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网络安全产业在全国率先起步,安全企业的数量和产值位居全国前列,但也面临全行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数据安全以及网络攻击向网络战转变等新问题”,广东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会长黄丽玲接受南方都市报专访时说,协会在网络安全社会组织领域已专心深耕20多年,一直致力于构建中国网络安全社会组织大平台,为行业社会组织赋能,持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组织自强发展之路。如今,广东网络安全事业迎来大好发展机会,协会将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做好政府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参谋助手,充分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广东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会长黄丽玲。
搭建网络安全社会组织生态体系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在推进广东网络安全建设中,协会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此外,携手网安联认证中心打造人才认证体系。2019年成为全国首个省级网络空间安全工程系列职称高级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2021年成为国际工程师资格互认项目的试点单位,与香港品质保证局等机构联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工程技术人才资格互认,通过“一评二证”权威互认,打造网络空间安全工程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卓越工程师队伍。集结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成立标准化、职称、关保、等保、信创、攻防、鉴定、学术研究等多个高级专家库,形成广东省网络安全专家库集群。依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服务机构等级评定规范》地方标准,为广东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安全服务能力进行行业等级评定、认证,面向全省组织开展广东省网络安全行业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网络安全行业科技奖励体系。
推动共建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
南都:接下来在深入推进广东网络安全建设方面,有哪些考虑?
我们将通过设立网安联基金、网安社区宣传服务站等助力乡村振兴。发动全国广大志愿者团队深入学校、企业、街道、社区等基层一线,宣传网络安全和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活动,着力打通打透听民声、集民意的“最后一百米”,深入了解网民上网用网的感受和看法。
推动网络安全产业生态进入良性循环
南都:对于广东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有哪些建议?
黄丽玲:由于网络安全各板块发展存在地区间的不平衡,特别是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建议龙头企业在做好技术引领、产品与服务保障同时,应积极联合产业上中下游企业,主动开展客户与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与技能普及、提升,深度参与国家、行业重大项目和规划建设,从而构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在网信、公安以及各行业主管部门、密码管理部门监管治理下,需要对用户做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数据安全保护的宣贯工作,让大家真正意识到信息化与数据安全、关基保护、等级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促使传统厂商、网络安全服务企业、网络安全测评认证机构等网络安全供应方做好关保、等保和数据安全保护的服务工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要打破本位竞争思维,共建新生态。目前广东网络安全新生态的打造处于蓄势阶段,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各方面在驱动着网络安全需求强劲增长,持续催生新的网络安全细分市场。这些新的市场大多是在跨界融合中产生的,需要通过生态合作才能满足安全需求。未来产业生态的逐渐完善,势必使得网络安全上下游需要在诸多细分领域找到定位,通过对行业和安全需求的深入理解,形成核心能力,避免同质化竞争,推动网络安全产业生态进入良性循环。
具体而言,在行业管理方面,社会组织作为政府管理职能的有效延伸,应发挥好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平台优势,按要求做好政策宣贯工作,积极开展行业自律,在会员企业的教育培训、宣传引导、行业自律机制等方面深下功夫。在行业规范方面,进一步规范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发挥社会组织优势,组织撰写并持续更新完善网络安全标准体系研究报告,加强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形成网络空间安全专业领域标准体系。在社会治理方面,需要发挥社会组织自身优势、调动社会资源,利用互联网思维探索网络综合治理新方式,提升全民共治共享意识,以网情民意数据推动网络社会治理,使“听民声—诉民愿—解民忧—纾民困”闭环机制得到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