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匡山小学创建于1938年,坐落在泉城“齐烟九点”之一的匡山脚下。学校占地面积22266平方米,建筑面积9574平方米,拥有4660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1188名,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和山东省绿色学校。
营造氛围普及生态文明教育
学校始终认为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姿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既能使师生触景生情、陶冶情操,又能使师生时刻地受到大自然的熏陶,启迪智慧、激发灵感。在校园建设中,学校巧妙构思,充分利用每一处校园资源,使得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校园内种植了海棠、牡丹、桂花、玫瑰、月季、玉兰等近50种植物,与假山景石相映成趣。围墙、走廊等布局合理,各功能如舞蹈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音乐教室等艺术教室经过精心设计,温馨舒适,为学生创造了宜人的学习氛围。
融入课程深化生态文明教育
学校在育人过程中,将单一的环境知识灌输转变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实践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并将其融入学校对学生的多维度、多层面的教育教学评价中,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学科渗透以辅助环保教学,学校深度结合课程安排,多维度拓展环保教育,将环保元素融入各科课堂教学中,如劳动教育、综合实践、道德与法治、数学、语文、信息技术等学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文明内容。
主题活动点亮生态文明教育
特色活动彰显生态教育个性
在学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个性鲜明的特色活动,“无废集市”就是其中之一。每学期,学校都会举办一次“无废集市”活动,通过设置无废集市摊位,包括二手物品交换区、废旧物品创意手工制作区等,鼓励师生将闲置物品进行交换或再利用。该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教育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参与集市的过程中了解环保知识,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通过实际行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无废集市”特色活动是学校向环保
迈出的一小步,却承载着学校对于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期望。
研学旅行拓展生态文明教育
槐荫区有着江北地区最大的早春水稻产业化基地,学校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研学资源,组织师生开展生态环保研学活动。孩子们在“稻香花海”研学基地感受“敢于战天斗地、勇于开拓创新、善于攻坚克难的‘稻改精神’”;在“兴沃农场”研学基地,体验课本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表达的粮食的来之不易,把课堂搬进田园,在
经过多年的努力,济南市匡山小学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学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校园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努力将学校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同时,学校将积极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新模式,培养具有高度生态素养的未来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