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解决方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更好地执行和发挥乘务管理部的职能和作用,提高一线员工的服务质量,满足旅客对餐饮的要求,保证餐饮销售,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公司的管理方针和目标,现对餐饮工作存在的不足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人员沟通协调问题
餐饮工作存在人员沟通不够协调、部门配合不够密切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餐饮工作的发展。
解决方案: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做到遇事共同商量,有问题一起解决,使各部门工作协调发展。要深入基层,多了解一线员工的心声,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切实做好餐饮工作。
二、分工不明确问题
餐饮工作存在分工不明确问题,致使出现有工作无人负责,有问题无人解决的情况。
三、产品更换不及时、产品单一的问题
餐饮工作存在产品更换不及时、产品单一的问题,致使旅客对餐饮意见较大,也影响了餐饮销售和经营效益。
解决方案:每月对产品销售进行统计,实行末尾淘汰制,对每月排名最后3位的产品实行下架处理。及时更换餐食品种,增加烧腊双拼、托盘餐等旅客喜爱的餐食品种。
四、员工积极性、对公司认同感的问题
部分员工对公司认同感不强,工作积极性不够高,影响了餐饮工作的发展。
五、服务、销售意识下降的问题
部分员工服务意识不够强,对旅客服务没有到位,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员工销售意识下降,没有在促销上用心动脑,造成公司餐饮销售进展不快。
六、员工培训及督察力度不足的问题
通过对乘务组车上服务的观察,发现部分乘务员的服务礼仪不到位,服务动作不标准,销售意识不够主动,个别乘务员没使用礼貌用语,员工安全知识掌握不全面。同时存在督察力度不足的问题。
解决方案:对老员工制定定期轮训计划,对招聘的新员工,加强服务礼仪、服务意识、销售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要稳定督察人员,加强督察力量和力度,落实检查监督制度,真正发挥督察激励工作进步的作用。
通过上述解决方案,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餐饮各项工作发展,提高经营效益,实现公司的的管理方针和目标。
症状1.随波逐流式复习:机械被动
很多同学在考研暑期复习过程中,不懂得如何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只是为了考研而考研,每天只是机械的和其他同学一样到自习室复习,随波逐流,有感觉的时候也能一天复习十几个小时;没感觉的时候就把书一扔,先玩几天再说。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复习状态属于很多没有完善的复习计划的同学。事实证明,这种复习方式是根本不可能受到良好的复习效果的。因此提醒广大同学们,在决定考研之后,一定要尽力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合理计划,并尽量按所制定的计划进行考研复习。一般说来,在整个考研复习过程中,每门课程都要反复复习,每门至少复习四遍。因为按照记忆规律来看,复习第一遍能熟练掌握近百分之三十的知识内容,第二遍能掌握百分之五十的知识内容,第三遍能掌握百分之七十的知识内容,第四遍就能达到掌握百分之九十应考内容的效果,但若不反复复习的话,连最初的百分之三十也将忘记。
症状2.零散碎片式复习:缺乏整体规划
上述症状表明,很多考生复习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复习方式上需要进行一定的“系统更新”,一方面理清复习思路,将知识点做到系统化,同时做好全程复习规划必不可少。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复习方法,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因素综合考虑:
1.找出自身不足
3.持之以恒
以上总结介绍了同学们在考研暑期复习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以及为大家提供的一些制定考研暑期复习计划的建议,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最后预祝所有的考研学子都能够心想事成。
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首先确认路由器与电脑已经正确连接。检查网卡端口和路由器LAN端口对应的指示灯是否正常。
如果指示灯不正常,重新插好网线或者替换双绞线,然后在电脑中检查网络连接:先将电脑的IP地址设置成自动获取IP地址。然后查看网卡的连接是否正确获得IP地址和网关信息,如果没有请手动设置,如果这些信息已经正确获得,请注意是否开启了防火墙服务,如开启请将它禁用。
如果用上面的方法还不能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请检查网卡是否与系统的其他的硬件有冲突。
故障现象:经常出现无法连接到路由器或连接速度非常慢的情况。
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这种情况与网线的关系比较大。
