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1981年10月出生,河北石家庄人,泡泡网、“汽车之家”创始人,现任车和家创始人及CEO。
第一桶金
到了李想高二的时候,个人网站开始流行起来。理想不甘人后,也申请了一个名为“显卡之家”的个人网站,叫显卡之家。做个人网站的不少,但是做的好的确实不多,李想从小争强好胜,别人做的好,他就想比别人做得更好。
最开始的时候,他把他喜欢的电脑硬件放到网上,慢慢的就有很多人来找他咨询,日积月累,访问量开始暴增。不到半年,网站的日访问量就突破一万。那个时候上网还挺贵的,一个月要七八百块钱。对于正在上高中、即将面临高考的李想“沉迷网络”这一点,他的父母是极度反对的。
高中毕业创业
等到李想高中毕业的时候,他第一次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了。要知道,李想当时每个月的收入,比他父母收入加起来的10倍还多。这个时候,李想没有选择进入大学深造,他开始着手把自己的这个个人网站做成商业网站。
李想当时把个人网站做到访问量第一,其实是走的偏门。那时候每天早上的上网费用不仅便宜,网速还很快。所以,他每天早上5点就会起床开始更新网站,基本上每天6点到6点半的时候就可以更新完了。就这样,轻松拿到访问量第一。而要想把网站商业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技术,同样的,这也是李想的最大障碍。
李想盯上了他的“手下败将”,当时李想所在信息港排名第二的樊铮。因为他懂技术,会写代码,会管理服务器。就在李想高中毕业时,樊铮也大学毕业了。因为当时以李想的网站为主,所以李想占60%的股份,樊铮占40%的股份,到后来网站做大以后,樊铮就把他的网站关掉了,和李想一心一意做他的那个网站。
创业失利
2000年,李想的个人网站转成了泡泡网,但是当时才19岁的李想,并不懂得怎么去管理员工,更不用说团队协作了。可以说,一个新公司该犯的错误,李想基本上都犯过了。再加上,后来互联网泡沫的碎灭,到2003年时,互联网市场开始低迷。在互联网的爆发期,李想没有取得胜利,等到市场平缓的时候,抢地已经变成了圈地,这个时候再努力也没有什么用途了。所以,事实上泡泡网发展的并不尽如人意。
2004年的时候,李想痛定思痛,决定重新选择新领域。
“汽车之家”诞生
当时在李想考虑范围内的有三个领域:旅游、房地产、汽车。做房地产的话,最重要的是各地的分站,而当时李想手下只有100多人,如果想要在全国都有所分布就需要要有1000的团队。而管理员工,本来就不是李想所擅长的,这一领域首先被排除在外。互联网旅游业,当时也已经被携程网垄断,李想要想在旅游也有所发展,几乎没有可能性。
当看到汽车行业时,李想兴奋不已,这简直为李想量身订作。首先,汽车和电脑硬件一样,都是是标准化的产品,全国各地的产品,只要是同一个型号就不会有什么差别。
另一方面,当时汽车互联网市场的所有人天天都只是在发厂商的新闻稿、图片,无所作为。相比于IT网站内的竞争,汽车网站领域内的竞争对手简直太弱了。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汽车市场正处于“井喷”期,一款车从发售到换代退市,他的价格始终在涨,是标准的卖方市场。泡泡网已经错失了一个时机,当李想发现当时的汽车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时机时,他毫不犹豫投身进去了,并起名“汽车之家”。
独占鳌头
之后,李想开始用他高中时候的老套路,在更新频率想办法。当时所有的汽车网站周六、周日都是不更新的。李想就周六、周日加更,当时买车的用户都会在周末去看车,这就让李想网站的访问量暴涨。
进入前三名之后,李想开始有了汽车厂商和汽车代理公司的资源,汽车厂商发布会、试驾会,也都可以参与了。李想又通过全部原创的方式,到2006年底,“汽车之家”在汽车领域终于独占鳌头。
成功上市
2013年12月11日,汽车之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收盘价30.07美元计,李想身价已经过亿,约为1.52亿美元。
造车梦
作为一个身家过亿的“80后”CEO,李想开始创业的时候,他的目标纯粹就是赚钱,在李想眼里,“当时如果能赚上二、三百万就会很满足了。”但是,当李想手里的钱越来越多,慢慢变成了一个数字的时候,钱在这个时候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如今,忙于造车的李想,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希望能够带领团队去实现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