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以太网全面分析和介绍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11.22广西

以太网作为一种局域网(LAN)技术自1973年发明以来,已经历40多年的发展历程,成为当前应用最为普遍的局域网技术。以太网主要由IEEE802.3工作组负责标准化,以太网从最初支持10Mbit/s的吞吐量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支持快速以太网(100Mbit/s)、千兆以太网(1Gbit/s)、万兆以太网(10Gbit/s)及100Gbit/s。同时,为了适应应用的多样化,以太网速率打破了以10倍为一级来提升的惯例,开始支持2.5、5、25及400Gbit/s的速率。以太网技术不仅支持双绞线的铜线传输介质,也支持光纤传输。随着城域以太网论坛(MEF)不断将以太网技术作为交换技术和传输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域网建设,以太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局域网应用,可以更广泛地应用到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的领域。

在进入汽车领域之前,以太网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还具有技术成熟、高度标准化、带宽高以及低成本等优势。伴随着汽车电子产品的不断增多,车内电控系统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加,ECU数量也不断攀升。据统计,1996年,欧美典型的车辆上ECU数量为6个,到2009年,欧美高端车的控制器数量已经大于70个。同时,新的功能需求对车载网络提出不同要求,如高带宽、安全性、低成本等,而传统CAN总线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新需求。

车载以太网是一种用以太网连接车内电子单元的新型局域网技术。与普通的以太网使用4对非屏蔽双绞线(UTP)电缆不同,车载以太网在单对非屏蔽双绞线上可实现100Mbit/s甚至1G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还应满足汽车行业对高可靠性、低电磁辐射、低功耗、带宽分配、低延迟以及同步实时性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可以理解为,车载以太网在民用以太网协议的基础上,改变了物理接口的电气特性,并结合车载网络需求专门定制了一些新标准。针对车载以太网标准,IEEE组织也对IEEE802.1和IEEE802.3标准进行了相应的补充和修订。,IEEE已经完成对100Mbit/s车载以太网技术的标准化,正在对1Gbit/s传输速度的车载以太网进行标准化。

当这些车载以太网新特性没有纳入IEEE之前,有一些商业组织负责和参与了前期的网络规格定义,例如:

AVnuAlliance

OPEN(OnePairEtherNet)Alliance

这个联盟最先提倡在车载上使用Broadcom(博通)公司设计的10/100MbpsBroadR-Reach解决方案。BroadR-Reach技术使用一对差分信号实现10/10/100Mbps数据的双向传输,并且使用了特殊的编码方式,使数据传输的基频变为了66MHz(民用以太网为125MHz),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善EMI/RF等电气特性,从而满足了车载设备的对于辐射和抗扰规的要的要求。OPENAlliance统合了IC厂商,车厂以及车载设备供应商,在前期定义了车载以太网的物理规格和一些网络协议,形成了最初的10M/100Mbps车载以太网的解决方案。后期IEEE根据BroadR-Reach为基础,命名了IEEE100Base-T1的电气规格。因此,车载以太网接口也常被称作BroadR-Reach接口。

物理层PHY: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

数据链路层MAC: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

(1)传统以太网不能满足汽车OEM厂商对于EMI(电磁干扰)和RF(辐射)的要求,民用的100BASE-TX和1000BASE-TX的辐射噪声很难控制,并且承受噪声干扰(抗扰)的能力比较差。

(2)车载系统对于传感器及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传统以太网不能保证ms级别(或更小)的传输延迟。

(3)传统以太网没有提供网络带宽分配的方法,因此在不同的数据流同时传输时,无法保证每个数据流所需要的带宽。

(4)传统以太网没有提供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时钟同步的方法,无法保证多个设备同一时刻针对数据进行同步采样(尤其是音视频数据)。

1.数据带宽需求

汽车上的电子设备变得越来越复杂,各种控制系统以及传感器的使用越来越多,车内的各种处理器和域控制器需要更多的数据交互,这种大量的数据交互对于车内数据传输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

