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华威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硕士学历,主攻核能专业,90后,一米八二高大小伙儿,这些标签贴在一个人身上,一定是标准的海归精英、未来栋梁,更是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但是,有些人就是不愿意循规蹈矩,更不甘心错失心中的热爱,放弃主学专业转投其他领域,今天的主角“陕勇”就是这样一个人!
不是新闻、媒体专业出身,也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帅哥形象,作为主持人甚至都没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他却成为了车圈的名人。作为国内汽车媒体圈知名大V、主持人,常年活跃在各大新车发布、试驾的第一现场,对于汽车的所有故事,如数家珍、张口就来,每当提到汽车他的脸上就会泛出抑制不住的喜悦。
这几天,二师兄在车圈里又火了一把。这一次,他离开了热爱、奋斗过六年的《老司机》,和你们一样,对于他的离开我有些意外;但作为同事和同行,我又会理解他的选择。带着我对他的熟悉、和你们对他的问题,在春光明媚的三月北京,我和“二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度交流。
和《老司机》的那些故事
田: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老司机》是考虑了很久吗?有什么心路历程?
当然之后自己干,往长远看也想在收入上更进一步。但也会是一个慢慢的过程,干得好的话有可能会赚到更多、学到更多,但干的不好的话可能还不如在公司。
田:按照你说的,离开可以理解为是一场“赌博”吗?
陕:对。为什么会现在开始赌?因为我自己算了一笔账,现在开始赌有一定的赢面,这也是我前面说的自己的心态建设已经成熟。
某次车展上,从左至右依次为二师兄、郑岩、洪琦、张小娴、胡正阳
田:之前李伟龙、张小娴、胡正阳、孟庆嘉等主持人的离开,你当时的内心想法是什么?
陕:对于离开这件事,我当时想过、也波动过,但当时我想明白了我自己并没有准备好,没有什么赢面。且我在公司还有更多可以学习的东西。
田:对于这些离开的主持人,你觉得他们成功了吗?
陕:娴姐(张小娴)不算,因为她离开之后转行了,大家都知道。剩下的人,起码在我说的短板上阶段性的补齐了,因为“没死”就代表着一定程度上在陆续补短板。但干的有多好,一要看自己本身的流量、资源,二要看自己的积极性。
田:这一次的离开,韩路、公司其他领导有没有挽留?陕:其实大家都想到了,并不是很突然的事情。大家都料到了我的离开是或早或晚的事情,并没有人感到震惊。而且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常理的事情。
和韩路在一起拍摄节目
田:在《老司机》工作这么多年,离开之际,有没有想对韩路说的话?
陕:其实不论是之前主持人离开,还是我的离开,我们和韩路的私人关系都非常好。大家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之后都会经常联系,并不会有大家想象的感谢之类煽情话语。所以我并不想在这个时候营造一种离别的伤感氛围,也不想把很多话放到现在说。
其实大家不太清楚,因为在一个公司分工不同,我和韩哥经常出席不同的活动。我走之后反而大家会见的更多,联系不会少,相反可能会更多。
田:《老司机》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陕:我在老司机完成了视频主持人的转换和起步,包括韩哥在内,很多主持人都是从老司机开始,完成了视频主持人的成长之路,我们都是和老司机共同成长的。
二师兄和他的“好基友”李伟龙
田:在《老司机》之前,你在《汽车之家》做过编辑,两次的离开有什么不同?
陕:有一些不一样。《汽车之家》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老司机》是第二份。离开《汽车之家》的时候没有太多纠结,但离开《老司机》我纠结了一阵子,直到2023过年之后我才100%的想清楚。
因为去《汽车之家》的时候我心里就想过大概干多久,什么时候离开,但那一次的离开是跳槽。从《老司机》的离开是单干,性质完全不一样,后面面对的事情也完全不一样,必定要经过一段慎重的思考。
流量、短视频、瓶颈期
田:事业上算是上升期还是瓶颈期?
在这个迭代的过程中,主流媒体活过两轮的不少,但是三轮甚至再往上的就很少了。并且每一轮的更新速度会越来越快,媒体行业是跟着技术的进步而进步。所以从大环境到我自己,都有一定的瓶颈。
转身这件事其实并不容易。拿我个人来说,微博目前是我的“主战场”,如果想再上一个台阶,就要投入到新的领域(平台)中,但我不能立即关闭微博,因为目前在微博我也能赚到钱。但是不立即关闭微博的话,兼顾其他领域也是不现实的,这也是我现在的瓶颈所在。
田:听完你说的,这个瓶颈期不只是你个人的瓶颈期,整个圈子都是这样吗?
