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翡翠原石是指翡翠生来就在这里,而且从生成后就没经过大的物理、化学变化,类似于我国玉料中的山料。原生翡翠是和钠长石共生,呈脉状产于蛇纹岩、蛇纹石化的超基性岩中,是同酸性、中性侵入岩有关的内生矿床,也就是说翡翠是中酸性的岩浆侵入了蛇纹岩等超基性的岩石中发生化学作用而形成的。
翡翠原石有几种
新坑石
新坑石相当于和田玉中的山料,它是直接从翡翠矿体中开挖出的原始翡翠石矿,主要的特点就是没有氧化皮壳,在查看这类的翡翠原石内部结构是否为劣质时,可以看表面,因此表里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一样的,是非常容易分辨的一款翡翠原石。
山石
山石这类的翡翠原石指的是生产于坡地、山间、谷地或河床的翡翠砾石,它有可能是残坡积型砾石翡翠原石,也可能是巨厚层砾岩型翡原石。而所谓的残坡积型砾石翡翠原石也就是在原始矿体附近遍布的风化崩裂的翡翠碎块,它不要是生长的山坡上,要不然就是经历了短暂的水流运送,在平缓的地带生长。
半山半水石
水石
此类翡翠原石就相当于和田玉中的籽料,拥有这非常好的质地,因为这类的翡翠原石长期在河床中冲洗打磨,而运输的过程中,质地差的翡翠原石又会被留在半路中,因此留下来在河床中都是比较优质的翡翠原石,磨圆度比较好,表皮通常平滑细致。
翡翠原石分类
1、翡翠原石种类粗分为岩石玉和砾石玉两大类:其中岩石玉属于原生型翡翠,砾石玉属于次生沉积型翡翠。
2、翡翠原石种类细分为新坑石、山石、半山半水石、水石四大类:其中新坑石是原生玉石类,山石和半山、半水石是次生玉石类,水石的质地是最好的,价值也是较高,相当于和田玉中的籽料。
翡翠最不值钱的颜色
1、浅白色,在翡翠市场上,最不值钱的颜色之一是浅白色。这种颜色的翡翠通常被称为“白翡翠”,它的颜色呈现出浑浊的白色,缺乏光泽和透明度。由于白翡翠的颜色较为普通,市场需求不高,因此其价值相对较低。
2、浅黄色。浅黄色的翡翠通常含有较多的杂质,使得其颜色呈现出暗淡的黄色,缺乏鲜艳的色彩和透明度。这种颜色的翡翠在市场上的需求较低,因此其价值也相对较低。
3、灰绿色。灰绿色的翡翠呈现出灰暗的绿色,缺乏鲜艳的色彩和透明度,使得其在市场上的价值大幅下降。
购买者在购买翡翠时应尽量避免购买浅白色、浅黄色、灰绿色的翡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翡翠什么颜色最贵最好?
翡翠,有很多种类的颜色。有绿色,紫色,黄色,红色,以及由这些颜色过渡或者组合的颜色。其中绿色是最名贵的颜色。绿色中的极品就是祖母绿了。
翡翠种水八个等级
翡翠的种和水,是两个方面的特征。但是行内人经常将种和水连在一起说,普通人可能认为种水就是一个鉴定标准。先来说一下翡翠的种,玉石行业内把翡翠的种描述成翡翠石料中矿物颗粒的大小程度,换言之,组成翡翠原石的各种矿物颗粒的大小程度被称为翡翠的种,也叫作翡翠的质地。岩石学中将矿物的结构特征分为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
显晶质结构是人体裸眼观察或者借助普通放大镜看矿物时看到的矿物颗粒大小形态,按照等级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粗粒结构:矿物颗粒的直径大于5mm的形态特征;
2.中粒结构:矿物颗粒直径在2到5mm的形态特征;
3.细粒结构:矿物颗粒直径在0.2到2mm的形态特征;
4.微粒结构:矿物颗粒直径小于0.2mm的形态特征。
这样描述矿物颗粒的大小程度也叫矿物的绝对大小。
翡翠质地的类型
这四个等级第一级翡翠材料的品质最好,往后依次降低。普通人观测,第一等级的翡翠产品透明度非常高,手感极其细腻,内部干净,杂质很少,没有毛裂;第二等级与前一级观测结果对比,肉眼观测矿物颗粒形态模糊,不易区分边界,相对前一级透明度稍低,能够看到产品背后的物体轮廓,少有毛裂;第三等级为翡翠产品微透明至半透明,部分矿物颗粒肉眼可清晰分辨大小边界,产品精致程度明显降低;第四等级翡翠矿物颗粒清晰,呈不规则形状,颗粒间空隙肉眼可见,内部杂质较多,结构较前面等级对比疏松,不紧致,不透明。
