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考核、正确导向,建立“能干不能干,人民说了算”的机制。“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上项目、搞工程、做建设,先问问群众答不答应、同不同意。到底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还是搭的花架子、摆的花瓶子,群众心如明镜,自有公道。干部工作干得怎么样,群众的心里都有一杆秤,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以科学的干部考核机制为导向,不允许把个人进步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多方位、多途径了解干部实绩,既看“进行时”,又看“将来时”,追责“过去时”,让默默付出、踏实奋进、考虑长远的干部吃下“定心丸”,让好大喜功、脱离实际、急功近利的干部无处遁形。
监督执纪、强化约束,保持“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的境界。“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历来是党内的明确要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对一切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的行为,要严肃问责追责,依纪依法处理。不久前,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行为从违反群众纪律调整为违反政治纪律,并作为从重或加重处分情形,进一步彰显坚决纠治决心。“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党纪法规的关键在执行,要对领导干部决策用权加强监督,促进纪检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方面相贯通,形成监督合力,让那些隐蔽的“新形象工程”现出原形,更要顺藤摸瓜,深挖当初“拍脑袋”作决策的责任人,强化追责问责“紧箍咒”。
以民为本、校正思想,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很多落马干部有一些共同特征,将个人升迁摆在第一位,对周期长、见效慢的工作不甚在意,总想建设大项目、引进大工程,以“工程”作“政绩”,以“形象”作“包装”,自认为花了“票子”、有了“面子”、得到升迁的“梯子”,最终自食恶果。共产党人干事业、创政绩,为的是造福人民,不是为了个人升迁得失。为官一任,要校正校准政绩观,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不图一时之名、不贪一时之功,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在当前各地党政机关倡导“过紧日子”的背景下,领导干部要真正管好“钱袋子”,杜绝“新形象工程”盲目上马、走歪跑偏。(作者:曹县纪委监委胡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