应用举例:

车联网应用:在万物互联的大趋势下,汽车也慢慢变成了互联网的一部分,很多汽车中都配备了4G/Wi-Fi。通过联网,用户和汽车OEM厂商可以对汽车中的电子设备的软件进行OTA升级,对汽车进行远程诊断和状态监控。同时,车内设备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实时交通信息和娱乐信息,这些数据的交互都需要更高的车内总线带宽。

智能驾驶应用:智能驾驶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大量的传感器(例如激光雷达,摄像头),这些传感器数的据的传输和处理也依赖于更高的车内总线带宽。

2.车内布线需求

通常,车内各个电子设备之间都是通过专用的电缆进行连接,这使车内的线缆的布置和连接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也带来了车内线缆成本和重量的成倍增加(车内线束的重量是在整车成本排名第三位,同时成本也仅次于动力总成和底盘排名第三)。博通(Broadcom)和博世(Bosch)通过一起研究和评估,实现了通过使用非屏蔽双绞线(UTP)作为10/10/100Mbps以太网的传输介质,而且可以使用更小的连接器端子,这样可以使得线缆的重量大大减少。并且通过以车载太网的应用,车内的电子设备可以抛弃点对点的传统布线连接,只需要将各个设备连接到车载网关控制器上即可,这样也大大减少了车内布线的复杂度。

传统的车载网络主要有LIN、CAN、FlexRay及MOST:

随着汽车科技化、智能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汽车ADAS系统、高清车载娱乐系统、车联网系统、云服务及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车辆上的应用,现有车载总线无法满足当前需求,亟需一种高带宽、可开放、可扩展、兼容性强及网络聚合便捷的车载网络,同时满足车载严格法规要求、车载电气环境、高可靠性要求。因此,一种新型车载网络(车载以太网)应运而生。车载以太网是一种连接车内电子单元的新型局域网技术,与普通民用以太网使用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不同,车载以太网在单对非屏蔽双绞线上可实现100Mbit/s甚至1G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满足汽车行业高可靠性、低电磁辐射、低功耗、带宽分配、低延迟以及同步实时性等方面的要求。

车载以太网协议是一组多个不同层次上的协议簇,但通常被认为是一个4层协议系统: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每一层具有不同的功能。4层结构对应于OSI参考模型,并且提供了各种协议框架下形成的协议簇及高层应用程序,车载以太网及其支持的上层协议的技术架构见下图。

2.1物理层(OABR)

参照OSI模型,车载以太网在物理层,即第1、第2层采用了博通公司的BroadR-Reach技术,BroadR-Reach的物理层(PHY)技术由OPEN(One-pairEthernetAlliance,一对以太网)联盟推动,因此有时也被称为OPEN联盟BroadR-Reach(OABR)。

BroadR-Reach提供标准以太网的MAC层接口,因而能够使用与其它以太网类型相同的数据链路层逻辑功能及帧格式,能够通过与其他以太网类型相同的方式运行高层协议和软件。

BroadR-Reach利用两组编码和信令方法将MAC层100Mb/s的数据流转换成66Mbaud/s的三元信号,可使100Mb/s的数据速率能够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实现,从而使得BroadR-Reach以较低的布线成本实现高数据速率。较低的信号带宽可以改善回波损耗,减少串扰,并确保车载以太网可满足汽车电磁辐射标准要求。BroadR-Reach在单对非屏蔽双绞线上传输差分信号,与CAN等其他车载网络类似,同时BroadR-Reach能够为网络提供电流隔离,其接地偏移额定值高达2500V。

BroadR-Reach支持全双工通信,可使一条链路上的两个车载以太网节点能够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BroadR-Reach利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一条链路上的两个节点能够同时在该链路中发送和接收数据,包括使用混合电缆等特殊设备和回音抵消等技术,使各以太网节点能够区分发送和接收的数据。

2.2AVB协议簇

AVB——以太网音视频桥接技术(EthernetAudioVideoBridging)是IEEE的802.1任务组于2005开始制定的一套基于新的以太网架构的用于实时音视频的传输协议集。