如果经常出现连接问题,可能存在水晶头质量问题或接触问题,注意将各个接口插紧。并更换质量好的水晶头。同时检查网线的线序是否正确。
故障现象:使用ADSL方式上网,设置好路由器以后却无法使用拨号软件进行拨号。
设置好路由器的PPPoE连接后就从路由器进行拨号了,无须再使用电脑里的拨号软件,只要将电脑的IP地址设置为“自动获取”或者设置为与路由器不冲突的IP地址即可。
故障现象:路由器无法获取广域网地址。
首先请检查路由器的WAN口指示灯是否已经亮起,如果没亮则网线或者水晶头有问题。然后检查路由器是否已经正确配置并保存重启,否则设置不能生效!有时候还可能需要克隆网卡的MAC地址到路由器的广域网接口,具体设置参考路由器手册。更多内容请看校园网专题、局域网、无线网状网介绍专题,或进入讨论组讨论。
的人位于防火墙或路由器之后时,阻止了双方直接连接到Internet。此时要求双方所使用的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支持UPnP技术。关于路由器对该技术的支持情况请看你所用的路由器说明书,并咨询厂商技术支持。个别路由器需要在LAN设置中将UPnP设置为“Enable”。支持UPnP的系统主要有WindowsXP和WindowsMe。
故障现象:外网不能访问在局域网中设置的服务器(如WWWFTP等)。
如果在局域网中设置了服务器请使用路由器的端口映射功能。各型号路由器的设置项目请参考对应路由器手册。
注意,其中需要设置的是服务器的局域网IP地址,对外提供的端口,服务器所使用的端口以及使用的协议。以下是一些常用端口供参考:
FTP—2021SMTP—25HTTP—80POP3—110pcAnywhere—2256315632MSN文件传输—6891~6900。关于更多的端口信息请到网络上查找全部端口说明。
故障现象:忘记了路由器的IP地址/密码,无法再进入设置页面。
每种路由器的默认IP地址和取消密码都不相同,有的需要一些命令行操作(如Cisco设备采用IOS操作系统),有可以由厂商算出某个设备的万能密码的如D-LINK设备通过产品串号来算出,还有利用设备上的Reset键复位几次就可以恢复原始密码的(如某些国产品牌设备)。
1.概述
1.1项目背景
石油成品油中的轻质油,如汽油和溶剂油等具有容易蒸发的性质。油气挥发容易造成油品数量损失。汽油等轻质油从炼油厂到中转油库到加油站,直至加给汽车油箱的储、运、销过程中,会有4-5次装卸,每次装卸都有与汽油液体体积相等的饱和油蒸气排放。中国20xx年石油消耗量4.9亿吨,我国依赖进口石油54.8%,要排放油气约8亿m,每m油气中含碳氢化合物浓度1100-1380g/m,因此会造成油品损失数量高达90-108万吨。按照每吨0.9万元计算,损失高达81—95亿元。
油气污染对人类生态环境、安全环境、健康环境隐患无穷。油气的挥发带来火灾隐患。国内石化企业统计资料显示,在222例火灾爆炸事故中,由散发油气引起的就有101起,占到总数的45.50%。
油气回收是在成品油储、运、销环节,对汽油等轻质油蒸发的油气采取的回收利用和治理污染措施。
1.2有机废气排放特性
油气的挥发主要是在储存及装卸过程中挥发的,具有小风量(10-102m3/h)、高浓度(102-103m3/h)的特点。
2.治理方案选择
2.1常见处理方法比较
目前实际中采用的油气回收的技术主要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见图1)。
1)吸收法:根据混合油气中各组分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的大小,来进行油气和空气的分离。该法回收率低,排放很难达标,现在已经很少单独使用。
2)吸附法:利用活性炭或者其它孔隙率较大的物质作为吸附剂,由此达到使油气与空气分离的目的。由于填装技术、解吸技术以及活性炭本身质量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活性炭使用寿命短。同时,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的转动设备比较多,炭床需要进行频繁解吸,因此维修量大。当环境湿度过大时,其吸附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3)冷凝法:利用冷凝剂通过热交换器冷凝油气,大部分油蒸气会被冷凝成液态,而空气则可以通过通风口被排出,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此法工艺简单、安全性能好、造价相对低廉、占地面积小、维护容易、运行费用小,回收的烃类液态不含杂质。
4)膜分离法:利用特殊高分子膜对烃类有优先透过性的特点,让油气和空气混合气在一定压力的推动下,使油气分子优先透过高分子膜,而空气组分则被截留排放,富集的油气传输回油罐或用其他方法液化。优点是技术先进,工艺相对简单;排放浓度低,回收率高。此法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不存在环境二次污染,但能耗高、价格高、投资大,经济性不高。
2.2治理方案确定
针对油库、罐区油气挥发风量小,浓度高等特点,冷凝回收是比较适合的工艺路线。考虑到环保达标、经济等各方面要求,我们推荐用冷凝+变压吸附的组合工艺。原因如下:
首先是降低能耗,单纯冷凝方法要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排放浓度,需要深低温冷凝温度才能液化达标,同时也要对混合组分中的大量空气降低温度,这些需要降低的深低温配置在整机的能耗却接近30%。因此,这是单纯冷凝法的一个缺点。吸附法的主要作用是将低浓度油气或苯气富集为高浓度,其优点是能够控制尾气排放浓度。缺点是不能直接使油气或苯产生相变,不能得到液化的回收物,需要二次工艺,以及吸附热效应有安全隐患、直接吸附高浓度油气时活性炭用量大、吸附罐体积庞大、装置占地面积大,等等。两种工艺组合,整机能耗明显降低。
