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变革的前提是如何利用新技术和新模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文|何芳杜巧梅
回望2021年,受制于芯片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电池短缺等多重不确定因素,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负重向前。这一年传统车企在风暴中抗压前行,这一年造车新势力在风雨中如履薄冰。
不过动荡和困难之下仍蕴含着惊喜和希望:在连续三年下滑之后,中国汽车市场终于在2021年恢复正增长;新能源汽车迎来全面爆发,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第一批中国互联网造车新势力跨越生死线初步站稳脚跟之际,华为、百度、小米、苹果等科技巨头先后涌入造车赛道,2021年底一波造车“后浪”包括轻橙时代、盒子汽车、小牛电动、团车等开启造车大业……
春节前,《致敬2021|中国汽车,拆掉思维里的墙》一文回顾了中国汽车产业在2021年的风云变幻,现在我们将结合产业动态与公司布局,试图预见2022年汽车行业的新变化、新格局与新趋势。
从宏观来看,在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亮眼成绩的基础上,2022年,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而言,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在“双碳”战略的推动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汽车正在加速从传统制造行业变成跨产业融合的高科技产业,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前景巨大,中国也在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创新支点。
从微观来看,以华为、百度、小米、滴滴、360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们深度涌入汽车行业,搅动一池春水。原本站在舞台中央的传统车企,面临着“灵魂”的选择。
不仅仅是车企的变革,在新能源汽车营销上,众多企业基于自身定位和用户角度,正进行大量探索和实践。
借“魔童哪吒”、“变形金刚”概念营销的合众、“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的五菱等企业的跨界营销可谓风生水起,欧拉的女性营销正赢得市场青睐,上汽大众渠道上做出重要调整,全新平台电动车ID试水代理制……
近日,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正式推出《预见2022》系列访谈,本期对话邀请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围绕汽车流通行业的变革,对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的格局和趋势进行预判。
“尽管蔚来、特斯拉在直营模式上效果显著,但传统车企应该认识到,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相比有三个不同:第一就是供应链体系,二是组织架构,三是营销模式。这三个因素的存在,是传统车企难以复制新势力模式的原因所在,现有的供应链和组织架构,并不是一个能够支撑直营模式的体系。”沈进军指出。
此外,针对已经到来的2022年,沈进军预计中国汽车市场会发生比较大的结构变化,新能源汽车消费将会由过去政策驱动转向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新能源汽车一定是2022年汽车市场的一个增长亮点,另外一个亮点就是二手车。
以下是访谈实录,有删节:
客户和效率决定渠道变革方向
智库君:渠道变革是近两年来的热点话题,未来渠道变革的方向是什么?经销商将如何转型?
换句话说,渠道未来变革的方向,一个是客户,第二个就是效率。
智库君:从去年开始,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带来了很多不同的发展机遇,您怎么看新能源汽车给渠道带来的变化?
沈进军:提到新能源汽车,不能忽略特斯拉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销体系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跟别人不一样的路,也就是今天大家都在谈的直营的路。面对中国市场,特斯拉其实也做了很多的变革,比如从最开始的商超开店,慢慢回归到探索和建设4S模式的渠道网点,比如从过去的交付中心到现在不断丰富售后服务体系。特斯拉既是新能源汽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汽车营销模式创新的推动者。
但我不认同这一点。
因此,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新造车企业会是以直营为主,多种模式并存的路线;而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的营销渠道可能会是在原有渠道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根据产品的改变以及客户消费需求的变化,做一些创新的变革。
智库君:在流通领域,未来特斯拉是否会尝试别的方式?
沈进军:从大的体系来说,特斯拉会一直坚持直营,但是在直营的路上,并不意味着每件事都自己做。
其实,比起直营模式,特斯拉最大的不同在于持续创新,不管是在机械性能方面,还是在智能化层面,不管是在硬件层面,还是在软件层面,都在不停地往前走。特斯拉对客户最大的红利就是产品不断进步。
供应链体系和组织架构影响渠道模式
智库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直营会成为趋势吗?
再说回到大众ID.系列,为了适应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从2019年开始,大众就率先在欧盟市场内开展了线上销售,大众看到消费者有了线上购买的意愿,因此为了满足需求,开始尝试在线上销售,但交付和服务仍是在线下4S店完成,因此要付给提供服务的经销商相应的佣金。同时,也不限于线上渠道,仍在4S店继续销售,这样既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又充分发挥了渠道的作用。
这个变化是随着消费习惯的变化而调整的,未来线下的销售可能会越来越少,但这是一个渐进式的变革过程,而不是一刀切。在中国汽车市场,ID.系列的销售可能是一刀切的办法,但成功与否尚需观察。
特斯拉这样的企业能够成功实现直营的前提是,他们的供应链体系能够支撑企业的发展,也就是按照“以销定产”的模式去排产和供货,有多少订单生产多少产品,也就不存在大量库存的问题,但是大众ID.系列,它的供应链是延续在按计划生产的原有体系上的。
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相比有三个不同:第一就是供应链体系,二是组织架构,三是营销模式。坦率的说,这三个因素的存在,是传统车企难以复制新势力模式的原因所在,现有的供应链和组织架构,并不是一个能够支撑直营模式的体系。
智库君:上汽奥迪也是采取代理制,您怎么看?