汽车在信息娱乐与驾驶辅助领域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音视频数据在汽车系统中进行传输,因此基于以太网的音视频桥接(AVB)技术得到应用。

AVB的高带宽和服务品质,确保数据的及时传递、更高的可靠性与较低的成本、开放的技术标准等特点,非常适合通过AVB协议应用在汽车部署中。

2.802.1Qat:流预留协议(StreamReservationProtocol,简称SRP)

3.802.1Qav:排队及转发协议(QueuingandForwardingProtocol,简称Qav)

4.802.1BA:音视频桥接系统(AudioVideoBridgingSystems)

5.1722:音视频桥接传输协议(Audio/VideoBridgingTransportProtocol,简称AVBTP)

6.1733: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简称RTP)

7.1722.1:负责设备搜寻、列举、连接管理、以及基于1722的设备之间的相互控制。

AVB不仅可以传输音频也可以传输视频。用于音频传输时,在1G的网络中,AVB会自动通过带宽预留协议将其中750M的带宽用来传输双向420通道高质量、无压缩的专业音频。而剩下的250M带宽仍然可以传输一些非实时网络数据。用于视频传输时,可以根据具体应用调节预留带宽。比如:750M带宽可以轻松传输高清fullHD视觉无损的视频信号。并且可以在AVB网络中任意路由。

AVB中的802.1AS是1588协议在二层架构下一种具体实现。是AVB协议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3TCP/IP协议簇

TCP/IP协议负责提供一些重要的服务以使高层的软件应用能够在互联网络中起作用,充当高层应用需求和网络层协议之间的桥梁。TCP/IP主要负责主机到主机之间的端到端通信。两个关键的传输协议为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

2.4应用层协议

应用层协议是用户与网络的交互界面,负责处理网络特定的细节信息覆盖了OSI参考模型的第5层至第7层。

应用层可根据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多种应用协议,如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通信控制(SOME/IP)、服务发现(ServiceDiscovery)、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流媒体服务(StreamMediaService)、设备发现、连接管理和控制协议(IEEE1722.1AVDECC)等。

3.1车载以太网标准化现状

车载以太网为了投入使用,形成一个产业,需要标准化。通过标准化,打通行业上下游的产业链,同时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以及后期的维护。车载以太网标准化的过程中,OPEN联盟、IEEE802.3和IEEE802.1工作组、AU-TOSAR联盟和AVnu联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现阶段标准化的情况见表1。

3.2车载以太网应用

车载以太网被定义为下一代车载局域网络技术,短期内无法全部取代现有车载网络,其在汽车行业上的应用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依据车载以太网在汽车网络上的应用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局部网络阶段、子网络阶段、多子网络阶段。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汽车的功能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汽车的高品质、高可靠性以及高安全性需要充分完整的测试进行保证,车载以太网研发过程中应尽早快速、有效地发现问题并早期解决问题,降低成本损失。

4.1传统以太网与车载以太网测试区别

以太网是计算机有线网络标准之一,一般用于家庭和工作单位所用的LAN是最常用的技术标准。传统以太网测试与车载以太网测试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传统的IT行业对以太网一致性要求不高,无一致性测试标准,汽车行业对车载以太网测试要求高,已由相应的组织或联盟制定了行业的一致性测试标准。相应测试对比信息见下表。

4.2车载以太网测试内容

现在,汽车行业对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车载以太网在应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其可靠性与安全性,就迫切需要对其开展测试工作。传统的以太网测试和车载以太网测试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传统以太网测试方法并不适用干汽车以太网测试。汽车行业对测试的要求更高,所以需要由相应的组织或联盟制定车载以太网测试标准。目前,业界通用的车载以太网测试方法参考OPEN联盟制定的TC8-OPENAllianceAutomotiveEthernetECUTestSpecification2)和TC-11EthernetSwitchTestSpecification回标准,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物理层测试、车载以太网交换机测试、协议层与应用层除了AVB/TSN以外的一致性测试。下面就这些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做具体的介绍。

