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9月20日,国内现货黄金价格已经来到了近十年的高位,9月15日更是突破了480元/克,首饰黄金更是突破了600元/克。市场投资黄金热情高背后实则是对投资市场的悲观情绪,A股暂且不说,已经到了漫天口诛笔伐,极度混沌的地步。实际上,随着国内整体投资环境的疲软,本质也导致投资者对风险偏好的大幅降低,不仅抢黄金、资源股,高股息率的标的也是重点投资目标,对比指数下挫,国有四大银行股却逆势小幅上扬就是佐证。
国内外黄金现货价差离谱
不过,诡异的不是金价持续上扬,而是国内金价与国外金价的价差!
明显可以看出,9月初至今,国内外黄金期货的价差有逐渐扩大的情况,由于期货市场流动性较好,这样的价差还是比较小的,但也达到了2.9%,超过了正常值;而且相比现货价差更明显,9月15日,国内黄金现货价格触顶突破480元/克,与国际金价的价差一度达到了惊人的29.36元,差了6.5%。这个价差已经相当大了。因为按理说,美国的纽约商业交易所,通过远远超出其他市场的黄金期货交易量,主导和影响了全球的黄金价格,其他国家货币所计价的黄金,基本上就是Comex黄金期货的美元价格,再乘以本国汇率。
而人民币贬值影响更大的是国内投资情绪的变化:即当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贬值时,由于国内投资者对本国货币购买力信心的不足,会选择将持有的货币转换为更抗通胀、抗系统性风险属性且流动性较好的投资产品,黄金刚好就是较好的选择。由此基本上可以给出的初步结论是人民币贬值确实会使价差变大;
国内黄金价格普遍偏高。首先由于一直以来我国黄金都处于贸易逆差,导致与国际金价有天然的价差,叠加我国对黄金的进口征收关税,同时对黄金的消费要缴纳消费税,这两部分的原因组成添加了我国进口黄金的成本,税收政策也导致了进口黄金价格上涨;
其次,就是因为我国对于黄金市场的高度的监管以及标准。对黄金市场实行非常严密而严格的监管要求,为了确保我国黄金市场的一个稳定运行,以及出于对消费者负责的心态,确保黄金质量的真实性。由于这一部分的要求就导致了我国黄金饰品具有较高的认证和标准,由此额外的监管和产生标准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了市场价格。
只不过这次价差异常叠加了更多的因素。
价差过大的核心还是国内现货黄金价格涨的过快了。这又回到国内黄金价格暴涨的原因,还是需求大幅增长的原因。一般来说,国内重大节日对黄金的需求确实也会增加,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合并的节假日,根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黄金消费量554.88吨,同比增长16.37%。其中,黄金首饰为368.26吨,同比增长14.82%,占总消费量的60%以上;而对金条及金币的消费量达到146.31吨,同比增长30.12%。需求大了,金价也就水涨船高了,由于需求高涨,国内金价持续在高位波动,有多家品牌金店的黄金饰品零售价已经达到600元/克,而且明显可见的是对于金条和金币的需求增速要比首饰更强。
央行增加黄金储备也会主推金价上涨。从储备来看,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8月末中国黄金储备报6962万盎司(约2165.43吨),环比上月增加93万盎司(约28.93吨),这也是央行连续第十个月增加黄金储备。
国内降息、投资回报率较差是导致近期黄金价差异常的催化剂。
这个逻辑其实很好理解,起因是疫情带来的前期经济疲软,本轮经济周期中楼市作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在下行周期中被严重波及,多家地产商在债务压顶的情况下经营不利,最终无法兑付巨额负债,央行为了保经济(保楼市),不断降息,降低融资成本,以达到提振实体经济的目的。
金价带动金企快速修复
从国内黄金的产能角度来看,上市公司紫金矿业(601899.SH)当属行业龙头,公司2022年黄金产量已经达到56.4吨,同比稳定增长18.76%;截止2022年年底公司黄金矿资源量已经达到3117吨,约占中国储量的40%;业绩方面,紫金矿业的增长也是相当亮眼2022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齐升,分别达到2703.29亿元和200.42亿元,业绩增长均超过20%。受益于2022年整体的金价上涨,从盈利能力来看,单黄金业务的毛利率就从2021年的46.9%增加至2022年的47.9%。
预计2023年总体营收会创新高,金业务的毛利率还是很可观,但由于公司业务线条过多,其他有色金属的毛利率下降以及期间费用影响,整体盈利还是有一定压力。
在金价上涨预期下,2022年四季度公司股价从低点17元/股附近开始触底反弹,在今年上半年一度反弹至27.5元/股,涨幅超过60%。而且根据半年报来看,预计全年业绩会得到修复且同比增长;
比如今年的西部黄金(601069.SH)股价波动就比较大,由于半年报业绩有些不及预期,5月份的时候也是出现了股价跳水。公司今年上半年营收还可以,但净利润出现了亏损,核心原因在于上半年公司主要的矿山停产,自产金销同比大减,而外购非标金的价格和量均大幅增长,导致成本增长过大,再叠加投资亏损、信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导致了上半年的亏损。
由此可见,金价上涨也是双刃剑,对于需要外购大量非标黄金的企业来说,风险也相当大,挤压了盈利能力,西部黄金今年上半年盈利能力逆金价达到了近五年的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