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实马,也称欺世马,是互动百科网友杜撰出来的一个新物种,以此表示对于杭州2009年5月7日晚杭州富家子弟胡斌驾驶三菱跑车撞死浙大学生谭卓事件的不满。该词汇本意是指车辆行驶速度70码。
欺实马-网友杜撰版本
欺实马(欺世马),草泥马和河蟹的杂交近亲,没有生育能力。传说古代钱塘今浙江杭州有一口古井,叫做交井,相传此井下压着被草泥马排泄物封印的不知名妖孽。当时的钱塘富贾中流行着一种风俗,每每遇到灾祸,富贾们都将家中宝物钱财投入此井,以求消灾避祸,少则几万,多则几吨。奇怪的是此井并没有因此而变浅,终年寒气逼人。当地百姓甚为恐惧。
公元2009年5月,被尘封了几千年的无名妖孽终于冲开了草泥马排泄物的封印,冲出交井,再度祸害人间。经过专家和教授的一致认定,把此妖孽取名为“欺实马”(欺世马)。
欺实马者,或称“欺世马”。昔者帝禹再封恶蛟于交井,淮夷水患遂除。然则其身虽破,其魄尚存,帝乃诰神兽草泥马倒溪山以镇。其时,淮夷(今安徽山东一带)之地里,河蟹横行,其性甚踞,世所未见与之短长者。行至交井,蛟魄乃得其身。历二千有三年,恶蛟遂仿神驹“草泥马”以复成其形,梦告天下以惑民心。然神兽终究天成,恶蛟虽得其形甚,而玄牝不分,得名“欺实马”;又以其性烈,藏于井下而引八方震动,全无草泥马之风,遂称“欺世马”。(《戏说千年史·钱塘地志考》)
欺实马,必杀技就是伪装,主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择手段获取猎物信任,然后一击必杀,反咬一口,让敌人防不胜防,已经被列入21世纪人类的头号天敌。欺实马,喜欢利用伪装色,博得人类的怜悯,混淆视听,扭曲事实,制造混乱,实乃万恶之首。其出生于天堂杭州市,2009年5月份破交井而出,已经在江湖掀起腥风血雨,民众无不人心惶惶,不敢夜间独过斑马线。
1.欺实马:意指“70码”
2.尘封欺实马的交井:XX(此处河蟹两个字)
欺实马-源起
2009年5月7日晚八时许,谭卓(原浙江大学学生)在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西路被胡斌所驾驶的改装三菱跑车撞飞,后送120后不治。
5月8日,杭州交警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及“当时车速在70码(注:实际应为‘公里/小时’),引发舆论不满。网民迅速创造出“欺实马”这一虚拟的生物,讽刺肇事车辆的车速认定。类似于“为了你我的生命安全,请大家以70码的速度顶贴顶起5米高20米远”网络流行语迅速流行于网络。暴露网友对此事的处理极度愤慨和不满。
必须70码
我只跑70码
欺实马-事态发展
5月7日20∶00,电影《南京!南京!》散场,25岁的谭卓和杭州依赛电子通讯公司的同事在西城广场UME国际影城告别,各自回家。20岁的胡斌开着他钟爱的红色三菱EVO9跑车,与两辆友人的跑车或前或后,在路上咆哮而过,他们也打算到西城广场看电影。圈内人称胡斌为町町,他是两届杭州F2卡丁车比赛冠军。
20∶08,高速行驶的三菱撞上走在人行道上的谭卓,谭卓在送院途中已经失去了生命特征。胡斌躲在车里,偶尔从指缝间瞄见的,全是蜂拥而至的记者和现场骂声不断的行人。一张奠定舆论方向的照片在此后不久被拍下,画面中,一群年轻、打扮时髦的年轻人叼着烟,在名贵跑车前嬉笑。
与此同时,舆论和民意开始行动。
身份疑云
当天,杭州《都市快报》头版发表《只在乎自己的快感,不在意他人的性命;一帮富家子弟驾驶豪华跑车,把城市道路当F1赛道昨夜终酿惨祸》,文中写到开名车的那群年轻人时说,“赶紧找找人,看看有啥路子,到底该怎么处理……”。
“看到这段报道,我觉得完了,这事怎么能发生在我们天堂杭州”34岁的杭州车主陈志民说,自己向来很以杭州为傲,尤其是井然有序的交通状况,比他去过的北京、上海都好。就在案发前一周,杭州市政府公布《2008年度市直单位综合考评社会评价意见报告》,报告显示,群众对市委、市政府破解交通等“七难”工作总体满意度为95.77%,满意度为近年来最高。
民意反弹
8日14∶00,西湖区交警大队召开了“5·7交通事故”通报会。交警表示,胡斌已被刑拘,根据肇事者及其同伴的口供,当时车速在70码左右。死者同事孙哲说,现场媒体提出的关于肇事车为什么屡有超速前科却依然能上路等问题,均以“这是另一起案件”或“尚待调查”带过。死者上司苟飞(化名)说,这么严谨严肃的一个事情,怎么这么轻易地就召开一个发布会有些事情能不能事前调查得清楚一些。
“欺实马”成为网络新词,各路网友一窝蜂地使用“我以70码的速度,把你的帖子顶到5米高,20米远”。而关于事故双方及其家庭的信息也被媒体曝光或者人肉搜索出来。
可就在这个沸点上,关心此事的媒体与网友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在浙大论坛上发起悼念活动帖子的Sepmoon告诉记者:“作为中国人的传统,在人死后的第二天点蜡烛是应该的。最早先是谭卓的老乡说要去文二西路默哀,然后又有很多其他学生也说要去。因为担心人会越来越多,现场难以控制。所以我发了一个帖子来供大家遵守。”
8日晚上7点多,Sepmoon来到车祸现场准备蜡烛,现场还有部分学生负责维持秩序。浙大信电系老师董友军作为校方指派的秩序维护者,他表示,“学校的顾虑比较多,担心外面有人借机会捣乱,于是就指派了很多党员骨干去维持秩序,暗中观察。”浙大党委书记张曦、党委副书记郑强出现在悼念现场,将学生逐个劝回。