4.2.1物理层测试

车载以太网物理层测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测试∶PMA(PhysicalMediaAttachment)测试和IOP(Interoperability)测试,即互操作性测试。物理层测试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端口的互连互通性能,检测发送器和接受器发送或接收信号是否符合汽车通信标准。

(1)PMA测试

PMA(物理媒质接入层)主要评估车载以太网的电气特性,针对PMA测试方面,OPEN联盟于2014年6月发布"BroadR-ReachPhysicalLayerTransceiverSpecificationForAutomotiveApplicationsV3.2"规范标准,定义了BroadR-Reach的PMA电气规范。在OPENTC8规范中,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6种常规测试项∶传输衰落、传输失真、传输时钟抖动(Master&Slave)、传输功率谱密度、传输时钟频率、MDI回损,还有其他的测试项∶MDI模式转换损耗、共模辐射等。

测试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示波器、矢量网络分析仪、分析软件、夹具等,夹具连接在被测设备(DUT)和示波器之间,起到电路转换的作用,设备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根据被测对象的特点和测试项的不同,分别连接不同的测试仪表。

测试过程中,为了完成不同的测试项,需要将DUTPHY通过修改寄存器的方式设置为不同的测试模式,使其发出特定的数据包,BroadR-Reach中定义了4种测试模式。

1)Testmode1-Transmitdrooptestmode。

2)Testmode2-TransmitjittertestinMASTERmode。

3)Testmode4-Transmitdistortiontest。

4)Testmode5-Normaloperationatfullpower(forthePSDmask)。

(2)IOP测试

IOP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2)信号品质

逐步提高人工噪声水平,获取信号品质指数SQI的变化曲线;逐步降低人工噪声水平,获取信号品质指数SQI的变化曲线。

3)线束诊断

测试DUT在远端或近端发生一条或两条线路开路时,是否能够可靠地检测到开路故障;测试DUT在远端或近端发生短路时,是否能够可靠地检测短路故障。

测试过程中,采用GoldenDevice作为LinkPartner,测试的连接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物理层IOP测试连接示意图

4.2.2交换机测试

1)通用功能

数据帧正常转发、端口镜像、端口禁用、处理巨型帧、读出设备ID等基本功能。

2)地址解析功能

3)虚拟局域网功能(VLAN)

TPID以太类型字段自由配置功能、双标签Q-in-Q功能、非标签数据帧支持、VLAN跳跃攻击抑制、共享VLAN学习等功能。

5)服务品质(QoS)

对优先级流量正确处理和实现不同流量整形策略的功能,包括基于优先级的服务品质、基于WRR转发数据包功能、PCP字段覆盖功能、优先级映射功能、支持漏桶算法功能等。

6)配置功能

运行中可重新配置的功能,端口可单独配置功能、配置完成前支持在"禁止转发"模式下启动的功能、读回配置信息功能、支持锁定配置项功能等。

7)过滤功能

8)诊断功能

计数器能否正确计数诊断、线缆和连接状态反馈功能的诊断等。

测试过程中,可以将测试平台作为流量发生器,发送不同类型的数据报文,由与之相连的计算机上的软件对报文的类型进行配置,在软件上对测试项的结果进行检查。与DUT相连的计算机也对DUT的工作模式进行配置。测试连接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交换机测试连接示意图

4.2.3协议一致性测试

协议一致性测试(protocolconformancetest),指的是检验开放系统互连(OSI)产品的协议实现与OSI协议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测试。车载以太网2层到7层除了AVB/TSN以外的协议一致性测试的测试项目和测试过程以及测试判据主要依据TC8-OPENAllianceAutomotiveEthernetECUTestSpecifi-cation标准。

测试项主要为了验证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Con-formancetest——验证被测设备/系统是否遵循协议标准;

②Negativetest——通过发送非法报文验证被测设备/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性。

