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街上市首日涨幅一度超过60%。然而,上市却达到了顶峰。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汽车街股价报收于每股6.2港元,较发行价下跌39.2%。上半年香港上市公司中,这一破发率“名列前茅”。
2023年,汽车街利润由正转负。这是它破裂的原因吗?事实上,排除优先股估值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后,汽车街的利润在2023年有所改善,其快速突破背后是否有什么隐情?
近日,时代投研致函汽车街,询问盈利能力、市场竞争力、新车价格战影响等问题。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回应。
主营业务业绩切实好转
汽车街2023年净利润将出现重大“变化”,但招股书显示,这主要是由于估值上升导致金融负债(包括优先股和认股权证)公允价值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其净利润的“变化”只是会计政策导致的账面损失。一旦成功上市,这部分不利影响将被消除。
事实上,各报告期汽车街调整后净利润(剔除上市费用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分别为1.92亿元、7040.7万元、1.07亿元,同比2023年同比增长51.79%。
事实上,汽车街的营收和调整后净利润在2023年都会有所改善。那么,股价破发后投资者担心的是什么呢?
二手车行业面临压力
与账面上由盈转亏相比,汽车街未来业绩预期不佳或许才是其股价破发的真正原因。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官网显示,今年7月初,在2024中国二手车大会上,协会会长助理罗雷表示,从经营者的经验来看,十年前,毛利率在10%以上的汽车经销商有15.9家。%竞拍二手车,到2022年只有1%的车商毛利率超过10%,今年情况可能会更糟。十年前,二手车经销商的亏损率仅为1%,到2022年将达到82%。今年汽车经销商的经营状况可能会更加糟糕。并不乐观。
对于行业承压的原因,罗雷在分析中提到,新车降价挤压了二手车价格。神州租车副总裁李佳甚至在会上直言:“如果把整个汽车流通行业比作一栋二层楼,二手车在一楼,新车在二楼,新车标价,砸穿二楼,二手车砸进地下室。”
新车降价显然也对汽车街的业绩产生了影响。
此外,车企的跨界进入也正在推动二手车交易行业的洗牌。
目前,除了瓜子、优信、人人车等老牌二手车平台外,包括车企在内的新玩家不断涌入市场。2023年12月,比亚迪正式上线官方二手车商城,为消费者提供经过官方筛选和认证的比亚迪二手车。除了比亚迪之外,蔚来和小鹏汽车也提供类似服务。
如果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二手车交易行业,依靠官方品牌的信任优势,汽车街等二手车交易平台的生存空间必然受到挤压。
突破30%或只是开始
汽车行业面临全面洗牌。作为二手车平台的上游,经销商和4S店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继年初汽车经销商广东永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爆火后,近日有消息称,江苏知名汽车经销商森峰集团有限公司出现财务困难。与此同时,4S店也面临着关店换车潮。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新增4S网点数量与退出数量基本持平,新增网点3458家,主要得益于自主品牌的贡献;退出门店3273家,其中自主品牌占比较大。比例大。与此同时,合资品牌市场份额全线萎缩,一汽大众、北京现代、上汽通用等主流合资品牌纷纷调整策略。
今天的经销商和4S店可能就是二手车平台的明天。
面对日益增大的竞争压力,不少二手车平台都在积极采取行动自救。其中,包括瓜子在内的二手车经销商早已放弃了单纯追求数量,开始注重消费者的“口碑效应”。
相比之下,汽车街则选择逆势上调佣金比例。招股书显示,自2023年2月起,汽车街佣金将从二手车拍卖价格的2.5%至3.5%提高至3.5%左右,每笔交易总佣金下限由100提高元到500元。这或许是公司2023年业绩提升的原因。
但时代投研发现,佣金率上调后,汽车街的市场份额明显下降。各报告期内,汽车街二手车交易量分别为26.1万辆、16万辆、17.6万辆。同期,中国二手车交易量分别为1360万辆、1250万辆和1440万辆。以此计算,各报告期市场份额分别为1.92%、1.28%、1.22%,呈持续下降趋势。
短期来看,汽车街佣金率上调确实有助于业绩提升。但从长远来看,如何在行业洗牌面前立于不败之地,也将是对汽车街的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