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会是中国品牌的下一个风口吗?

想去哪就去哪、绝对不堵车、开车不用脚手眼、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亿亿级产业……当所有这些念头或者场景堆在一起的时候,是否会让你对未来的出行或者生活,充满了憧憬?

如果是,那么不知道是不是要恭喜你——你,很可能就是当下自动驾驶风口卷起的那片“树叶”。

自动驾驶,亿亿级的风口产业

在新能源因补贴退坡和市场需求下滑而体验寒意的时候,近一个月以来,自动驾驶成为了行业的焦点和热点。

2月10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工信部等11个部、委、办、局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下称“发展战略”)。发展战略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智能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为加快推进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制定本战略。”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2035到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强国愿景逐步实现,智能汽车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以上,仅仅是聚焦L3自动驾驶的角逐;而且,发声的企业,也仅仅冰山一角。

“以自动驾驶为核心方向的智能化汽车,正在重构全球汽车产业的商业业态、产品形态、竞争格局。发展以自动驾驶为核心方向的智能化汽车,有利于加快推进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向上。自动驾驶汽车,无疑是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重要突破口。”昨日,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接受网上车市采访时表示。广汽新能源有关负责人也在接受网上车市采访时表示,“当下L3自动驾驶技术的确成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热点,相信在大家的积极推动下,L3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会得到提速。”

“自动驾驶肯定是一个很有竞争力和诱惑力的市场。对于中国品牌来说,首先是政府的支持,无论政策还是战略,都是非常强的。其次是国内创业和创新的活力,产业链上讲,最近几年很多创业公司,无论软件还是硬件公司的能力,都有巨大提升。而这些,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都意味着机会!”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自动驾驶产品副总监黄鑫昨日接受网上车市采访时这样表示。

L3,“分水岭”还是“反人性”?

自动驾驶,源起于美国,加持于欧洲车企,如奔驰、奥迪、宝马和沃尔沃等,但真正给予其“赋能”的,反而是一众互联网公司和中国车企。2009年以来,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谷歌、百度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在智能化领域一日千里。而中国车企,为了实现“弯道超车”、从大到强的愿景,自动驾驶,也成为除新能源之外,一个最大的着力点。

以长安汽车为例,“长安汽车将抢抓未来3-5年的战略机遇期,持续推进‘北斗天枢计划’。加快产业链、芯片、软件、车联网等领域的布局和突破,引领行业发展。今年,长安汽车将实现新产品100%联网和L3级自动驾驶量产上市,2025年长安汽车的车载功能实现100%语音控制,L4级无人驾驶量产。同时,我们在2025年,还将打造5000人规模的智能化开发团队,软件开发人员占比提升至60%。”昨日,李伟向网上车市透露。

按照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英文缩写)的分级,从车辆由人控制还是系统控制、驾驶环境监测、驾驶动作是否需要人与系统切换等几个维度,自动驾驶分为L0至L5共6个级别。而按照工信部正在公示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中国标准,自动驾驶的分级,则按照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控制、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动态驾驶任务接管和设计运营条件等几个维度,分为0至5级。

对自动驾驶的未来,行业普遍看好。但恰恰对于扑面而来的L3级自动驾驶。行业却充满了不同的看法——有的企业坚守,有的企业质疑,有的企业则甚至干脆选择退出……

作为量产L3自动驾驶的公开测试演示者,长安汽车无疑是L3的大力推动者。“L3是自动驾驶走向人类的重要里程碑!”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在测试现场这样表示。而李伟则向网上车市表示,“L3级自动驾驶技术是‘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分水岭,它意味着部分驾驶责任首次由人转向自动驾驶系统。只要国内法规开放,长安汽车就能率先完成L3级自动驾驶技术量产上市,我们首款搭载的车型NUI-T就将在今年量产上市。”

除长安之外,上汽、广汽、长城、奇瑞和小鹏等,显然也是L3级自动驾驶的拥护者。比如广汽,在去年7月发布的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即拥有全球首个L3级自动驾驶量产技术及L4级自动驾驶示范运行技术,而且其率先搭载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的AionLX,也宣称是国内首款量产L3自动驾驶车型。

但在吉利汽车研究院胡峥楠院长看来,现在不少厂家大肆宣传的可量产L3,却在某种意义上是个“鸡肋”,甚至“反人性”。“从自动驾驶分级来看,真正意义的L3,作为产品是不现实的。L3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某些场景下可以让驾驶员脱眼,而让系统全面接管汽车,场景条件达不到系统自动驾驶的要求时,又提醒驾驶员接管汽车。但恰恰就是这种车辆接管权的切换,带来了L3无法解决的‘悖论’。”胡峥楠向网上车市表示。

