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乌鲁木齐市那天下着大雪,这时民街后院,玉石买卖主要集中在院子中央的室内了。就是有人出来的那个门里面。我进去看了看,主要是垃圾和普品。
这样的镯子我第一次见到——青海烟青常见,但是带这么多达到脂白玉的确实稀有!!我当即兴奋起来,开始耐心侃价!!
在乌鲁木齐市稍事停留,我赶往和田——一个让爱玉者心潮澎湃的圣地!!
一到巴扎上,我赶快拍了一块用俄碧制造的假戈壁碧玉料子。因为最近在网上卖这样假货的人太多,很多朋友給我发来照片让我帮忙甄别。
大家看仔细这个假戈壁的特征,其实人工雕琢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
12月28号是周日,有大巴扎。上图是巴扎上的精品小料的销售区域。我从第一天就看上了一个精品熟透的羊脂小料子(大概4点5克),一直到走都没有拿下——价格太高!所以说,精品降价还有点难度,估计到09年低有可能会便宜些。当然,这个料子一直到我走也没有卖出去,呵呵!看来天价也不好出手啊!!
即使在和田,即使是小料子,精品也非常稀有,大部分都是这样差口气的料子。
一个带糖的籽料。市场上有很多用糖山料磨制的假籽料,用糖色冒充皮子。但是眼前这个料子裂缝里面的水草纹表明它是真籽料。
青玉镯子就是这样的料子开的,青海料还是和田料?我个人认为是2-3级青海山料。其实区分它们的产地没有意义,反正品质和价格都差不多。
一块很有特色的料子。这样的料子应该是适当含有直闪石,料子特别细腻,直闪石含量多的地方还会有条纹状结构甚至出现猫眼效应。这样的料子一般透光性比较差,但是细腻度非常高,皮子也往往非常薄,价格也很高。眼前这块局部透闪石含量较高(算是缺点),所以出现条纹状结构,价格稍高,放弃!
一块白玉僵化的青花墨玉,可惜了!重器即将出场!!这个料子大家可能以前见过照片,但是一定没有我现场拍的详细!!!
这两张照片分别是阳光下和阴暗处的对比照片。这样的料子实在是难得一见,我就拍仔细些。看到这里,大家先想象一下这是块什么料子,呵呵!
料子其他几个部位的详细照片。大家观察一下它的特点:料子皮子薄,说明肉质细腻紧密;表皮略带棕色,里面透出纯黄色的底色,难道是黄玉?!呵呵!那咱们不妨仔细观察一下打眼的部位。
打眼的地方可以看来,里面黄色均匀纯净,没有色差过渡,恭喜您!您答对啦!就是黄玉!!这个料子是一位汉族朋友淘到的,他表示自己很喜欢,要保留着自己玩,不过咱们看看也很有趣啊!呵呵呵!好东西!!!我仔细看了又看,学习再学习!!淘这样的料子,只可以在打眼以前淘才可能便宜,否则打眼一开门,实在就买不起啦!!所以我拍了详细的照片,尤其注意观察外部特征——仔细学习是捡漏的必备条件啊!
一种很像桃花石的东西。市场上纯净的桃花石其实是很贵的(虽然这种贵受到一些专心玩和田玉的朋友的鄙视,但是精品桃花石的价值市场确实是存在的),于是桃花石的赝品也应运而生——武林中把这种思维叫剑走偏锋!!呵呵!
这7个子料全是染色,货主挑选的也是比较一口气的料子染的,比较难找到破绽。
上图是且末糖白玉制作的假戈壁料子。大家不要嫌我啰嗦啊!确实有太多朋友给我转来这样的图片让我帮忙甄别。所以在这里我就多介绍几遍,一面大家今后上当。
大家注意这个料子表面的光泽和水头特征,其实是岫玉。
呀!这个料子怎么特征和上面那个一样?呵呵!那是因为它也是岫玉嘛。
几块整体还不错的青花,但是细看都窜浆了,不够完美。其实每一个完美的青花镯子都是需要一点运气的
一块原本是褐色皮子的很特色的料子,可惜被人二次上色了,并且上得不怎么成功。这样的料子连原本的价格也卖不出来。呵呵!染色也是有风险的啊!
以后大家遇见这样表皮的料子千万不要碰,这个料子表面的麻点竟然是用榔头敲出来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特色石皮子呢。下集预告:《带你到和田买玉游记-下集》
这天运气不好,我转悠了一个多小时,人已经越来越多,但是没有看见上眼的玉石。其实在和田淘玉,最主要的就是要勤快,没有什么秘籍和捷径,只要多跑路,随时随地都有机会遇见合适的精品。虽然我目前还是无神论者,但是还是相信天道酬勤的道理的。
在和田呆了很久,没有遇见策勒的朋友,呵呵!咱有办法——咱去策勒!!我们到得比较早,巴扎上人还不多。没关系,既来之,则安之,咱等。
先等来一堆垃圾料子,他们宣称现在没有好戈壁玉了,说这已经是最好的了,呵呵!鬼话连篇!好东西是少了,但是这些还是垃圾。
人越来越多,但是摊位上还是没有好东西,比较精品的戈壁玉都藏在他们的贴身口袋里。上图的几块小黑青不错,但是价钱不低。不过这里毕竟是策勒原产地,侃价比较容易。在新疆淘玉经常遇见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有时候好料子比差料子便宜——即使在同一个人手里。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货主买来的价钱就是这样,或者差料子是代销的。
随便拿起一块白色的,呵呵!人造的!