千人三分钟的默哀,营造出一种更为强大的舆论场。“决不能让事情不了了之!”丁牟说,除了愤怒,自己更多的是害怕,害怕下一个被飙车党撞死的,被“关系”所摆平的,就是自己。
而在学生当中,也逐渐涌现出了另一个言辞更为激进的群体。董友军老师说:“大家都在看媒体怎么报道。但随后的杭州媒体失声则引起了学生的很大反弹。矛头一下子就指向了官商勾结。”
浙大学生马彦(化名)说:“杭州媒体失声,这让人怎么想正面媒体不说,那么谣言就更容易使人相信,反作用更大。包括在校内论坛上的版主删帖维护,还有在校内网上的删帖行为,都使很多学生更加反感。”
但一旦身涉此事,事情却需要格外小心。Sepmoon和死者上司苟飞均对记者强调,悼念活动和10号的追悼会,均是杭州市民的自发之举,他们绝对没有组织。“这不过是我们的分内事,他走的时候就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马路上,多点人送送他,也算是最后一点心意了。”苟飞说。
理性回归
当追踪报道再次出现在媒体版面的时候,已经是5月10日。因为杭州市长蔡奇批示:“这是一起骇人听闻的惨剧……对肇事者要依法严处。痛下决心,彻底解决违法超速行驶问题。”
15日,杭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经专家组鉴定,肇事车辆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等多处部件进行了改装,案发时车速为每小时84.1公里到101.2公里,并就之前“70码”说法向社会道歉。
但遗留下来的疑问依然很多,包括该案应定性为“交通肇事罪”还是“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如何杜绝城市的飙车现象等。而遗留给政府的,是如何重建在该起事故中受损的公众信心,以及反思如何更好地处理此类公共事件。
在欺实马的愤怒追问中,受伤的不只是公众对政府的信心。谭家聘请的律师魏勇强说,谭卓父母暂不申请重新鉴定,而民事赔偿部分将在刑事部分宣判后再做决定。但有人在网上发帖,要求谭卓父母决不能就此“私了”,因为此事已涉及公共安全,不再是谭家的事儿。
被人肉搜索出来的胡斌母亲两个同名陆红英,“飙车同党”翁振华和江银,最后均被证实为不实信息,但人们再也不相信了。
你相信84.1公里到101.2公里这个说法吗
苟飞轻轻地摇了摇头,“之前我们一直还是抱着很乐观的态度,现在一朝被蛇咬,将信将疑。”
一场交通事故,让天堂杭州成为了众人眼中的马路地狱。网友戏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在苏杭,易上天堂。”
欺实马-后继
2009年5月14日鉴定报告指出肇事车辆经过改装,事故发生时车速在84码到101码之间(即84到101‘公里/小时’),5月15日杭州警方向社会道歉。
欺实马-事件原委
警方宣称车速只有70码
杭州飙车案至此演变为群议汹汹的“70码”事件。
相对警方公布的调查结果,多名目击者通过不同渠道汇集于网上的部分事实是:
5月7日晚上8点多,20岁的胡某和另两人分驾三辆高级跑车,从东而西沿文二西路一路疾速行驶。车辆行至紫桂花园和德嘉公寓两个小区门之间的斑马线时,撞上正通过斑马线横穿马路的25岁浙江大学毕业生、计算机工程师谭卓。谭卓的身体被车头撞上后,先是在空中翻转,在撞到挡风玻璃后再度飞了出去。“有两层楼那么高,至少20多米远”。
车祸的悲剧很快在第二天见了报。一家媒体在以两个版的篇幅报道车祸时,发表一张占了近半个版的大图,图片中,肇事司机的年轻朋友们在事故现场叼着烟、互相勾肩搭背,表情轻松而漠然。
“我们谴责这帮小混蛋。法律绝对要严惩,绝不手软!”以骂人见长的“电波怒汉”、杭州知名主持人万峰当天在电视镜头前的狂骂,立即引起了市民共鸣。“严惩凶手”的呼声一时在网上盛行。
舆论质问下,警方进一步承认,所谓的“证人”,仅仅是询问肇事司机同行者的结果,而对于车辆有否压过双黄线和是否逆向行车以及是否经过改装等问题,警方都支支吾吾,“可能没有”。
5月9日,浙江卫视播放了一段提取自南都德嘉的监控录像,三菱车高速飞奔的镜头展现在大众眼前。就在此前,警方刚刚声称事故现场没有监控录像。
欺实马网友们运用各种知识推算出来的速度各不相同,但一致的是,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谭卓是被70码的速度撞飞。
一位网民用视频剪辑软件分析了电视台公布的监控视频,得出结论是每小时118.8公里。“118km/h虽说是个估计与换算值,但从视频上看,这车真的很快。”
面对质疑和分歧,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决不能总是落在公众舆论之后,更不能让民众对于官方的不信任继续发酵,必须从更高层面、从更深层次分析此事、应对此事,及时拿出更具有力的证据,更多果断的措施,更重要的是对此事进行公开公正的处理,消除人们对此事的疑点,消弭“权钱交易”的传言,从而不让“70码”成为又一个网络热词,成为网络上杭州的另一个代名词,随后欺实马开始成为社会网络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