测试时,需要在DUT上安装辅助测试工具UpperTester。UpperTester(UT)本质上是一个运行在DUT中的应用,它能够接收测试平台发送的指令,来配置被测协议栈(IUT)的参数,或触发被测协议栈产生某种行为。UT支持的指令和格式遵循AUTOSAR体系下的"TestabilityProtocolandServicePrimitives"规范。将测试平台与DUT连接,选择对应的协议测试套件与DUT进行特定的通信,配置测试套件的参数,如IP、MAC地址等,结合UpperTester的辅助作用对指定协议的测试项开展测试,测试平台收集测试数据,生成测试报告。测试设备连接示意图如图5所示。

图5协议一致性连接示意图

以一个ARP测试项为例,介绍协议一致性的测试过程。

1)配置DUT以清除ARP缓存中的动态条目。

2)配置DUT以在其ARP缓存中添加一个静态条目,包含测试平台的IP地址和物理地址。

3)配置DUT向测试平台发送UDP请求消息报文。

4)测试平台监控接收到的报文信息。

5)观察DUT的动作。

6)根据判据判断DUT的动作是否能够通过测试。

除此之外,车载以太网测试还包括AVB协议簇的测试,测试的内容和参考标准主要是;时钟同步功能(IEEE802.1AS)、流量控制功能(IEEE802.1Qav)、流管理功能(IEEE802.1Qat)、音频/视频传输协议(IEEE1722(a))。