看到我比较识货,货主有些尴尬,极力要把这个真戈壁推销給我。我感觉,他有点在面子上过不去,但是看着料子上这么多杂质,我还是放弃了。
这家主人卖货很有经验,真货假货混合得很巧妙,挑起来很费劲。最终我也没有挑到合适的。
呀!这个摊位上这么多白戈壁!!!呵呵!不要激动先,咱们拿近些看看!
是人造的!
摊位上全是垃圾。以前在这里面偶尔可以找到肉质不错的戈壁玉,现在很难了。在巴扎上,好东西基本他们都在口袋里面装着。
有人从口袋里面拿出这个黑青戈壁,记得在1500以上,但是不够黑,而且一面微窜浆,放弃!重器即将登场!!
这块料子除了不够黑(通体军绿色),几乎完美!肉质绝对是最细腻的那种。说来这个料子还是很有来头的,我第一次见到它是在乌市的一个精品店里面,叫价两万,还价到最后,店主称本钱1万。我不甘心,费尽心机找到送料子的人,那个人说本钱5000,低于7000不卖,我找来维族朋友帮忙侃价并出价到2000,反正结果是未遂。
大概1个月以后,当我把这个料子都忘记的时候,咱们坛子上的一位北京朋友給我发来短信,说他的朋友在且末遇见一块精品戈壁,大概7-8千可以拿下,彩信发来我一看,呵呵!正是这块!!有趣吧!呵呵!侧面说明,精品料子实在不多啊!
玉器论白论克买卖。玉器以白为贵,北方比南方更看重白度,这本不错。可是玉器除了色度之外,还必须综合考察其油性、硬度、韧性等指标。同为和田子料,在色度相差不远的前提下,其余几项就显得尤为要紧。玉器加工完成后,价值的高低还取决于工手和有无绺裂等毛病。经常看到有玩家根据玉器白度,划一定价多少钱一克的怪现象,将其余几项指标视若无物,如此玩玉,可谓简单化矣。
鉴定师岳工回答于:2008-3-2611:50:00(新疆宝玉石检测研究中心)没有任何子料的痕迹,这样的东西有什么必要关心是不是子料?
玉器质量鉴定与评估玉家大院和田玉专卖/2011-04-07玉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人物、花卉、器皿、鸟兽等,对不同种类的玉件的质量鉴定和价值评估是不同的,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玉件要有创意,整体的设计要根据玉石性质、形体、颜色量料取材,做到剜脏去绺因材施艺,玉件明显部位无脏绺。对一些不能给人以美感的玉石自然形体要注意破形。
玉件造型要优美、自然、生动、真实、比例适当。整体构图布局合理,章法要有疏有密、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做工要细致,大面平顺,小地利落,叠挖、勾轧、顶撞要合乎一定深度要求。玉件表面要光亮滋润平展,大小地方均匀一致,造型不走样,过腊均匀,表面无绿粉和其它脏物。木座与产品大小比例要合适,纹样协调一致,花纹细致整齐,清洁利落。落窝严实平稳,粘接牢固。木座喷漆光亮,无堆漆流漆和麻点。对压金丝、银丝的木座还要看压丝工艺是否好,是否牢固。锦匣应美观大方、不塌盖、不走型、大小合适、表面清洁。木匣除要看上述因素外,还要看木质和工艺。对玉件的包装来讲,锦囊要适合,能保护作品。
通常人们对玉雕产品制作工艺的质量等级划分是有依据的,有些工厂将玉雕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品,有的将玉雕产品分为特级品、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四个级别,不同的分级和级别,也可以相互对应,我个人观点是将玉雕先分三个级别,珍品、佳作和一般玉雕作品,一般玉雕作品又根据玉雕品种进行分类,每一类又根据选料、造型、琢工、抛光几方面划定的,大致可将一般玉雕产品划分为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三个级别。
一般玉雕作品质量鉴定与评估
玉器花卉质量分级标准
1)一级品标准:
①玉石使用:玉石处理正确,使用合理,能反映玉石质色美,脏绺去的比较干净,色分的比较清楚,摆放平稳,形美。
②造型设计:
a、构图完整,布局不乱,主次搭配重点突出,瓶样好,规矩。
b、花形美观,枝叶活泼,草虫、小鸟、动物动态栩栩如生。
c、挖脏遮绺,运用料质色的特点明显。
③琢工:
a、各部分安插位置正确,大小适宜,推凿层次清楚,不懈不乱。
b、花、叶、枝、干、草虫、小鸟、动物逼真,工艺细腻。
c、瓶身线条准确,子口严紧。
④抛光:亮足,大小地方一致,均匀。
2)二级品标准:
①玉石使用:玉石使用有缺欠,带有脏绺,色质分不清,摆放平稳但不美。
