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汽车公布OTA6.5版本升级亮点,其中包括在原有充电效率对比柱状图基础上,新增充电功率曲线图,以及优化理想超快充、优选超充站上线后车主将收到提醒。这个消息也让不少人重新审视电车及充电桩优化普及之后为行业带来全新的升级与变化,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可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是未来主流方向,充电桩的普及为电车普及铺平坚实道路。
其实,在行业内一直有企业为了普及充电桩做努力,甚至坚持线下活动,已经做了将近100场宣讲。2024年12月26日,能效电气《百城百讲:充电桩科普大讲堂》将在北京迎来完美收官,但这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逗号”。因为2025年1月8日,《千城千讲:充电科普大讲堂》即将正式开启新一段旅程,再次以“传教士”般的热情和意志,科普充电桩知识、安全充电意识和Wattsaving能效电气品牌精神,遍布每一寸土地。
从2023年5月28日第一期能效军团讲训班开始,直到如今一直有人不理解,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还要走入城市,费心劳神的举办线下宣讲呢?其实这一点也不难理解,能效电气CEO、小功率直流标准牵头起草人、《专注充放电:充电桩知识大全》作者,汪进进先生做过了全面考量。
诚然,在线上做宣传固然流量更大,可以影响到更多人,但缺乏触及心灵的正面交流,无法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情感连接。只有面对面的交流宣讲,人们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和接受,这也是能效电气团队毅然走入到每一个城市,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模式扩宽知识面,打破品牌价值边界。
线下城市的演讲传播速度更慢,这是客观事实,但影响力也比线上市场更大。能效电气信仰“缓慢的口碑力量”,静水流深,只有这样看似“笨拙”的宣讲方式,才能不为流量所裹挟,为了形成更大传播面而跑偏路线,线下宣讲本质是“慢就是快”核心价值观念传播,可以更深刻颠覆市场认知。
通过近100场线下宣讲,能效电气深刻的认识到这种形式的重要性,即将在未来两年推进“千城千讲”新目标。而且汪进进先生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充电桩行业正在迎来“公共充电桩下乡政策”、“目的地充电桩向三四五线城市下沉”和“家充电桩全面C端化”战略转型,形成“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能效电气作为新能源充电桩领域排头兵,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与品牌实力,融合产业优势为上千场巡回讲座提供有力支撑。未来,能效电气还将继续着力电力电子硬件开发、电子电力控制/嵌入式控制、充放电智能交互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坚持每年营收15%以上用于研发,做到全球唯一一家提供从直流到交流、从充电模块到充电桩等一系列技术和标准全面取得自研突破的企业。
郑谊
截至11月,东风汽车旗下自主乘用车品牌也对外公布了销量。其中,东风岚图11月交付量再度破万辆,实现同比上涨55%;东风奕派今年自首款产品上市以来,品牌累计销量已超5万辆;东风纳米11月销量迈上万辆新台阶,实现了销量连续9个月的环比正增长。
更何况弈派主打的是10~20万元的主流价格区间,岚图主打的是20万元及以上的高端市场。按理说价格便宜的车型,更应该受到用户的青睐,但其实弈派的销量远不如岚图。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岚图做自己,弈派学它人!
岚图的产品,每一款的原创度都比较高,而且在市面上也是很独特的存在。比如说梦想家,它可能是目前市面上唯一的一个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豪华新能源MPV!再比如岚图FREE,在主流产品比如理想L7,问界M7都在主打家用的时候,岚图FREE主打运动和操控,产品力很不错!
岚图追光定位是中大型商务轿车市场,这个细分市场好像就它自己。除了比亚迪汉有些相似之外,市面上还真找不到追光的直接竞品。
但是弈派不同,旗下的两款产品,弈派008感觉就很像理想L8,同时比亚迪唐,零跑C11,问界M7也都是类似的主打家用的新能源SUV。对于用户来说,一时想不起来还有弈派008这款产品。
弈派007也类似,在市面上也有深蓝L07,比亚迪海豹,小鹏P7+,领克Z10,长安起源A07等等一众产品。所以让用户很难想起来!
第二,岚图目标明确,弈派啥都想要!
但是弈派主打的是家用市场,产品集中在10~20万元的价格区间,用户最最关心的,其实是价格,除了价格之外,还关心核心技术,油耗控制等等!对于太花哨的配置可能并不能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
弈派008也一样,理想L8有的,弈派008基本上也都有了!后排冰箱,后排大电视!后排腿托,小桌板!单从配置上看,甚至比比亚迪唐,零跑C11的配置还要高不少。但是用户选购层面,只希望要么像比亚迪一样自己掌握三电技术。要么像零跑一样,有极致的性价比,而弈派008这样给人感觉很全面的车型,反而成了被冷落的对象。
第三,弈派如果不给力,可能会影响岚图!
