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沉淀,大众点评虽未做出向阿里巴巴一样改善“社会问题”的伟大创举,但在餐饮信息平台上还是取得了较为明显的优势。
在大众点评危机话题中,小谦认为巨头、团购势力,甚至美食社交类新锐产品都或多或少会对大众点评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大众点评最大的危机来自于大趋势的变化,即主流餐饮信息化产品正在由信息平台快速向交易平台过渡。
市场越成熟单一的点评信息效应越弱
十年沉淀,大众点评正处于坐收回报的中年期,目前最大的两个优势就是位居市场前列的信息平台和庞大的线下营销团队。在线下营销工作需要基于信息平台优势而开展的情况下,大众点评的优势几乎就仅仅只有位居市场前列的信息平台。尽管大众点评的信息平台,当前能够成为大众点评奋斗多年之后坐收商业回报的重要途径,但在大趋势变化以及大众点评水军注入无比严重的情况下,大众点评的信息平台优势依然无形之中阻碍了其未来的发展。
大众点评的点评信息是其核心价值,当核心价值竟然沦为为竞争对手变现武器之时,大众点评已经在开始努力改善这一问题,开始自发的走信息平台过渡到交易平台的路线。为什么可怜的大众点评在这个本当坐收回报的时刻,必须紧锣密鼓的步入交易平台的转型过程,甚至跟百度、阿里等拥有互联网大量流量的巨头们一样在打造全产业交易平台的过程中不断受阻?
小谦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整个餐饮信息化市场,已经随着国内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国内电商支付的发展,逐渐成熟。在逐渐成熟的市场里,消费者们对于餐饮信息化产品的使用变得更加主动,更加挑剔,餐饮信息化市场发展初期用户的单一需求逐渐变得多元,造成能够代表着早期餐饮信息化市场的点评信息,不再成为如今餐饮信息化市场中用户消费的唯一标准,单一的点评信息效应变得越来越弱。
大众点评最大的危机: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过渡
大趋势的变化,我想不少大众点评人都要恨透这一趋势。原本苦苦奋斗多年,在大众点评的信息平台做出了优秀成绩的时候,大众点评应当是处于一种坐收回报的发展阶段,但如今有些不甘心的转型突破,却导致大众点评一方面需要坐收更多的回报利益,一方面还得匍匐前进。放不开转型的步子,自有的主要业务遭遇大趋势冲击,虽然懂“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道理,但大众点评犹豫不决的平台转型过渡进程,已经无形之中成为了大众点评最大的危机。
实打实的举措显示,大众点评在其转向交易平台的过程当中,几乎就是新添加了一个订座的功能。而其CEO张涛在媒体采访之时还明确表示大众点评不会做社交,他们的主要盈利模式是为商家们提供整合营销服务。莫非他们还认为他们单一的信息平台,在未来能够帮助他们成为餐饮O2O领域的巨头?
在2013年BAT三大巨头开始扫荡式收购战略入股的浪潮当中,大众点评绕开一劫。巨头们要涉入餐饮信息化产业也都只能自建项目或者收购比大众点评市场份额更小一点的产品,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机会超越大众点评。餐饮信息化市场发展趋势,是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人性,能够打通O2O闭环的产业链交易平台,是此阶段各大餐饮信息化产品奋斗的一大目标。
淘点点直接从交易平台做起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大趋势下,点评信息的消费效应的确在弱化,而点评信息的KPI指标在完善的激励机制下,对于互联网巨头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如若在适当的积累产品点评信息之时,大力推动美食社交发展,形成以美食地主为代表的“美食自媒体”平台,构建出一家能够基本实现O2O闭环的交易平台,大众点评在其面前几乎不再形成明显性的威胁。
如何超越大众点评美食社交或是最好突破口
在信息平台过渡到交易平台的过程当中,笔者认为美食社交是大多数产品在未来必然需要步入的领域。大众点评张涛曾经在他接受媒体的采访过程当中,发表了他对于大众点评产品的定位的问题。张涛认为大众点评应该是一款解决商家与人之间关系问题的产品,并不会成为一款解决人与人之间问题的社交产品。但笔者认为,社交产品所具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大多数人第一理解下的一个人和一个人直接的关系,也能够是一对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