a、构图不完整,布局乱,层次不清,重点不突出,瓶样差。
b、花、枝、叶、草虫、小鸟、动物安排欠佳,呆板。
c、瓶样不好,盖与瓶身不协调。
a、各部分安排位置大小欠佳,推凿层次清楚。
b、花、枝、叶、草虫、小鸟、动物虽作工细,但形象不准。
c、瓶身线条基本准确。
d、缕空眼地偷工,影响造型。
④抛光:亮足,大小地方一致均匀。
3)三级品标准:
①玉石使用:用料不正确,脏绺未作处理,摆放不美。
a、无章法,无层次,孔眼乱。
b、花、木、鸟、虫、动物形象丑。
c、瓶样无型,无瓶膛。
③琢工:整体雕琢粗糙,形象不准。
④抛光:抛光粗糙。
玉器鸟类质量分级标准
①玉石使用:玉石形状取舍得当,无脏、绺、摆放平稳、美观。
a、造型烘托玉石质色美。
b、鸟的特征明显,动态生动。
c、羽翼活泼自然,花木安排适宜。
d、整体布局主次分明,安排得体。
a、鸟的比例正确,特征鲜明准确。动态自然、生动、传神、活泼。
b、头冠、眼、嘴、舌、颈羽毛、翅尾顺畅自然,工艺细腻,层次清楚。
c、腿爪有力,树干、花草、石景挤轧真实美观。
④抛光:亮足,滋润、均匀、板正不走形。
①玉石使用:玉石取舍欠佳,带有不防碍造型的脏绺,摆放平稳。
a、未按料质色设计造型,烘托玉石质色不够美。
b、鸟的特征不明显,动态一般。
c、羽、翼、花木安排一般。
d、整体布局主次不够鲜明,安排不够得当。
a、鸟的比例基本正确,特征不鲜明,动态呆板。
b、头、冠、眼、嘴、舌颈、羽毛、翅、尾安插有缺欠,工艺不细。
c、腿、爪死板,花木、石雕琢不细。
④抛光:同一类标准。
3)三级品要求:
①玉石使用:用料不当,脏绺未作处理,有断绺,摆放不稳不美。
a、造型呆板,不合比例。
b、鸟无特征,结构不对。
c、羽、翼、花木粗糙。
d、布局紊乱,不合理。
a、鸟的头、身、尾比例失调,形象不对。
b、头、冠、眼、嘴、颈、羽毛、翅、尾安插不合理,作工粗糙。
c、花、木、石雕琢无形象。
④抛光:亮度差,不匀,有痕迹。
玉器器皿质量分级标准
①玉石使用:用料干净正确,无明显脏绺,盖、身、足色调衔接顺畅,摆放平稳。
a、仿古器皿要稳重、规矩,上下匀称、纹饰协调。
b、用具器皿各部位比例协调,造型美观,均衡周正。纹饰得体,烘托玉石质色美感,梁、链、环比例恰当匀称。
c、动物形器皿:动物动态自然,与器皿结合得体,纹饰搭配协调。
a、各部比例准确周正,膛足均匀。
b、顶钮、两耳钮、缕雕、鼓满上下左右匀称,工细,有神。
c、浮雕纹饰清晰,转折顺畅,叠挖细致,地子平顺。
d、子口严密,边线整齐、对称。
e、梁、链、环大小适宜一致、周正、匀称、均衡规矩。
f、缕空眼地干净利落,不多不伤,棱角清晰,墙直平顺。
④抛光:全器洁净、光亮、平滑、均匀。纹饰、环、链、镂空花抛光各部分亮度一致,不走形。子口平顺,推摇无响声。
①玉石使用:用料有小缺点,但对大造型无影响,绺裂不冲口,环链无绺,脏出现在局部,并得到很好的处理,摆放平稳。
②造型设计:造型比例欠佳,纹饰与造型搭配不够协调,环、梁、链与造型比例有缺欠,盖钮、腹耳纽、足设计大小、纹饰、繁简不够得当。
a、整器边线不匀称、规矩,局部有损伤现象。
b、纹饰、纽、环链、梁、缕空琢工不细,走形。
c、内膛有不平不足和薄厚不均现象。
d、子口欠严紧,不对称。
④抛光:基本达到亮度一致,但有小缺欠,有欠平顺,亮不足,亮度不均等现象。
①玉石使用:有明显缺欠,料使用方向不对,有绺有脏,有冲口现象,影响美观。
②造型设计:比例失调,纹饰不协调并粗糙无章法。环、链、梁大小和安排不合理,影响造型。盖纽、腹耳纽、足设计简单粗糙,大小不一,缕空孔眼大小安排影响造型。
a、造型不对称,比例失调,有伤残。
b、纹饰、缕空粗糙。
c、环、链、梁大小不一,不对称。
d、子口不严,不规矩。
e、内膛薄厚不均,不足或有伤残。
4)抛光:抛光粗糙,表面光亮,内里未抛光。
人物质量分级标准
1)一级品标准
①玉石使用:
对玉石的质、色取舍恰当,挖脏遮绺,量料施工,达到形色美观,摆放平稳。
主体人物形态美观,陪衬物适宜。组合人物有呼应,布局合理,主题突出,达到各种人物脸、手、身段、衣纹、动态、陪衬物等的常规造型要求。如仕女脸秀美,佛人脸肃穆,怪人脸怪诞,童子脸稚气,对高文件作品还要求达到动态传神,情节感人。
脸、手、身段、衣纹、发髻雕琢准确、细致,比例恰当,陪衬物生动真实,大小适宜。大小部位勾轧、撞掖镂空利落。碾轧细腻。
④抛光:
整体洁净,平顺,不走样,发丝清楚,亮度均匀,无划痕折皱。
2)二级品标准
①玉石的使用:玉石使用基本正确,取舍利用无大的缺点,形色美观,摆放平稳。
