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市场发展趋势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能家居市场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引言

一、智能家居的概述

1.1智能家居的概念

1.2智能家居系统的基本功能

智能家居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更舒适、更安全和更符合环保的家庭生活环境,智能家居系统的主要功能都是围绕其目的服务的,智能家居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1.2.1家庭联网功能

通过智能家居控制器的HUB功能,可接人电脑组建家庭局域网,并可同时使用一个账号上宽带网,节省费用。

1.2.2短信收发功能

通过手机接收智能家居控制器发送的状态信息,并向其发送各种控制命令。

1.2.3防盗报警功能

安装红外探头和门磁开关,根据需要布防撤防,可以快速探知并警告擅自闯入的不法分子,最大程度上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2.4防灾报警功能

安装烟雾探头、瓦斯探头和水浸探头,24小时监控家中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报警,在报警时可联动关闭气阀和水阀,建立安全的生活屏障。

1.2.5定时控制功能

通过无线遥控器或液晶控制面板,制定家电的定时启停计划,可以节约电费,节约资源。

1.2.6联动控制功能

通过液晶控制面板的操作,设计各种联动控制方案,如煤气泄漏时,联动打开排风扇;溢水漏水时,联动关闭水阀。

1.2.7远程控制功能

1.2.8求助报警功能

通过智能家居控制器的求助功能,接入各种求助按钮,使得家中的人能及时求救。

二、国内智能家居的发展现状

2.1概念普及程度广泛

2.2厂商更新换代频繁

2.3房地产开发的热潮

近些年房地产业大热,竞争也非常激烈,各个房地产商为了是自己的产品更具有竞争性,纷纷引进了智能家居系统,很大程度上普及了智能家居,将智能家居引入自己的楼盘,不仅可以增加楼盘的附加值,也可以让消费者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到智能家居的舒适享受。

三、目前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存在的问题

3.1智能家居产品参差不齐

智能家居产品多而杂,厂家生产规模不平衡,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生产能力弱,产品实用性能不高,功能华而不实。

3.2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目前在我国智能家居行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生产厂家众多,各厂家之间交流沟通弱,按照自己对市场情况的掌握度来开发产品,使得相互之间的产品互不兼容,最终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智能家居市场的健康长远发展。

3.3缺乏资金支持

3.4跨行业合作困难

四、未来智能家居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发展,智能家居在近几年已经得到初步的发展,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未来我国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向:

4.1网络化

网络化是智能家居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各种家电都会有固定的网络地址,可以方便、高效、安全的对家电进行监控管理。

4.2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声,智能化的本质之一就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绿色、环保、节能将成为未来智能家居的基本考核标准。

4.3智能化和人性化

智能化是智能控制的必然趋势,家具的智能化也必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家居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时应更全面和人性化,如智能家居通过与小区智能系统的联网,可以实现三表远传、一卡通等智能化服务,以创造更为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

4.4产品标准化

产品标准化是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的智能家居产品将会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之间的兼容性,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促进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

4.5个性化

现代社会,人们对产品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家庭生活是体现个性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未来智能家居市场为满足人们的个性化要求必然将提高产品的个性化程度。

4.6低廉化

五、结语

智能家居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同时带动了许多行业的发展。智能家居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轻松、有序、高效的现代生活方式,而科技的进步让家居智能化正在逐渐成为现实,相信再不久的将来,我国将全面普及智能家庭网络系统和产品,智能家居将不再是“贵族产品”,成为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的“平民产品”。

参考文献

【1】倪虹,牟鑫.我国智能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电气与智能建筑,2002,(12):7~10.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一、项目背景

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新需求的增长以及信息化对人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让许多人尤其是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对智能家居的需求日益强烈。

2005年,霍尼韦尔在深圳滨海豪宅项目红树西岸开始涉足中国智能家居领域,从而让红树西岸成为中国首个具有国际顶级家居智能控制系统的住宅。中国高速发展的房地产业具备巨大潜力,霍尼韦尔希望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致力在中国发展壮大智能家居事业,努力获得更多业绩。

因此霍尼韦尔委托赛立信竞争情报开展调研工作,对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进行深入了解,以支持制定该业务未来几年的投资发展策略。

客户的问题是:

中国的智能家居市场容量有多大?

主要的竞争对手市场表现如何,及如何管理市场?

消费者需要怎样的智能家居产品?

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项目沟通

针对霍尼韦尔提出的需求,通常的市场调研解决办法是采用专家深访、二手资料分析来解决问题,这种办法的好处是执行比较简单,但是获取的数据比较粗糙,尤其是2005年左右“智能家居”在国内刚刚兴起,有深入行业认识的专业人士不多,客户对这样的调研方法在信息量是否足够和数据准确性方面把握不足。

这是一次行业调查,难题是“智能家居”涉及面很窄,还未成为一个行业。赛立信竞争情报项目组先期对“智能家居”市场进行了初步了解,发现与“智能家居”关系最密切的是住宅面积和价格,两者的发展是成正比关系的,当时“智能家居”参与厂家也比较少,少数几个厂家占据了较多的市场份额。因此赛立信竞争情报事业部认为,竞争情报研究、主要城市住宅情况、专家深访、消费者研究、二手资料分析相结合的调研方法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个需求。具体解决思路如下:

三、项目实施

1.竞争情报调研内容及实施

调研前,赛立信竞争情报项目组和客户分别做了初步的了解,发现智能家居的竞争还不是很激烈,LG、罗格朗、青岛海尔等5家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因此我们对这5家企业设计了如下竞争情报调研内容。

企业人数情况

销售的产品规格介绍

营销组织架构

主要商

销售业绩介绍

售后服务制度

财务状况

企业发展方向

2.主要城市住宅情况调研内容及实施

选取中国有代表性的城市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无锡等22个城市为调研城市,并规范收集信息。信息主要包括楼盘项目名称、地址、开发企业、预售许可证编号、面积、套数、均价等内容。

接着尝试用互联网的搜寻的方式,但是当时互联网信息还不够,完整性是个问题。经过多渠道询问,最后调查人员通过当地政府部门(如建设规划局)帮助,结合互联网信息,获取22个城市10多万个楼盘的所需信息。

根据上述结果,赛立信竞争情报项目组与客户一起建立了一个数据模型,计算不同类型和档次的房子在智能家居的投入,为准确计算市场容量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持。

四、项目成果

项目报告对智能家居行业及其发展趋势有了一个整体描述:2015年我国建筑总面积将达到632.7亿平方米,较2009年新增132.2亿平方米。同时,我国2009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420亿元,由于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刺激作用,之后几年市场规模增速将超过20%,预计2010年将达到510亿元,2015年将达到1240亿元。

由于经济的纵深和细分发展,类似智能家居这样的细分行业很多,目前已远远不止几百个。从调查的角度来看,要获取这些细小行业的数据并不容易,一般性的市场研究方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利用竞争情报方法,调查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情况,从中推论出整体行业情况,比如市场规模、占有率等,应该说是比较靠谱也是比较经济可行的方法。

无独有偶,在本届CES展上,海尔推出一款能够实现家庭内空调、空气净化器等多款家电产品互联的智能终端—海尔空气盒子。海尔空气盒子可与家庭的空调、空气净化器等设备联动,在检测到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后,及时将结果通过网络反馈给用户,同时自动指挥联动家电进行清洁处理。同时,海尔空气盒子也可与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互联,让用户随时了解家中情况,并远程控制家电运行。

此前的2013年9月26日,新浪微博与家电厂商海信合作推出了两款智能空调。新浪微博方面为每台智能空调设计了微博页面,用户将微博账号与空调设备绑定,无论通过手机、平板还是PC端,都可借助新浪微博的“私信”功能对空调进行温度、运行模式、开关等功能的远程调节。海信董事长周厚健预言,移动社交将开始快速改变家庭生活,孕育多年而进展迟缓的物联网智能家居这个大市场即将爆发。

