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说的汽车“平台化”,到底是什么?

底盘是汽车的主要组件之一,而平台化则是一种产品研发策略。在平台化策略中,底盘平台化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

在中国汽车产业早期作坊式造车时代,没有任何平台化可言,产量低、定制化程度较高,造成平均研发制造效率。如果想做大做强,就遇到了如下挑战:

1.研发成本:每款车单独研发成本高,研发周期长

2.采购成本:销量有限,零件成本无法规模化摊薄

3.供应链管理:每款车零件不通用,供应商管理复杂,提升质量困难

既然车型多,会带来上述挑战,那么少开发点车型不就行啦?

这个绝妙的点子,不是没人干过。事实上,第一个这么做的人还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了福特汽车——在100年前,福特只有黑色T型车一个型号,甚至全部都是黑色。

这种大规模制造的方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帮助美国建立了现代汽车工业。

可惜的是,如今时代不一样了,汽车产业竞争激烈,主机厂必须开发出足够多的车型,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占据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这里,我爬取了国内某汽车网站的所有车型数据,其中29个主要品牌平均每年要出400-500个车型,每个品牌对应十几个、每个车企对应三四十个车型。

若要老方法做下去,这种做法根本就是无以为继。

3-5年之后,老平台过时了,那就再开发新平台。有时候,有老平台基础上改一改,也就成新平台了。

简单打个比方,某整车厂有10款车,每款车有1000个零件,在平台化之前,可能零件平均复用率为10%,也就是说每辆车都有900个零件是不通用的,所以这10款车有900*10+100=9100个不同的零件。

而在平台化之后,假设平均零件复用率达到50%,那么10款车型总共有500*10+500=5500个不同的零件,大大降低了供应商管理及制造过程的复杂程度。

同时,由于增加的400个复用零件的用量增加了10倍,这400个零件的采购和开发成本会大大降低。一些平台化做得好的公司,零件复用率这个指标甚至可以做到70%以上。

综上,平台化设计就是为了应对多车型开发带来的挑战:

1.降低零部件成本:增加零件复用率,提高单个零件的采购量。

2.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换言之,同样的研发投入下,可以得到更高质量的设计。

3.降低供应链管理难度:增加零件复用率,减少总零件数量,降低制造复杂度。

可以说,目前主流车企都在使用平台化开发。而造车新势力们,虽然还处于首辆车量产交付的时段,但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要提前布局平台化的。

汽车的不同组件,可以平台化的潜力不同。按程度从高到低排序:电子架构>动力总成/底盘>车身外观

电控零部件,无非就是一些电路板加上七七八八的线束,它有以下特点:

因此,电控零部件比较容易平台化。

例如,通用汽车大名鼎鼎的“GlobalA”电子架构早已驰骋多年,而目前通用正在部署下一代电子架构“GlobalB”。

更重要的是,对所有ECU的要求也是统一的。一般整车厂会根据电子架构平台对所有的供应商提要求,即使用统一的通讯协议、通讯标准要求、硬线接口标准、功耗要求等,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设计的难度。

动力总成是主要零部件,就是发动机+变速箱(燃油车)或电机+电池(电池),占据了成本大头,也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零部件,因此平台化开发就犹为重要。

少数几种发动机和变速箱,可以通过“匹配标定”的方式,组成很多车型来。

例如,大众目前的动力总成配置如下图所示:

虽然车型很多,但是动力总成配置并没有太多。

而除了发动机+变速箱组合的配置外,发动机本身的共用性也是很大的。例如通用开发的这一代1.5排量发动机,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版本就是完全共平台的,共用了大部分的子零部件。

底盘也是共平台化可用较多的地方,一般悬架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轮胎系统都是可以进行通用化设计的。除非不同级别的车重相差很大,否则不同的车型都可以使用一样或者类似的底盘机械零件。

对于底盘控制来说更是如此,不用说一个整车厂的不同车型,就是不同整车厂的车型ESP设计可能都是大同小异的,因为都是买的Bosch的。

车身外观与内饰,是给消费者最直观的部分,也是最需要产生差异化的部分,所以平台化程度较低。

车身由于涉及造型,可平台化的地方不多。一些子零部件,例如车灯、内饰材料和一些电子设备可以做通用化设计。像某些大厂的“套娃”式前脸设计,前保附近的很多东西也可以做通用化的设计。

不过,这时候就不叫“平台化了”,而叫设计“族谱“例如,下面这辆概念车,我把车标给打码了,但您一看到尔康式的大鼻孔,就一定能猜到这是宝马吧?

