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干货:交换机支持的以太网协议大全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8.09

你好,这里是网络技术联盟站,我是瑞哥。

在现代网络架构中,以太网协议是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交换机作为以太网网络的关键设备,其支持的协议种类繁多。理解这些协议的功能和应用场景对于网络管理员和工程师而言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协议决定了网络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太网协议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10Mbps到现在的40Gbps及更高速度的演进。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带宽,还引入了许多先进的技术来应对不断增长的网络需求。交换机作为以太网网络中的重要设备,其支持的协议涵盖了从基本的物理层标准到复杂的网络管理和安全机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换机支持的各种以太网协议,包括其标准、功能和应用场景。我们将从以太网的基本物理层标准开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协议,如链路聚合、生成树协议、虚拟局域网(VLAN)和用户认证等。通过了解这些协议的具体实现和应用,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配置和管理现代以太网网络,以优化其性能和可靠性。

让我们从以太网协议的基础知识开始,探讨这些协议如何共同作用以构建高效、可靠的网络环境。

以太网诞生于1973年,由RobertMetcalfe和他的同事在XeroxPaloAlto研究中心发明。最初的以太网协议速率为2.94Mbps,使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1979年,DEC、Intel和Xerox(DIX)联合提出了10Mbps的以太网标准,这成为了IEEE802.3标准的基础。1983年,IEEE正式通过了802.3标准,使以太网成为全球局域网(LAN)的标准技术。此后,以太网技术不断演进,速率从最初的10Mbps发展到100Mbps(快速以太网),再到1Gbps(千兆以太网),以至10Gbps和更高的速率。以太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普及。

IEEE802.3i标准于1990年发布,定义了10Base-T规范,使以太网能够在双绞线上运行。这一标准的出现标志着以太网从同轴电缆过渡到更加灵活、易于部署的双绞线,推动了以太网在办公室和家庭网络中的广泛应用。10Base-T的出现使得网络布线更加简单、成本更低,成为局域网布线的主流选择。

10Base-T使用两对非屏蔽双绞线(UTP),传输速率为10Mbps,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采用RJ-45连接器。数据通过曼彻斯特编码进行传输,确保信号的同步性和完整性。曼彻斯特编码的特点是每比特周期内都有一次电平变化,这使得接收方能够轻松恢复时钟信号,从而正确解析数据。

10Base-T帧结构与标准以太网帧结构相同,包括前导码、帧起始定界符、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长度字段、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FCS)。

10Base-T主要用于小型局域网,例如办公室和家庭网络,满足低速率的网络需求。由于其简单、经济的特性,10Base-T在以太网早期阶段得到广泛应用。具体应用场景包括:

IEEE802.3u标准于1995年发布,定义了快速以太网的多种传输介质和方法,主要包括100Base-TX、100Base-T4和100Base-FX。这些标准使以太网速率从10Mbps提升到100Mbps,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传输能力,满足了更多用户和应用的需求。

100Base-TX是IEEE802.3u标准的一部分,定义了在两对5类UTP上运行的100Mbps快速以太网。它采用MII(MediaIndependentInterface)接口和4B/5B编码技术,支持10Mbps和100Mbps的自动协商,使网络设备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速率。

100Base-TX广泛应用于中小型企业和校园网络,提供比10Base-T更高的带宽,支持更多的用户和应用。具体应用场景包括:

100Base-T4使用四对3类UTP,每对线缆传输25Mbps数据,总速率达到100Mbps。它通过8B/6T编码实现数据传输,主要用于旧有布线系统无法支持5类UTP的环境。

100Base-T4适用于旧有布线系统的升级,尤其是在无法重新布线的情况下,为现有网络提供高带宽支持。具体应用场景包括:

100Base-FX使用光纤介质,传输速率为100Mbps。它采用光纤物理层(PHY)接口,通过LED或激光二极管发射信号,支持远距离传输。

100Base-FX适用于需要高带宽和长距离传输的场景,如校园网、数据中心和城域网。具体应用场景包括:

千兆以太网(GigabitEthernet)是以太网技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速率达到了1000Mbps(1Gbps),满足了现代网络对高带宽的需求。IEEE802.3z标准于1998年发布,定义了千兆以太网的多种传输介质和方法。