东风汽车旗下自主乘用车品牌岚图,弈派,纳米。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弈派!因为它在集团内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面对的是主流市场,市场规模最大,按理说销量应该最高!
电车通
许多汽车用户认为,车机大屏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了好的事物,也增加了一些问题。
汽车车机进入大屏时代后,汽车内饰设计变得更加简单,以前分散在汽车各处的功能按键,一口气整合到一块屏幕当中,借助语音助手也能够快速定位功能。
导航、娱乐这两项车机屏幕的“本职工作”,也因为尺寸更大、分辨率更高,体验比以前进步不少,具体为更大的显示面积和车道级导航,我们还可以在车上看高清视频,甚至是玩游戏,这在以前都不敢想。
的确,不光是车机屏幕变大了,整套网联座舱系统的智能化程度相比传统汽车有了质的飞跃,并且被市场接受。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屏对汽车的改造是成功的,的确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看好汽车智能化和大屏。
但同时,车机屏幕和功能的进化在一些“保守派”看来过于激进,造车企业充分考虑物理按键和大屏之间的关系,牺牲了一些便利,还增加了学习成本。
车机没有标准答案,造车企业可以按照着自己的理解,定义车机屏幕的尺寸以及系统界面。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汽车身上,看到多种非标准化的交互逻辑,对于用惯了传统按键交互的人而言,大屏带来的科技感反而是一种累赘。
考虑到车机界面的美观,造车企业一般不会将所有汽车功能呈现在0级菜单,许多涉及系统层面的设置项,基本隐藏在二级甚至更深的菜单当中,图标设计不统一,每个品牌的交互逻辑都不同。
电车通用多年的试驾经验来讲,想要玩转大屏车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新车上手至少要花上半个小时在车内摸索,才能对车机构成有大概的理解。更别说特斯拉以及极越更激进,去除物理拨杆,改用屏幕换挡,创新走在了实用前面。
另外不少年纪稍大的用户在接触新能源汽车大屏时都会担心一个问题,就是车机屏幕太亮影响到驾驶,尤其是车库、隧道等弱光场景,车机屏幕会很刺眼。
(图片来自乐道)
还有一个问题是,车机屏幕尺寸虽然很大,但桌面显示的大多是壁纸和3D模型,浪费显示空间,在他们看来也是美观为实用让步。主界面信息呈现上,电车通主观认为特斯拉和理想等新势力做得更好,重视地图和车辆状态显示,有的车机也会提供选择。
车载屏幕走到今天,从无到有,从一到多,从导航娱乐到触控交互中心,智能化连同大屏一起成为主流。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2020年10英寸以上中控屏装配率为32.59%。到了2023年,这一数据变成了92.4%。2023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前装市场出货量约2.1亿片,相比2022年增长约7%。
显示技术的确是眼下汽车发展的趋势,也大大加强了汽车座舱的科技感,但要不要将所有物理按键整合到屏幕中,一直是行业争论的焦点。
过于激进的设计也会伤害到原来的群体,比如大众,高管承认强调触控屏策略对品牌造成了很大损害。另外,现代汽车高管也表示,通过团队焦点小组测试,发现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快速找到并控制所需功能时,会感到焦虑、烦躁,甚至愤怒。
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强调不能学习特斯拉做全触控,物理按键一定要有所保留。因此,小米SU7提供了一套物理操控按键拓展,还在中岛上保留了必要的调节按钮。是的,越来越多的车企注意到了物理按键的必要性,纷纷“返租”,比如极氪7X也安排了一套必要的物理交互。
车机大屏当下的挑战并不是屏幕本身,而是车企为了屏幕牺牲了原本很必要的汽车配置。按键与屏幕共存,不盲目追求所谓的科技感,可以说汽车行业已经“清醒”。
应该说,车机大屏的未来并不是彻底取代物理按键,电车通认为二者没必要争高低。大屏在未来有更多的作为,被誉为硅谷精神之父的凯文·凯利在2014年的TelematicsChina大会上就预言到,汽车是继家庭、办公室、咖啡馆之后的“第四空间”。“大彩电”承载的,不应该完全是汽车本来的能力。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大屏还有许多发展潜力,人机交互效率这块仍然是重点。电车通说的交互效率并非物理按键,而是借助大屏的显示优势,发挥出更多传统汽车所不能及的效果,比如多设备互联。
从功能到智能,车机大屏迎来了自己的3.0时代,进化还在继续,像AR-HUD等更先进、更立体的显示技术正在崛起,“大彩电”的下一个时代又会在何时到来?
