事实上,你还觉得有点儿闷。就象世间的其他事情一样,你就算做得很好你也得继续做下去,“开始有点闷了,不过,这是给自己打工。真的,就是这样。”
最后,你从聊天室里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讨论市场,但这时已经变成了纯粹的技术探讨,大家都不会互相影响了。
你潜心磨炼出来你的交易系统,它给你带来了最大的利润而风险并无增加。你的交易方法没有改变--只是变得更好,现在,你拥有了美眉经常说的一种能力:“直觉”!
你现在能大声地说,“我是一个操盘手了!!”,不过,谦虚的你觉得没有必要告诉任何人,“这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金融是心灵和个性的博弈。
有句话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是在金融中,成功的金融者个性鲜明各有不同,而失败者,无一例外的都有相同的故事,全部输给了自己。
你必须输得起
《庄子·达生》:“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重外者,内拙。”用现代语言表示就是:用瓦片作赌注时赌者就心里就轻巧,用带钩作赌注时赌者心里就担心害怕,用黄金作赌注时赌者心里就头昏脑胀了。赌博的技巧是一样的,但赌者所有的顾忌与拘谨,那是由于看重外物的缘故。凡是注重外物者,内心自然就会笨拙。大多数的交易者把盈亏看的太重,导致了操作的变形。往往是现实与梦想的巨大差距导致错上加错,从而产生了更坏的后果。
金融的反人性
从小的时候开始,老师就教我们认识事物,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事情,什么是坏的事情。在我们的认识中,输钱自然是坏事和错误了,但诡异的是,在金融里,有时候一笔亏钱的交易却是正确的事情,而一笔赢利的交易反而是错误的。比如矩形突破,是最可靠的形态交易之一,突破箱体上部则买入,如果最后价格下破箱体下沿被止损,那么我们错了吗没有!我们做了正确的交易。
所以,所谓正确的交易就是执行了交易计划的交易,错误的交易就是没有执行计划的交易。评注:在系统内,盈利与亏损不是判断正确与错误的依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1+1=2,我们知道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但在金融中,行情却是非确定性的。
一个常见的新手陷阱就是交易完美综合症。比如某交易者用A方法赚了一次钱,然后用A方法又连续亏损几次,于是在仔细研究观察后他发现了更好的方法,然后又因为亏损而放弃,周而复始,他的交易生涯不是交易的生涯,而是一个寻找完美方法的生涯,这样的人在金融交易者中应该不少。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有二:
一是我们的人性释然,我们渴求完美和进步,我们追求确定,但残酷的现实是金融是非确定性的。
二是图表陷阱。可以这样说,打开任何一张历史行情图表,在每一个位置,都有多空的理由,而我们总是放大了顺着趋势和主观意愿的理由,而忽略了对立面,但在实际操作,却不是那么简单,真相是行情往往会朝着大多数人没有看到的图形去发展。
可以说,没有一个交易员有与生俱来的金融秉性,成功者都是在历经心灵折磨和历练后重生并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