1000Base-SX定义了在短波单模光纤(SMF)和多模光纤(MMF)上传输1Gbps数据的标准。它使用850nm波长的激光,支持220米到550米的传输距离,具体取决于所使用的多模光纤类型(62.5μm或50μm)。

1000Base-SX主要用于短距离、高带宽的应用场景,如数据中心和校园网。其主要优势在于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大量光纤连接需求的环境。

1000Base-LX定义了在长波单模光纤(SMF)或多模光纤(MMF)上传输1Gbps数据的标准。它使用1310nm波长的激光,支持5公里(MMF)到10公里(SMF)的传输距离。

1000Base-LX适用于需要高带宽和长距离传输的场景,如城域网和广域网。其主要优势在于长距离传输能力,适合跨楼宇或更大范围的网络连接。

IEEE802.3ab标准于1999年发布,定义了在双绞线上运行千兆以太网的规范。1000Base-T使得千兆以太网能够在现有的5类及以上UTP电缆上运行,大大降低了网络升级的成本和复杂性。

1000Base-T使用四对5类或更高等级的UTP电缆,每对线缆传输250Mbps数据,总速率达到1Gbps。它采用PAM-5(5级脉冲幅度调制)编码技术,通过复杂的信号处理技术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1000Base-T广泛应用于企业网络、数据中心和校园网,提供高带宽、低成本的网络连接方案。具体应用场景包括:

万兆以太网(10GigabitEthernet)是以太网技术的一个重大飞跃,速率达到了10Gbps,进一步满足了现代网络对超高带宽的需求。IEEE802.3ae标准于2002年发布,定义了万兆以太网的多种传输介质和方法。

10GBase-SR和10GBase-SW定义了在短波(850nm)多模光纤(MMF)上传输10Gbps数据的标准。10GBase-SR用于局域网(LAN),10GBase-SW用于广域网(WAN)。

10GBase-SR和10GBase-SW适用于短距离、高带宽的应用场景,如数据中心和校园网。其主要优势在于高带宽和相对低成本,适合大量光纤连接需求的环境。

10GBase-LR和10GBase-LW定义了在长波(1310nm)单模光纤(SMF)上传输10Gbps数据的标准。10GBase-LR用于局域网(LAN),10GBase-LW用于广域网(WAN)。

10GBase-LR和10GBase-LW适用于需要超高带宽和长距离传输的场景,如城域网和广域网。其主要优势在于长距离传输能力,适合跨楼宇或更大范围的网络连接。

10GBase-ER和10GBase-EW定义了在超长波(1550nm)单模光纤(SMF)上传输10Gbps数据的标准。10GBase-ER用于局域网(LAN),10GBase-EW用于广域网(WAN)。

10GBase-ER和10GBase-EW适用于需要超高带宽和超长距离传输的场景,如广域网和跨区域连接。其主要优势在于超长距离传输能力,适合跨区域的网络连接。

IEEE802.3af标准于2003年发布,定义了以太网供电(PoE)的规范,通过双绞线为以太网设备提供48V的直流电源,解决了许多网络设备供电问题。

IEEE802.3x标准于1997年发布,定义了以太网的流量控制机制,包括全双工流量控制(full-duplexflowcontrol)和半双工后压(backpressurehalf-duplexflowcontrol)机制。

流量控制技术用于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防止网络拥塞和数据丢失。

流量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需要稳定和可靠数据传输的网络环境,如数据中心、企业网络和高性能计算集群。

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定义在IEEE802.3ad标准中,它允许将多个物理链路绑定在一起,形成一条逻辑上的高带宽链路。这不仅提高了带宽,还提供了链路备份和负载均衡功能。

LACP通过将多个物理链路汇聚成一个逻辑链路,来增加带宽和提供冗余。交换机和其他网络设备可以自动配置和管理这些汇聚链路。

LACP主要应用于需要高带宽和高可用性的网络环境,如数据中心、企业核心网络和广域网。

生成树协议(STP)定义在IEEE802.1d标准中,它利用生成树算法消除以太网中的循环路径,防止网络环路,并在网络发生故障时重新协商生成树,起到链路备份的作用。