沈进军:虽然上汽奥迪从“出生”开始,销售模式就采取的是直营,但如果不改变生产端的供应链体系,仍然遵循上汽大众既有的模式运作,那么在今天市场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恐怕是非常大的。
智库君:提到了新能源,其实还有一些跨界造车的力量,比如说华为、小米。您怎么看这些跨界的力量对于汽车流通行业的影响?在手机店卖车是不是一种颠覆?
沈进军:我没有和华为做过直接的交流,但看到华为的产品在准备上市的过程中,他邀请了大量的经销商去参加他们的活动,且是以汽车经销商集团为主。所以,这不是简单利用手机门店来卖车。长期来看,还是要依托经销商,通过渠道来实现交付和售后服务。
其实,流通的作用绝不是在增加成本,恰恰相反,流通追求和实现的是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所以一定不能误解了经销商和流通的作用。
新能源和二手车是2022年汽车行业增长点
智库君:回到经销商转型,进入2022年,经销商是否已经走出了困境?
近两年来,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供应链的问题和风险激增,导致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逆变,经销商处于无车可卖的状态,经销商的盈利水平实现大幅度的回升。尽管总量并没有大幅上升,但营收和利润非常好,说明并不是增加生产量就能够提升利润。
但这种情况是暂时的,由于其他因素造成的经销商盈利水平的恢复只是短期的,如果今年供应链改善了,缺芯问题解决了,各个主机厂又会大规模生产。除非主机厂改变“以产定销”的生产方式,否则经销商就无法从根本上走出困境。
智库君:2021年二手车获得了较快增长。二手车是否迎来了春天?
沈进军:2021年,针对二手车行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相信2022年也会有二手车领域非常好的政策落地,那么政策落地的效果就是让二手车流通更加顺畅。
未来,随着临时产权制度的落地,2022年二手车交易一定会出现非常大的变化。首先,市场经营主体会发生根本变化,新车的经销商会全面进入二手车领域;其次,二手车交易也会拉动新车的销售;第三,带来新车销售的结构性变化,通过置换实现消费升级;最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消费。
智库君:对今年二手车交易量,您有什么样的预测?
沈进军:今年的二手车市场仍将会呈现很好的增长势头,而且增长率会远远高于新车,但交易量能发生多大变化,还要看政策什么时候能够落地,政策落地越早,经销商进入的越快,最后达到的效果就会越好。2021年二手车交易大概是1758万辆,2022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有望突破1900万辆,并会向2000万辆发起冲击。
智库君:怎么看二手车电商的发展?
沈进军:中国的二手车电商在交易方面有多大的规模我们还不清楚。在欧美,成熟的二手车电商平台年交易量可以达到1000万辆,目前国内的二手车电商差距很大,发展这么多年来,也没有给二手车行业带来实质性变化。我希望国内能够出现BtoB的模式,这样的话能够做非常大的规模,而且会形成批发过程。但我认为当下二手车电商的发展,还需要找寻适合的发展模式。
智库君:2021年中国汽车产销结束了三连降,您对整个2022年汽车市场有何预测?
沈进军:从全年看,2021年确实是结束了三年连降,但如果从月度和季度来看,2021年与2020年相比,其实情况并没有改善,2021年汽车制造业利润只增长了1.9%。虽然是结束了整年度的下降,但是汽车的经济效益并未完全好转。同时,我们的判断是传统燃油车销量已经基本见顶,未来新能源车将会高速增长并逐步抢滩传统燃油车市场。
总体来讲,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会发生比较大的结构变化,新能源汽车消费将会由过去政策驱动转向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新能源汽车一定是2022年汽车市场的一个增长亮点,另外一个亮点就是二手车。
围绕市场和行业的发展变化,新能源汽车、二手车、经销商数字化转型、渠道变化,也将是2022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四个重要的工作方向。
中国汽车流通业于变局中开新局
专访沈进军:汽车销售模式的“变”与“不变”
行业年会|流通行业千人预判2022年汽车市场增长趋势
他的故事没有反转,但值得所有人的敬意!
热潮澎湃!GDP约13万亿元,60秒见证粤港澳大湾区腾飞
听说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在参与一个万亿项目?
南财智库简介
21健讯Daily|国家药监局通报50批次不合规化妆品;第七批国家集采正式启动
21健讯Daily|国家卫健委内设机构迎来调整;疫苗企业康乐卫士拟赴北交所上市
21健讯Daily|奥密克戎亚变体传染性增30%;阿斯利康中国组织架构大调整
21健讯Daily|广东启动连锁便利店药品零售试点;国产冻干剂型mRNA新冠疫苗研发获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