其次,是增强安全:油气或苯气冷凝至-70℃之后,余气为低温的空气和低浓度油气,采用吸附罐富集,能够改善吸附工况。活性炭吸附冷凝后剩余的低浓度油气,拦截余气中的碳氢化合物,空气排放。吸附罐的吸附剂(活性炭)吸附饱和之后,进行抽真空脱附,将富集提浓的油气输送到前端再次冷凝液化处理,低温下富集处理油气或苯气更安全。
第三,减小吸附罐体积和活性碳用量。冷凝之后的低温空气和低浓度油气或苯气中烃类物质含量减少,采用吸附方法富集时,所需吸附剂用量相应减少。与直接吸附高温高浓度油气或苯气的吸附装置相比,吸附罐体积不但大大缩小,而且改善了吸附工况,有利于克服吸附热温升、延长活性炭寿命。因此需要的活性炭量减少、吸附罐体积也大大缩小。
2.3主要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xx-2013;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122-88;
《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xx;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xx;
《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xx;
《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1-20xx;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xx;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206-20xx《储油库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207-20xx《油罐车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208-20xx《加油站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
3.油气回收技术方案(冷凝+变压吸附技术)
3.1方案概述
油气回收装置采用冷凝+吸附组合工艺,有效净化含油气、甲苯等有机成分的废气,回收其中的有价值成分,同时达到环保达标的目的。
3.2工艺流程
油气回收处理工艺是采用冷凝+变压吸附的工艺原理:
冷凝是利用制冷技术将油气的热量置换出来,实现油气组分从气相到液相的直接转换。利用烃类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蒸汽压差异,通过降温使油气中一些烃类蒸汽压达到过饱和状态,过饱和蒸汽冷凝成液态,回收油气的方法。一般采用多级连续冷却方法降低油气的温度,使之凝聚为液体回收,根据挥发气的成分、要求的回收率及最后排放到大气中的尾气中有机化合物浓度限值,来确定冷凝装置的最低温度。一般按预冷、机械制冷等步骤来实现冷凝的目的。预冷阶段是为减少回收装置的运行能耗,将进入回收装置的气体温度从环境温度下降至5℃左右,使气体中大部分水汽凝结为水而去除水分。预冷后油气进入浅冷阶段,浅冷阶段可将气体温度冷却至-35℃左右,油气中70-80%的烃类组分能够液化。离开浅冷阶段后的油气进入深冷阶段,深冷阶段可把油气冷却至-70℃左右,可回收95%以上的油气。
-70℃冷凝后的余气,仍然含有少量烃类组分,不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单纯采用冷凝方法处理油气要实现达标排放,需要降低到-110℃左右,且只增加回收3-4%的油气,却需要增加约30%的能耗,性价比极低。因此在-70℃之后的余气,采用变压吸附的.工艺,引入至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吸附,进行富集提浓后再进行冷凝处理,实现尾气达标排放。当吸附器吸附饱和时使用真空泵对吸附器进行抽真空,降低吸附器内的压力,破坏吸附平衡,使吸附在吸附器中的油气被释放出,通过真空泵,送至冷凝工艺的最前端,进行再次冷凝液化回收。
现实中VOCs有机物气体排放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小流量高浓度(流量在20xxm/h以下,浓度在500g/m以上),一种是大流量低浓度(流量在20xx--数万m/h,浓度进油数g/m或更低)。对前一种排放状态,采用“冷凝+吸附组合工艺”,先冷凝液化回收;对后一种排放状态,采用“吸附+冷凝组合工艺”,先用吸附剂将烃类组分富集,让大量空气排放,然后再将富集的烃类组分脱附,得到提浓的有机物气体,再进行冷凝液化回收。由于石油储运过程基本属于前一种排放状态和处理方法,即通常所说的油气回收,我们这里主要介绍“冷凝+吸附组合工艺”,这里的吸附工艺采用变压吸附脱附,因此,也称为“冷凝+变压吸附工艺”。
油气回收系统包括油气密闭收集设施、气相传输管路、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回收物暂存罐、尾气排放管。
装车时,密闭鹤管的密闭罩将罐内蒸发的油气收集,经过气相支管路、气相主管路,油气传输到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前端。油气回收处理装置进口管路上的压力变送器感应到主管路中开始传输来的油气压力(微正压)。
在压力变送器感应到50-100pa微正压压力时,给出信号到PLC控制柜。启动引气泵,将油气送入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冷凝单元的冷凝箱体中。油气先后经过前置、一级、二级换热器,温度降低并逐步液化,各级液化的回收物流入暂存罐,没有液化的余气和空气进入富集单元。