智能家居产业发展加速主要源于智慧城市、物联网的双引擎推动,加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开发的增多、云计算由专业领域向住宅消费需求领域拓展,使智能家居行业规模迅速扩大。根据国脉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心《2010-2015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我国2010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420亿元,预计2010~2015年五年市场规模增速将超过20%,2015年有望达到1380亿元。可见未来智能家居产业将形成每年数千亿的蓝海市场,智慧家庭走进千家万户。

吉安宁:安全营造享乐方式是完美生活的终级使命,完美生活智能家居包括三大部份:安全监控、智能控制、家庭娱乐与信息化。家庭安全是第一要素,完美生活在这一块做得非常纯粹,我们的产品不仅能实行联动报警,并且用户能通过手机实时监看到动态画面,这样家里的一举一动可以随时监看,正所谓爱在心里,家在手心。

记者:一直以来,整个行业对于智能家居是奢侈品还是平民化的争论没有停止过,在贵司的网站上,我们看到针对老年人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应该说这是我们在行业内看到的为数不多针对老年群体做的解决方案,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这方面的一些情况,您觉得国内智能家居市场从产品定位的角度会超哪个方向发展?

吉安宁: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忙,忙着工作,忙着赚钱,很多时候是一个老人家单独在家里,万一摔倒后,事情没有及时处理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完美生活智能家居有一个紧急按钮,老人家带在身上,简单一按,呼叫信息即会传到子女的手机上,打开手机,通过家里的摄像头即可实时观看家里发生的情况,可立即进行处理,这是完美生活针对家人安全、住宅安全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它不是富人的专利,我们价格定位很便宜,只要有心,谁都可以拥有,所以反过来,智能家居应该是运用高科技,切实从消费者出发,从市场需求出发,创造外型时尚,功能符合大众消费的产品,为大众服务方为明确方向,我相信若干年后,智能家居将会走进千家万户。

记者:我们注意到贵公司提出了“智能家居+家庭安防=完美生活”的口号,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家庭安防产品已成为住宅标准配置。但目前国内小区外部配套的监控、对讲等产品,在无形中也消弱了业主对家庭安防产品的需求。对于家庭安防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应用前景,您是如何看待的?

吉安宁:小区外部配套监控、对讲可以说是家庭安防的一个组成部份,但实际更倾向于楼盘与系统安防,当然它的发展非常快,从另一个倾面也可反映安全对家庭是多么的重要,但其细化程度远远满足不了家居安防市场的要求,其市场前景非常光明,空间也非常大,谁抓住了家庭用户的心,切实解决了某些问题,将会获得长足的发展,我相信完美生活的手机视频监控将会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

记者:国内部分通讯运营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也开始逐步介入手机监控等家居安防业务,您认为这一发展趋势将会对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厂商绑定通讯运营商这一模式是否会成为家居安防类产品走向终端市场的一条捷径?

吉安宁:运营商介入手机监控等家居安防业务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能在推广上起到关键作用,能够促进家居安防产品快速的走向终端,促使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当然,厂商选择运营商合作只应用销售推广的某一渠道,而不是全部,众所周知,拥有客户价值,拥有品牌,企业才更具竞争力,所以不管何时,品牌的建设,都极为重要,换言之则成为了运营商的产品提供商。

一、智能化家居的概念

智能家居又叫做智能住宅,实施智能家居系统的过程就称为智能家居集成。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将家居生活的有关设施进行集成,来构建舒适的住宅设施,实现对家庭日常事务统筹、高效的管理。也有人把智能家居称为数字家园、家庭自动化、电子家庭、网络家居、家庭网络等。

现有的成熟的智能化家居子系统有:能源计量系统,比如抄电表、水表和煤气表;现在大多数小区的生活用水量、用电量、用气量的计量都是小区物业采用人工上门计量收费的,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工作效率低。使用智能化的远程抄表方式使得水、电、气等表的计量更加准确及时、方便快捷,便于集中管理,节约人力物力。另一个成熟的智能家居子系统是安防系统。安防系统主要由家庭控制单元(采集器)、物业管理控制中心及布线系统组成。整个控制系统使用一个总线拓扑的通信网络。家庭控制单元可以提供开关量、模拟量、脉冲量的输入/输出,并集成了防盗报警、家电控制、紧急求助、煤气泄漏检测报警、火灾报警等。控制管理中心操作人员可通过采集器完成存取、更改系统配置及参数设定,执行系统监视、测量、控制等功能并进行网络管理。所有报警信息可通过屏幕、声光提示或其他通信方式及时快捷地通知操作人员。

二、智能化家居的应用

随着各种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细节也逐渐向舒适、方便、高品质方面追求,国外也出现越来越智能化的智能家居产品,例如智能床,能够通过设定,记录主人喜欢的睡前音乐、房间气味、灯光亮度和温度,能够自动唤醒主人等功能;智能提醒系统:在主人出门的时候,会提醒物品是否带齐,这样可以让主人避免落下东西的事情发生;智能衣柜:具备天气预报查询功能,在主人出门前给主人提供适合天气的衣服,并且能够在主人回家后,主动识别出穿过的衣服,将其传给洗衣系统。

智能家居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使人们的家居生活更加的便捷、舒适、安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电设备的智能化

2.生活方式智能化

在日常生活中,电表、水表、煤气表的抄表情况一般是由物业或者相应公司的工作人员上门抄取使用情况并收取费用。使用智能化远程抄表方法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更加的准确及时。

3.安全防护智能化

智能家居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家庭安全防护。当家里出现煤气泄漏、漏电、失火、失窃等紧急情况时,智能化家居系统能自动开启报警系统,通知家庭成员或者外界迅速采取措施,保护人身及财产的安全。

4.环保与节能智能化

三、智能化家居的国外发展动态

四、智能化家居的国内发展现状

南鹏陈嘉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目前很多中国家庭或用户在装修新房或改装老房时,都会有构建智能家居的思路,我认为智能家居的概念已经有相当的认知度。需求也因为国内房地产的发展,其中尤其是别墅项目的升温,而带来强烈的需求。不过在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发现众多用户、开发商、集成商、服务供应商及设备供应商之间,对智能家居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形成不同项目之间各有特色,有时候也同时有着不同的缺陷,这点对智能家居的大面积普及,还是会形成障碍。

纵观近期国内智能家居的发展,我比较满意,但前面还有漫长的路需要走,很需要各智能系统集成商、设计师、建筑师、设备供应商及行业协会等共同努力,将智能家居的概念形成更具体的行业规范及标准,使消费者更了解智能系统对其生活带来的优点,才能保障整个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对市场形势及需求的预测,我对未来几年的市场发展还是觉得会继续加快,也期待市场真正爆发期的到来。

TCL吴明波:智能家居产业近年来随着基于TCP/IP传输技术的全数字智能家居产品的推出以及国内外各大厂商的推广逐渐得到普及,并伴随着“数字家庭”及“物联网”概念的传播得到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接受和认可。近年来我国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概念到产业、从模拟到数字的几大转变,中间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是总体上这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有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

AMX于琪瑞:就目前中国市场来看,大部分的高端开发商都对家居智能有深入了解,并且也在项目中使用了家居智能,这说明通过这几年发展,家居智能已在开发商领域取得了共鸣。但普通用户可能暂时没法体验到家居智能带来的便捷,但随着智能产品的成本下降,更多的用户将会涉及其中。

家居智能行业的发展这5年来还是迅速的,目前看到很多项目中都已经进行了应用。但问题在于各方对家居智能的理解存在分歧,即究竟做到什么程度的智能才是家居智能是未来需要明确的标准。随着目前房地产行业的收紧,开发商将会寻找更多的亮点用以对楼盘增值,相信未来几年家居智能的市场发展将会更加迅速。

