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芯片之MCU——汽车电子的核心

这两年新能源汽车销售火爆,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始终受制于芯片短缺的影响,其中很大原因就是这个MCU芯片短缺,今天我们重点分析一下MCU是什么芯片。

01MCU基本概念

MCU微控制器也称单片机,是一类轻量化的数字计算芯片。

这种芯片就是把CPU的频率和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计数器、USB、A/D转换、PLC等接口甚至连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同一芯片上,具有性能高、功耗低、可编程、灵活度高等优点。

2019年全球MCU芯片下游应用主要为汽车电子、工控、计算机和消费电子四大领域,占比分别为33%、25%、23%和11%。国内MCU下游需求以消费电子、计算机、汽车电子为主,合计占比61%。

MCU芯片应用广泛,按用途可分为专用型和通用型,按位数可分为4/8/16/32/64位,按指令架构可分为CISC和RISC,按存储器结构可分为哈佛型和冯诺依曼型。

其中用量最多的是通用型、8/32位、RISC指令集架构的MCU芯片。

因为8位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易开发等优点,32位应用场景比较高端,主要用于智能家居、物联网、电机及变频控制、安防监控、指纹识别等重要领域。

目前国内32位MCU占据主要份额的45%,8位占比为40%。

将来随着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不断发展,MCU会向着更高性能、更高智能、更低功耗、更小尺寸、更安全和集成无线方向发展,64位MCU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全球MCU芯片主要集中在日本和美国企业,其中瑞萨电子和恩智浦等企业占据绝对优势,CR5达到75.6%。

中国MCU市场也仍以海外厂商为主,国内厂商主要在中低端具备较强竞争力。

而且相比于海外厂商产品种类齐全,各领域产能配置均衡,中国的MCU厂商产能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特别是家电领域。

由于车规级MCU产品门槛较高,推进较慢。行业内推进较快的厂商包括华大北斗、兆易创新、比亚迪半导体、杰发科技等,其他厂商还处于研发或认证阶段。

海外大厂恩智浦、瑞萨、微芯的MCU业务营收体量均超过200亿人民币,而目前大陆MCU厂商营收体量较小,仍处于百花齐放阶段。

国内龙头华大半导体MCU营收不过10亿元左右,兆易创新、中颖电子、乐鑫科技营收均在8亿元左右,其他厂商就更小了,所以国内的MCU厂商还有很长的发展之路要走。

02MCU细分赛道竞争情况

原本MCU厂商大多采用自研芯片内核,但随着计算要求越来越复杂,内核厂商开始出现,分工进一步细化,MCU厂商开始外购内核,将主要精力放在其他部分的研发上。

目前外购的内核中,ARM公司的Cortex-M系列占据主导地位,相比于其他系列,Cortex-M系列流水线短、功耗更低,专门面向MCU及深度嵌入系统市场。

目前海外厂商几乎都从自研内核转向使用ARM内核。此外,RISC-V由于简单且免费开源,近几年成为了32位内核市场的后起之秀,国内也有部分厂商推出了基于此架构的MCU产品,但整体数量偏少。

32位MCU产品相比16位和8位的产品集中度更高,全球主要芯片厂商都有布局,CR7接近90%,其中瑞萨和恩智浦在32位市场市占率均接近20%。

从内核技术来看,目前海外厂商已经在高中低端产品全面覆盖,而大陆厂商在高端领域的布局仍有待进步,目前兆易创新最为领先,国民技术也在快速追赶。而且从料号的角度,大陆与海外仍有10倍差距。

全球龙头瑞萨和恩智浦目前主攻车载市场,而国内厂商现在主攻消费市场,意法半导体是32位消费市场的主导者,也是国内企业主要竞争对手。

8位市场中,前7大厂商中有5家布局了8位产品,英飞凌和德州仪器没有8位产品,CR5在70%上下,其中微芯一家独大,超过30%;第二位恩智浦约占15%、三、四名瑞萨和意法占分别10%。

与32位产品不同,8位产品自研内核占据主流,由于市场相对较小,应用较为简单,料号相比32位产品也更少,但多家厂商都具备8051内核的产品。

这种内核是Intel早年开发的一个架构,后来失去专利保护后成了开源IP,各家厂商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改动后推出了各种差异化产品,目前8051MCU产品已具备完善的生态系统以及多个免费开源版本。

与海外相比,大陆厂商8位产品布局较少,而且使用8051架构的偏多,如中颖电子、宏晶科技提供的都是基于8051架构的产品,

中颖电子是8位市场的大陆龙头,目前推出82颗基于8051内核的产品。而芯海科技的8位产品均采用自研内核。此外还有比亚迪半导和富满微也布局了8位MCU产品。

由于客户需要在通用MCU基础上做定制化开发,良好的生态系统会使开发更加便捷。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硬件开发工具、软件开发工具、学习资料。

