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的5个等级:辅助驾驶阶段(DA)、部分自动驾驶阶段(PA)、有条件自动驾驶阶段(CA)、高度自动驾驶阶段(HA)和完全自动驾驶阶段(FA)。
其实智能网联原本代指的是汽车技术发展的两个技术路线,即智能汽车和车联网。智能汽车是指通过搭载先进的电控系统,采用AI、信息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具备半自动或全自动驾驶功能,从简单交通运输工具向智能移动载体变化的新型汽车。
车联网是借助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车内、车与X(车、路、人、云等)连接的网络体系,提高车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打造交通服务模式,提升交通效率,改善驾乘体验,为使用者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综合服务。车联网的特点是网络化、汽车智能化、服务新业态。可以看出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将车联网和智能汽车的集合体称为智能网联汽车。
下面caosir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历史、智能网联汽车中使用的关键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形势三个纬度揭开智能网联汽车的神秘面纱,以期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历史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无线电公司在一辆chandler上安装了一个无线电接收设备,通过无线电信号操控车上的马达,进而控制方向盘、制动器、加速器等,当时这辆车还在纽约市进行了简短的展示,从百老汇开到了第五大道。
在1939年纽约世博会中,工程师们就提出了未来汽车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里自动驾驶的场景1977年,日本开发出了第一个基于摄像头检测导航信息的自动驾驶汽车。这辆车内配备了两个摄像头,并用模拟计算机技术进行信号处理,但需要高架轨道的辅助。这是所知最早开始使用视觉设备进行无人驾驶的尝试。
1989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率先使用神经网络来引导控制自动驾驶汽车,由此发展形成了现代控制策略的基础。同一年,日本的科学家们提出了道路-汽车通信系统(Road/Auto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s,RACS),主要提供车辆和路边固定位置设备间的V2I通信,但通信距离较短,其功能在于向行驶车辆提供可靠的导航辅助,信息分发服务和双向通信服务。
到了90年代,越来越多的便携式计算设备、摄像头、GPS设备被运用,来增强车辆的自动驾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