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车车速与限速

茅盾长篇小说《子夜》第一章,上海富商吴荪甫派人开车去接父亲,原文是这么写的:

汽车越走越快,沿着北苏州路向东走,过了外白渡桥转弯向南,那三辆车便像一阵狂风,每分钟半英里,1930式的新纪录。

这段话意思是说,1930年出厂的三辆雪铁龙轿车,以极限速度在市区飞驰,每分钟行驶半英里,创造了同款汽车的最快纪录。

每分钟半英里,每小时就是30英里,按1英里等于1.6公里计算,时速只有48公里而已,怎么能创造同款汽车的最快纪录呢?难道茅盾在开玩笑吗?

人家茅盾没开玩笑。

民国时期

北京街头的汽车都是进口货

1885年,世界上第一辆汽油车“奔驰1号”问世,三个轮子,没有传动轴,像自行车一样通过链条传输动力,最高时速仅仅16公里。

1908年,世界上卖得最火的福特T型车问世,四个轮子,四个汽缸,最高时速仅仅40公里(几年后提速到每小时70公里)。

1928年,执掌东北军政大权的张学良少帅拨款80万块大洋,让人试造汽车,造了三年,才在外国工程师的帮助下组装了一辆轻型货车,发动机是从国外买的,车上一切电气设备也都是从国外买的,我国工程师只负责车厢和组装。造好以后,大家试车,油门加到最大,时速才32公里。

整个民国时代,我国科技落后,经济薄弱,加上战争频发,时局动荡,科研条件和工业制造都落后于西方强国,自始至终都没能制造出一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如果我们回到民国北京的街头,看到的所有汽车都是进口货,既包括方向盘位于左侧的美国福特和雪佛兰,也包括方向盘位于右侧的法国雪铁龙和莱纳脱。如果到了天津租界和上海租界,偶尔还能看到德国的奔驰、英国的劳斯莱斯、美国的林肯、斯蒂庞克等豪华品牌。所有这些汽车的设计时速其实都很低,例如莱纳脱轿车的时速低于50公里,林肯七座豪华轿车的时速低于75公里。1929年出厂的劳斯莱斯幻影Ⅰ代和1929年出厂的宾利blower,最高时速倒是超过了100公里,可惜没有大规模量产,更没能进入中国市场。

慢车时代陆地上一切交通工具都很慢

民国时期堪称“慢车时代”,当时陆地上一切交通工具都很慢。1924年,鲁迅从北京去陕西讲课,7月7日从前门搭上火车,7月14日才抵达西安,现在几个小时的车程,他老人家走了整整一个星期。

1933年,郁达夫去浙江旅游,从朋友那儿借了一辆汽车,从杭州开到富阳,行程42公里,路上花了两个小时,平均时速21公里。然后他又从桐庐开到杭州,行程90公里,下午3:30出发,晚上7:00抵达,路上花了三个半小时,平均时速26公里。

1934年,薛绍铭在云贵川一带旅游,他搭乘汽车从三台去绵阳,车速是每小时15公里。1935年6月,薛绍铭又到广西旅游,早上6:00搭乘长途汽车从庆元往六寨方向进发,次日晚上6:00才到达,行程300公里,走了整整两天零一夜。然后他又从六寨去独山,行程80公里,“车很旧,行走迟缓,走一段歇一段,路上花了4个小时。”(薛绍铭《黔滇川旅行记》,中华书局1936年8月第1版)

1943年,地主恶霸刘文彩乘坐福特牌小轿车往返于安仁古镇和成都市区,单程60公里,他要开上5个小时。

由此可见,茅盾笔下那几辆1930年出厂的雪铁龙汽车最多只能开到48公里的时速,实际上还是比较合乎史实的。

路况太差长安街都只有两条机动车道

民国车速慢,一是因为动力不足,风阻偏大,汽车制造水平远远不如今天,二是因为当时路况实在太差。

民国前期,北洋军阀当政,北京是首都,全城居然没有一条双向四车道的路段,包括长安街都只有两条机动车道,中间路面高高隆起,走汽车和马车,两边路面铺设在阴沟上面,走行人和人力车。绝大多数行人都不懂交通规则,乱走乱撞,很容易出事,这且不说,路面还很脏,雨天污水遍地,晴时尘土漫天。

1926年6月28日,吴佩孚的专车开进北京,那时候西长安街刚刚铺上柏油,东长安街还是条砖铺砌,过了这段路则全是黄土。吴佩孚的座驾是美式军车,车身极重,把土路碾出两道白亮亮的车辙,南风一起,灰尘漫天,宛如丝绸之路。那天鲁迅出来买药,刚好见到吴佩孚进城,他只看见大路上黄尘滚滚,车中人看不分明。是啊,灰尘那么大,过往行人看不见吴大帅,给吴大帅开车的司机也看不清过往行人,车速一快,必然肇事。

