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概述

先机投研2022-07-1018:20收录于合集#智能汽车1个

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ConnectedVehicle,ICV),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通常又称为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这里我们没必要去做严格的概念区分,按通俗的说法即可

一、汽车升级(智能化+网联化)已成为全球共识

汽车智能化:是未来行业发展重要方向之一,包括人车交互智能化以及车辆行驶自动化。

人车交互智能化是在驾驶过程中为驾驶员提供内容与服务,提升驾驶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等。车辆行驶自动化则包括辅助驾驶阶段和自动驾驶阶段,通过对路况及车辆信息预测,保障驾驶过程中的车辆安全以及出行效率。

汽车智能化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自动驾驶发展进度。

汽车网联化:智能汽车发展到自动驾驶阶段,除了单车智能化外,也离不开网联化。

网联化关键是要解决V2X的问题,即人、车、路、云闭环环境下的联网通信,从而实现车-车、车-路、车-云、车-人等互联(人车路云互联),基于这个大的框架,通过感应-决策-执行一体化,实现智能驾驶。

这些数据的传递离不开4G和5G网络的支持,基于5G的V2X是争夺智能驾驶制高点的关键。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即为智能化和网联化协同发展,目前来看网联化发展的较早较快,车辆本身、车-云之间已经有广泛的商用化案例;而作为网联关键的车-车之间,也只是局限于主机厂内部同软件平台之间的简单模式。而智能化的发展,则是要在网联化基础上,将智能车辆和智能交通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完全自动化的驾驶阶段,即智能网联汽车。

二、自动驾驶汽车的分级(国际、国内)

在自动驾驶等级划分上,SAE(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L0-L5级,其中L0-L2仍然需要驾驶员驾驶,属于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范畴。而L3将是一个风水岭,从L3开始,汽车才真正进入到自动驾驶范畴。

L0级别:无自动化。没有任何驾驶辅助功能,需要驾驶者全权操控汽车。

L1级别:驾驶支援。可以通过方向盘对车速进行控制,比如“定速巡航”。但是像转向、变道、控制车距这些较为复杂的操作依然需要驾驶员手动去操作。

L2级别:部分自动化。可以理解为“ACC自适应巡航”功能。系统主要是依托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硬件对前方路况实施监测,从而达到在一定条件下完成主动加速、主动刹车自动保持车距以及障碍物识别等纵向控制功能。这种的程度自动驾驶技术目前为止已经较为普及。

L3级别:有条件自动化。从L3开始,汽车才真正进入到自动驾驶范畴,整个自动驾驶技术将会发生一个质的转变。在良好的路况环境下,大多数操作将由汽车为主导,驾驶员只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对汽车进行干涉,车辆将自动完成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自动变道、自动驶入(驶出)高速匝道等操作。

L4级别:高度自动化。可以在大多数良好的路况环境下,让汽车完全自主操作,代替驾驶员的所有操作。

今年3月1日,《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GB/T40429-2021)正式实施。自动驾驶从L0-L5总共被分为6个级别,0级为应急辅助,1-2级为驾驶辅助,驾驶主体为驾驶员;3-5级为自动驾驶,驾驶主体是系统。

根据《条例》,智能网联汽车,是指可以由自动驾驶系统替代人的操作在道路上安全行驶的汽车,包括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三种类型,分别对应L3、L4、L5级别。

注意:L3和L4级别的智能网联汽车,应当具有人工驾驶模式和相应装置,并配备驾驶人。完全自动驾驶L5级别,可以不具有人工驾驶模式和相应装置,可以不配备驾驶人。

为了更一步方便大家的理解,可以这么简化:L1,驾驶员可以“脱脚”;L2,驾驶员可以“脱手”;L3,驾驶员可以“脱眼”;L4,驾驶员可以“脱脑”;L5,不需要驾驶员。