对于L3级别自动驾驶下车辆接管权的切换可能引发的问题,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也表达了深深的担忧。“自动驾驶,理应为车主提供一层额外的安全保障,但企业在设计某些功能时的出发点就是让司机脱离驾驶操作。”“在使用它们的时候,你不应该忽视车辆正在被系统控制,但事实是这些系统确实让司机忽略了这点。自动驾驶系统变得越可靠,司机就越不会专注在驾驶这件事上。”IIHS总裁DavidHarkey表示。

由于认识到这个问题,福特、沃尔沃、丰田等厂家近来都表示,由于安全风险,L3的实际意义并不大,将跳过L3级自动驾驶技术。而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无人驾驶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也认为,L3并不适合量产,自动驾驶聚焦L4量产已成定局。

真正的自动驾驶其实还挺远

一方面期待标准、法规、技术体系和基础设施等层面早日完善,好尽快实现技术条件已基本成熟的L3的量产,一方面进行着L4、L5的测试和研发,但几乎每个参与者都“心知肚明”——真正的自动驾驶,其实离我们还挺远。这,基本上不仅是目前中国,而且也是全球汽车产产业在自动驾驶领域遭遇的现状。

长安汽车透露,2025年将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量产。吉利汽车宣布,一年之后会发布L4的战略规划。广汽新能源则表示,L4自动驾驶技术上,已走过了Demo阶段(有两台样车,并已在指定区域内进行L4级自动驾驶测试),正在不断完善,力争2022-2023年实现小范围商业化运行。但实际上,自动驾驶的演进之路,从L3以上往前迈出的每一步,都会遭遇无数资金、技术、成本、法规和基础设施体系的“埋伏”。某中国品牌曾在2016年表示,2018年实现半自动驾驶,2020年实现高度自动驾驶,2025年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这种虚而不实的愿景与战略,无疑只能给业界增添新的笑料。

李伟向网上车市表示,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至少面临三大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政策法规方面。一是自动驾驶车辆合法上市的法规、标准缺失,虽然长安在内的部分车企已具备高阶自动驾驶的量产基础,但自动驾驶车辆与现行机动车辆在驾驶操作的实现上存在较大差异,自动驾驶车辆合法上市销售面临挑战。二是道路设施标准规范不完善,标准贯彻执行也不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协调和统筹需要强化,道路本身的智能化建设推动力度亟待加强。其次是市场接受层面,目前由于体验、安全、价格等问题,自动驾驶汽车市场接受层面面临挑战,自动驾驶作为新技术的载体投入非常大,但见效却比较慢,无论是开发费用还是零部件方面,成本非常高。再次是产业技术方面,尽管行业最近几年技术突破很快,包括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决策规划算法、云平台及大数据和仿真测试等,都取得了突破,但突破不代表具备商业化能力,仍要加快解决车规要求、场景适应性、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大规模量产应用的开发体系等问题。

从车辆安全的角度,胡峥楠最担心的则是车厂的责任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如何把车做得更可靠,真正达到L4、L5的自动驾驶水平。“我们经常要试车,测试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失效模式。转向失效、制动失效、供电失效,甚至信号里面有很多杂波信号需要过滤,这些都是自动驾驶的基础问题。人开的时候人会处理,不会有问题。但一旦完全交给系统去处理,就会面临各种无法预测的问题。从自动驾驶绝对安全的角度看,冗余系统是绝对必要的。但目前车辆的控制都是一套系统,没有冗余。也许,要真正的实现自动驾驶,现在车辆的基础架构和电子架构,都需要再造!”

而黄鑫,担心的则是自动驾驶未来的人才和成本问题。“自动驾驶越往上做,就会发现对顶尖人才的依赖越强,但目前国内来讲这类顶尖人才还是很稀缺,这也是包括小鹏在内的很多产厂家要在北美、欧洲建立研发中心的原因。另外,自动驾驶核心零部件的成本,也是我们非常担心的一个问题,现在很多核心零部件的成本相比传统车企,高出很多,因为很多设备都是新研发的,用的也是新材料。”