澳斯迪方仙青: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智能家居的发展还是蛮快的,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对智能家居系统不再陌生,尤其是高端客户对智能家居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在不断地提高。各大厂商也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进,逐步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相接轨,肯定会促进未来市场的发展脚步。

霍尼韦尔齐涛:认知度以非常明显的趋势在大大提升,已经从楼盘的价值提升产品变为了楼盘的必需品。近期的发展非常迅猛,且百花齐放,相对满意,但是也有非常多的良莠不齐,很多不能称之为智能家居的产品也在打着智能的旗号,给行业带来的不良反应。未来发展很快会有一个分久必合的发展趋势,过于分散的发展不利于行业前进,太多的产品和厂商在行业内扮演不太正面的角色。

瑞朗李翔:如果仅从认知面上来讲的话,现在已经有相当多的中国人都“听说”过智能家居了。但若从认知深度来讲的话,恐怕又是很肤浅的。智能家居系统不同于诸如中央空调系统、地暖系统等一些功能比较单一的户式系统。智能家居系统涵盖了包括智能家居安防系统、智能家居办公系统、智能家居娱乐系统、智能家居电器控制系统等在内的众多智能分系统。那些认为智能家居就是灯光控制,认为智能家居就是市场上宣传的升降衣服架,甚至还认为智能家居就是一些所谓的智能马桶的说法,其实都是“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的表现。这说明在大众的脑海中,至今仍没有对智能家居形成一个清晰而统一的概念。至于智能家居究竟能给你的生活能带来什么,那就更让一些人模糊了。在对智能家居的概念都还没有全面了解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奢望一般的消费者会自发产生很高的需求度。所以我认为,目前中国智能家居消费市场的需求度,还有待充分发掘和释放。未来几年市场的发展速度,将取决于智能家居市场宣导的力度和广度。随着安装和使用家居智能的客户的日益增加,其本身的口碑和示范效应也将逐步显现。

路创陈金胜:由认知的广度来看,首先,认知的区域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和全国一线城市,而中西部城市相对空白。其次,终端客户群认知差异较大。智能家居面向的终端客户群主要为别墅、复式住宅的业主以及高端精装修楼盘,中低端产品市场的销售形势低迷,大部分普通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概念还很模糊。而从认知的深度来看,大部分人群对智能家居的认知仅停留在简单的家庭影院、安防部分;地产商的许多智能家居只是概念炒作,涉及智能家居的皮毛。而真正的智能家居包含了很多系统,是多系统的集合体。

需求度方面,由于智能家居不是生活必需品,其终端刚性需求不足,很多消费者不知道这样的系统在家中是否有用,因此在装修时根本不予考虑。智能家居行业近期发展虽然并不理想,但家居智能化管理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目前主要以开发商和高端家庭需求为主,这样的消费结构会不会对培养消费习惯不利?如何去改变?谁可以去实现这些改变?

南鹏陈嘉伟:目前对大多数的家庭来说,智能家居的概念通常会有投入大和系统设计、安装及使用复杂等问题,使得智能家居仅局限于一小部分先富起来、敢于尝试新科技的客户。这个情况当然对智能家居的发展带来影响,但随着这两年各种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这已经为智能家居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随着后续各种新产品对网路及无线通信的无缝连接,全民家居智能化的时代即将到来。

波创韦波:目前来说,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主要还是集中在高档楼盘和别墅项目中。在现有的应用了智能家居系统的楼盘和别墅用户中,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智能家居依然较多的还是作为智能社区系统的配套设施在应用,所实现的功能也仅仅局限于可视对讲、智能物业、智能照明、远程监控等方面,功能的大规模应用是少之又少。开发商在这些楼盘中配套智能家居系统一方面为了在应对现阶段楼市低迷的行情中能够脱颖而出,制造一个卖点;另一方面也是为楼盘增值,能够保持自身的高房价;最后也是开发商对未来房地产开发做的一些新的探索与尝试。

澳斯迪方仙青:其实做开发商和高端影音客户也是培养消费者的一种方式,目的是从上游客户加以引导,进而实现影响下游消费者的目的。但是这个目标要清晰,要有耐性,因为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也需要长期的投入,很多企业做着做着就忘记了这个目标,也不愿意为目标而付出市场的培养费用,结果导致了目前很多企业只做开发商和高端客户,而消费者的习惯培养却很滞后,甚至造成一种错觉,就是智能家居产品只是有钱人的独享品、奢侈品,这样就不利于消费者习惯的培养,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你的目标不在那里,不能坚持,禁不住诱惑就无法到达罗马。

霍尼韦尔齐涛:目前看来的确有很多项目的客户是开发商和高端家庭,但是我们已经很可喜的看到个人用户有了很好的对家居智能化诉求的意识。不可否认,这些改变真的已经发生了。这些变化像霍尼韦尔这样的踏踏实实做行业、做产品、专注于客户体验的跨国公司,是很清晰的看得到,感觉得到的。恰如我们的Momas系列的产品,正是长期以来一直专注于这个消费团体的。

瑞朗李翔:一个新事物从产生到发展,然后到成熟,都必须经历一个过程。前期大多数人不了解,一些先知的人来引导大众,让他们认识它。开发商就是智能家居市场的先知。虽然他们选择智能家居的本意是为了增加所售楼盘的卖点,是一种包装。但客观上也正是他们把智能家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带给了大众。所以在这点上,我们还是由衷地感谢开发商。但这同时也伴生了这样一个情况:开发商做的样板房或者精装修,都是同一的设计装修,设计安装的智能家居系统都过于模式化和固定性。他们没有从业主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和个性化需求出发,从而导致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一些误解,没有感觉到智能家居对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性和实用性

而现在智能家居在另一领域的应用,无疑也在推动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那就是高端酒店、高级宾馆。例如去年新落成上海半岛酒店。在它的高级客房中安装了非常先进的家居智能系统、便捷的操作、舒适的享受,使得居住在这里的客人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舒适和满意。这是由一群深谙品质生活理念的高级室内设计师,和专业智能化服务商之间的默契配合打造出来的一个高端酒店。是实景感受式地诠释了智能家居的舒适性、便利性。堪称典范。

从传统意义上将,智能家居是在大户型中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因为在大空间中的智能家居系统,才能使使用者得到便捷控制的感受。比如在二楼操控一楼的一些灯光或者电器。

中国的消费者是非常聪明的,他们往往会挑选他们喜欢而且适合他们需要的功能系统来安装,而不是完全照搬照抄样板房或者高级宾馆的设计。我们最近遇到的一些案例就有又有这么一些普通消费者,选择智能系统中的部分小系统,在小户型中的局部区域来操控以一些设备。这也可能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路创陈金胜:这是由于智能家居的价格过高造成的,在国内其目标消费者主要为高级住宅别墅等富人族群。由于市场规模不大,产品采购成本相对较高,产品投入与研发成本比较大,这些产品如果定位于大众消费,必然会遇到市场阻力甚至市场投资风险。有时候一套智能家居系统的造价基本相当于一套房屋的装修造价,性价比相对不够高。

当然,这并非说大众消费就不是当前智能家居的目标客户,如果它的价格能够降低,在老百姓的接受范围之内,或许离普及也就不远了。这需要智能家居企业研发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真正贴常百姓家庭的需求,使产品设计更人性、价钱更合理。

3.智能家居所依托的传统渠道,比如家装和家庭影院,是不是当前面对消费者的最有效渠道?你认为对智能家居最有价值的传统渠道是哪个?