三、自动驾驶发展趋势,将逐步升级至L5。

作为评判汽车智能化水平的核心关键,自动驾驶相比于传统有人驾驶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安全性高、成本低、效率高等,未来将逐步升级到L5。

7月6日,深圳人大网发布《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这是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对以往出在模糊领域的L3级别自动驾驶的全域通行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对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权责、定义等重要议题进行详细划分,国内自动驾驶行业或将迎来从L2+级到L3、L4级的跨越式发展。

据了解,目前全球已有17个国家制定出台专门法律法规或者修改现有法律法规,以推动智网联汽车发展,深圳是我国首个立法支持和规范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的城市。

先机投研先人一步的投资策略,挖掘市场先机!23篇原创内容公Z号..公号后台回复关键词“黑天鹅”5个字,智能机器人自动回复投资经典书籍电子书《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

2022年6月份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数据出炉,据乘联会国内狭义乘用车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6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94.4万辆,同比增长22.7%,环比增长43.5%;1-6月份累计销量926.1万辆,同比下降7.2%。

新能源汽车方面,6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53.1万辆,同比增长130.5%,环比增长47.8%;1-6月累计销量224.7万辆,同比增长122.4%。厂商排名方面,比亚迪成最大赢家称霸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6月销量达13万辆同比增长228.8%;特斯拉以月销7.7万辆同比增长177%获得亚军;小鹏成为造车新势力冠军。

五、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

关于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由于统计口径的复杂性,各大研究机构给出的预测数据相差较大,这里应用两个相对比较权威的数据。

21年2012月21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阎建来对媒体表示,经过测算,年2020智能网联汽车新增产值约3100亿元人民币,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新增产值约8000亿人民币。中国方案成为全球的一种方案,以纯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发展的主流。汽车智能化渗透率迅速提升。

根据IDC数据,2020-2024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将保持稳步增长,年2020为4440万,2024年将达到762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4.5%。渗透率方面,亦将保持稳步上升趋势,根据IHSMarkit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将达到59.4%,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将达到75.9%。

按照年2020底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指引,预计中国市场2025年L2至L3级车占比达50%,2030年L2至L3级车占比超70%,同时L4级及以上车占比达20%。

先机投研先人一步的投资策略,挖掘市场先机!23篇原创内容公Z号..公号后台(不是财富号这里)回复关键词“黑天鹅”5个字,智能机器人自动回复投资经典书籍电子书《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各大研究机构的一大共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将迎来较大发展。

六、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自动驾驶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感知、传输、决策和执行层,中游的平台层,下游的整车与服务。

由于传输层(代替人的神经传导)涉及并体现在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三者的相互联系中。自动驾驶系统架构通常分为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分别代替人的眼耳、大脑、手脚。

感知层(眼睛耳朵):用于外部环境信息和车内信息的获取,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车载视觉系统,导航系统,以及路测设备等。

决策层(大脑):依据获取的信息来进行决策判断,制定相应控制策略,替代人类做出驾驶决策,包括操作系统,芯片,算法,高精地图,云端平台等。

执行层(手脚):系统在做出决策后,替代人类对车辆进行控制,反馈到底层模块执行任务,包括线控加减速、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灯光等。

七、写在最后

总之,预期在智能网联车渗透率将加速提升的背景下,产业链上下游将充分受益技术升级带来的需求扩容。

尤其是在L3级别下的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对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学习,不断进行算法迭代,从而对产业链环节中涉及的各个环节标准也将不断提高,对车规级芯片算力、算法和激光雷达、摄像头视觉解决方案以及高精度地图的软硬件升级需求将以数倍乃至数十倍空间扩容。