新能源汽车用上了新的电子电气架构,汽车功能可以基于软件控制,同时也为了节省成本,按键数量减少,屏幕越来越重要。
从这个时候开始,车机系统再次进化,还促进了造车企业将大屏幕引进到汽车上,卷屏幕也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一种特色。另外,车企也尝试在汽车上运用LCD之外的显示技术,比如更高端的OLED。
不同的品牌和车型,屏幕配置天差地别,有的一块屏幕兼顾所有,也有的多块屏幕各司其职。
理想汽车绝对是“冰箱沙发大彩电”的代表,L7/8/9高配版本均有三块大屏,覆盖主驾域、副驾域和后舱域,支持媒体内容的跨屏流转,乍一看只是几块屏幕拼在一起,实际上有各自的设计焦点和分工,屏幕之间互不干扰。
严格来说这种屏幕组合几乎没有特色可言,但胜在实用,观影和交互体验突出,备受多孩家庭追捧,在用户眼里还是理想汽车的核心竞争力,用过之后就回不了头,L8还获得了中国质量协会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户满意度测评第一名。
友商的模仿也证明了理想“大彩电”的正确性,到目前为止,哪吒L、全新魏牌蓝山DHT、新款岚图梦想家等产品,或多或少都借鉴过理想车载屏幕的设计。
(图片来自岚图)
另外,像吉利银河E8、蔚来ET5、极越01、凯迪拉克锐哥等,屏幕形态和交互上各有创新,但可能都不是未来的最终答案,行业还是更看好类似特斯拉那样的常规屏幕方案,蔚来接下来的NT3.0平台车型,屏幕造型大概率也会向主流看齐。
好的体验是趋同的,市场筛选出了更理想的车机大屏形态,车企也没有忘记汽车屏幕的核心任务——信息呈现,只是随着尺寸和数量的增长,屏幕承担的任务更繁重了。
当出行问题被解决后,一种新的需求直接推动了车载信息系统的发展,尤其是导航和收音,当时的人们不仅需要从A点到B点,更希望通过屏幕或其它可视化的途径,了解到具体位置等信息。
(图片来自特斯拉)
时至今日,无论是新手司机还是老司机,基本上都离不开车机系统,足以见得其在汽车当中的重要性,也为接下来的车机大屏发展打下基础。
车机功能越来越发达,屏幕数量越多尺寸越大,几乎涵盖了我们出行的方方面面。那么在汽车发展的百年间,车载大屏是如何一步步从无到有,从一到多,慢慢改变汽车的呢?这是电车通本文要讨论的话题。
汽车行业对车载信息系统的探索远远早于显示技术。
1930年,一款名为“IterAvto”的自动导航系统诞生,显示尺寸为5-7英寸,通过一张可滚动的地图与汽车速度计联动,实现基础的导航能力。当时还没有人造卫星和显示屏技术,自动导航系统的出现已经十分神奇。
20世纪70年代,本田公司研发了新一代自动导航系统,由氦气陀螺仪和16位计算机组成,拥有更接近屏幕的形态。不过这套导航系统价格昂贵,只卖了200套就匆匆退出市场。
到了20年代70年代末,显示屏技术才开始走进汽车,1979年的阿斯顿马丁Lagonda首次配备了LED仪表面板。后因LED成本太高,阿斯顿马丁从1984年开始改用阴极射线管屏幕,也就是老式电视同款显示技术。
直到新能源汽车爆发前,屏幕都是车企区分高低端汽车的部分,而且当时的车机和车辆控制是两套独立的系统,前者只用作导航、流媒体播放等。
车机屏幕在2012年迎来转变,当时特斯拉推出了初代ModelS,配备一块17英寸的显示屏,除了满足当下用户更多的娱乐需求和更好的导航外,它还整合了大部分车辆的控制功能,触控交互取代物理按键。就像初代iPhone出现一样,新奇的屏幕交互对当时的按键功能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X基地
理想L8售价32.18-37.98万元,全新蓝山29.98-32.68万元,价格方面同样是顶配,全新蓝山比理想L8低五万多块,但不少网友反馈,全新蓝山虽然价格更低,但是配置体验全面超越理想L8,事实真的如此吗?这一期我们就从车型价格对比、车内豪华舒适性配置、城市NOA智驾、动力系统对比。在这四大维度,全面对比全新蓝山和理想L8,看看谁才是那个更好的家用SUV。
不纠结VS很困扰
