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当晚,两家车企发布公告称,是运营商网络出现了问题,导致出现车辆APP运行异常、车机无法上网、也无法寻找充电桩的问题,正在和运营商合作加快网络修复。
虽然问题查明了是中国移动的问题,但是也引起了大众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质疑。智能网联汽车就像一部带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手机,如同智能手机一样会断网、或产生漏洞一样,这些问题会在智能网联汽车上重演吗?
让我们来一场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狂想曲吧。
“失控的轮子”——行车安全
自动驾驶汽车和非自动驾驶汽车之间存在一个临界点,即汽车本身是否能控制一些关键的驾驶功能,比如转向、加速和制动。
特斯拉的AutoPilot技术麻烦不断,这个“自动辅助驾驶”技术,在宣传中被过分夸大,被车主误以为是“自动驾驶”技术,在全球造成过多起车祸。现实就是,在L1-L3的阶段,人类驾驶员的作用逐渐从驾驶操作转向周边监控和支援,到了L4、L5阶段才真正不需要人类进行任何操作。
目前替代人类操作的AI系统研发,都基于移动网络,本次的移动网络崩溃,对于L1或者更低的自动驾驶的影响比较小,只是一些车载辅助系统出了问题,最多是不能使用,但是,对于L3甚至更高级别的自动汽车来说,AI系统可以控制转向,加速和制动,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以及脱离网络以后的应急处理,也是着实让人捏把汗,让已经适应自动驾驶的人,脱离AI辅助驾驶汽车,如同自动挡和手动挡切换。
最坏的情况可能是网络问题后,如:延迟,死机,bug一旦发生,驾驶舱内人和AI之间,可能还要有一场博弈,当然为了避免博弈,直接靠边停车可以减少事故,带来的堵车问题也会成为一个麻烦。不久的将来,缺少基站的地方,有更多堵车路段。同样早晚高峰不单单在道路,在流量通道上,也是一场恶斗,到时候,会不会有加速软件,也很让人期待。
失控的车钥匙——个人安全
今年8月,一位国内的特斯拉车主发现自己车辆在APP中消失了,却出现5辆在欧洲的车。他不但能够查看这5辆车的精确定位,还能远程遥控,不过特斯拉最终并未给出解释。
9月15日,一位重庆的车主表示,打开特斯拉APP,当中车辆的定位显示为湖南省衡阳市,而App中车辆的VIN识别码却是自己车辆的。
所幸两位车主同在一个群里,也将情况互相通报给了对方。两位车主在互相知悉的情况下尝试实时操控另一台车,也均确认操控正常。当然,除了能实现实时操控外,车主还能查看另一辆车到过哪里、做过什么、以及车主的个人信息……这又涉及到了隐私问题。如果车辆还选装了FSD自动驾驶套件,车主甚至还能对车辆进行远程召唤……
“今天打开特斯拉App,居然成为了别人的车,虽然这个事情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过,但是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还是感觉很惊奇,然后是深深的担忧。”车主在微博上表示,而特斯拉只是说,这是由于车辆维修人员不小心输错了车辆识别号,事情就到此为止了。
智能手机存在被人盗用,同样的道理,智能网联汽车是否会被盗用,也一样牵动每一位消费者。
现在智能手机背后有一条巨大的黑色产业链,盗号、盗刷以及木马层出不穷,没有面对这些黑色产业链的特斯拉已经应接不暇,当真正的智能网联汽车,配上自动驾驶,会有多大的问题,也让人一言难尽,你手里的钥匙,真的是你的车钥匙吗?
当AI系统掌握了你的方向盘的时候,汽车走的路线是不是真正最高效的路线呢?
这里我们说的是段子,不过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反观我们的智能手机,很多app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少年。
智能网联汽车如今刚刚呱呱坠地,L1级别自动驾驶还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数企业通过融资来维持自己的高速发展,最后,如何收回这些投资,就不再是那些懵懂的创业少年所能够决定的,不变的是资本逐利的本性。
未来仍旧可期
从当年拨号上网到如今大规模普及4G网络,乃至5G网络,不过短短二三十年。智能手机的普及也才经历5-6年,移动支付取代钱包就是这3-4年的事情,虽然我们面对逐利的市场经济,但是,我们的生活确实改变了,变得越来越好,即使智能网联汽车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他们绝对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当下的任务,不是指责车企,而是发现智能汽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