上海开埠早,发展快,晚清就开始修公路,路况之佳居全国首位,但是人太多,英租界和老城区的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5万人,比现在都拥挤,碰上大型节假日,开车上街无异于自杀。不信且看民国小说《人海潮》第十五回描绘的一段场面:

马路中万人如海,静安寺拥挤如潮,口中衔一段雪茄烟头,手轧住了,只能向空乱唾,唾到楼下看客口中,嗤的一声,烧焦舌子,也不能伸手挖出,其轧如此。妇女身怀六甲,挺着一个大肚子,偏要去看,丈夫保护胎儿起见,替她粘上一条油漆未干的纸条,依然无效,往往一个人出门,两个人还家。

您想想,街上这么多人,怎么能顺利开车?即使把车开上街,又怎能把车速提上去?完全不可能嘛!

北京和上海的路况尚且如此,偏远地方更不必说。

云贵川一带地处偏僻,万山耸立,人们出行很难,世世代代依靠步行和骑马,民国初年几乎连一条公路都没有。云南省主席龙云买过一辆汽车,从香港进口,过了广东就没法开了,因为路况太差,根本开不过去,只能就地拆散,用马把零件驮到昆明。1921年7月,河南省财政厅长薛笃弼去安阳考察,他乘坐一辆美国道奇车,设计时速90公里,却只能按照20公里的速度往前走。因为路基是石头,路面是煤渣,大雨一冲,煤渣散了,露出高低不平的石块,必须拣路走,曲里拐弯走S形,走着走着,“嘭”的一声,拖底了。倒车,转弯,没走多远,“哧”的一声,轮毂撞石头上了。这种路怎么能开快呢?再好的车也得像蜗牛一样爬着走。

限速初期时速不超过12.67公里即可

说完了民国时期的路况,我们再看看民国时期的限速。

民国刚建立那会儿,全国都没有限速,最多像《唐律疏议》、《宋刑统》、《大明律例》、《大清律例》规定的那样,禁止马车在闹市区疾驰,至于限速多少,都不提。为啥不提呢?因为科技落后,没有可靠的测速设备,执法者全凭一双肉眼。只有在上海租界、天津租界、广州沙面、北京东交民巷,像这些由外国人说了算的租界区,才可能援引他们本国的惯例,制定一个不太严格的限速标准。

1917年,在东交民巷的影响下,北洋政府治下的京师警察厅发布一张通告,第一次为北京司机制定了限速标准:“自用及营业各汽车行驶速率,至快每分钟以营造尺六十六丈为限,不得逾越。”这里的“营造尺”沿用清末改革度量衡时的数据,每丈3尺,每尺32厘米,每分钟以营造尺六十六丈为限,意思就是时速不得超过12.67公里。

1927年,国民党推翻北洋军阀,将首都从北京迁到南京,北京改称北平,北平市政府公安局调整限速标准,规定市内汽车行驶速度每小时不得超过25英里,繁华地段行驶速度每小时不得超过10英里。换算成公里时速,相当于市区平均限速40公里每小时,闹市区平均限速16公里每小时。

如果超速行驶,会得到什么处罚呢?北洋时期的政策是拘留,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政策是罚款,每超速一次,罚款5块大洋,按购买力折合人民币几百块钱。

不过大家可以想见,民国时期汽车匮乏,拥有私家车者非富即贵。贵人超速,交警不敢罚;富人超速,他们不怕罚。当年犹太富商哈同在上海开发房地产,他老婆烧包得很,每次开车上街,一定故意超速。巡捕房说:“下回再超过限速,罚你5两银子!”哈同太太压根儿不在乎,“恒怀钞票数十金,疾行于南京路,巡捕干涉,则如所罚之数予之。”(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这个阔太太兜里揣着巨款,交警开她的罚单,她当场交钱,完了接着超速。我估摸着,《子夜》里吴荪甫的雪铁龙汽车胆敢开到时速48公里,应该也是因为不怕罚款的缘故吧?