②造型设计:主体人物形态自然,陪衬物大小、安排略有不当之处,但无伤主体。组合人物虽有呼应,能烘托主题,但布局欠佳。人物手、脸、衣纹、动态、陪衬物等能达到常规
要求,如脸五官安排正确,手大小比例合适,动态自然协调。
脸、手、发髻雕琢正确,细致,身段、衣纹、陪衬物雕琢有缺欠,大小部位勾轧、撞掖、镂空干净利落,碾轧细腻,小部位欠佳。
④抛光:整体洁净,平顺,亮度均匀,小地方有欠缺,有划痕或有亮度不均现象。
①玉石使用:玉石使用有明显缺点,有脏绺影响玉石美观,色混不清,摆放失衡。
②造型设计:人物形体安排欠当,衬物与主体不协调,组合人物无主题,无呼应,比例失调,整体造型紊乱,人物脸、手、动态、身段、衣纹、陪衬物不美,如五官、头型、手大小、姿势明显失衡,身段呆板。
③琢工:只有形象,没有细工。形象粗糙,有人体臃肿或伤害造型的部位。
玉器山子雕质量标准要求
①玉石使用:各种料都能使用,对脏、绺、皮处理得当,找形好,稳重、峻秀、奇特。
a、定坐正确,因料定材,因质施艺。
b、内部构图与外型协调统一。
c、内景有意境,有生气。
d、人物比例正确适中,安排得当。
a、近大远小或散点透视正确。
b、景物虚实感强,雕琢细腻。
c、人物、景物、山石、水流深雕、浮雕、缕雕形象准确。
d、点缀陪衬因形而异,烘托主题。
④抛光:亮足,匀。板正不走形。
①玉石使用:对脏绺处理欠佳,形差。
a、造型主题不突出,紊乱。
b、各种人物、景物、殿阁比例失调,意境不好。
c、玉石质色与造型不吻合。
d、透视关系掌握欠佳。
a、雕琢深浅掌握不合适,但工艺还细。
b、人物、景物、殿阁轮廓有,形象不够生动,比例失调。
c、有减工意不到的部位,整体形象不统一。
④抛光:同一级品标准要求。
①玉石使用:明显有错误,对玉石色质有破坏现象。
②造型设计不伦不类,人物、景物、殿阁、山水、动物比例失调,摆放不美。
③琢工粗糙。
④抛光差。
玉器兽类质量分级标准
①玉石使用:用料干净,正确,脏绺处理得当,摆放平稳美观。
a、比例准确,兽特征明显,动态活泼,夸张得体。
b、细部安排自然协调,能烘托兽的各种不同造型。
a、兽的特征刻划准确、生动、活泼、有神,比例安排恰当。
b、四肢、肌肉、角、发弯伸自然有力,动态准确。
c、细部妆饰顺畅有序、自然、细腻。
④抛光:抛光亮度足、匀、平顺、不走形。
①玉石的使用:基本正确,但有缺点。局部脏绺应处理而未处理,摆放平稳但不够美观。
a、兽特征刻划一般,比例安排基本正确。
b、四肢、肌肉、角、发伸展缰硬、动态欠协调。
c、细部妆饰粗糙。
③雕工:
a、兽的特征刻划基本正确,但不行动、有神,比例安排欠当。
b、四肢、肌肉、角、发伸展欠当,动态有缺欠。
c、细部妆饰雕琢较粗糙。
④抛光:同一级品标准。
①玉石使用:不正确,有脏绺,摆放不稳,不美观。
a、兽呆板,比例失调。
b、四肢、肌肉、角、发安排不当。
c、无细部妆饰。
a、没有刻划兽的基本征。
b、无肌肉、四肢、角、发的细部制作。
④抛光:抛光比较粗糙。
中国四大经典名玉玉家大院和田玉专卖/2011-04-06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玉国,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藏量极广。据《山海经》记载,中国的产玉地点有200多处,一些著名的玉矿至今仍在开采,为中国玉雕艺术的向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中国最著名的玉石是新疆和田玉,它和河南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和湖北的绿松石,称为中国的四大玉石。
和田玉
和田玉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东——塔什库尔干,和田——玉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矿等。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质状光泽,硬度5.5——6.5度。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5000米高的山岩中。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为山料。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之纯净度。