对照图中所示案例,我们可以在珠宝店或者市场中参考鉴定翡翠产品质量高低,避免价格虚高,蒙受不当损失。关于翡翠种的高低我们介绍到这里,当然也不能完全凭借翡翠的种来给翡翠定价,翡翠品质的高低影响因素还有很多,要综合判断,才能得出较为可靠的价值区间。除了种(质地)以外,水头、颜色、裂痕等因素对于翡翠来说也有很大影响,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翡翠的水头。
翡翠的水或水头
翡翠的水也叫水头,关于翡翠的水头,目前来看说法也不是非常一致。玩翡翠的人说翡翠的水头就是光源发出的光在翡翠内部的透射程度,这里可以理解为光的穿过深度,并且还要看光在翡翠内部扩散范围的大小以及翡翠表面的光泽度。也有部分学者把翡翠的水头称为翡翠自身的透明度,根据矿物学上透明度的概念来定义翡翠的水头,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如表3所示。
表3透明度定义翡翠的水头分级
翡翠越透明,它的水头肯定越好,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水涨船高。翡翠行业有一句关于翡翠透明度的口语是:这个水头长,那个水头太短。用长短来形容翡翠水头的好坏和品质高低,这里其实就是形容光线在翡翠内部穿过的深度。通常情况下,翡翠水头的长短具体是这样描述的:一分水一般是3mm的透射深度,两分水是6mm左右,三分水是9mm左右,详见表4。
翡翠怎么选才是最好的?
第一,选种水。大家应该知道,翡翠的优劣是以种水、底色来衡量,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推荐大家首选有种、有水的翡翠。比如冰种、高冰种的翡翠明料或者半明料,升值空间大。
第二,选色。绿色是永恒的主题。但高绿色的价格和价值都非常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然推荐选择绿色、紫色、红色、黄色等被大众喜欢的颜色。如果条件有限,不妨考虑性价比合适的色料。
种水和颜色一样重要,种色兼有的极品翡翠价格太高,存世量极少,更多的人退而求其次,找一些色彩明显不够浓正但种水尚可的翡翠。翡翠玩家们千万记住:“色差一等,价差十倍”、“水多一分,银增十两”。种水和颜色一样重要,如果两者兼要,则倾家荡产!
第三,选件。这是个新词,挑选翡翠肯定要考虑性价比,在同种水底色的前提下,自然选择价值高或者收藏性好的翡翠,比如成品中的手镯、摆件、正装牌子、随形挂件、小挂件、戒面、首饰等,形状对于中高端翡翠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同样色、种的翡翠中,行家会为了其中一件形状饱满、圆润、周正、对称、漂亮而多出几倍的价格。比如同一块料出的两粒戒面,同样的颜色、种水,粗看大小差不多,一粒较薄,一粒饱满。如果这样两粒戒面属高货,在评估中其价格可能相差几倍以上,且越高档相差越大。那挑选原石的时候就推荐挑选能雕刻出以上成品的原料,优先推荐明料或半明料。当然全赌料对于一些群体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只是对翡翠只是有较高的需求。
一般来讲,块头大的要比块头小的贵,在具体到雕刻挂件里,则要参考雕工与已经形成的审美标准。例如:比例恰当的观音佛价值大于不够比例要求的观音佛;凸肚的佛价值大于平肚的佛;耗材多的价值大于省材就料的饰品;出水效果好的价值大于出水效果差、呆滞暗闷的;坐姿佛观音价值大于立姿佛观音;纯观音佛造型价值大于花件观音佛;玉璧的价值大于玉扣,玉扣的价值大于玉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