全新蓝山目前只有两款车型,分别是29.98万元的智驾Max版和32.68万元的智驾Ultra版,在配置方面,两车最大区别就是电池大小的不同,Max版本采用了44.5度的电池组,Ultra版本为52.3度,纯电续航分别为185公里和220公里。Ultra版本拥有17.3英寸的后排娱乐屏,Max版需要选装。内饰的包覆材质Max版为织物,Ultra版为仿麂皮材质。可以看到全新蓝山两款配置的差距非常之小,大多数功能都做到了全系标配,尤其是激光雷达和城市NOA两款车型都有配备,可以说是非常有诚意。用户在选择的时候只需要考虑是否需要更大的电池组,来满足更长的纯电续航要求,选配置不会太纠结。
理想L8拥有三款配置,32.18万元的Pro版,34.98万元的Max版,以及37.98万元的Ultra版。三个配置的舒适性配置差距不大,但在智驾方面,还是有相当明显的差距的。只低配的Pro版没有激光雷达,也不具备城市NOA的能力。后排娱乐屏幕只有售价38万的顶配Ultra版才有搭载。不少奔着冰箱彩电大沙发来选择L8的车主会面临一个困难的选择,Pro版本没有城市NOA,Max版本没有后排电视,Ultra版本虽好但价格着实不低。相信不少真的考虑过理想L8的朋友们会十分纠结。
空间更大配置更多
同为中大型SUV,全新蓝山的长宽高分别为5156mm/1980mm/1805毫米,轴距超过三米达到了3050毫米。理想L8的长宽高分别为5080mm/1995mm/1800mm,轴距同样超过三米,达到了3005毫米。两辆车可以说尺寸相当接近,全新蓝山长度和轴距都略大于理想L8。
不过有一个细节,全新蓝山不仅尺寸大,行李厢和油箱容积都比L8更大一些,尤其是全新蓝山79升的超大油箱比L8的65升油箱大上不少,而且蓝山只需要添加92号汽油即可,理想L8则需要添加95号汽油,用车成本一下就提升不少。至于续航表现,我们会在后面的部分详细说明。
车内配置方面,两车的舒适配置都是相当出色的,尤其是智能化方面可以说完全碾压了过去的六七座SUV。
理想L8拥有3K分辨率的中控屏幕,前排两个50瓦的风冷无线快充,可以让主副驾的手机都“有家可回”。中控屏、副驾娱乐屏以及第二排屏幕都是15.7英寸的3K分辨率屏幕,车机系统丝滑流畅,尤其是Ultra版本搭载了目前车机最强的高通骁龙8295P高性能版芯片,32G运存搭配理想同学的语音系统,使用起来相当丝滑。
配置方面,虽然全新蓝山价格要比理想L8低了不少,但是配置可一点都不少。中控屏幕和副驾屏幕都是15.6英寸的2.5K分辨率,芯片同样是高通骁龙的8295,运行使用起来是相当流畅,后排屏幕尺寸达到了夸张的17.3英寸,要比L8的大上不少。而且这个屏幕也支持USB传输投屏,我们就尝试过用后排屏幕链接NS游戏机,运行非常流畅,屏幕更大玩起来也更爽。
全新蓝山的后排冰箱是真正的冷暖箱,最低温度可以到零下6度,具备冷冻的功能。L8的冰箱最低温度到0度,只具备冷藏的功能。炎炎夏日,坐在全新蓝山的后排打开冰箱拿一个冰淇淋舒舒服服的看着17英寸后排屏幕的电影,相当惬意。
另外在音响方面,全新蓝山标配23个扬声器的音箱系统,输出功率高达2440瓦。顶配的L8也只有21个扬声器,功率1920瓦。音质方面两辆车都相当不错,我们还是更喜欢全新蓝山的音响调校,如果您有机会也一定要体验一下两车音响的不同。
另外,前不久的广州车展,全新蓝山还发布了CoffeeOS3.1的更新,新系统带来了领航桌面、智驾岛、NOA超强提醒、儿童友好、声纹识别和昵称应答、投屏盒子、歌词桌面、视频桌面等功能,让车内体验更上一层楼。
真正的大沙发
超过三米的轴距让两车都拥有非常宽敞的车内空间,同为2+2+2布局,理想L8和全新蓝山的腿部空间都是相当充裕的,中央过道都足够宽敞可以很方便走进第三排。在座椅方面,两辆车都足够下功夫,乘坐感受都是一流的水平。
前两排都有通风加热按摩的功能。第三排也都有座椅加热可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全新蓝山的第三排座椅舒适度相当不错,完全改变了SUV第三排“小板凳”的刻板印象。坐垫和靠背的填充都足够厚实,坐垫角度十分合理,乘坐体验相当不错。
理想L8的第二排拥有座椅记忆功能,这一点还是比较少见的。全新蓝山的副驾驶和第二排座椅都拥有腿托,可以让乘坐者更为放松。零重力座椅也是全新蓝山的标配。
