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涨价、无车可提、配置阉割中国消费者陷入“缺芯围城”
根据汽车行业研究机构AutoForecastSolutions(以下简称为AFS)发布的数据,截至9月5日,减产数量比前一周增加了约44万辆,全球汽车减产累计达732.7万辆。AFS指出,8月30日-9月5日,欧洲地区的汽车生产遭受了较大的冲击,产能损失21.8万辆汽车;中国地区受到的冲击较小,产能仅损失2000辆汽车。
根据海外媒体AutomotiveNews报道,随着库存一点点耗尽,精疲力竭的经销商似乎已经无计可施。而且,沮丧情绪开始蔓延到他们昔日奉为上帝的顾客身上。在南卡罗来纳州罗克希尔市一家雪佛兰经销店内,当一名顾客看到另一名顾客靠近他想买的那辆Tahoe全尺寸SUV时,他瞬间失控,对着那位女士大喊大叫。
这家经销店总裁克劳德·伯恩斯(ClaudeBurns)说:“这位女士只是想看看汽车内饰,他就大声冲她喊道,‘离那辆车远点,我要买它。’这让每个人都很不舒服。”
工厂停产:买车买不到,订车等不到
进入2021年,大众、福特等车企从不断调整生产计划到停止生产;海外纷纷宣告停产时,中国市场一片平静,事实真是如此吗?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中国汽车减产规模最大的一次,部分厂家的减产幅度将超过六成,现在市面上的消息很少,是因为中国汽车制造商缺乏及时公布信息的传统,危机不是不存在,而是被“遮羞布”掩盖了。
官网)
减配生产:造“无芯”车,售出产品配置阉割
由于新车供应减少,供需天平发生倾斜,加上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新车销售价格也跟着上涨。大搜车智云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随着芯片供给紧张,今年部分厂商产能有所减少,折扣率也较去年有所收缩,汽车整体成交价呈上涨趋势。
本网了解到,奥迪Q8、宝马4系、日产轩逸以及哈弗H6等,无论本土生产还是进口车,几乎所有品牌产品都存在因芯片短缺而无车可卖的情况,甚至曾一直保持大幅优惠的小众产品如今需要加价购车,如原来能优惠3万-4万元的宝马4系现在要加价3万元,常年6-7折状态的捷豹路虎也收紧了优惠。
虽然缺芯,但是部分车企仍然强撑着生产车辆,由此也造成不和谐的后果。本网收到关于比亚迪汉EV车型的投诉:消费者反馈的问题是车机系统出现卡顿,本不应该存在的故障频频出现在用户的日常使用中,已严重影响到用户的驾乘体验。根据本网收到的10例投诉案例,投诉车主反馈购买的2021款车型,搭载的却是2016年推出的老版本芯片。
另外还有名爵车型减配问题,本网询问名爵4S店,店内销售人员说:“名爵现在也缺芯片,生产的车辆都是没有芯片放在那,等有了芯片再装上。”
所以缺芯不仅仅是影响了车辆生产,甚至也影响了用户的购车和用车。
缺芯现象背后是脆弱的产业链
具体缺芯现象该如何解决?答案应当从源头寻找。芯片作为现代工业的明珠之一,是当下各行各业的基础需求,其生产流程极其复杂,有超过2000道工艺,并且是由世界各国和地区分工完成,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卡脖子”的情况,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原因,芯片的各个环节都受到影响。原料石英砂、晶圆片、代工厂、光刻机和封刻等大家比较熟悉的环节上都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全球芯片产能大减,电子快销产业还在与汽车产业相互拉扯芯片产能。
因此,相对于新兴汽车品牌或者完全以产定销的品牌来说,传统车企受到的压力更小。可以感受到国内第一梯队的车企对于缺芯的抵抗性更好,而正在发展阶段的新势力车企则更加焦虑。
比亚迪CEO王传福在全新e平台发布会上就缺芯导致订单延长的问题向大家鞠躬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