STP通过生成树算法计算出一个无环拓扑结构,确保网络中没有循环路径,从而避免广播风暴和其他网络问题。

STP主要应用于需要高可用性和环路防护的网络环境,如企业局域网和大型校园网。

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定义在IEEE802.1w标准中,是生成树协议的改进版本。RSTP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能够更快速地重新配置生成树,恢复网络的连接。

RSTP继承了STP的基本思想,但通过引入新的端口角色和状态,以及更快的收敛机制,提高了生成树的收敛速度。

RSTP主要应用于需要快速收敛和高可用性的网络环境,如数据中心、企业核心网络和广域网。

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定义在IEEE802.1q标准中,它通过在以太网帧中添加VLAN标记,实现逻辑上将一个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网络,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IEEE802.1q标准定义了在以太网MAC帧中添加VLAN标记,包括VLANID和优先级字段。

VLAN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网络和数据中心,用于隔离不同部门、业务单元和服务,提高网络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IEEE802.1p定义了二层服务质量(QoS)和服务类别(CoS)协议,通过在以太网帧中添加优先级标记,实现对流量的优先级分类和组播帧的过滤。

IEEE802.1p扩展了IEEE802.1q标准,在VLAN标签中添加优先级字段,用于流量优先级分类和控制。

多生成树协议(MSTP)定义在IEEE802.1s标准中,它是IEEE802.1q的补充协议,通过多重生成树实现VLAN通信。

MSTP通过为每个VLAN实例生成独立的生成树,提供更高效的网络拓扑和负载均衡。

MSTP主要应用于需要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的网络环境,如企业网络和数据中心。

流量负载均衡,优化资源利用和网络性能。

IEEE802.1v是IEEE802.1q的补充协议,定义了基于数据链路层协议和端口的VLAN划分机制。

IEEE802.1v通过在数据链路层协议和端口基础上进行VLAN划分,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管理效率。

IEEE802.1v主要应用于需要灵活VLAN划分和管理的网络环境,如多协议企业网络和数据中心。

IEEE802.1x是一个基于端口的网络访问控制协议,旨在为局域网(LAN)提供用户认证机制。它通过强制设备在访问网络之前通过认证过程,从而提高网络安全性。

IEEE802.1x协议基于三方模型,包括认证服务器(AS)、被认证设备(Supplicant)和认证者(Authenticator),通常是交换机或无线接入点。

认证过程如下:

IEEE802.1x广泛应用于需要高安全性的网络环境,如企业网络、校园网和无线局域网。

通用属性注册协议(GARP)提供了交换设备之间注册属性的通用机制,用于在整个局域网设备中传播属性信息,并形成一个“可达性”子集。

GARP协议定义了一种机制,用于在交换机之间注册和传播属性信息,如VLAN标识符。

GARP主要应用于需要动态管理网络属性的环境,如企业网络和数据中心。

GARPVLAN注册协议(GVRP)是GARP的应用,提供与IEEE802.1q标准兼容的VLAN修剪和动态VLAN创建机制。

GVRP通过GARP机制实现VLAN的动态管理和配置。

GVRP主要应用于需要动态VLAN管理的网络环境,如企业网络和数据中心。

GARP组播注册协议(GMRP)为交换机提供了根据组播成员动态信息进行组播树修剪的功能,使得交换机可以动态地管理组播过程。

GMRP通过GARP机制实现组播组成员的动态管理和配置。

GMRP主要应用于需要动态组播管理的网络环境,如企业网络和数据中心。

标准

协议

描述

IEEE802.3i

10Base-T

10Mbps以太网,使用双绞线,最大传输距离100米。

IEEE802.3u

100Base-TX/T4/FX

快速以太网,支持100Mbps,使用双绞线或光纤。

IEEE802.3z

1000Base-SX/LX

千兆以太网,使用短波或长波光纤。

IEEE802.3ab

1000Base-TX

千兆以太网,使用双绞线。

IEEE802.3ad

LinkAggregationControlProtocol(LACP)