当初意法半导体就是凭借良好的生态体系建设,快速提高自身市占率。以后的厂商也都开始重视生态系统的建设。

大陆厂商在硬件工具方面开发得较为完善,跟海外巨头比没有明显差距。软件工具上大陆厂商大多直接采用第三方开发工具,海外厂商也是,只不过选择上比我们更多样。

学习资料上,海外厂商提供的多以英文为主,大陆厂商凭借提供中文资料和培训便捷,成为抢占本土市场的一大优势。

还有部分大陆厂商建立了自己的开发者社群,并通过大学计划、大学生竞赛等方式,宣传品牌并培养有潜质的研发人员。

03下游应用

目前MCU下游应用两大领域是汽车电子和物联网。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拓展,MCU应用场景日趋丰富。ECU泛指汽车上所有电子控制系统,负责控制汽车行驶状态并实现各种功能。

MCU芯片是ECU的运算处理器件,是汽车电子系统内部运算和处理的核心。无论是开关雨刷和窗户,调整座椅,还是车载娱乐,辅助驾驶,几乎都用MCU来控制。

目前单辆汽车的半导体器件的数量中,MCU芯片占30%,仅次于功率半导体。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以及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MCU的用量将进一步提升。

物联网MCU目前增长较快的领域是消费物联网和车联网,其中一个重要应用是智能控制器,采用传感器+无线模块通信+MCU三者协同的模式发展,而且这个领域发展很快,之前我们分析拓邦股份的时候就提到过。

随着物联网多技术融合以及需求多样化,智能终端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原来的8位MCU产品将要被32位替代,MCU的需求量和价值量同步提升。

目前物联网产品中普及率正在快速提升的是无线耳机、智能手环与智能手表这类可穿戴设备,由此带动了低功耗MCU需求提升。

智能家居的发展也很迅猛,这是对传统家电行业的全面升级,其中每一个智能终端、节点、网关都需要MCU进行模块连接,数据交付,实时控制与显示。

目前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家电是应用最多的领域。

目前海外大厂在汽车、工控、消费电子三大市场中错位竞争。

瑞萨和恩智浦定位高端汽车和工控市场,瑞萨原本在汽车领域就具备领先地位,而恩智浦前期在医疗和通讯有所布局,2015年通过收购进军汽车领域。

微芯和意法定位中低端工控、消费电子市场,微芯2016年通过收购Atmel,在工控领域形成全面覆盖的产品线。意法半导体在物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布局全面,但在高端的工控、车规领域仍有所局限。

英飞凌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等领域长期经营,定位高端,价格偏高,且在2020年完成对赛普拉斯的收购,完善汽车电子产品线的同时进军消费电子领域。

德州仪器主要深耕工业控制与通信领域,在低功耗产品上有绝对的技术优势。

经过消费级市场的积累后,再开始向工业级甚至车规级切入。

从行业标准来说,汽车最严格,其次是工业,消费门槛最低。大陆厂商切入市场时几乎都选了消费类市场,如兆易创新、华大半导体、国民技术、中颖电子、芯海科技。

小家电领域国内已有部分企业有所突破,相比于其他领域,小家电的MCU产品迭代更快、需求差异化,而国内MCU厂商相对国外大厂,能够提供及时的、更全面的本地服务。

这个领域做得比较好的有中颖电子、宏晶电子,这些厂商深耕8位MCU产品,一方面通过各种技术创新建立起行业壁垒,另一方面寻找空白市场,推出全新产品。

目前,大陆厂商中颖电子、台系厂商盛群半导体、义隆电子、松瀚电子均已经拥有较高市场份额,这四家厂商2017年合计市占率达78%。

车规级MCU需要同时保障功能和安全性,因此无论是工作环境、使用寿命还是交付良率,都要比消费类和工业级MCU严苛,认证周期也更长,因此成为国产替代最难突破的领域。

目前,兆易创新、芯海科技、华大半导体、比亚迪半导等均有车规验证的产品通过,由于后装市场无需车规认证,国民技术从后装市场切入并规划车规级产品,中颖电子预计2022年上半年将推出车规级产品。

还有芯海科技也计划募资2.9亿元,总投资3.9亿,用于车规级MCU开发,预计未来销售量可达2亿颗以上,实现动力域、底盘域、车身域、信息娱乐系统、智能座舱的全面覆盖。