南鹏陈嘉伟:有丰富设计及施工经验,提供完善的客户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技术过硬、善于创新的定制化电子系统集成商,还是目前最有效及有价值的渠道。

波创韦波:智能家居企业营销模式一般可以归纳为两种,一是厂家直接为用户提品与服务;二是通过与房地产商、装修公司合作、系统集成商合作以及设立下级经销商等提品与服务。就您所说的家装和家庭影院的销售渠道,可以说是属于第二种营销模式,当然不能说这种销售模式是当前对消费者的最有效的渠道。

波创科技也在积极探求一种新的营销模式那就是建立自己的直营店,目的是通过直营店将产品、营销理念、服务体系整合好,让合作伙伴直接复制,以增加成功的几率。波创目前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采用以下策略:首先,合作伙伴要对智能家居这个行业有高度的了解并认同,这样才能快速地融入并取得一定的发展;其次,合作伙伴要有一定资金实力,能够保证开店初期投入及正常运营。因为直营店除需要统一企业的CI外,还要统一团队配备、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等,这些都需资金支持;最后,任何行业在投入期,都很难保证一开始就是盈利状态或完全成功,所以合作伙伴投资前得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目前这种渠道模式非主流,在业内并不多见,波创也是一种尝试。不管如何,当前各式各样的销售模式对销售都是有帮助的。

澳斯迪方仙青:首先必须得承认智能家居现在依托的主要还是一些传统渠道,比如家装公司、传统音响渠道和系统集成商,但我认为随着智能家居的不断发展,肯定会迎来自己专业的销售渠道和模式。

TCL吴明波: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传统渠道不利于智能家居产业的规模化推广,现在来看对智能家居最有价值的渠道是以社区为单位的以地产行业为需求主体的规模推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数字智能家庭到数字智能社区、由数字智能社区到数字智能城市、由数字智能城市组建数字智能社会的华丽转变。

AMX于琪瑞:目前来说,家装和家庭影院是比较好的销售渠道,但也只是针对与个人用户,如果想大量使用,则一定是进入房地产市场。从仅对于个人用户来说,家装渠道是比较有效的渠道。因为当用户选择家庭影院时,可能装修布线已经结束,错过了进入的最好时机。

霍尼韦尔齐涛:最有价值的渠道和平台也许不能单独的概括为某种或者某类产品,当然家装和家庭影院也是其中一种,但是并不是唯一的,我们认为这类产品的共通之处是能给客户在自己的House内带来优秀体验的都应该成为渠道类产品的一员。

瑞朗李翔:由于智能家居行业的特殊性,一般需要专业室内设计师在装修设计之初就要建议客户去考虑对智能家居的需求,因此也只有专业室内设计师最容易把智能家居的基本概念介绍给客户。所以我们认为,面向家装室内设计师进行智能家居的普及化培训,是当前极其重要而又十分有效的市场宣导的工作。

路创陈金胜:房地产开发商是目前最有能力将智能家居产品推进消费者市场的中间环节,地产商可以利用智能家居概念作为房产的卖点之一,甚至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开始作为精装房产的标配部分。但目前,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只把智能家居当成了一个工具,只是借助了智能家居的表面功能来吸引消费者,并不能真正推广智能家居。因此,首先要让房地产开发商充分了解到智能家居功能上的优越和高性价比,肯定智能家居的产品定位和功能服务,进而加大对智能家居的推广投入。

4.家电产品和数码产品的互通越来越多,比如平板电脑、功放、电视。而移动设备成为智能家居主界面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这些对智能家居意味着什么?

南鹏陈嘉伟:大量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将会进一步推进用户对智能家居系统的需求,而各种智能终端也会成为未来智能家居的主要用户界面,为用户提供通信、控制及各种系统信息反馈的终极界面。

波创韦波:我觉得这个是好现象,伴随着家电产品和数码产品的互通,各种平板电脑及手机方面的应用,说明智能家居正逐步贴近我们的生活,对智能家居的普及是有正面效果的。在国外智能家居与电信、广电、娱乐、家电、安防、银行系统的融合已经达到近乎完美的阶段,在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智能家居厂商想尽办法将智能家居系统的产品应用到各个领域,比如说物联网、三网融合、智能电网等,可以说对智能家居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TCL吴明波:基于TCP/IP网络架构的全数字智能家居产品的推出使得其与3C产品得到有效融合,这也给智能家居产品带来了更广阔的应用平台,这几方面的融合可以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达到无边界的沟通与控制。

AMX于琪瑞: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平板电脑的出现,肯定会降低传统智能产品触屏的销售额;但另一方面,由于成本的下降,则会有更多的用户可以使用智能产品。

霍尼韦尔齐涛:后PC时代的到来使得对于用户操控感受安装在家中的智能家居系统越来越多样化,这也是在用户系统交互客户体验的一个视觉、触觉直观感受的平台。

路创陈金胜:移动设备逐渐成为家居主界面无疑是为智能家居的普及带来了新的传播和销售渠道。目前大部分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大部分都是在行业内部展开的,例如开发商、设计院、系统集成商、装修公司等。直面消费者的宣传活动至今没有开展,主要原因在于很难定位适用的客户群,同时也缺少有效的传播途径。目前企业对智能家居市场的培养都是靠自身的力量进行一些简单化和常规化的操作,大家都在一个客户、一个客户的在做,市场的培养和成熟进行的非常缓慢,无法让“智能家居进入家庭”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趋势或潮流。

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数码设备的社会普及面和认知度十分高,其与智能家居的结合让消费者能够更快、更直观的、更容易的接受其产品信息,正如路创(Lutron)已将其控制界面应用于iPhone、iPad,用户可通过itunes免费下载应用软件,成为新的宣传点和销售点。

5.物联网业内观察人士普遍认为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未来最大的市场之一,你同意吗?你认为物联网究竟能给智能家居带来什么?

南鹏陈嘉伟:物联网的发展使得智能家居的设计、搭建及实现更加容易,大大增强智能家居系统的便利性及可用性。可以这样理解,一套真正完善及人性化设计的智能家居系统,必须由一套健全的物联网来支撑,两者之间具有不可或缺的关系。

波创韦波: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最典型的应用,是物联网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最突出表现,智能家居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其在物联网市场中占有较大分量。智能家居作为家庭信息化的实现方式已成为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因其巨大的应用前景,是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现实的突破口,对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物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必能推进智能家居行业的快速成长。

澳斯迪方仙青:物联网是国家推动的重大的战略,智能家居要想成为物联网未来最大的市场之一,作为企业首要的事情是做好自己的产品,以便更快速便捷地融入到物联网中去。物联网的发展和推动,必然也会加快智能家居的发展。

TCL吴明波:全数字智能家居的普及与发展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基础,这也是物联网产业的雏形和起步,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包括智能家居产业在内的多产业的共同努力,物联网的发展将会给智能家居产业带来更大的平台和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AMX于琪瑞:我同意该说法,物联网是为有需求的客户服务,那这其中必然需要一个平台载体,而每家每户的智能家居则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因为物联网的目的是要将各种信息传感传动单元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在这个巨大网络中,智能家居与通信网络之间需要数据的传输,都需要无线网络完成,而WiFi就提供了这个网络。

霍尼韦尔齐涛:第一点就是信息化,物联网就是IOT,用英文名表述含义更加清晰InternetofThings,物与物间的互联互通。能让每样人们身边的事物,比如一个苹果的位置,颜色、产地、甚至是香味和味道都可以让人们感知到。延展到人们的House内,家中的每样可以感知到的,通过物联网下的子集-传感器网络都可以让家中的所有物品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实体化。

瑞朗李翔:物联网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所有的物体通过网络平台可以相互的识别和控制。民用方面,日本已经将一些智能家电的保修,通过网络使家电与生产厂家直接连接,厂家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家电的运营情况,一旦出现故障设备会自动报警到厂家监控中心,即使您不知道设备出现故障,厂家也会主动联系告诉您,您的设备哪个地方出了问题,需不需要维修。还有像冰箱里应用的电子标签,当您冰箱里面鸡蛋没有了或者其他的水果蔬菜没有了,冰箱会自动的提醒您。由此可见,目前物联网还只是与智能家电结合的比较多,至于今后的走向,我们觉得还有待观察物联网的技术的发展。目前来看,应该还有一大段路要走。我们不希望智能家居再次落下以前曾在国人心目中的那种呆板形象(自动煮饭,自动煮咖啡之类),也不希望是靠其他概念的炒作,来提高智能家居的作用。我们更希望实实在在地给消费者带来真正意义上的便捷、舒适的智能家居。

6.你认为进入2011年以后,智能家居的技术和市场有没有新的趋势或者变化?