THE END
1.车联网基础知识“造车平台” 最早由大众集团提出,并在后续产品中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平台之上,诞生了模块化的生产与管理理念。由此,平台概念也成为了大众集团行销全球的重要基石。此后数年,多数国际造车集团,都进行了平台化的自我改造。直到丰田TNGA架构横空出世,在全球范围内,“架构造车”元年,才正式来临。 https://blog.csdn.net/2401_88326437/article/details/144290855
2.部署架构和网络规划的区别mob64ca1407d5aa的技术博客LAA=Licensed-Assisted Access (License Assisted Access),授权频谱辅助接入,LTE网络用于非授权频段的技术。 LAA是在非授权频段中使用LTE网络技术, 基于LTE的载波聚合的架构。 LAA由授权频段载波作为主小区(PCell),非授权频段载波只能作为辅小区(SCell)的一种载波聚合技术。 https://blog.51cto.com/u_16213648/12783880
3.系统架构和架构设计有什么区别MC关联的架构升级和维护工作3、实施该系统设计开发工作,包括:(1)制定整车电气电源分配管理/整车通信网络/功能分配提案;(2)熟练使用CANOE等软件完成该领域部品相关的设计及数字仿真等工作,并作为knowhow和开关流程进行规范化;(3)在主管指导下,使用理论分析、Benchmark分析或其他设计工具,进行电气架构可行性分析和对比https://www.jobui.com/gangwei/pk/xitongjiagou-jiagousheji/
4.网络平台营销方案通用12篇摘要: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主要是通过生物病毒的机理分析,以实现其网络营销的发展战略。“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有效结合互联网信息来源广泛、网络渠道便利和网络营销快捷的特点,进而推动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在病毒I销管理工作中,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捷和高效的特点,同时结合病毒营销管理的https://zgcz.xueshu.com/haowen/57380.html
5.汽车CAN总线详解英飞凌开发者技术社区汽车内子模块的总线互连架构使得软件可以更轻易地实现安全、经济和便利等新特性,相比传统汽车网络架构中模块单元直接连接更加经济。 CAN总线实现汽车内互连系统由传统的点对点互连向总线式系统的进化,大大降低汽车内电子系统布线的复杂度,如图2所示。 图2. 传统网络结构 VS 总线式结构https://www.infineon-autoeco.com/BBS/Detail/62480
6.AdaptiveAUTOSAR软件架构中时间同步网络管理和软件更新策略车载软件架构 —— Adaptive AUTOSAR软件架构中时间同步、网络管理和软件更新策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12/08/78548535_1116903728.shtml
7.通用信息技术范文12篇(全文)A、父母、同学B借助于电话、网络向教师求教C、课本 11、你觉得现在通用技术教学形式适合你吗?() A、适合B、不适合C、一般 12、如果现在给你个通用技术问题(目前这个问题还没定论),可借助于教师、计算机和网络的帮助,让你自己探索,你愿意尝试吗?()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ir85zzo.html
8.《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为成行排列或按功能区划分的机柜提供网络服务的水平配线区设备。 2.1.23 智能布线管理系统 intelligent cabling management system 一套完整的软硬件整合系统,通过对电子配线设备端口连接属性的实时监测,实现对布线系统和网络设备连接状态进行跟踪、记录和报告的智能化管理。 https://www.lanfanglian.com/gfxq/119
9.2022年工业控制网络安全态势白皮书新闻动态2022年10月14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2年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批准发布国家标准GB/T 42021-2022《工业互联网总体网络架构》。《工业互联网总体网络架构》是我国首个在工业互联网网络领域中发布的国家标准,其规范了工业互联网工厂内外网络架构的目标架构和功能要求,并且表明了工业互联网网络实施的框http://www.northlab.cn/index/news/show/id/429/cid/10.html
10.奥维通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本公司及全体董事会、监事会成员、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本公司实际控制人 保证本报告书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保证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重大遗漏,并对报告书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 责任。如本次交易因涉嫌所提供或者披露的信息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被司法机关立案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51100004142_56.shtml
11.汽车电子技术——整车网络管理汽车电子过程不去赘述,最终结论就是车辆的TBOX被云端异常周期唤醒,TBOX随后又唤醒整车,如此周期往复,最终导致整车小电池电量耗尽发生馈电,馈电是整车网络管理中最不愿意见到的一幕,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随着桀骜不驯的智驾域的加入,整车网络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已经开始挑战各主机厂的企业标准。如何对包含智驾域的整车进行网络管https://www.auto-made.com/mobile/news/show-15971.html
12.通信行业深度研究:从总线到以太网,车内通信架构演化新机遇自总线技术出现以来, 各大汽车厂商及零部件供应商曾开发过种类繁多的通信协议。SAE 依据传输速度和 用途将汽车网络划分为四个等级,一个典型的车内网络会同时应用多种总线技术以 针对功能、安全需求不同的场景,保证可靠性的同时做到成本控制。以奥迪 A6 的 车内网络架构为例,其发动机及动力相关功能接到动力 CAN http://www.yitb.com/article-37254
13.标准化服务支撑新基建高质量发展科技博览科普博览资讯标准是各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实践、管理经验、运营方法等的固化提升,在支撑顶层设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基建顶层设计涉及技术、效用、安全、环保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标准先行能有效规避协调不畅、互不衔接、低水平建设、重复投资等重大问题。如《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行业标准有效支撑了我国高铁发展的顶层设计,《数据中心设计规范http://www.agricoop.net/news/show.php?itemid=14776
14.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33]互联网早期架构是围绕以下三种朴素理念构建的:1、对网络架构的设计不会一次完成,而是永远处于“未完成”和“进行中”;2、网络的很多用途要留待将来去设想;3、大众在网络上创造和分享的东西,总体而言不是“坏的”或“危险的”。[34]在齐特林看来,网络时代之所以带来一次技术和创新的大爆发,正是因为个人电脑和https://ciss.tsinghua.edu.cn/info/xzgd/118
15.广汽本田工厂数字化转型研究与实践管理信息化综合大数据平台:采用定制化HADOOP数据仓库,对以上系统关键数据进行入湖,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挖掘及模型建立。 (3)展示层 UIP统一信息门户平台:企业级信息入口平台。 图2 工厂数字化平台架构 3)基于无线网络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构筑基于5G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工厂采用光纤进行设备之间的联网通讯,但随着工艺的进化,将https://articles.e-works.net.cn/erpoverview/article1532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