THE END
1.100种常见车的英文除此之外,还有路虎Land Rover、奥迪A系列、宝马X系列等。由于汽车品牌和型号众多,无法列举出全部的英文名称,您可以参考汽车相关的网站获取更多信息。https://news.yiche.com/baike/4592184.html
2.汽车品牌论文三、提高中国汽车品牌知名度的对策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完美实现和世界汽车行业的发展接轨,我国汽车行业正在迎接双挑战,在迎接挑战的这一过程中,我国汽车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品牌销售方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对于如何提高我国汽车品牌的知名度,笔者认为应从销售体系、建立四位一体的专营店、完善售后服务三个方面着手简单分析。https://www.youfabiao.com/fanwen/21793.html
3.汽车品牌英文名称大全新版汽车品牌英文名称大全(新) 汽车品牌非常多,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400多个汽车品牌,下面就是我们就为人熟知的一些品牌做一些统计,看看他们的品牌英文是如何命名,可以帮助到汽车领域的后来者或者汽车产品相关领域的朋友们。 一、著名汽车品牌的英文名称大全http://www.namer1.com/news/65.html
4.再也不怕装13被人笑,教你汽车英文的正确读法以下挑选既有代表性又很难读准的部分单词进行教学。中文音译的部分大家要快读、轻读、连读,要告诉(pian)自己是在读英文,这样就可以读的很像了。 第一类:品牌名称 汽车相关的品牌名称大多数是创造出来的单词,而且有的是从德语、法语、日语等不同语言译制成英语的,所以中国人读起来经常容易出错。 https://www.xincheping.com/views/68659.html
5.世界10大汽车公司去年生产的汽车:~ 440 万辆 员工人数:~ 211,000 拥有汽车品牌:本田、讴歌 4.福特汽车公司 福特 收入:1271 亿美元 成立年份:1903 公司总部:美国密歇根州迪尔伯恩 去年生产的汽车:~ 420 万辆 员工人数:~ 186,000 自有汽车品牌:福特、林肯 标语口号:英文:Go Further 中文:进无止境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102446917946180107
6.(汽车行业)各个国家汽车品牌的英文名称(汽车行业)各个国家 汽车品牌的英文名称 各个国家汽车品牌的英文名称 AlfaRomeo 阿尔法-罗米欧 AstonMartin 阿斯顿-马丁 Audi 奥迪 BMW 宝马 Bentley 宾利 Benz,Mercedes-Benz 奔驰 Bugatti 布加迪 Buick 别克 Cadillac 卡迪拉克 Cadillac 凯迪拉克(卡迪拉克) Chevroler 雪佛莱 Chevrolet 雪佛兰 Chrysler 克莱斯勒 Citroen https://doc.mbalib.com/m/view/5a08d3fbf7632ab0bdff46dbdeec169b.html
7.“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中国踩稳“开放”油门这些都为中国民族汽车品牌崛起营造了良好环境。在‘走出去’方面,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在海外投资设厂、参与收购、开拓市场,既是因应国内市场潜力阶段性缩小的有力举措,更是自身竞争力提高的必然结果。事实上,这也是中国汽车业在开放中发展的最新形态。”曹建海说。https://news.cctv.com/2017/01/17/ARTIpg81DOs7sMNBPm2k3sVx170117.shtml
8.直击蔚来汽车伦敦发布会:一款名叫“NIOEP9”的超跑背后根据蔚来汽车的规划,这款电动超跑首期只会限量生产6辆,它们不会对外销售,而是分配给包括李斌、腾讯马化腾、小米雷军、京东刘强东、车和家李想、高瓴资本张磊在内的6位蔚来汽车创始投资人,每人一辆。 当然,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还不仅仅是一款超跑,与超跑一并而来的,是蔚来汽车全新发布的英文品牌名和LOGO。 http://www.cheyun.com/content/13685
9.起亚汽车中国官方网站全新起亚,为你而来!我们将通过全新的产品、服务和品牌体验赋予用户灵感。登录起亚官网,您可品鉴起亚EV6、EV5、狮铂拓界、新k3、赛图斯、傲跑、K5、K2等多种车型详细信息及VR展厅。https://www.kia.cn/
10.2024年轿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轿车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4版),轿车作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正经历着由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目前,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这得益于电池技术的进步、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https://www.cir.cn/R_JiaoTongYunShu/6A/JiaoCheDeXianZhuangHeFaZhanQuShi.html
11.上汽MG名爵品牌全球知名汽车品牌MGCybersterMG7MG5上汽集团MG名爵为您提供MG Cyberster、全新MG7、名爵7、MG5、MG5天蝎座、名爵5、MG4 EV、名爵6、第三代MG6、MG领航、MG ONE、MG ZS等系列车型最新介绍。https://www.saicmg.com/
12.3300亿,恐怖的李书福沃尔沃吉利集团吉利汽车福特公司英文不太好的他这样回复:“我想说的3个词就是I loveyou。我爱你们,我爱沃尔沃这个品牌。运营好沃尔沃品牌,以及爱护沃尔沃的员工、保障员工的利益,是吉利的责任和义务!” 李书福的这番表白,赢得了现场一阵热烈的掌声。 2009年10月31日,福特公司终于在两个竞购者——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和中国吉利集团当中作出了选择https://www.163.com/dy/article/GU9NBKS80511D0QS.html
13.梅赛德斯·奔驰梅赛德斯·奔驰(德语:Mercedes-Benz)是一家以豪华和高性能著称的德国汽车品牌,总部设于德国斯图加特,是戴姆勒公司旗下的成员之一。旗下产品有各式乘用车、中大型商用车辆等。 2024年3月,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https://baike.sogou.com/v39433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