陕:确实是圈中大部分人目前的状态,但也有很多转型成功的。这些人在转型过程中直接放弃了原来经营的微博,直接投入到新的流量更大的平台中。
参加奔驰AMG试驾活动
田:你所遇到的瓶颈,和你离开《老司机》有关系吗?
田:既然微博的流量在缩小,未来你会转投流量更大的平台吗?比如短视频
陕:目前来看,流量更大的地方有且只有短视频,没有第二个地方。我当然愿意转投流量更大的平台,也承认现阶段没有抓住短视频这个窗口,差了一点点。但未来不会全职进入短视频,现有精力做不到微博、短视频两边都占。
田:微博转投短视频,有你认为成功的例子吗?
陕:行业里面我知道的有韩景枫、李老鼠两位,算是从微博到短视频转型成功了,虽然微博没有注销,但重点已不在这里。因为转投平台,你需要付出200%的精力,才有成功的可能。
车展上拍摄宝马iX3
田:对于如今车圈短视频的内容,例如寻宝、变装等你怎样看待?
陕:我看的和观众看的视角不同,因为我除了是一个比较深度的抖音观众之外,我还是一个内容创作者,只是创作的形式不一样。所以我看的视角不是内容好不好,而是看的他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干的好不好,也就是指他的想法、思路等。能被大家刷到的创作者都是干得好的优秀的,且他的路线和思维、抓取流量的方法都是对的。
如果从内容角度看,纯是个人角度问题,个体喜欢不喜欢不重要,大多数人认可就够了。
提车就会被充值?
田:作为汽车博主,你买过哪些车?
田:有网友问,提的所有车有一半都是充值的吗?
陕:就买车这件事情来说,没有一台车是充值的,起码买的这个动作都没有。是这样一个逻辑,买车在4S店,合作是厂家的公关或市场部门,公关/市场部和销售部也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不排除你成为了这个品牌的车主,这个品牌会和你合作,买完之后的合作和购买行为没有关系。
展开来说,我买的车有的是新车有的是二手车,二手车就不用说了。新车里面优惠最大的是理想L9,找到了对方的VP,让我提前三天提了车;宝马i3大家都知道,我是36万提的车,买的太早甚至还没有媒体价;买宝马M2,官方都不知道,是我自己找的经销商;最早买的宝马X3和现在的宝马M2也都没有走媒体价,因为两台车的指标都不是我自己的,媒体价必须上自己或直系亲属的名字。
二师兄的理想L9
田:你的所有车基本以运动取向为主,为什么会买理想L9?是打算当作奶爸车吗?
陕:买L9的第一目标并不是要孩子。干我们这一行的基本上每天都在外拍摄,风吹日晒很需要一台能随时休息的车,这一用车需求很大程度上和明星拍戏需要保姆车类似,L9对于我来说,能看电视、有冷暖箱、能简单的休息睡觉。开始我很想买丰田埃尔法,但是预算不允许,所以买了理想L9,这是买L9的核心原因。
之后带孩子也可以,反而是附加需求。
“看腿猜车”归来!圈中最喜欢的女主持?
田:很多小伙伴认识你,都是通过微博“看腿猜车”这个栏目,停更几年后重新启动,心情和想法?
陕:从之前的经验看,这个小节目大家喜闻乐见,搞流量不是主要目的,因为微博的流量不用搞了,意义不大,空间不大,如果为了流量抖音才是流量密码。
而且我现在发布的频率也很低,以前一天可以发两条,现在一星期发一条,只是为了在众多微博中点缀一下。不瞒大家说,我的库存其实还蛮多的,甚至在电脑中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夹,如果想高频率发素材也不会少。
田:除了发网友的“看腿猜车”,你还会发布女明星的照片,媳妇会介意吗?
陕:不会介意。这些都是网图,我也不认识人家,网上随便一搜都是P好的照片。发这些同样是我微博的素材之一。
二师兄和他的爱妻
田:媳妇是圈子里的人吗?感觉从来没发过?
