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是为适应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技术发展转型,在长沙市智能驾驶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与希迪智驾合作开办的,是长沙市示范性特色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
一、专业前景
1.前景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信息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与电子、通信、互联网等领域加快融合,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我国已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制定发展战略,通过政策支持、技术研发、标准法规、示范运行等综合措施,加快推动产业化进程。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关联众多重点领域协同创新、构建新型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并在塑造产业生态、推动国家创新、提高交通安全、实现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根据2020年2月12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发改委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智能网联汽车被提高到国家“汽车强国”战略的高度,是《中国制造2025》中国家重点培育和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是培养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就业前景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规划,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按照2025年全国汽车销量2500万辆保守估算,届时智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1300万辆规模,面对如此庞大的智能汽车保有量,按照智能网联汽车保有量/汽车技术服务人数的方式计算,如果保守估计50:1,那么2025年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服务人才需求超过26万人。
智能网联汽车深度融合电子信息、集成电路、通信等产业,整车电子系统更为复杂,对人才技能也提出更高要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汽车从业人员总量不足1万人,汽车行业智能网联人才严重不足。针对高职学生能够从事的试验测试、数据分析、生产制造等岗位,人才缺口极大,就业前景广阔。
3.就业去向
本专业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企业和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和电子部件制造、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等多个领域。在汽车研发企业从事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助理、车辆试验、测试等工作;在智能网联汽车电子部件生产企业从事生产、装调、测试和生产管理等工作;在汽车售后服务企业智能网联汽车维修、保养、故障检测、诊断等工作;在汽车租赁运营企业及工程机械生产服务领域从事智能网联汽车的运营管理、安装调试、检测维护等工作。
二、师资情况
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拥有专任教师8人,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助教1人,硕士研究生6人,高级技师3人,湖南省技术能手2人,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能力竞赛一等奖获得者2人。通过引进、聘请和培养等方式,建立了专业知识水平较高,专业技能基础扎实,专业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团队。聘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库4人,共同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实施、项目开发等教学过程。
三、实训条件
建设有智能传感器实训室、汽车电工电子实训室,计算机仿真实训室,智能小车制作工作室、整车实训室等基础实训条件,并将于后期逐步规划建立汽车线控技术实验室、控制策略仿真实验室、汽车导航与定位实验室、自动驾驶技术实验区等实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