THE END
1.中国私家车30年回顾(五)2006年,彼时缺乏核心技术和造车经验的自主品牌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原始积累阶段,国内消费者的目光也都集中在合资乃至进口品牌的身上,更遑论中级轿车领域自主品牌的一片空白。在这一年的5月18日,一汽奔腾正式创立,立志要为国人制造买得起、用得住、有尊严的汽车,仅仅三个月后就推出自主品牌首款中高级轿车——第一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25550064448766476
2.揭秘领事馆豪车之谜,特权下的车辆使用真相与规范疑云2、除了福特,还有许多美国汽车品牌在民国时期广受欢迎,如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和普利茅斯等,别克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个品牌,雪佛兰则是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一个品牌,成立于1911年,凯迪拉克是美国通用汽车集团旗下的豪华汽车品牌,成立于1902年。 3、民国时期,汽车种类相对较少,主要包括福特T型车、雪铁龙等,福特T型https://m.vqaq.com/330C82174dc7.html
3.民国生活(七)奔驰汽车汽车公司福特轿车雪佛兰而一代大师梅兰芳在民国时期享有盛誉,据说他唱一场戏收入高达800大洋,已经不次于现在的影视明星了。而奔驰公司当时在中国想寻找形象代言人,于是他们就直接白送给梅兰芳一辆奔驰,并写了“宝剑赠侠客,香车送名士”的文案来营销奔驰品牌,就此奔驰汽车在社会上名声大噪了。 https://3g.163.com/dy/article/GO6SM1RP05524WQM.html
4.民国时期常见的几种汽车?以下是关于民国时期常见的汽车的介绍:1、福特T型车:说到福特T型车,了解汽车发展史的朋友肯定不陌生,这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1908年开始批量生产的轻便型家用汽车,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通用零部件进行大规模流水线装配作业的汽车,售价相对便宜,外观相对漂亮,油耗也相对小,百公里耗油七八升而已。油耗控制放在今天当然不出奇https://auto.china.com/mip/811329.html
5.一组老照片看中国自行车变迁史在民国期间,北京城的自行车数量不断增加。 “到1948年,全市有自行车176970辆,成为北京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北京志·市政卷·道路交通管理志》战争时期,物资匮乏、交通瘫痪,自行车又借轻便灵巧体积小的特点,肩负起了运输物资、传递情报、护送伤员的重任,成为基层战士的好帮手! 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eid=dkeeh5HqqcM=
6.民国生活(三)在民国时期,因为汽车产业被外国人垄断,导致汽车的价格很高。当时的小轿车最便宜的也要1100大洋,普通的福特T型汽车2700大洋,卡车4000-5000大洋。 但是有一点其实需要指出,就是当时国外的汽车价格其实并不高。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家用轿车其实已经普及到了普通家庭。中国的汽车那么贵,纯粹是因为远隔重洋导致的费用增加、和https://www.yoojia.com/ask/19-12057313622057086484.html
7.蚌埠市商业网点规划设置区:汽车品牌销售网点主要分布在淮上区商贸园区、东海大道汽贸商业街。 二、二手车交易市场 二手车交易市场的设立必须符合《二手车交易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 控制区:东海大道以北、华光大道以东、龙子湖以西、京沪铁路以南的区域内不设立二手车交易市场。 https://swj.bengbu.gov.cn/zfxxgk/public/22181/34726051.html
8.汽车科普全球知名汽车品牌简史anliux世界前十大汽车商之一,第一大商用车制造商,第二大卡车制造商。 菲亚特汽车公司 Fabbrica Italiana Automobili Torino,缩写即F.I.A.T. 意大利著名汽车制造公司,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成立于1899年; 菲亚特作为超过百年历史的经典品牌一直被视为完美汽车的缔造者,旗下的著名品牌包括: https://www.cnblogs.com/anliux/p/18332312
9.民国时期苏州天丰箔厂证章一枚价格:850元se104155736?民国时期吉安民生工厂证章一枚,证章外形是新生活运动徽章造型。 5品 ¥850 ?抗战时期驻陕军需局洛阳办事处胜利军服工厂证章一枚 5品 ¥680 ?民国时期江西省民生卷烟厂,大华香烟品牌。 5品 ¥1,280 ?民国时期江西公路处汽车配件制造厂厂徽一枚,背戳“寶慶” 5品 ¥850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968_104155736.html
10.以史为鉴,重振武汉制造雄风以汉阳兵工厂为代表的军事工业实力相当长时期内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当时的“汉阳造”不仅成为驰名全国的品牌,而且成为武汉制造业的一个象征。此外,武汉的白沙洲造纸厂和湛家矶造纸厂的产量在20世纪初也曾雄踞全国首位。正是因为拥有这批实力雄厚的制造业骨干企业,武汉才成为了当时全国最重要的制造工业中心和中国近代制造http://www.whdsw.org.cn/ztyj/538.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