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一:2~3个月,戒掉安抚奶嘴的最佳年龄
当然,不是必须让这个年龄的孩子停止使用安抚奶嘴,对婴儿来说,安抚奶嘴没有害处.但孩子到了3~4岁仍在使用安抚奶嘴,就可能影响他的语言发育.一些爸爸妈妈无法忍受慢慢长大的孩子总在吸吮安抚奶嘴,如果你也有此想法,最好在早期(2~3个月时)帮孩子戒掉.
关键二:3个月时,让他自己睡婴儿床
关键三:4个月,他可以有个朋友了
当孩子能自己坐起来,并注视其他小朋友时,你该考虑为他找个朋友了.婴儿之间的互相吸引,要比你想象得更有趣.3~4个月大,他们开始互相注意.9~12个月大,他们开始共享玩具并相互模仿.你需要做的只是鼓励孩子之间的友谊,同时也要尽量避免他们之间的争斗,多提供一些玩具就是个好的解决方法.
关键四:5个月前,和爸爸妈妈分离不会让他感到焦虑
关键五:6个月,开始教他认识颜色、形状和不同的发音
关键六:6个月时,带他去检查牙齿
按照牙科医生的要求,孩子第一次检查牙齿的时候最迟不能推到1岁以后,每半年检查一次.虽然治疗龋齿要等到孩子3岁以后(有配合医生治疗的能力),但提前做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孩子牙齿发育的异常牙菌斑的出现,尽早地做好预防龋齿的工作.如果孩子在3岁之前已经出现龋齿,可以和医生商量如何治疗.
关键七:8个月,孩子能坐稳了,给他买个脚滑车玩具
这种玩具车能帮孩子锻炼腿部肌肉和平衡能力.有些孩子喜欢自己用脚蹬地体验车子向前向后走的乐趣,而有些孩子喜欢坐在车上让你推,自己则享受控制平衡的满足.
关键八:15~18个月,给他拍照或摄影时不用再扶着他
一旦孩子能很好的走路,他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身体,摆出不同的造型供你拍照或摄影,并且不喜欢你在旁边指手画脚.索性就让他自由发挥,自己去体验如何控制身体.你需要做的只是给他找一个安全的拍摄景点(最好是路面平坦,没有尖利的突出物的地方),抓住他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关键九:18个月,可以让他帮你做些家务
孩子各方面的技能学习都是从生活中得到的,比如做家务.最开始你可以让他做些简单的,比如摆放玩具、把脏衣服放到洗衣篮里、摆放餐具等.到了3岁,身体各方面能力有了进步,可以让他帮你做些技术含量高的家务,比如浇花、擦桌子、叠被子、拎水桶等.最初他可能需要你的帮助,坚持下去你会为他的能力感到吃惊,同时不要吝惜你的鼓励,多对他说"你比妈妈做得都好".
关键十:18个月,他可以骑儿童三轮车
三轮车可以锻炼孩子双腿协调能力,他可能还没有能力自己骑动三轮车,但他很愿意享受坐在上面,手扶车把的乐趣.
关键十一:18个月,要开始停止给他使用吸管杯
关键十二:怀孕5个月后,教他认识即将到来的小弟弟(妹妹)
关键十三:2岁左右,把婴儿床换成儿童床
更精确的说,如果宝宝站在婴儿床的最低层,他的胸部已经超过了床的栏杆,就表示婴儿床已经不适合他,该换成儿童床了.换床主要是出于安全原因.多数学会走路的孩子都喜欢攀登婴儿床的栏杆,这可是一大安全隐患.即使他没有登床爬高,也不要掉以轻心,到了2岁左右最好把婴儿床换成儿童床.
关键十四:2岁以前,最好别让孩子养宠物
2岁时给他养只小鱼,一是因为他对游来游去的鱼很感兴趣,二是因为鱼不会对他造成伤害.当然时不时也会发生一些小插曲——注意别让淘气的小手到鱼缸里乱抓.3~4岁时给他养只小猫或小狗,因为此时的孩子已经懂得要温柔的对待宠物,还能帮你做些照顾宠物的工作.但如果你想让他对宠物完全负起责任,比如让他自己喂宠物吃饭、带宠物散步、给宠物洗澡,至少要等到7~8岁,甚至更大.
关键十五:2~3岁开始,他可以自己参加小朋友之间的聚会
关键十六:3岁时,可以教他擤鼻涕
这个年龄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对他来说极富吸引力,所以你只需要在他面前演示几次如何擤鼻涕,而不用耗费过多口舌,就能轻而易举的让他学会.
关键十七:4~5岁,教他系鞋带
这个年龄,孩子的理解能力、手指控制能力和灵活性足以让他接受学习系鞋带的任务,当然想精通此术可能需要将近一年的训练.所以在此之前,最好给孩子选带粘扣的鞋子.除了系鞋带,也可以让他用细绳子做训练,给礼物打包等.