一般来说,对于平台化,消费者有天然的反感态度(有强有弱),认为老平台换个壳就当成新车型来骗钱,真是太不用心了。

但其实反过来想想,正因为平台化,车的质量才更能得以保障、价格才会更快降低,这是给消费者带来实际利益的。

类比到电子领域,微软的SurfacePro6仅升级一个CPU、加了一个颜色,其他设计一模一样。对于发烧友来说,这简直无异于欺骗:明明是Pro5的换U版,还好意思叫Pro6;但对于追求实用性第一的普通用户来说:老模具、老设计、老平台,故障率低,买得更放心。

作为一个失败的教训,我所买的2015年第一代12寸Macbook就出了显卡故障,开不了机,花了800大洋维修,两周后又坏了。这次体验“新平台”的感受,一个字,惨!

更过过分的就是“外观平台化之王”众泰汽车了,它的车在外观上和保时捷实现了“平台化”,这种鬼斧神工的平台化,遭到消费者的吐槽可以说是意料之中了。

对于动辄年产几百万辆的大集团来说,平台化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几大整车厂走的路径并不完全相同。

通用的平台化战略基本是按照车型级别来划分,主流的全球平台从低到高有:

此外,通用在全球尤其是中国,有很多游离在主流平台之外的产品,例如中国的凯越、英朗、科沃兹、GL8、GL6、赛欧等都不在上述主流平台之内,这些大多属于泛亚自己搞出来的低成本K和S平台,当然GL8(GL6不算)有着特殊地位,用的东西还是要比K平台高档。

看完了这段,是不是突然发现有些车是水货?有些车真的很值?

另一个汽车巨头大众则属于在平台化方面走得比较前沿的。

前一代大众按照车型级别划分的三个平台:PQx,如PQ25,PQ35,PQ46,而PQ34平台则是上海大众类似泛亚一样搞出来的新品种,只不过上海大众没泛亚实力那么强,所以只搞出一个“朗”字辈。

而在未来的规划中,大众更是把平台化拓展到了极致,搞出了从小型车到中级车都能够覆盖的MQB平台,全面取代之前的PQ系列,据说可以复用70%~80%的零部件。从下面的产品路线图中可以看出,未来大众会在MQB平台的基础上升级换代,把“套娃”进行到底。

每个公司都会有自己的平台战略,而当并购发生的时候,平台的融合就会变得比较有意思。例如,

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博弈和段子,有空可以好好给大家唠一唠。

可以说,目前主流传统车企都在使用平台化开发。而造车新势力们,虽然还处于首辆车量产交付的时段,但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要考虑提前布局平台化的。

平台化的思考会体现企业的野心和规划。大部分互联网造车企业会以“快速出一款车上市圈钱”为目标,因为就一款车,也没打算上量,所以完全不用考虑平台化战略,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才是王道。而第一梯队的造车新势力,则是有这样长远的打算。

例如,上文已从电池角度提出蔚来汽车的平台化战略,而威马汽车在2016年就提出“128“战略,即围绕一个核心架构,延伸出“STD”、“PL”两个整车平台,并打造至少八款主流智能汽车。

除了上述已经量产交付第一个车型的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中的爱驰汽车也发布了MAS平台,从公开的信息来看,爱驰平台有如下特点:

1集成化

使用集成电驱系统,使电机、减速器及电控系统高度集成化和小型化,进一步减小电驱系统的重量和体积,有利于降低整车的重量和能耗,同时可有效降低系统制造成本和难度。猜测根据平台化开发的电驱动系统,可以适配SUV,MPV,轿车等多种车型,兼容单电机和双电机的配置。

2模块化

MAS进行了模块化设计,车身零件数量相比传统结构减少20%以上,而对三电系统尤其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对OBCM和DCDC等部件进行了集成化设计。由于模块化和平台化,MAS平台可以达到50%以上零件通用,虽然比不上大众的70%零件通用,但是考虑到电动车初创企业以及三电系统的复杂程度,能做到这点已经实属不易。

3轻量化

爱驰的MAS平台,大范围适用7系航空铝,在底盘零部件模块化的前提下,全铝车身的平台化可以延展3个级别,A,A+,B3个级别,适用15款以上车型,同时更加高强度、降低重量、提高性能与续航。同时,车身兼容了不同尺寸电池包的配置,解决了电池包不一样导致的平台化困难问题。

对于造车新势力,大家都喜欢他们的理念、产品,最担忧的就是他们的量产制造与质量控制能力。在量产交付之前,一个巧妙的考查方式就是去观察他们的平台化水平:是否有平台化?平台化是否合理?