链路聚合,多个链路绑定,提高带宽,实现链路备份和负载均衡。

IEEE802.3ae

10GBase-SR/LR/ER

万兆以太网,使用短波、长波或超长波光纤,支持传输距离从2米到40公里。

THE END
1.网络架构师岗位职责(工作内容,是做什么的)网络架构师是做什么的?有前途吗?工资待遇怎样?70.2%的岗位拿¥20-50K/月。招聘要求高吗?学历本科最多占88.7%,经验5-10年最多占54.1%。应该学什么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等。网络架构师岗位职责怎么写?为你汇总武汉尚仕杰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广州越创智数信息科技https://www.jobui.com/gangwei/wangluojiagoushi/
2.网络工程师架构师网络工程师架构师招聘猎聘网络工程师架构师招聘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网络工程师架构师招聘信息,有超过10000多网络工程师架构师招聘信息任你选寻,招聘网络工程师架构师人才就来猎聘网络工程师架构师招聘!求职找工作就用猎聘聊。https://www.liepin.com/s/8c7b49dd6f971517f7724f7fc4936387/
3.网络工程师职业探索6、 利用网络测试分析仪,定期对现有的网络进行优化工作。 7、负责网络平台框架的布局和设置;如java软件工程师和java网络工程师。 8、负责网络平台信息的采集和录入支持;如:信息技术工程师。 9、负责网络平台的推广方向和推广模式,如:网络推广大师。 10、负责网络平台的运作方向以及平台维护管理等工作,如:网络运营工程https://xz.chsi.com.cn/occupation/occudetail.action?id=ti9j2hc6hykdnmt6
4.中国运营商网络架构(探索互联网访问全过程视频课程)共15课时IT从业者,网络工程师 你将会学到: 理解互联网访问过程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骨干网架构。 课程简介: 互联网访问中间经历了哪些节点/设备,这些设备都放在哪儿? 接入网/传送网、城域网、运营商骨干网怎么组成的 ? 中国电信/联通骨干网架构?163169 CN2网络是怎么回事?CDN是什么? https://edu.51cto.com/course/9330.html
5.字节跳动网络工程师(招聘文)字节跳动基础架构存储组分布式结构化/半结构化存储研发工程师 北京·社招·全职 职位描述 1、负责字节跳动自研分布式结构化半结构化存储系统架构设计与研发。 职位要求 1、熟练使用C/C++; 2、Linux系统知识扎实,精通任意一种语言的多线程、网络编程、分布式开发; 3、深入了解数据库原理,熟练掌握分布式存储、计算的关键技术并有实战经验; 4、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611070/article/details/112067053
6.华为HCNPHCIPRS路由交换网络高级工程师认证企业网络需要具备优秀的网络架构、高可靠性和高传输效率的特点,拥有HCIP-Routing&Switching证书的工程师能够胜任中小型企业网络工程师岗位,具备完成中小型企业网络的构建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并能针对网络应用设计出较高安全性、可用性和可靠性的解决方案,能够适应企业网络的高要求。 https://www.yeslab.net/productinfo/290043.html
7.《图解服务器端网络架构》((日)宫田宽士著)简介书评467张图表讲透构建高可用高性能服务器实战 写给网络架构师 服务器工程师的网络服务器搭建架设管理配置宝典 作者:(日)宫田宽士著,曾薇薇译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59.20 定价 ¥79.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688986.html
8.网络工程师的日常工作是什么网络工程师的日常工作包括:1.网络设计:设计网络架构和配置。2.网络部署:安装和配置网络设备。3.网络维护:监控网络性能,进行定期维护。4.故障https://www.jiaoyubao.cn/ask/1cd3e.html
9.「网络工程师招聘」2024年最新网络工程师招聘信息智通人才网网络工程师招聘频道,为网络工程师求职者提供2024年最新最全且真实有效的网络工程师招聘信息,41个优质职位正在热招中!网络工程师招聘求职,找工作,就上智通人才网.https://www.job5156.com/index/zhaopin_wl
10.华为HCIP高级网络工程师刷题日记(11)【华为HCIP | 高级网络工程师】刷题日记(11) 每日刷题30道:第十一天 1、L2TP具有很多不同场景,那么不属于L2TP的场景的是以下哪一项? A.NAS-Initiated B.Client-Initiated C.Client-Client D.Call-LNS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Client-Client”是客户端与客户端的协议,不属于L2TP。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352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