南鹏陈嘉伟:基于各种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控制技术将全面普及,大部分的家电及娱乐设备都能支持有线网络及无线的控制方式,节能将成为驱动智能家居发展的一股新力量,物联网与智能家居系统将迈向无缝集成的目标。

波创韦波:进入2011年以后智能家居的发展更加注重节能智能的发展方向,以创造绿色舒适生活为目标。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大大推进了智能家居的发展,为智能家居的发展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3G平台的应用使得智能家居更快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智能家居的操作可通过3G平台来实现,使得智能家居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

TCL吴明波:2011年智能家居产业的技术随着新进的开发平台和系统的推出出现了发展分支,开发平台出现了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而在市场方面则出现了由单一的功能使用需求升级到对智能家居系统完整配套及实现个性化社区服务的需求。

AMX于琪瑞:智能家居市场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各个厂家都在进行不断的产品整合,以前的智能可能只是灯光、窗帘控制,但现在,更多的功能应用于对讲、背景音乐、空调地热、语音通话等各种模式。以后的智能家居平台,必然是众多系统整合的平台。

霍尼韦尔齐涛:物联网,尊重客户体验,后PC时代。

瑞朗李翔: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更是将未来美好生活诠释的淋漓尽致。智能家居亮相世博园,预示着智能家居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也为智能家居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进入2011年以后,借着世博会的后续效应,更多国外知名企业在积极准备进入中国市场,寻找合作伙伴,布局这个市场。可以预见,智能家居行业竞争将会日益加剧。在技术上,随着iPad/iPhone等一些的移动设备的风行,一些厂商也设计出更方便、更友好的界面,朝着与智能家居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方向迈进。

路创陈金胜:们认为智能家居会朝着实用化、操作简单简单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现今的智能家居产品布线复杂、配置复杂、操作复杂,这些都增加了施工的成本,延长了配置的过程,基本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完成;而产品设计不够人性化,界面太多,为用户带来了很大的记忆量。无线化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发展趋势,路创(Lutron)今年已在海外推出了无线的解决方案,既降低了安装成本又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智能家居市场拓展缓慢的另一因素是成本居高,它并不像普通商品一样,可以明码标价,它是一个系统的集成,用户对系统功能要求不同,以及对产品的质量性能要求不同,也使得价格相差较大。而智能家居为了体现智能化水平,也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但这势必造成成本的增加。智能家居企业要想降低成本,需推出不同户型、不同价位区间、不同需求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供用户进行选择,产品功能、价位的量化也能使消费者看的更加直观也更放心。路创(Lutron)刚刚推出了无线的解决方案不仅大幅度的降低了产品的价格,无需布线和简易的安装则大大的降低了安装、调试和人工成本,我们也已看到这些产品在国内推出的广阔市场。

7.你认为国内智能家居行业当前最大的不足是什么?如何去改进?

南鹏陈嘉伟:对用户来说,目前很难评估及了解行业内各系统集成商的水平及能力,也很难知道怎样去选择最合适的集成商来提供服务。一些行业协会,如CEDIA等已经开始在国内组织一些培训及工程师的认证工作,这将帮助国内智能家居行业去学习更规范的系统设计、项目管理及施工标准等知识,也能帮助用户及设计师等去了解智能家居的概况及选择合适的服务供应商。

波创韦波:首先,智能家居行业还不够规范,缺乏规范统一的行业标准,就目前的行业状况来看也没有强大的基础来制定标准。其次,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来对各企业的开发生产进行统一的规范,使得智能家居行业缺乏完善的社会合作体系。并且,智能家居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科技发展水平还不能很好的推动行业发展,使得很多产品功能华而不实,也导致产品服务价格的过高,不能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缺乏经济实用性。

智能家居行业的完善需要科技的不断发展,各企业能够不断创新、积极协作,建立起智能家居行业的合作体系,并制定出行业标准来统一提高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注重科技含量的提高和科技产品的普及。

澳斯迪方仙青:智能家居行业最大的不足一是没有一个基本通信协议和接口的统一标准,二是缺乏供智能家居产品使用和推广普及的平台。澳斯迪作为中央音响行业的倡导者,需要很很多力量去不断地在整合国内外大型智能家居品牌,确保与各个品牌的通信顺畅,减少经销商在使用多品牌智能家居产品融合时遇到的障碍。

AMX于琪瑞:最大的不足,是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各个厂家都使用自己的私有协议进行控制,如果两个系统进行通讯,则需要借助网关实现,这无疑增加了成本。相信随着市场发展,行业厂家将进行革新,指定广泛的协议标准将是实现系统融合的基础。

霍尼韦尔齐涛:家居智能化目前没有统一标准,造成的现象用一个比喻来表示:大家都认为汽车是有一个概念的,但是现在的行业有很多独轮车,甚至没有轮子的车,或者这车基本就不能上路,上了路也是有安全问题的车也仍然在这条路上行驶或者停在那里。这是中国市场内行业内一些企业不对行业负责,浮躁心态的产物。如何改进很清楚,市场会做出选择。

瑞朗李翔:对国内智能家居的生产厂商来讲,还是要加强产品的稳定性,使用的便利性。还要不断在产品的外观、材质等方面,推出新的产品,来满足业主审美层面的个性化需求。避免为了迎合开发商统一化的要求,而一哄而上地去做。从服务商的角度来说,一定要结合客户的需求来设计智能化系统,让业主真正能体验到智能化带来的方便、实用和舒适,而不是让业主感觉智能化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合起来讲,更希望智能家居市场的宣传推广,如何使消费者更多的了解并且喜欢上智能家居,这也是摆在所有智能家居从业人员身上的一个问题。

8.贵公司未来几年的目标是什么?

南鹏陈嘉伟:为合作伙伴带来更新的设计概念、更优质的产品组合,同时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各种信息及培训的机会,促进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澳斯迪方仙青:一是推出更加智能、便捷、简单的民用音响产品,把贴近智能生活为目标,把智能家居产品从概念化变成身边喜爱的大众产品。二是优化渠道建设,组建一支优质的团队,切实做好智能中央音响的推广和服务工作,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开心。三是通过体验店、样板店等多样形式,让消费者亲密接触中央音响产品,转变思想和消费观念,让智能不再遥不可及,进而实现走进千家万户的目标。

TCL吴明波:TCL智能家居致力成为成为国内第一国际领先的智能家居品牌。

AMX于琪瑞:AMX作为专业的智能中控产品提供商,首先会在新产品研发做足功夫,推出更贴近于市场的触屏及控制面板;其次,系统方面将会进行更多的整合,包括和更多的第三方控制系统进行整合,如和物联网的整合;最后,在结合了时下流行的平板电脑后,将会推出更多性价比高的解决方案给用户。

霍尼韦尔齐涛:注重客户体验,发展终端客户。

熊大勇:雷士电工把“以领先一步的产品研发为突破之本”作为企业的经营思路之一,我们把推动行业发展和变革当作企业的责任,我们认为智能电工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很早就涉足智能电工领域,进行了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并陆续向市场推出了智能电工产品。

