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2日,全省区域性应急救援保障基地(中心)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市应急管理局因基地建设成效突出,以《全面加强基地建设,提升区域性应急救援和保障能力》为题,在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全省区域性应急救援保障基地(中心)建设现场会在鹤召开
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金瑞科表示,自基地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有关省辖市因地制宜、创新举措,基本完成了省委、省政府要求的阶段性目标,特别是鹤壁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央地合作,与中国安能集团共同推进基地建设,目前已使基地初步具备了物资储备、队伍驻训、应急救援等功能,同时积极推动应急通信、智能制造、应急防护、应急食品、应急物流储备等5个应急产业园建设和应急产品推广,为我省探索出一条多元合作的建设路径。
2022年,我市与中国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合作建设了豫北(鹤壁)省级区域性综合应急救援保障基地。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国家自然灾害工程救援豫北(鹤壁)基地建设。基地建设形成的“鹤壁模式”“鹤壁速度”及建设成效先后获得时任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刘伟、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局副局长刘新军的肯定。
△与会代表到淇滨区长江路街道观摩学习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我市采取了以下五点积极做法。
争取多方支持,加大建设力度。2022年6月,应急管理部复函同意和支持自然灾害工程救援豫北(鹤壁)基地建设。2023年11月,我市编制专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积极争取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抢险项目中的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我市。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建设豫北(鹤壁)省级区域性综合应急救援基地、国家自然灾害工程救援豫北(鹤壁)基地”。基地建设被列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河南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三年提升计划(2020—2022年)》。省应急管理厅领导多次赴应急管理部有关司局沟通协调国家自然灾害工程救援豫北(鹤壁)基地创建工作。
△豫北(鹤壁)省级区域性综合应急救援保障基地
坚持练战结合,提升实战能力。市应急管理局先后承办鹤壁市2022年、2023年综合防汛演练和河南省应急指挥调度拉练活动。制定了《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重特大灾害抢险救援行动现场协调机制建设试点方案》,常态化组织社会应急力量在基地开展联合拉练。建立联动机制,与鹤壁军分区、武警鹤壁支队建立多渠道、常态化通信机制;明确了各专业力量拉动、集结的流程、处置办法。将基地作为鹤壁市应急力量参与重特大灾害抢险救援行动现场协调机制“母港”,为开展现场协调机制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开展项目练兵,基地救援队员通过参与总投资1亿元的鹤壁宝山美瑞科技二期项目场平工程、总投资1000万元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防洪影响处理工程(鹤壁市)第一批(淇县段)等项目建设,持续保持基地救援队员战斗力。参与应急实战,基地救援队员先后参与了辽宁省盘锦市绕阳河决口抢险救援、京津冀洪涝灾害处置和鹤壁市淇县沫水河比干路段漫溢险情处置等实战,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应急管理部工程抢险救援鹤壁队
强化产业支撑,激发发展动能。目前,我市以基地为支撑,形成了“1+1+1+5”应急产业体系:以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成功申报1个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成立1所学校暨鹤壁应急高级技工学校;编制1个应急产业发展规划;建成5个应急产业园,分别是以海能达、仕佳光子应急通信产业为龙头的应急通信产业园,以曙光星云、航天宏图等多家龙头企业为主的应急智造产业园,以中维化纤和邦维高科应急防护服为主的应急防护产业园,以鹤壁永达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应急食品产业园,以京东鹤壁亚洲一号电商物流产业园等龙头物流企业为主的应急物流储备产业园。
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以基地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支撑基地运转”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为应急救援提供了“源头活水”,将持续提升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贡献更多鹤壁力量。
△淇县应急物资储备库
会议强调,各省辖市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充分认识省级区域性综合应急救援基地(中心)的重要性;进一步认清形势,扛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政治担当;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快完善省级区域性综合应急救援保障基地(中心)建设,打造我省应急救援的“尖刀”和“拳头力量”。
△淇滨区钜桥镇塚儿章村安全劝导站
会后,与会省辖市代表先后到淇滨区长江路街道、鹤壁市应急智能制造产业园、豫北(鹤壁)综合应急救援保障基地、淇滨区钜桥镇塚儿章村、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淇县应急物资储备库等处,观摩学习我市应急产业发展及应急体系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