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按照1、2、3级行业分类,把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的重要数据,整理了一张万能表。
按照《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有关工作安排,研究确定了9个进入试点的联合体。
一、车路云一体化:车—车,车—路协同
车路云一体化是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一个专业术语。简单来说,就是把车辆(Vehicle)、道路(Roadway)和云端(Cloud)三个元素融合为一体的智能交通系统。
这三个元素要怎么融合?
首先,要在车上装上各种雷达,摄像头和传感器,还有通信设备,一方面是收集车辆状态和环境信息,另一方面把数据和路上信号设备和其他车辆进行通信。
然后,路上也要安装交通灯、高清摄像头、雷达等设备,这些设备收集交通流数据后把实时路况信息告诉车辆。
云端就像个大脑,负责处理车和路收集到的信息,信息分析和决策后在发出指令给车辆和路上的设备,以优化交通流、提供驾驶辅助和自动控制等功能。
比如我的车要去那里,走什么路线,什么时候要转弯,都会传到云端,路上车辆的姿态、速度,密度,路上有没有下雨,大雾等信息都会传导云端。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交通状况,提前预警潜在危险;通过实时数据分析,调整信号灯配时,指导路径规划,优化交通流量,提高道路使用率,对现有交通系统会带来质的提升。
从全球范围看,在自动驾驶车联网领域,目前主要存在C-V2X(基于蜂窝网络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与DSRC-V2X(基于专用短程通信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就国内而言,C-V2X包含了LTE-V2X和5GNR-V2X两个技术路线。
二、“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机遇
从2020年底提出的“双智城市”至今,已有16个试点城市车路协同,已在2000多个重点路口布设了摄像机、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感知设施和RSU、路侧计算单元等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24万台5G基站,部分城市搭建了车城网平台,投放1700辆L4级自动驾驶车辆开展应用场景测试,累计测试里程达到2730万公里,累计服务380万人次。
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推动下,2024年将在10个城市开展试点,未来三年增加到30个,试点的规模将由原来小范围、零星、碎片式的建设,扩大为城市全区域的全面建设。并推动产业的快速增长。
2023年,全国公路总里程54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万公里,机动车保有量是4.35亿辆。
据《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预测》报告预测(中性预期),2025年/2030年我国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总产值增量分别为7295亿元/2582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8%。
车路云一体化主要是车、路、云三个环节。其中,智能网联汽车产值增量为2025年6451亿、2030年20266亿元,占了大头,主要是智能驾驶硬件及软件、智能座舱、车载软件、车载通信、整车终端产品领域。
云控平台包括云控基础平台和云控应用平台。参考《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在10个以上重点城市和5条重点高速公路,开展架构统一、标准一致、逻辑协同的云控基础平台建设;预计到2030年,在重点城市和重点高速公路,开展架构统一、标准一致、逻辑协同的云控基础平台建设。预计2025年云控平台的产值增量为23亿元、2030年产值增量为218亿元。
公司是国内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龙头,主要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业务,2023年分别营收,158亿,45亿。
公司拥有世界先进的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技术,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库,以及全国最大规模的导航电子地图生产和更新网络体系。
公司主营物联网连接及终端、应用,其中交通行业营收占比超过50%。
公司专业从事智能交通系统(ITS),主要产品包括车载单元(OBU)、路侧单元(RSU)、车载前装OBU、手持发行器、台式发行器、智能OBU、激光检测系列、8线车载激光雷达,32线车载激光雷达、32线路侧激光雷达、智能网联系列。自主研发的激光产品曾获得“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等奖项。
2023年,专用短程通信营收5.3亿,占比58%,激光雷达营收1.05亿,智能网联营收0.6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