基于在电工行业多年的实践,以及对电工行业客观的观察、分析和预判。我们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机械式电工产品将难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未来需求,消费者对产品的安全性、舒适性、装饰性、功能集成化、人机界面友好度、操控便捷性等方面的要求将更高,智能产品将成为电工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记者:作为传统的电工厂商,雷士电工对于智能电工产品未来在国内市场的发展有何预测智能产品在雷士电工未来的产品线布局中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作为一个专业的电工企业,雷士电工目的就是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配电设备到终端操作的开关插座等建筑电气附件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中电气智能控制是重要部分。现在,雷士电工已经储备了专业的人才和技术实力,并已经推出了技术比较成熟的智能产品,智能产品将会是雷士电工未来核心产品。

记者:在智能电工产品的销售与服务方面,雷士电工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将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此外,雷士电工将如何利用原有的品牌优势,深入开拓面向终端的广阔市场

熊大勇:“雷士”体系现有庞大的销售网络为雷士智能电工市场销售提供了先天的优势,全国有35个运营中心,2500多家经销商,数千家专卖店,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可以迅速将雷士电工智能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传达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让更多的消费者很快了解雷士电工智能产品。

另外,雷士电工可以利用全国各地完备而强大的销售队伍和服务机构,随时为客户解决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让消费者更加认可和信赖雷士电工智能产品。

“雷士”作为全国驰名商标,从设计理念、产品质量,到蕴含的价值品位等,已经被广大的消费者认可,同时在广大设计师群体中也树立了深远的影响。设计师也向我们反馈当前设计思潮的变迁,以及目前的流行风格,方便我们设计出来的产品更能够与消费者的审美情趣相吻合。很多了解雷士电工的设计师也希望从雷士电工智能产品中汲取一些新工艺和新功能,以便设计的作品实用性增强,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广大设计师的公正而专业意见就是一种最好的终端推广。

记者:一直以来,价格、产品稳定性、装修限制等因素都困扰着智能家居产品为更多消费者所认知和接受,对此现象您如何看待作为植根终端消费市场多年的传统厂商,雷士电工针对智能电工产品将会制定怎样的市场定位

熊大勇:价格高、产品稳定性不足、需要重新布线等因素确实是过去困扰智能家居产品被消费者接受的因素,也是智能家居产品还没有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认为智能产品也和其他新兴产业一样,需要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目前为止,雷士电工已经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雷士电工目前在市场上就有一种技术相对成熟稳定的可遥控单火智能开关,可以直接和普通墙壁开关进行互换,完全不存在装修限制了,并且这类开关的价格已经是普通消费者完全能够承受的。针对中、高端市场的不同客户群体,雷士电工分别设计开发了与客户需求相符的产品,雷士电工希望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智能产品带来的便利。

记者:从集成的角度出发,智能照明系统中灯具与灯控设备自然密不可分,雷士电工将如何利用自身在产品线上全覆盖的优势为用户提供合理化的系统解决方案

熊大勇:雷士电工的产品线优势不仅体现在长度上也表现在宽度上,这种全覆盖的优势本身就是对消费者的一种巨大利好,很多消费者出于对雷士电工品牌、品质和服务的信任,他们更愿意雷士电工提供全套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得到的无论是售前售中还是售后服务,都是有保障有信用的。对于大型客户的复杂系统,我们还有专职部门专人提供技术支持,为客户设计个性化设计方案,客户只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让装修公司施工就行了,并为客户提供安装指导和设备调试。

记者:我们注意到雷士电工已经先后推出了多款基于总线和无线技术的智能电工产品,目前这些产品的市场反馈情况如何随着国内智能家居市场的不断升温,2010年雷士电工在智能电工领域针对以酒店、会所、办工楼宇等为代表的商用市场以及家居民用市场分别会有怎样的市场规划

欧瑞博是专注于智能家居产品和智能家居系统的创新型企业,该公司创始人&CEO王雄辉告诉记者,智慧家庭场景化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包括家电、电气在内设备的互联互通,二是让各类家电和电气设备更智能。其关键点是让消费者的家居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健康、安全,而且操作很简单。

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化发展

在记者的理解中,智慧家庭场景化实质是智能家居系统的产品化。智能家居的应用领域可归类为能源和环境控制、安防控制及舒适控制。尽管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在中国发展已经近20年,但早期的智能解决方案可以说不具备产品的属性。但现在,能够提供包括物联网模块、控制系统设计、传感器组合应用、云服务等成套智能场景解决方案的专业供应商正在从后台进入前台,其所推出的场景化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已经呈现产品化、品牌化发展趋势,这就使其能够通过更为广泛的渠道实现落地,会推动智能家居在普通消费市场的普及。

当然,智慧家庭场景化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也经历了不断进化的过程。欧瑞博CEO王雄辉告诉记者,智能家居所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让原有的家居产品有更好的体验。欧瑞博成立于2011年,从家庭中最基础的电气控制例如解决灯光、开关、窗帘等的连接做起,以此切入到智能家居系统的研发领域。

欧瑞博通过对开关、插座、控制器等这些基础性电气的连接,构建起兼容、安全、支持多协议接口的物联网设备生态,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并深入至提供从智能设备、应用解决方案到智能云平台等服务,能够帮助传统的电工、照明、安防、影音等厂商实现硬件的智能化,不仅使传统厂家实现产品的结构性升级,同时也让这些基础电气厂家具备了智能化的能力。

智能家居系统本身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以系统来构造提升生活的舒适体验,其落地服务必然会存在个性化定制的问题,但个性化一定是基于标准化基础之上的个性化。消费需求会不断升级,产品及技术必然也会不断发展,智能场景所涵盖的内容在不断变宽,所涉及的厂商会越来越广泛。王雄辉认为,家居智能化的发展也会非常的垂直,并且在垂直领域会做深做细,下一步欧瑞博就会重点在家庭智能安全场景解决方案中做深入的突破。

事实上,目前,开关、窗帘、照明等占据着国内智能家居领域最大的份额。据记者了解,国际知名研究机构佰世越对中国带网关的整体智能家居系统和通过有线通信协议组成的整体智能家居系统的数据进行过研究,佰世越的数据显示,至2016年时,中国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的应用更多的是舒适解决方案,功能应用中灯光应用占比最高,达到36.3%,其次是窗帘,占比23.5%,暖通空调占比16.2%,娱乐系统和背景音乐占比8.5%,安防占比5.9%,家电占比仅为3.2%,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系统方案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智能化场景的目标是达到更加舒适、更加节能、更加安全、更加高效,而连接是基础,基于连接之上形成场景,再向上是应用与服务,即功能场景化、交互场景化、服务场景化等。王雄辉认为,智能家居的终极价值和终极模式是步入硬件即服务,而目前,智能家居行业尚处于从功能实现到交互体验、服务生态的全方位进化阶段。

当前,智能家居系统进入普通消费者家庭已经势不可挡,但客观来讲,针对大众消费者提供一整套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是一件非常难做、要求非常高的事情,需要对用户的需求有更为直接的感知,真正能做好的厂家和商家也并不是很多。因为,不同场景下用户的追求会有差异。例如,办公室场景中,对空调、新风、安防、照明等智能化管理更注重节能。而在家庭智能化系统中更强调舒适安全。商用场景通常是专业人员操作,家庭场景则是非专业人士应用,还包括儿童与老人。

相对来讲,智能单品仅需要把某项功能做到极致,就能够达到完美,但做智能系统集成是要把所有的产品进行融合,用整体方案来打动客户。通过连接使设备智能,需要融会贯通很多产品,并不能说是多难的技术,而是比较碎的技术。方案提供商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就在于能够实现用低成本方式使设备之间形成广泛的联接,而且是能够落地的连接。

欧瑞博王雄辉告诉记者,简单概述即连接方案必须要解决能力问题、成本问题和效率问题,这三个问题也反映出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能力”。但“能力”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词语,需要把各种产品融合在一个系统当中,设备的互联互通符合双方的标准,并让设备本身实现最好的性能表现及做好交互,实现更强的智能能力,而且系统还要达到更稳定的效果。