关键十八:4岁,可以教他骑两轮车了
他的出色的平衡能力和充足腿部力量,已经准备好接受学习骑自行车的考验了.开始学习时,你可以使用辅助轮子,帮孩子保持平衡,一旦发现他在骑车过程中,辅助轮子已经不再着地,便可以把它去掉了.
关键十九:4岁,他可以参加游泳训练班了
医生不建议4岁以内的孩子学习游泳,主要因为他的协调能力还不足以让自己在水中保持平衡,很容易出现溺水的危险.即使孩子学会了游泳,仍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因为他已经会游泳就放松警惕.
关键二十:5岁,可以给他吃口香糖了
3岁以前,孩子很容易把口香糖吞下,由于他的喉咙比较窄,口香糖口香糖可能会卡在气管里,出现窒息.3~4岁,大部分孩子还是不知道要把口香糖吐出来,而喜欢把它吞下去.至少要到5岁,他才能明白吃
关键期指孩子对某一方面最敏感的时期.在此期间,脑对某种类型的信息输入产生反映,以创造或巩固神经网络.
胎儿的神经细胞从第3个月开始迅速增长,每分钟超过25万个.人类新生儿是在脑发育未成熟的状态下出生的,出生后还要继续生长发育,完善大脑的功能.到一岁时脑的重量已达到成人的1/2.0~3岁是人的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应该完成的功能就应该完成,错过了就可能终生难以弥补.
在关键期内,越早给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孩子的大脑就越聪明,灵活.例如:孩子4~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7~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10~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2~3岁是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也是计数发展的关键期;2.5岁-3岁是立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性格的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5~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期.
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特别容易,发展特别迅速.但这时如缺乏适宜的环境影响,也可引起病态反应,甚至阻碍日后的正常发展.在关键期内,机体对环境影响极为敏感,对微细刺激即能发生反应.有的研究者因而改称其为敏感期.研究者还发现,在关键期的开始及结尾阶段,机体对环境的敏感度较低,在中间阶段最高.但若缺乏某种影响,便会引起发展方面的变异.关键期的研究在教育实践方面引起强烈反响.首先,它促进了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近期的研究证明,儿童幼年具有巨大潜力,而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又多在幼年期,因而实施早期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幼儿学习潜力,促进儿童心理发展,有利于早出人才.其次,促使父母、教师注意选择最佳时机对儿童进行教育,使知识技能容易为儿童掌握,智力及性格容易形成.所以,与儿童发展的关键期相对应,提出了教育工作的最佳期.
关键期这一概念的引用,应推到奥地利习性学家K.Z.洛伦茨的研究.洛伦茨发现出生的小鸡、小鹅有印刻现象.他指出,个体印刻现象只能在个体生命中一个短暂的"关键期"发生,个体在这时刻所印刻的对象,可以使该个体对它接近并发生偏好,而且不会被忘却,由此形成了一种对它的永久约束性的依恋.
洛伦茨的研究引起心理学界对关键期的注意,并进行大量研究.其中比较主要的是探索并提出儿童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例如,有的研究者发现人类胚胎最容易受到损害的关键期是怀孕后6周以内,即主要器官发育时期.一切先天缺陷都发生在妊娠的关键性的头3个月内.有的研究者提出,大脑发展的关键期为生后第5~10个月.在这时期,如果疏忽或缺乏良好的环境教育,会使发展受到损害.此外,对儿童语言及心理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曾提出关键期问题.
心理学还研究个体关键期的发展对日后发展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儿童自出生到3、4岁的阶段中,如被剥夺感性经验,缺乏社会交往,疏忽智力教育或没有双亲的抚爱、照料等,都会严重影响日后心理的正常发展.对于关键期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所要注意的是:①要科学地确定儿童发展各方面的关键期,而不是出于简单的推断.②要充分利用关键期良好时机,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促进发展,而不是等待自然发展.③要重视关键期对发展的作用,但不局限于此;错过关键期的儿童或成人仍可通过适宜的教育获得良好的发展.
掌握九大敏感期
根据蒙台梭利对婴幼儿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归纳出以下九种:
语言敏感期
一、语言敏感期(0-6岁)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型,并发出呀呀学语的声音,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大工程,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正因为儿童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秩序敏感期
二、秩序敏感期(2-4岁)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台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中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感官敏感期
三、感官敏感期(0-6岁)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台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慧.您可以在家中用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四、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边环境中的细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奥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时,正是您培养孩子巨细靡遗、综理密微习性的好时机.
动作敏感期
五、动作敏感期(0-6岁)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台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社会规范敏感期
六、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了明确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书写敏感期和阅读敏感期
七、书写敏感期(3.5-4.5岁)八、阅读敏感期(4.5-5.5岁)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等动作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使孩子养成爱书写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