其主要品种有: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糖玉、墨玉。
独玉
岫玉
岫玉因主要产地在辽宁岫岩县而得名。岫玉形成于镁质碳酸岩的变质大理石中,我国这种玉种的矿床很多。岫玉外观呈青绿、黄绿、和淡白色,半透明,抛光后呈蜡状光泽,硬度为3.5-5度。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所用的玉材产于岫岩县境内的细玉沟,俗称老玉,为透闪石软玉。商代妇好墓种出土玉器多数玉材与岫岩瓦沟矿产岫玉相似。瓦沟矿岫玉开采历史悠久,储量丰富。为我国当前主要的产玉矿区,岫玉产量占全国60%左右。
绿松石
让创意永不枯竭——记扬州玉雕师朱逸坤玉家大院和田玉专卖/2011-04-06
由水晶转攻白玉
坚定创新的脚步
获奖作品:
从玩和田玉的种类看人的个性
只从金钱价值方面着眼,更锱铢计较;并希望得知货源,另出手段去获取,以求捷足先得。
凡此种种,都可见有些人玩玉爱玉,绝非为求储乐和怡情养性,而只望获得---且要占尽便宜去获得。
和田玉基本地质表现特征:
1.和田玉几乎全部由细晶和微隐晶质、隐晶质结构的透闪石组成(优质和田玉透闪石晶体在0.01毫米以下),一般占96%—99%,杂质主要有:磁铁矿、磷灰石、黄铁矿、透辉石、镁橄榄石、粗晶状透闪石、白云石、石墨,其中隐晶质结构质地,含杂质极少者尤佳。
2.和田玉形成于2.5亿年前的华力西期,特别是华力西中晚期,围岩主要为中元古界长城系(距今17亿—14亿年)和蓟县系(距今14—10亿年)中的镁质大理岩。一般来说,围岩越纯越白,容易形成白玉并且质量也越好;围岩中含铁多容易成青玉;含炭多产生墨玉;围岩含锰、钛多色灰暗;含镍、铬色翠绿。
3.对和田玉形成有利的侵入岩是花岗岩、闪长岩的过渡岩类,一般来说,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易形成白玉和青白玉,闪长岩易形成青玉。靠近岩体和田玉颜色越深,远离岩体颜色越浅。
4.和田玉多在断裂构造带上或附近,特别是在构造带的上部。
5.和田玉形成时的温度为300℃—450℃,压力为0.2—1千巴。
各区段和田玉特征及资源量概况:
1.西部:从塔什库尔干县大同玉矿经密尔岱到叶城县西河休,矿化带断续出露长约70公里。单个和田玉矿床矿化带一般宽3—5米,矿脉厚0.1—0.6米,矿化带最长约100多米,单矿脉长1.4—1.8米。玉石以青玉、青白玉为主,少量白玉。叶城县西河休,主要以糖青白为主,玉石工艺性较好。按东西向每隔2公里就有一个和田玉矿点推算,在70公里长度范围内有35个和田玉矿点,每个和田玉矿点平均按1000吨计算,则该区和田玉资源约为3.5万吨。
2.中部和田地区:从皮山县的赛图拉至于田县的叶黑浪沟,和田玉山料矿化带断续出露长约450公里,和田玉山料主要分布在于田县、和田县,皮山县和策勒县也有分布。如于田县的阿拉玛斯、赛底库拉木、哈尼拉克、其汗可、叶黑浪沟等,和田县普什至黑山一带、奥米峡等地。和田玉矿脉一般长10—50米,厚0.3—0.8米,玉石主要以白玉和青白玉为主;皮山县主要分布在新藏公路219国道以北赛图拉至康西瓦一带,矿化带带长20—200米,宽0.3—1.5米,多为青玉和青白玉,结构较粗大;策勒县也有分布,主要在乌鲁克萨依大队以东的阿克白乃克山,以青白玉为主,质量总体较差。仔料主要分布在洛浦县、和田县的玉龙喀什河及其古老河床阶地上,有羊脂白玉产出;墨玉县也有分布,主要在喀拉喀什河出山口普基至秃斯阿克其的阶地上;山流水主要分布在玉龙喀什河上游汗也依拉克及木孜塔格冰山以北的河道中或冰积物中;戈壁玉主要分布在策勒县。
和田地区山料资源量估算情况,按东西向每隔2公里就有一个和田玉矿点推算,在450公里长度范围内有225个和田玉矿点,每个和田玉矿点平均按500吨计算,则该区和田玉资源量约为11.25万吨。
3.东部且末县至若羌县:和田玉矿化带断续出露长220千米,估计和田玉矿点110个,每个矿点和田玉资源量按500吨计算,则该区资源量约为5.5万吨。且末县主要分布在哈达里克河、塔特里克苏、塔什赛音等地,若羌县主要分布于库如克萨依至里山一带。矿床矿脉一般长10米—40米,矿脉厚0.1—2.6米,且末县多以青白玉及糖玉为主,若羌县外山以糖包白为代表,里山以黄玉为代表。
玉器的造型分类——艺术造型类玉家大院和田玉专卖/2011-04-06
艺术造型类即经过一定的艺术构思和设计,将玉石雕琢成带有一定纹饰、表达一定意义的立体形象的玉器。广义上讲,人间万物皆可作为表现对象,一些抽象图案也屡见不鲜。此类玉器主要用于陈设、收藏、赏玩,具体可分为人物、兽、花鸟、器具、山子这几类。