余气经过富集单元吸附罐中的活性炭炭床时,吸附罐进行吸附,烃类组分被活性炭拦截吸附,空气穿过碳床后排放。碳床吸附接近饱和时进行减压脱附再生。在整个过程中,两个活性炭炭罐交替进行吸附、脱附工作,当一个炭罐进行吸附时,另一个炭罐则进行脱附再生;工作一个吸附周期后,两个吸附罐切换工作状态,以实现装置连续工作。真空泵脱附后高浓度气态物质则返回到系统的引气泵的入口,与进入装置的油气混合,可以提高混合气中轻烃组分分压,有助于提高轻烃组分饱和温度,提高冷凝液化效果。
净化处理后的尾气,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排放。
暂存罐内的回收物达到设定液位时,抽出派用。
在世界经济萎靡不振,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持续增温但通胀危机四伏的经济形势之下,我国政府加大了国有汽车品牌的扶持力度,在带动我国汽车出口业务持续增长的同时也激发了更多的汽车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整车厂开始布局和拓展海外出口业务,
汽车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汽车整车企业出口数据显示,XX年4月国内汽车企业出口为8.94万辆,同比微增1.5%。而1~4月国内整车出口31.6万辆,同比增长12.7%,随着汽车出口业务量的不断攀升配套的管理也凸显出了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汽车出口业务管理“捉襟见肘”
众多迹象表明即便是在出口市场环境逐渐恶化的情况下,中国汽车企业出口仍“欣欣向荣”。但繁荣的背后,机遇与挑战是并存。首先汽车产品出口区域结构有待优化。亚洲、拉丁美洲、非洲占据了出口国的绝对份额,但面对欧洲这样的主流消费市场往往“望洋兴叹”;其次汽车产品出口产品面临“双低”窘境。企业出口业务总体呈现“价格低”“配置低”的现状;最后汽车产品出口“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收益率”的特征在我国企业中毫无优势。
面对宏观经济的不利条件,汽车企业就必须从内部管理着手,提升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汽车企业在出口业务上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
1.缺乏对海外市场经验,急需建立规范化的业务运用机制
2.面对出口业务的繁杂,管理效率低下
整车出口业务在我国开展较早,管理起来相对容易,但是在CKD及配件出口方面涉及到的业务相对繁杂,出口国的限制也更加苛刻,因此合规有序的管理好出口业务,提高业务管理的效率是必须的。而管理效率的提升必须通过摆脱繁杂的人工操作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业务办理的效率。
3.地域、时差等因素造成了沟通不畅,影响订单达成,制约业务扩展
汽车出口业务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和客户的沟通,及时顺畅的沟通往往可以大大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并保证贸易的达成,特别是面对时差,无法面对面沟通的地域限制等问题,顺畅的沟通就是拿下订单的先决条件。
4.海外贸易业务在企业内部的多部门协同效率低
汽车出口业务在处理对外业务的同时,内部的协同也是关键所在。汽车出口关联到多个部门,信息共享是否顺畅,业务处理是否及时,订单处理进度如何等问题一旦出现断层就无法确保信息的正确性、可靠性、及时性,并会对业务管理造成很大的困扰。
5.包装、发运环节管控力度差,错、漏、短运问题时常出现
在汽车出口业务特别是CKD及售后配件的出口上,包装和发运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关联到企业索赔的金额,也是导致出口成本上升的主要问题,需要通过对包装、发运等关键环节的严格控制错、漏、短运现象的发生,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
6.客户付款信息不清晰,应收账款回款延误问题屡见不鲜
二、“量体裁衣”的汽车出口业务解决方案
随着信息化应用在我国的普及和深化,当管理业务出现“捉襟见肘”局面的时候企业已经习惯在信息技术上寻求解决之道。但是面对众多汽车出口企业在整车、CKD及配件出口业务上遭遇的管理瓶颈,市场上鲜有成熟的系统可以解决。而Covisint汽车行业出口业务系统解决方案则是从和上海通用汽车出口平台的合作开发中整合而来,在整体上的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实践表明这套解决方案可以从“点、线、面”的不同维度和层面解决企业在出口贸易上的全过程管理需求。
1.点——以业务需求出发,布局系统功能要点
Covisint汽车行业出口业务系统解决方案重点解决在CKD和售后配件的出口业务中的难题,从汽车企业需求出发将管理问题转化为合同管理、订单管理、发运及单证管理、索赔管理、主数据维护、工程变更申请管理、统计报表等核心功能模块,通过完善的系统功能布局达到出口业务全过程管理的目标。
订单管理。订单接收采用传统EDI即机对机接口自动接收订单和WebEDI及人对机接口由客户直接上传订单的方式保障订单信息沟通的顺畅;订单校验与审批也是可以通过工作流管理的方式根据校验结果提交相应部门审批完成信息上下游的及时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