当然了,大多数时候车主都很少有机会坐在第二排和第三排,但是第三排竖起之后对于驾驶员视野的影响可是实打实的。我们在驾驶理想L8的时候就发现,有时候第三排乘客会遮挡住后视镜的视野。
但是全新蓝山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即使第三排坐满人,车内还有流媒体后视镜可以使用,完全不会因为第三排坐人影响后面的视野,流媒体后视镜绝对是六七座车型必备的配置之一,这方面理想L8还是有必要加强一下。
智驾—新时代的必选项
智驾一直是新势力的优势,理想L8拥有128线激光雷达,整体智驾硬件相当到位,整套系统拥有相当不错的环境感知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对道路、车辆和行人等障碍物的实时识别相当精准。
我们也对两车的智能驾驶辅助进行了实测,理想L8带领航辅助的城区NOA在我们体验的北京地区是相当好用的,毕竟北京作为理想的大本营,拥有足够多的测试样本。实际测试这套系统在环路非常喜欢并线超车,通行效率优秀,但是有些情况超车过于自信,会出现阻挡后面正常行驶车辆的情况,我们也不止一次被后车鸣笛“问候”。城区的无保护左右转都可以完成,整体体验还是不错的。
作为老牌车企的力作,全新蓝山在智驾方面也毫不落后,CoffeePilotUltra智能驾驶系统,包括128线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11个高清视觉感知摄像头。可以完成从行车到泊车、从城区到高速的全场景覆盖,强感知、重安全、快迭代是全新蓝山智驾系统的最大亮点。
让我们惊喜的是,在测试过程中,在北京全新蓝山也可以开启带领航辅助的城市NOA,基础的无保护左右转都可以轻松完成,尤其是通过窄路的时候,全新蓝山非常稳健,会照顾驾驶者的感受,用一个比较慢的速度通过,不会让车内的人“提心吊胆”。在环路的体验中,全新蓝山的表现相当出色,遇到慢车也能够自主并线超越,但更多时候还是会持续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车道线内,和城区驾驶时候的性格相似,都是比较安心的类型。
而且就在前不久的广州车展,长城宣布全场景NOA全国开城,真正做到了全国都能开,有路就能开。
增程还是插混?
在动力方面,全新蓝山搭载长城最新的Hi4混动系统,这套系统由1.5T四缸发动机和前后双电机组成。四驱系统可以大幅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尤其是北方的冬季。
全新蓝山的百公里加速只需要4.9秒。在不同模式下,动力输出都有不一样的表现,当我们调到运动模式,轻踩油门就有很不错的动力响应,当全力加速的时候,整辆车的冲劲是相当惊人的,要知道这可是一辆2.6吨的大六座SUV,无论是推背感还是加速时的气势都十分夸张。整体动力相当强劲,过去我们只有在售价超过百万的V8高性能SUV上才体验过这种加速乐趣。在续航方面,WLTC综合续航里程有夸张的1343公里,满油满电的状态可以从北京开到上海。
理想L8采用前后双电机,百公里加速同样不慢,只需要5.3秒。虽然动力不错,但是理想L8开起来并不会有深踩油门的欲望,整车的空气悬架是一种非常柔软的状态,即使是最硬的悬架模式,整体依旧会有一些“船感”,不属于那种拥有驾驶乐趣的车型。
理想L8的WLTC综合续航里程也破千,达到了1180公里。动力系统采用增程式,1.5T发动机不直接参与动力输出,只作为发电机来使用。如果电量充足的情况下整车的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是电量较低的情况下,动力输出还是会受到比较明显的影响。
而全新蓝山的Hi4系统,增程只是它的模式之一,动力输出模式比增程式更丰富,除了纯电、混动两种动力还拥有直驱、并联多种工作模式,在不同电量和更复杂的多种工况下,对比增程式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在低电量的情况下,发动机可以直接驱动车辆,配合电机依旧可以获得不错的动力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