1、玉件人物
玉器人物用料要求较高,一般都选用质地细腻、颜色均匀且沉稳润泽的翡翠、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青金石、珊瑚、绿松石等高档玉料,用这些材料做出的人物脸部色泽匀净且整体视觉沉稳,从而使得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反射光较强且底纹、纹路较多的水晶、芙蓉石、木变石等玉料不适宜制作人物,而带俏色的玛瑙是当代琢制玉器人物的主要玉料之一。人物又可具体分为佛像、仙人、神话人物、仕女、老人、小孩、历史人物、现代人物及外国人像等。人物造型要求注重身材,注重人物脸部的刻划,注重人物神态及情节内容。
2、玉件兽
总的来说,兽类用料比较广泛,尤其是杂色料子最宜,制作要求做什么像什么,尤其是注重各种动物的不同习性,动静自然,神态传神。具体又可分为神话兽,如龙、凤、麒麟、朱雀、辟邪等;写实兽如鸡、牛、狗、马等。其作品有单件,也有成对的,更有成套的,如子母兽、八骏马、十二生肖等。
3、玉件花鸟
玉件花鸟又可分为玉件花卉、玉件鸟类、玉件虫鱼。
玉件花卉选料、用料依照圆雕作品立体三面观赏的功能和花卉优美鲜艳的特色,多选择形状饱满、色泽明快艳丽、质地细腻、少绺裂的玉料,如翡翠、珊瑚、绿松石、玛瑙、岫玉等。玉件花卉的题材多选用牡丹、月季、山茶、牵牛花、萱草、梅、兰、竹、菊等,也常采用民间喜闻乐见的寓意吉祥如意的组合花卉,如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喜上梅梢(梅花、喜鹊)等。为增强作品生活情趣,花卉间常配有鸟雀虫草。
4、玉件器具
玉件器具要求用料质色均一,形状规矩,其造型看似简单,实则要求加工技艺较高,并且往往与压丝、薄胎、内画、活环活链、子母口、刻字等特殊技艺相结合。玉件器具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器皿,是器具中最常见的品种,又可分为:传统器皿,有瓶、炉、薰、尊、垒、卤、觚等;实用器皿,像酒具、茶具、餐具、烟具等,有杯、碗、壶、盏、盒等;兽形器皿,如羊尊、鸭罐、龙觥、羊罐、鸭尊、兔尊、狮尊、牛尊、凤瓶、鸳鸯盒等。
(2)文房用具,有笔架、笔洗、笔筒、镇纸、章坯等。
(3)健身娱乐用具,有玉枕、玉座垫、健身球、按摩棒、玉围棋、玉象棋等。
(4)乐器,有玉笛、玉箫等。
(5)兵器,有玉刀、玉剑、玉戈等。
(6)车船,有仿古车辆、龙舟、画舫等。
(7)建筑,有亭、台、楼、榭、塔、庙、寺、城等。
5、玉山子
以艺术形式表现自然景物、人文景观和历史场景,取材广泛。山子因玉料体积重量不同,作品巨微不一,大的山子可达数吨重、一二米高,小的只寸许大小。小品山子料精,以白玉为多,细腻而精巧,有沉静、典雅之书卷气,可作案头摆设。大型玉山子场面宏大,雕琢有花木、山水、云石、楼阁、人物等,气势蔚为壮观。大型玉山子是在一定历史、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出现的,其制作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型玉山子最能代表玉器的制作水平
山料的特点是块度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质量常不如山流水和子玉。一般玉质差不多的情况下,子料是山料的5-7倍的价格,因此很多不发商贩利用各种方式制造假子料。
但是由于现在子料/籽料太贵,所以对于玩玉的人来说,难免会考虑到用山料来做大的摆件。
而选购山料其实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下面我们分别展示几块小山料供大家参考。
大家先看看下图的这块山料,看着白度不错,就是好像密度不好——显然表面有磨损形成的白色粉尘。那么里面是什么样子呢?请看下图:
呵呵!原来就是密度不好,里面窜满窜浆
再看下图的另外一块料子
这块料子外观感觉料子完整干净,但是里面却出现一道很深的裂。
这个料子看外表感觉部分还不错,部分外面有包岩。那么里面是??看下图
竟然也呈丝状窜浆,而且裂很穿!!
再看下图的料子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没有信心了,呵呵!不要紧,这个料子确实看着不错的,里面?看下图:
里面也确实不错,干净细腻!!