陕:不是,是以前某一段经历的同事。认识了有几年,水到渠成就在一起了,没有过多值得“八卦”的故事。因为是素人,所以结婚前并没有刻意在网络上秀过。
田:汽车圈子里最讨厌的人
陕:直言不讳的说,不太喜欢抖音的“蔡老板”。我刚才说过,抖音上猴哥、虎哥、小宇、阿飞这些人他们能被你刷到,证明他们把握住了流量,且前提是正向流量。
但是,搞流量有一个更加简单的办法,就是负面流量。哪怕这个事是擦边的违法乱纪,或者是非常规的竞争手段,比的是脸皮厚,不是创意好。一个人把一件事干好干坏,干到极致时候都会有流量,但负面流量我不敢苟同。
田:相反的问题,圈子里最喜欢的人
陕:谈不上最喜欢、也没有最喜欢的人,让我学习到最多的是韩路。他离我最近,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在他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包含汽车知识、流量知识方面等。从一个离得最近的前辈身上肯定能收获不少。
张娴(张小娴)
田:最喜欢、最欣赏的女主持人?
陕:初晓敏,野生11,张小娴。晓敏姐是车圈的前辈,也不能这么说,显得人家老一样,但确实我初中时候看车评晓敏姐长啥样现在还啥样,甚至说比那会还年轻。11是新一代的,虽然出道比我还晚,但节目拍的好,工作也努力上心。其实我非常欣赏娴姐,做事态度特别好,但是人家“激流勇退”了。
田:你觉得圈内颜值最高的女主持人?
此处二师兄想了很久、纠结了很久,给出的答案是:空缺。(PS:我猜是不想得罪各位女主持人,大家觉得呢?)
热爱美食的二师兄
田:汽车、飞机、军事、美食,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爱好吗?
陕:不会有其他了。干我们这一行的是不是爱好不重要,先展现再说,而且一定要多展现,多表达。
留学归来,为何转行
田:为什么叫二师兄,并且沿用至今?
注册微博时候,习惯性的就用了这个名字,那时候哪能想到会像今天一样火。
二师兄和劳斯莱斯CEO在英国
田:之前在英国留学时候你是学习核能的,为什么会进入汽车媒体行业?
陕:我是2010年读的核能专业,2011年行业内发生了一件大事:福岛核事故。此后中国内陆的核电站项目全部叫停,在此之前中国的核能事业是大跃进发展,之后变成了小踏步发展。当然这个事不影响我,很早时候我就觉得没意思,也没有打算从事这一行,感觉不适合年轻人干。干汽车媒体这一行,是我快毕业时候的想法。
现实工作中,除了一些技术工种和学的有关系,剩下关系都不大。虽然我学的是核能,但是这个专业的就业工种都非常无聊、枯燥。当然,进入汽车媒体行业和很多车迷一样,出于强大的兴趣推动和爱好,也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不断学习的能力。
儿时的二师兄
田:对于这个决定,父母支持吗?
陕:父母没有意见。实话实说,不论你父母是下岗工人、还是商界精英,他都不会很懂孩子的事情,成长之路上有太多的变数,多数父母几乎无法准确把握。这其中可以说有代沟、也可以说有时代认知的巨大差异,太多的事情父母也无法判断准确。包括我们也一样,未来孩子的想法我们也不能决断。
达到期望、不会后悔
田:你在互联网和现实中是同一个人吗,有人设吗?
陕:互联网和现实90%是相同的,所谓互联网人设也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如果一个人在互联网和现实中完全不同,可以说这个人非常厉害。
田:在行业内,如何让自己保持稀缺感和新鲜感?
陕:从我现在的高度来说,在所有的流量平台上,你过到了别人想过的生活,不论是演的还是真的。抖音是演的,但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让你看到什么。你展现的一定是别人想要的生活,就会有新鲜感。
田: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干这行嘛?
陕:这个问题我想过,从毕业之后我复盘过,我还会坚定选择,这也是幸运的。最怕时光倒流,你会重新选择,这就会让人惋惜。但实话实说,短视频我就没有把握住,如果回到2020年,我会投入更多精力在短视频上。
田:以30岁为节点,达到自己当初的期望了吗?
陕:其实没有设计这么远的目标,从毕业到30岁有七八年,说实话我不敢想七八年后会是什么样子。社会变革、时代更迭速度会越来越快,但总体而言我觉得达到短期对自己的期望了。
田:对以后的自己说些什么吧?
陕:自己干之后,操心的事会更多。思维的量级和现在不是一个级别。会有短期的计划,一定会一步一步实现自己各种自由的愿望,先实现车厘子自由,再实现车的自由,最后实现房子的自由。更远的未来,我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