而做基础电气的智能化是一个苦活、脏活,看起来简单,但里面的生态链很长,涉及的产品品类多,用户应用量大,使用频繁且并发性大,对稳定性的要求极高,是有深度、有壁垒的行业。

因为,可以实现智能互联与和稳定的智能互联有很大差异,欧瑞博这几年其实一直就是在做让设备的互联能力更强,更加稳定这件事情。所以,在行业中也有一定的I先优势,目前针对智慧家庭、智慧办公、智慧酒店三大智能场景应用已经有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并在国内已经在50个高端地产项目中落地,有1600家集成商合作客户,承接面向大众消息市场推广及落地服务。

落地服务网络建设及服务能力提升成为关键

正如王雄辉所讲可以实现智能互联与和稳定的智能互联有很大差异相同,智能家居系统可以进入普通消费者家庭和真正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同样也是两回事。因为,智能家居系统与智能硬件不同,智能硬件可以单独销售,但智能家居系统则必须要有落地服务商为消费者提供系统化的服务。

在2000年时,国内已经有智能照明、窗帘等智能单品,2008年后,暖通、空调控制、安防系统、多媒体影音系统逐渐加入至智能家居系统中,但受技术、产品价格、产业环境、消费者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智能家居产品在销售端缺乏体验式的感受,只是在一些相对高端、前沿的用户中应用,市场的发展极为缓慢。智能家居的渠道主要集中于暖通空{系统集成商、强弱电工程商等企业,商家的经营规模也并不大。

因此,2014年~2016年间,有大量的家装公司、互联网家装平台、设计公司等开始引入智能家居系统的销售,在样板间设立智能家居体验方案,以促进签单率和提升客单价,智能家居系统的销售渠道正在进一步丰富。

智慧家庭场景中,各类家电产品在智慧家居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家电零售企业对此反应速度显然要慢一些,相对而言,各类智能家电产品在家居渠道正在很务实地落地。例如,记者了解到,欧瑞博与欧派正在进行一体化家装解决方案的智能化升级,为其提供包括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门锁、智能窗帘、智能睡眠、智能影音控制、智能家电控制在内的七大全宅智能系统的标准化解决方案,并提供智能主机、智能云平台和智家365(App)等技术支撑,并提供相应的培训,这就使欧派的专卖店渠道具备了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一站式智装在内的一体化家装落地服务能力。

据记者了解,目前欧派在中国市场有超过5000家专卖店,尽管这种智能家居一体化落地服务不可能覆盖其所有专卖店,但至少反映出,一体化家庭智能系统销售模式会成为家电产品的一个入口,对传统的家电渠道商来讲,无疑又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曾经的PC互联网时代,电商快速兴起,实体家电零售企业受到重创。移动互联网时代,家电零售渠道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成为主潮流,电商从挑战者变为主导者,但却并末颠覆实体零售企业,而是促进了实体售企业回归零售本质,以用户为核心重构商业模式。当前,区域家电实体零售企业纷纷上马O2O,而且重点在通过O2O服务于用户,以把客户留在自己的线下及线下平台中。

作为全球中控系统行业的领导企业,VITY从事研发、制造并销售稳定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智能中控系统产品及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客户实现方便高效的工作流程,安全舒适的现代生活。

记者:能否简单为我们介绍一下威尔公司在中国内地的发展情况?

严总:VITY来自法国,在投身中控领域之前主要从事于LED等显示设备的开发。从1987年开始中控领域的研发,已有20年的历史,现在的工作重点已转向中控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1995年VITY开始进军亚洲市场,并将亚洲总部设在香港。由于当时企业对国内市场并不了解,主要还是停留在以香港为中心的亚太市场,国内部分是通过一些工程商开展分销和工程项目的建设。

2003、2004年在中法文化年活动影响下的一系列技术交流活动推动了我们对国内市场的了解,VITY从2005年开始设立分销渠道,开拓国内市场。目前VITY的大陆总部设在广州,北京和上海分别都设有办事处,同时在厦门建立了联络处,分销渠道也在不断的完善。

记者:在如今的智能家居领域,国内外市场上的许多品牌在无缝连接技术上还很薄弱,如此情况下VITY进入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严总:首先,根据我们产品的高端定位及市场消费力,VITY的市场定位主要集中在一些豪宅、别墅方面;其次,在渠道定位方面,通过选择一些在智能家居行业内实力强、经验足的工程商、系统集成商成为合作伙伴,利用现有资源直接切入市场。另外,我们还寻求同周边数控产品专业厂家之间的合作,推广和完善我们的产品。

记者:我刊5月刊登了贵公司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案例,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能否请您为我们谈谈威尔中控系统的主要特点及相比较市场同类产品有哪些特色之处

严总:在这里我先介绍一下中控系统的三大组成:一、人机交换界面:通过触摸屏和遥控器实现。二、主机处理部分:包括合并式、插卡式等多种接口控制。三、程序软件部分:根据客户需要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功能及操作界面。

在技术特点方面:一、VITY在程序储存方面不同于沿袭北美技术的国内同类产品。它可以通过将程序直接导入CF卡使得后期的系统维护直接通过远程操作完成,取代了那种任何修改和升级都必须通过专门软件编译且需专业数据线下载的传统模式。省去了派出专业人员进行维护的麻烦,成为VITY进军智能家居市场的一大优势。

二、开放式的系统,VITY采用在中控市场具有独创性的PDA接入方式,可以通过手机直接读写且成本低廉,性价比高。

三、接口全面,VITY的专用接口涵盖了专业领域包括红外、继电器等在内的大部分接口。同时还兼容EIB接口,可同西门子、罗格朗等品牌产品实现无缝接合,为家庭智能化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四、是红外接入特点,实现了VITY产品的控制与受控相统一。可接受消费者原拥有的遥控器进行自定义操作、驱动。

五、超强的红外传输功能。VITY产品理论值达到1千米,根据实际现场的不同条件也可以达到500米以上,远高于一般产品30米的水平,同时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

严总:对于国内的中控市场发展我十分看好,因为家居智能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内地市场相比沿海地区在信息接收和消费力方面有着一定的滞后性和差距。但如同金字塔一样,内地市场仍然存在一定的尖端消费群。我们厂家需要从市场培育入手,寻找一些当地的合作伙伴从市场、应用概念角度进行推广。

记者:在家居智能化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工程商在收到费用后便忽视后期维护的情况,给用户造成了很不好的印象,也阻碍了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VITY有何对策?

从一进门开始,每位访客都会领到一个内置微晶片的胸针,预先设定其偏好的温度、湿度、灯光、音乐、画作等条件。无论走到哪里,内置的感测器都会将这些资料传送至WindowsNT系统中央电脑,将环境调整到宾至如归的境地。因此,访客每踏入一个房间,藏在壁纸后方的扬声器都会响起他喜爱的歌曲,墙壁上则投射出他熟悉的画作,甚至他在游泳池戏水时,水下都会传来悠扬的歌声。整座建筑物埋设了84公里长的光纤缆线,墙壁上却看不到一个插座。

这就是比尔盖茨从1990年起斥巨资打造的高科技豪宅。自此以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进入21世纪,智能家居的概念在国内迅速推广开来,智能产品生产商逐渐增多。

到2015年,国内智能家居行业经过多年发展,经历了由快速增长到冷淡到再次火热增长的起伏的过程。在2015年中国家电博览会上,无论是海尔、美的、创维等传统家电大佬,还是京东、360、乐视等互联网新贵,或推出智能系统和产品,或主推和参与搭建智能平台,一场智能家居的圈地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据《2010-2015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预测,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2015年将达到1240亿元。