THE END
1.汽车mcu概念是什么?电动汽车mcu是微控制单元,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电动汽车mcu介绍如下:电动汽车mcu原理:电动汽车mcu将计算机的CPU、RAM、ROM、定时数器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电动汽车mcu按用途分类如下:分为通用型和通用型。通用型:将可开发的资源(ROM、RAM、I/O、https://auto.china.com/mip/859020.html
2.汽车mcu是什么意思mcu是Motor control unit的缩写,意思是电机控制单 元 ,就是控制电机动作的模块。汽车mcu就是汽车的微控制器,可以控制汽车内所有的电子系统,包括多媒体、 音响 、 导航 、 悬挂 等。mcu就相当于汽车的大脑,不仅具备高处理性能,其节点处理能力也非常优秀。所以承载着汽车系统中的各种运算功能,并且可以平衡各个电子系统https://www.yoojia.com/ask/3-11536556400668823095.html
3.汽车mcu是什么模块易车汽车新闻为您提供关于汽车mcu是什么模块的最新汽车资讯,汽车mcu是什么模块相关的最新易车号文章,为你购车提供参考。https://news.yiche.com/tag/3207705.html
4.汽车mcu是什么模块汽车mcu的功能和作用→MAIGOO知识摘要:汽车mcu是单片机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在汽车上属于控制电机动作的模块,在汽车的各种外围电路与接口电路连接控制。随着汽车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汽车mcu的功能作用越来越多,现在汽车mcu负责车辆的通讯、能源、存储、感知以及计算等方面。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汽车mcu要求具有耐高温和坚固的特性、有高处理性能、有优https://www.maigoo.com/goomai/273055.html
5.MCU揭秘之汽车MCU和ECU的区别是什么MCU(Microcontroller Unit)和ECU(Engine Control Unit)是汽车电子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电动智能车系统中,使用频率非常高。它们在汽车的运行和控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将揭秘MCU和ECU之间的区别,并介绍它们在汽车电子系统中的功能和应用。 什么是MCU https://www.clxet.com/kepu/1483.html
6.简单说说汽车MCU会有哪些功能用以满足ISO26262功能安全要求公众号也就是说, 为了保证内存的正确性,汽车级MCU会有一种叫ECC的安全机制,以减少单点故障率 (如果内存出错了, ECC就会报错)。那么ECC安全机制本身也是有可能出错的,此时内存没有出现问题,于是这类错误就归属于潜在故障。 那么为什么先单独提这两个错误? ISO26262不同的Automotive SafetyIntegrity Levels (ASILs)等级对https://www.51fusa.com/client/information/informationdetail/id/362.html
7.产品已推出超声波倒车雷达车灯LED矩阵控制芯片等汽车通用MCU极海G32A/APM32A系列汽车通用MCU,基于Arm? Cortex?-M0+/M3/M4F内核,拥有6大系列,14款细分产品,已通过AEC-Q100车规可靠性认证,符合ISO 26262 ASIL B功能安全产品认证标准,工作温度范围-40℃~125℃,已广泛上车应用于BMU电池管理单元、BCM车身控制模块、充电桩、座椅/拖车控制器、T-BOX、OBC车载充电机、车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45141932839387648
8.SPC532bitAutomotiveMCUFree graphical IDE for Power Architecture? products ASIL-D compliant SPC56 L-line and SPC57 S-line Devices Optimized for safety-critical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精选 视频 查看全部 SPC58 Chorus系列 Power Architecture微控制器 SPC58 MCU系列:为汽车提供安全保障https://www.st.com/zh/automotive-microcontrollers/spc5-32-bit-automotive-mcus.html
9.精进中的曦华科技车规级MCU目前,国产汽车MCU市场占比小、品类少且大多处于低端应用领域,曦华科技以整车智能化场景应用为车规级MCU产品研发核心,在严格保证产品安全性及功能稳定性的基础上,不断实现产品的更新迭代,重点布局控制类车规级MCU产品矩阵和车规级MCU多场景应用。 曦华科技下一代多核车规级MCU,通过多CPU内核(lockstep)处理器架构和https://laoyaoba.com/n/840828
10.车载mcu是什么意思车载mcu就是汽车上的微控制器,它相当于人类的大脑,控制着汽车内所有的电子系统,比如多媒体、音响、导航、悬挂等。 它连接着汽车所有的电路,属于汽车的中枢神经。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mcu必须有着耐高温和坚固的特性,使之在复杂的汽车内部环境中不容易损坏。汽车的车载MCU升级,一般是对汽车导航系统的mcu升级。https://www.youcheyihou.com/jxwd/52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