如果平台化战略清晰、实施得当,那不仅能保障第一款车型的量产与质量,也预示着在后续车型的推出上会越来越顺手。主要由汽车工程师组成的爱驰汽车团队,在这一点上想得是比较透的,因而在造车早期就推出了清晰的MAS平台化战略。

THE END
1.悬架结构包括哪些元件?汽车悬架作为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关键组件,其内部结构复杂且精密,由一系列关键零部件共同构建。每一部分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确保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让我们一探究竟: 弹性元件是悬架的核心,它如同汽车的减震垫,连接车架与车桥,能够缓冲不平路面带来的冲击,同时承载并传递车辆的垂直负载。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弹性变形https://www.autohome.com.cn/ask/10854418.html
2.车辆安全结构大揭秘,千万不要被刻板印象欺骗了!星车场关于车辆安全性的评判,如今在市场上仍存在着一些歧异,比如此前很多汽车销售惯用的仅凭车身覆盖件的厚度或关门声音判断车辆结不结实等。 但是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对于车辆而言,真正的安全核心在于车身框架结构和材料选用。比如在发生碰撞的瞬间,车身框架才是保护乘客的关键所在,而非所谓的覆盖件。所以本篇文章就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46689200487039515
3.汽车eea架构汽车架构平台图解大全蓝月亮的技术博客汽车eea架构 汽车架构平台图解大全 小白这里总结整理一下网上搜到的来自各位大佬的车载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CU)的有关信息,在入门车辆控制时需要了解一下,慢慢更新。 ECU介绍 ECU是一种嵌入式系统,它可以控制汽车上一个或多个电气系统。现代车辆有许多 ECU,这些可能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发动机控制https://blog.51cto.com/u_12190/7069844
4.汽车研发各阶段常用专业术语大全研发总布置初步确定重要硬点和设计控制规则、整车造型边界,对整车性能匹配及整车重量进行分析,竞争车型和开发车型技术分析对比,初始产品技术前瞻性分析,总布置,动力总成,初始平台架构,配置清单可行性验证,人机工程分析,主要性能,主要设计元素,法律法规符合性分析,新技术应用性分析,风险分析等。根据开发车型的质量目标制定初步的https://ndt.baidajob.com/article-7211901.html
5.汽车平台和架构究竟有什么区别?平台和架构的区别:平台更侧重于车辆的基本设计和生产过程的共用性,而架构则更加注重整个汽车产品的系统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4813915/answer/3441597154
6.看完就懂,汽车平台和架构到底是啥?近期有粉丝私信我关于汽车架构的问题,这些问题从最基础的架构是什么、到各自主流架构有什么优势,方方面面都包含在内,所以我决定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汽车底盘架构的那些事。 汽车平台的由来 汽车平台的概念最早是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在此之前,汽车生产主要历经两个时代。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659763975549981006.html
7.三六零(601360)个股概要股票价格最新资讯行情走势作者|薛星星 编辑|蒋浇 封面|张勇社交平台 哪吒汽车 CEO 张勇最终还是离开了。12 月 6 日晚,哪吒汽车对外宣布张勇不再担任 CEO,转任公司顾问,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兼任 CEO 一职。 过去两个月,哪吒汽车深陷资金链断裂的传闻之中,社交媒体上屡屡曝出哪吒大规模裁员降薪、停工减产的消息。一位哪吒汽车被裁https://www.laohu8.com/stock/601360
8.架构化成趋势盘点自主品牌新能源专属平台我国去年新能源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25万辆,新能源汽车成为萎靡市场中的一抹亮色,表明新能源汽车仍有着很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正朝向更高端化、智能化与长续航的阶段迈进,因此,智能化生产平台架构成为了各车企提升品牌竞争实力的一大利器。这种模块化新能源汽车平台架构,在产品规划和总体设计上更具优势https://m.12365auto.com/news/20190507/388744.shtml
9.小鹏汽车技术中台实践:云平台篇架构小鹏汽车基础架构团队最新版本的 Havok 云平台于 2019 年 6 月完成研发上线。目前接入到 Havok 云平台的几百个微服务业务应用 100%使用 Havok 云的标准部署方式,所有应用均能享受微服务中台以及云平台提供的能力。 2019 年 10 月 17 日阿里云联合微软全球发布开放应用模型(OAM),该架构设计模型与目前 Havok 云核心的 Logan-App-https://www.infoq.cn/article/pzUQxao7udgMbO2ObR0C