尽管智能家居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巨大,但消费者对目前的智能家居产品似乎并不满意。据腾讯家电此前的一项关于智能家居预期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用户对智能家居的感兴趣程度达到95.2%,但有87.5%的用户对智能家居现状不满,表示跟预期完全不符,或低于预期;36.62%的网友表示现在的智能家居和预期完全不沾边。

今天的智能家居市场,似乎陷入了“伪智能”的尴尬局面。消费者想要盖茨式的居家环境,通过产品的智慧功能与人性化设计,给人为的操作“做减法”。然而,企业提供的却是“为了智能而智能”的传统产品,反而在所谓的智能功能上“做加法”。

用户马小姐表示对“智能”功能十分失望:“以前要关空调,一键就可以搞定。现在为了智能,我得先用手机联网,再打开APP,在菜单中找到空调开关,才能关闭它。”原本简单的操作因为“智能”反而变得异常繁琐,用户自然很难被激起购买欲。

《新营销》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多数智能家居产品呈现两种状况,要么在一件智能单品上做到“单点极致”,要么为传统产品增添一些智能功能并冠以“智能场景”的称号。

“单点极致”是互联网时代备受追捧的一种思维。由于过去不同市场的应用之间往往呈隔离状态,解决人们连续性场景需求的应用没有覆盖完整,“单点极致”思维确实一度成为企业快速占领市场的捷径。然而,极致毕竟是一个过程,而非一种持续状态。在人工智能时代,今天的极致明天就有可能过时。与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应用之间越来越开放,和线下服务的对接也越来越普遍,通过产品交互满足连续性需求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对产品的期待值,在于勾勒出一条功能线,而不仅仅是一个个孤立的功能点。

“单点时代”正向“场景时代”过渡。智能家居的产品思维,也必须转向场景化功能链接。

遗憾的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产品所谓的“智能场景”,仅仅实现了“便捷化”而非“智能化”。这些产品的构造,大多是内置智能芯片、传感器的硬件产品加上手机应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或定时开启家里的设备,如让空调自动打开、白炽灯自动亮起、热水器自动加热等。但从本质上说,这些功能无非是几种智能单品的功能衔接,把原先的多个开关或遥控器纳入一个手机APP中,至多只能算是智能硬件和家居产品的物理结合。

顾客易先生说:“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是希望减少我的工作量。比如我出门忘了关电视,我希望它能自动判断是否关闭电源,而不需要我通过手机发现再点击远程关闭。”这一现象,看似是企业缺乏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其实指向了一个更加亟需重视的问题――服务云端化。

很多企业都对“云端”概念缺乏深刻认知。那些延续传统营销思维的智能家居企业,依然希望用一次性的极致产品征服用户,忽略了用户的后期参与。事实上,通过云端产生服务,才能生成更持久的价值。

服务云端化,才能打破单品体验之间的独立性,建立一个体验的闭环,并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技术的支持,实现数据的云端存储和分析,从而不断迭代,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智能服务。

从使用逻辑来说,智能家居的产品设计,应当努力为用户减少“本地化决策”,代之以“云端化决策”。通过云端分析,智能插座就可以通过传感器判断家中是否有人,然后将信息传至云端,根据云端存储的数据,判断是否应当关闭电源,或关闭哪些电器的电源,并自动执行这一判断。基于云端分析,当家中有人时,智能家居可以自动调至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当家中无人时,也可以自动关闭相应的电器。

THE END
1.深圳市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标准摘要: 本文件规定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业户的经营要求、服务要求及服务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电机、电控等与传统汽车不同总成或部件的维修、服务和维修业户管理。 发布单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提出并归口。 起草单位:深圳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广东省网联智能http://standard.sist.org.cn/StdSearch/stdDetail.aspx?AppID=DB%204403/T%20547-2024
2.国家标准计划国家标准计划《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由 TC28(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委。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数智工业科技https://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28F53BF29441A8D3E06397BE0A0AF10B
3.新能源标准法规英文中国汽车标准译文库ChinaAutoRegs|GB 11564-2024英文版翻译《机动车回复反射装置》 Retro-Reflective Devices and Markings for Motor Vehicles → ChinaAutoRegs|GB 4599-2024英文版翻译《汽车道路照明装置及系统》 Road Illumination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Motor Vehicleshttps://www.chinaautoregs.com/tag/%E6%96%B0%E8%83%BD%E6%BA%90%E6%A0%87%E5%87%86%E6%B3%95%E8%A7%84%E8%8B%B1%E6%96%87
4.湖南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汽车独立后市场配件流通技术规范》等4项行业标准已经商务部审核,现予公布。相关标准文本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有关备案公告后,可在商务部相关网站查询下载(网址:https://ltbzh.mofcom.gov.cn/ltbz/view/bzfk/listBzfk.jsp)。 附件:4项行业标准编号、名称及实施日期 https://www.hnbzw.com/Docs/NewsHtml/GenerateFile/20241211/ee595308-b0ae-415a-9da2-efd08584b8d6.html
5.多项车辆信息安全标准发布,对自动驾驶发展有何影响?技术发展,法规先行,技术需要关在笼子里,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为了能够更好地规范智能汽车行业发展,多项汽车信息安全标准也即将发布,这将对智能汽车行业向好发展提供有效的标准支撑。 其中《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GB 44495-2024)和《汽车软件升级通用技术要求》(GB 44496-2024)已于2024年8月23日发布,并将于https://www.eet-china.com/mp/a342496.html
6.资料下载:化解产能过剩资料下载:化解产能过剩 一、政策 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 2010.2 “四个一批”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即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消化一批;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转移一批;优化组织结构,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一批;严格环保安全能耗准入标准,淘汰一批。http://images1.wenming.cn/web_ssbg/ztk_22639/lb_22641/201407/t20140725_2083505.shtml
7.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汽车行业标准(QC)《QC/T 900-1997 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的抽样规定、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和评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M类汽车、N类汽车及汽车列车整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状态:现行http://www.csres.com/detail/81086.html
8.IATF169492016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解析课件.pdfIATF16949-2016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解析课件.pdf,IATF16949:2016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 标准解析 章节结构 IATF16949: 2016 1—范围(Scope) 2—规范性引用文件(Normative reference) 3—术语和定义(Terms and definitions) 4一组织的环境(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827/8035117141005124.shtm
9.国家行业标准有哪些?行业标准查询行业标准pdf下载行业标准查询大全让你能够按照不同的行业标准查找自己所需的行业标准文件,从而进行免费下载,在此提供十分全面的各行各业行业标准让下载阅读,理解其内的各项标准要求,从而达到国家标准规范,在本行业中实现最佳的各项生产要求,快来绿色资源网下载吧!http://www.downcc.com/k/hangyebiaozhun/
10.以次充好以旧代新里应外合套取保费,汽修行业乱象频发“行业主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和行业建设,加快推进车险信息平台建设,建立配件价格、修理工时、工时费率行业标准。只有市场公开透明了,才能做到童叟无欺,从而构建一个依法经营、诚实信用的市场发展环境。”马丽红说。 刘俊海认为,消费者需要自我保护,汽车修理行业也要树立严格的自律意识,商家要自我加压,清除害群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882323
11.驾考新规2025驾驶校车学员人数、车型、教练资质将实行严格管理,促进了驾校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建设,保障了学员的安全和权益。4.提高行业整体素质新规要求教练员必须名下有一定数量的学员,这样会逐渐淘汰只靠熟人介绍或低价拉学员的驾校,提高驾校和行业整体素质。总之,驾考新规的实施对于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水平,促进驾校规范化https://www.ybjk.com/ks/mkfdkm.htm
12.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24期(总期74期)在线培训课程各地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行业协会商会经营服务性收费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20〕632号)文件精神,结合此次专项清理整治工作要求,对前期开展的打破服务垄断、取消违法违规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等工作成效进行自查评估,重点自查前期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