看了上面的图例,大家就理解为什么山料产量那么大,但是精品还是比较少见了,呵呵!不过如果咱们学会了看山料,还是有不错的料子的,而且比籽料便宜许多。
玉友说玉-一块和田玉的原料切割实录-对比图解玉家大院和田玉专卖/2011-04-06这是一块2.6公斤的染过皮色的赌料,之所以要染皮色,就是要掩盖里面的毛病,通常可能会出现的毛病有碎性(即布满的细小裂纹),僵花,糖色,玉花等等瑕疵,当然也能掩盖青灰色调。现在维族人把有瑕疵的料都染得红红的,让你们来赌。。。
看看这块料吧,一半左右(左下方和右端)颜色很深,感觉玉质也差一些,所以这一半左右里面基本不会有好肉,赌的就是上半部中间那块玉肉,希望里面别穿入僵花和糖色,这两样东西经常会乱穿的,所以特别要小心,如果僵花和糖色杂乱的布满整块料,那就很难利用了,而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另外最怕出现的料起性,即里面布满碎性,这种料切开后往往里面会布满细纹,然后雕到哪里就爆到哪里,那就很难利用了。。。
这块会是什么样,深色下面会是僵,糖色,还是极疏松的料?较好的部分里面是否会有僵花,裂隙,糖色呢?白度到底会如何呢?大家可先猜猜看。。。
其实先不说白度,只要玉质好的地方基本没穿入严重的细裂纹和杂乱的僵花就已是万幸了,我的期望值是能出两块大牌料,一块手镯料,及一些挂件料就可以了。。。
对于玉的颜色,人们历来是非常重视的。玉性和颜色的综合体现产生的特殊现象叫做:玉浸。和田皮色籽即便是未经过雕琢的玉,也是很珍贵的,比那些未受沁色的,则远远胜过百倍。
问:加色的话僵也容易会颜色比其他地方深的吗还是只裂的颜色会比其他地方深的
答:加色的话僵的颜色会变得很深,同时能深入很多,僵的地方看上去颜色会挺厚的,有时会有1-2毫米,有些卖家就凭很厚的皮色就硬说是真皮色,其实现在的真皮色的成品是极少的,不会超过10%,不管外面的卖家怎么说,其实也都是加过色的,只有很多卖家自己也不清楚,因为他们只是批来的,并不清楚料的来龙去脉
皮肉一体
背面
这图注意一下裂隙,僵线上的颜色,即皮的润度,尽管在玉质不太好的地方还是很润的
当然加过色的籽料也不一定差,也有很好的,就是看玉肉的质地来论价的,当然不应说真皮色还加上皮色的价值。
看看放水中会退色的,这是泡一天退下的色,我一般雕之前会泡到不能退色为止
这颗籽料是颜色退好的,这种雕好后留一部分皮,有的卖家就跟你说这是洒金皮的,当然这颗玉质还是不错的,雕好的还是很好的东西
这颗是不是皮色更自然,连裂隙都基本没色,其实原来也是加过色的,由于玉质很好的关系能泡得叫干净,这种卖家会更你说是淡淡的洒金皮或桂花皮的。
当然这块料皮色虽曾加过,料其实是很好的,白度细腻度都一流的,羊脂级的东西,说到羊脂级再多说几句,现在卖家动不动就说羊脂级甚至还说羊脂玉的,其实羊脂级不光要白度高,玉质还要特细腻,浑然一体的,其实能达羊脂级的料很少见的。
这块很干净了吧,告诉你这也是曾加过色的,这料是光白籽加的色,退完色了还是光白籽
和田玉中的羊脂玉为什么价格昂贵?玉家大院和田玉专卖/2011-04-05影响和田玉中的羊脂玉价格的因素是很复杂的,不过,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美丽美丽是各个因素中最主要的,如果不美丽,古往今来,不会有许多的王公贵族、文人墨客对之趋之若鹜。油润细腻的质地,"色如截脂"的净白,"常如肥物所染"的光泽,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含蓄的审美观念,不张扬,不艳丽,不耀眼,用一种"精光内蕴"的美,吸引了中国人几千年。羊脂玉的美丽之中有一种神秘的魅力,多少人为之痴狂陶醉,千金散尽亦不悔。
二、影响羊脂玉的价值的另外一个因素是耐久性对于宝石,评价它的质量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宝石的耐用性,和田玉也是同样的道理。白玉从远古的时候就被人类所认识,并广泛地用作工具、武器以及宗教祭祀的神器,其坚韧耐用,日久弥新的特点为古代中国人所崇尚。这一特点也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白玉的摩氏硬度达到6~6.5,大于钢材、玻璃、普通岩石等常见的硬物,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易磨损;白玉的韧性尤为突出,其韧性在自然界矿物中排行第二,仅低于制作高级车刀工具用的黑金刚石。所以羊脂玉看似柔软,内质刚强坚韧,可以长久的佩带使用和传承。基于羊脂玉优秀的工艺性质,历代琢玉名家,无不将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作为施展自己雕刻技艺的首选玉石。
三、影响羊脂玉价值的第三个因素是它的稀少性-恰如其分的稀少"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似乎毋庸置疑。稀少在决定玉石价格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可以交换的商品,产量越少需求量越大,价值也就越高;反之某些玉石品种,产量较大,质量不错,也可以批量供应市场,产地也比较多,需求量长期以来并没有大的增长,价值也就长期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恰如其分的稀少"也是影响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稀少会导致价格高,但有必要注意的是如果它太稀少,以至于人们无法认识到它,甚至慢慢地忘掉了它的美丽,市场的需求自然会减少,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另外,可能没有人会去宣传市场上几乎买不到的产品。珠宝行业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例如钻石,毫无疑问是比较稀少的宝石,但它的产量可以保证铺满所有珠宝店的柜台,较大的供货量丝毫没有影响钻石高昂的价值。而另外一种宝石-翠榴石,美丽胜过钻石,但产量极其稀少,几乎就是在矿物学家和矿物收藏者的圈子里流动,吸引不了大量的购买和投资,市场价格并不高。
四、传统和文化的重要因素传统和文化是影响宝玉石价值的又一重要因素,这一点有时候会被人们忽视。需求是随着人们的逐步了解而增长的,人们了解的越多,需求越多,强烈的需求反过来会刺激市场的扩大。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国人形成了崇尚玉器的传统,有一套丰富的传统玉文化体系,这一点对自古以来声名显赫的和田玉,特别是和田玉中的佼佼者-羊脂白玉价值的急剧上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古人认为的玉石之"德"中有"天下莫不贵者,道也"的说法。意思是普天之下都将其尊为瑰宝,已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温润的玉石也恰是对白玉或羊脂白玉的形容。古人关于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的种种论述,更将玉石的人文内涵提高到了一种神圣的地步,在诸多宝玉石品种之中,可以说是一个极为突出的"中国特色"。
五、市场需求量的影响市场需求的波动是影响和田玉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市场需求过大,会导致抢购和囤积玉石;商家追涨杀跌,加之近年来的玉石热,都会导致玉石价格在某一时期暴涨。价格升高会使得玉石山料的开采量增加很多,因为矿山只要增加设备和投资就可以增加产量。但羊脂玉在各个玉矿中的储量分布稀少,尤其是子玉随洪水冲刷裹挟,分布稀散,近年产量增加十分有限,这就导致羊脂玉,特别是子玉的价格一路上扬的重要原因。
六、体积小,价值高也是影响羊脂玉价值的因素体积小,价值高,便于携带和收藏,也是羊脂玉价值高的一个因素。大量的货币价值高度集中在一件小小的玉器上,方便了收藏者可以亲自、随时、秘密地保存和转移大量的资产,又可以长期保值,自古以来金银财宝基本上都带有上述作用。这也是达官贵人,财团巨富们投资于珠宝玉器的重要原因。
你现在知道羊脂玉为什么那么贵了吧?