10.奔驰发布全新电动汽车平台类似特斯拉架构汽车&数码 Auto&Digital 汽车Auto 智能Smart 数码Digital 无人机UVA 游戏Game 生活 Life News 文旅Tourism 健康Hearth 教育Education 质量Quality 体育Sports 跑步Run 滑雪Skiing 风尚 Fashion News 娱乐Entertainment 时尚Fashion 艺术Art 品鉴Luxury 文化Culture 公益Commonweal 特色&产品 Featured&Products 环球社评Editorial https://auto.huanqiu.com/comment/9CaKrnJVVAq
11.吉利架构造车浅谈规模化必须建立在足够好的架构平台上,架构化造车规模化必须建立在足够好的架构平台上,架构化造车,简单来说,就是将汽车的各个部分和系统通过高度集成和模块化设计,构建成一个高效、灵活、可扩展的整车架构。这种造车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使得 吉利汽车 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接下来分别从四个方面说https://xueqiu.com/1047512896/280482608
12.几个主流的自动驾驶平台汽车技术其FSD(Full Self-Driving)计算平台硬件集成了智能座舱域和自动驾驶域,操作系统通过OTA 软件升级,充分利用数据、云计算生态,开创汽车产品价值和服务的新模式。 图9 特斯拉Autopilot 软件架构(来源于网络) Autopilot 与娱乐控制层掌控了所有的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在模块内部,Autopilot 系统和娱乐系统这两大部分通过CAN 和https://www.auto-testing.net/news/show-111614.html
13.汽车背后的颠覆性革命:区域架构和软件定义汽车区域平台、域架构,这些词汇你听说或了解过吗? 当人们畅想未来十年的汽车时,往往会想象一辆具备高级辅助驾驶或自动驾驶功能的电动汽车,同时内置最新的数字媒体功能,却很少关注这些卓越性能和令人兴奋的驾驶体验背后的技术支撑。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汽车革命,而这场革命的驱动力在于——汽车系统正向区域架构和软件定义汽车的转变https://web.51diantang.com/articledetail?id=920d94817ae84f798cf9f104a653190c
14.盖世快讯商汤完成战略组织架构重组;江淮高端电动平台增程版零跑汽车:中型SUV零跑C11累计销量突破20万台,11月大定订单超1.2万台。 极氪汽车:大五座SUV极氪7X发布75天交付超3万台。 财联社:日前,安徽省招标投标信息网发布了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端电动平台增程轿车项目的整车道路模拟试验服务招标公告。根据公告,中标人将负责整车道路模拟试验的全过程实施,交货期定于2025年https://i.gasgoo.com/news/70412492.html
15.奇瑞汽车火星架构近日,奇瑞汽车“科技·进化”火星架构-超级混动平台发布暨瑞虎9全球亮相活动于北京领智起航。作为奇瑞“瑶光2025”战略的最新成果,火星架构-超级混动平台是奇瑞汽车新一代全球化高端智造平台。平台首款车型新一代全球旗舰SUV瑞虎9通过全域升级正式亮相。 http://www.xinhuanet.com/auto/20230303/dc6522f121ab43448d67a32e253b5509/c.html
16.博世调整汽车业务架构智能汽车产业链平台2023年5月,博世对汽车业务架构进行调整,重组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2024年1月,该业务正式更名为博世智能交通业务。目前,汽车与智能交通已成为博世最大的营收来源,占据集团营收的60%,但利润率依然垫底。https://www.redplanx.com/html/news/779325.html
17.车联网基础设施该怎么建?科技6.1.2无线回传网络架构 无线回传采用4G/5G网络,应根据车联网应用服务平台部署位置,支持C-V2X业务数据、路便感知数据、路侧设备运维管理数据等回传至运营商部署在各地市的MEC,或业主方私有MEC服务器。图2为SG回传方案示意图。 6.2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1)接入交换机技术要求: https://www.ceconline.com/it/ma/8800115227/01/
18.合众与风河合作开发软件定义汽车平台,2024年投入量产此次合众与风河的合作包括开发下一代汽车基础架构软件,以实现软件定义汽车的功能。 10月17日,智能系统软件提供商风河公司宣布与合众新能源汽车合作,将风河Wind River Linux用于开发合众智能安全汽车平台,这是软件持续推动汽车行业发展的最新案例。 据介绍,合众智能安全汽车平台是一个面向高性能服务网关及车辆控制调度的硬件https://www.yicai.com/news/101877493.html
19.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重点研究新一代数字电视传输和信源技术,制订数字电视相关标准;研究交互数字电视全业务支撑平台、有线数字电视多功能综合业务运营支撑体系、数字电视中间件、运营传输网络架构等三网融合关键技术;研制三网融合接收终端、数字电视双向一体机等核心产品;研发移动视频广播中的系统控制运营软件并形成相关设备;建设大尺寸、高亮度发光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zfwj/zfwj/szfwj/201905/t20190523_7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