THE END
1.营运车辆的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是什么?营运车辆的技术等级分为三级,评定标准基于《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其中,营转非是营运车辆转变为非营运车辆的简称。下面将详细介绍有关营转非的相关内容: 首先,营转非主要指的是淘汰的出租车转变为地方牌照的车辆。这类车辆在转为地方牌照后https://www.autohome.com.cn/ask/12669810.html
2.北京市首批4项车路云一体化地方标准发布自动驾驶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北京市首批4项车路云一体化地方标准发布,北京市,车路云,自动驾驶,地方标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4NKS750519QIKK.html
3.万字详解车路协同CV2X通信协议v2x芯片驱动开发适配1.1.1 车辆网联化分级 参考链接:自动驾驶 - C-V2X - 知乎 (zhihu.com) 分级原则:基于C-V2X为车辆提供交互信息、参与协同控制的程度,车辆网联化划分了三个层级:网联辅助信息交互 → 网联协同感知 → 网联协同决策与控制 网联辅助信息交互:基于V2I、V2N通信,实现导航、道路状态、交通信号灯等辅助信息的获取以及车https://blog.csdn.net/An1090239782/article/details/124039902
4.中国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分级中国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分级 我国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划分5个等级,1级为驾驶辅助(DA),2级为部分自动驾驶(PA),3级为有条件自动驾驶(CA),4级为高度自动驾驶(HA),5级为完全自动驾驶(FA),见表1-2。 1级驾驶辅助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盲区监测、自动制动、辅助泊车等。 2级部分自动https://m.goviewtech.com/share/66813c604a043b0dbe122b37e8494c50.html
5.自动驾驶分级L0~L5,你可能赶不上智能网联车的时代了汽车的智能等级(自动化等级),目前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标准来自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SAE)的标准。采取L0~L5标准分级方法。 2016年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时,技术图中第一次定义了两个大的方向:网联化等级和智能化等级。网联化等级概念是中国首次提出并且给出了明确网联化分级制度。在该技术图中首次明确https://www.jianshu.com/p/52d168390017
6.智能网联汽车总体介绍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分级,欧洲、美国也各有各的分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五级,一级叫驾驶资源辅助阶段DA,第二级是部分自动化阶段PA,第三级是有条件自动化阶段CA,第四阶段是高度自动化阶段HA,最后阶段就是完全的自动化叫FA,这个和英文缩写也是对应的。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303787709666148873
7.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智能网联汽车第四条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安厅、交通运输厅将根据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发展需求和技术标准体系的发展形势,按照分级分类有序、风险可控的原则,适时拓展技术范围,完善技术要求,优化管理措施,定期修订完善本办法。 第五条地级以上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http://www.gd.gov.cn/zwgk/gongbao/2022/35/content/post_4070320.html
8.汽车OTA监管及其应对不同于上文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这个是针对所有的智能网联汽车的正式的文件。意见主要包含一下几点: OEM只要OTA就必须向工信部进行备案; 整个管理意见的描述里,在强化企业管理能力和保持产品一致性里面都提到了OTA的企业管理能力以及OTA的关于怎么样去保证产品一致性。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0375878_1048376892.html
9.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等二部门关于印发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指导意见和行动方案,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聚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http://www.yuchengchina.com/show-249.html
10.专题·智能网联汽车安全车联网网络安全风险和应对思考2017 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发布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包括总体要求以及信息通信、电子产品和服务、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相关、车辆智能管理等部分,其中涉及网络安全标准超过 30 项,车联网通信安全、车联网平台防护、车联网数据安全、车载信息交互系统安全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3000137565
11.职业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大全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我国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划分为4 个等级,1 级为驾驶辅助DA,2 级为部分 自动驾驶PA,3 级为有条件自动驾驶CA,4 级为高度自动驾驶HA A、正确 1 B、错误 答案:B 5.铸铁含碳量很高,大部分碳是以石墨形式存在。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6.无线通信系统一般由发射设备、传输介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907/6032001051005224.shtm
12.新政频发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按下加速键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通知,确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4-2026年,试点内容包括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探索高精度地图安全应用等九个方面。 其中,在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方面。《通知》表示要实现试点区域5G通信网络https://www.12365auto.com/news/20240805/5319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