影响和田玉中的羊脂玉价格的因素是很复杂的,不过,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美丽美丽是各个因素中最主要的,如果不美丽,古往今来,不会有许多的王公贵族、文人墨客对之趋之若鹜。油润细腻的质地,"色如截脂"的净白,"常如肥物所染"的光泽,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含蓄的审美观念,不张扬,不艳丽,不耀眼,用一种"精光内蕴"的美,吸引了中国人几千年。羊脂玉的美丽之中有一种神秘的魅力,多少人为之痴狂陶醉,千金散尽亦不悔。
但是手工雕刻毕竟还是费时费力,更重要的,不是随便一个人拿起金刚钻就能雕刻出漂亮的玉件,就像不是随便一个人拿起画笔就能画出美丽的图画一样,大家注意就能看到,大量的玉器被粗劣加工后,只能沦为地摊货色,这也是玉石资源被严重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节省昂贵的雕刻费用,还能制作出让人喜欢的精美玉件,现在很多玉商已经开始采用超声波机器模雕刻工艺,在保证图案效果的前提下,极大提高了雕刻效率。这种工艺是采用一个高碳钢制作的精美模具,利用高硬度的碳化硅做解玉砂,通过机器带动模具在玉料表面以超声波的频率来回振动摩擦,达到快速解玉和雕刻的目的,从而极大降低了玉雕的成本,也可以说,这类机器雕刻工艺实际上就是模造。
既然是模造,就一定带有模具的特色:所有模造的玉件上,掏的洞都是有坡度的,以便模具进出,雕件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往往会有一个共同的平面,另外很少会有牛毛般纤细的刀工,那样的模具太容易磨损了,也很少有刀痕上的崩口:随着高速研磨的进行,磨料自身也快速磨损,粒度越来越细,切削力越来越低,也就不容易造成明显的崩口。
话说回来,如果仅仅作为日常装饰的话,这东西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是一块图案精美的玉雕作品,而且很多人并不能从一瞥之间就能断定玉器质料和档次。何况这样的高浮雕也需要一块不小的料子呢。
顺便说一句,机器活儿也有高下之分:一个高硬度的合金钢模具,如果用来雕刻这样的软玉腰牌,最多出30个左右就得报废,这是因为模具在使用碳化硅高硬度磨料加工过程中,自身也会迅速磨损,加工出来的成品图案会依次从清晰变得模糊起来,对用户来说,当然是越清晰的越好。如果大家注意,看看商店里面量产的小观音和佛挂件,就是那种几十元或者一百多元的低档饰品,会有很多图案模糊不清的产品,就是商家舍不得报废钢模而出的废品。
1.籽玉受沁浅的皮,在人体和物件长期的盘摩下,表皮吃土、积垢和氧化物被磨去,下面玉质得以透露;
2.籽玉在盘摩的过程中,没有完成的化学变化,受到外源物质、水分氧气、酸碱的参与,进一步完成和稳定;
3.有皮沁的籽玉,其变质的皮壳受到盘摩之后,光滑程度得到改善,外源水分、有机油脂渗入皮壳,使原来一点不透的皮壳,在透光折射方面得到加强,相对原来的状态,显得圆滑润熟。
4.籽玉本来皮孔透润,加上盘功就会去掉沉垢,水头、油头自然会有一定的提升;
5.一些色彩不显的沁纹,盘玩之后受外源物质的加入(如汗水),会形成令人视觉愉悦的色彩,使得沁色更加美丽;
总之,挂在身上的玉器,会随人得到物理及化学的作用,久而久之原来的面貌会有所改变,会形成包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新买来的竹席,不论打磨得多少光滑,都不算有包浆,但老祖母睡了五十年的竹席,包浆红亮不待言说;新锄头的把柄没有包浆,老农民的锄头柄,无不包浆厚实。包浆也就是以物品为载体的岁月留痕。包浆承托岁月,年代越久的东西,包浆越厚。它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或者土埋水浸,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静,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那恰恰是与刚出炉的新货那种刺目的"贼光",浮躁的色调,干涩的肌理相对照的。玉雕件有包浆,同样玩料也有包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