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瑞那期节目我们说过,长安玩死了合资,话虽有些夸张,但也基本符合事实。作为四大汽车集团中最后一个开始合资的,长安先后与铃木、福特、马自达、沃尔沃、DS、林肯六个品牌有过合作,现在还健在的只有长安福特、长安林肯和长安马自达,说是合资杀手也没毛病。
1993年,看到长安把用了自己技术的微车卖得这么好,铃木选择与长安合资建厂,首个中日合资的汽车企业——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在兵器工业总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当时除了长安之外,还有三家军工企业获得了奥拓的生产资质,吉林江北、湘潭江南、西安秦川,由长安生产零件,其他三家各自组装整车销售。这个西安秦川就是被比亚迪买走造车资质的那个,我们之前提过。所以在当时的马路上,你甚至有可能看到四台来自不同厂家的奥拓同时出现。就好像那个海尔兄弟,还有舒克和贝塔。
和奥拓同年国产的,还有基于欧洲、北美等市场销售的第二代swift打造来的羚羊。注意啊,这个swift指的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雨燕,而是通用汽车入股铃木后,基于通用S平台专为欧美开发的车型。羚羊这款车大家就熟悉了,一度作为出租车穿梭在重庆的各个角落,这车的特点也很明显,配置要啥没啥,但作为一辆汽车的本职工作,它完成的很好,机械素质极其稳定。
2005年,人称小mini的国际市场第四代、日本市场第二代swift在国内上市,就是我们熟悉的雨燕,2006年,铃木和菲亚特联合开发的天语sx4进入国内,2013年,长安铃木又将第七代奥拓引入国内,再后来还推出了启悦、锋驭、维特拉,但基本都没啥销量,长安铃木的主销车型还是N多年还没换代的雨燕,而这时市场上更好的选择多的是,铃木也渐渐成为了历史名词。有人会问为什么没有改装小王子北斗星啊,人家北斗星那是昌河铃木的,你哭错了坟。
正所谓两个黄鹂鸣翠柳,我很丑吗那我走?2018年,铃木汽车正式退出中国。现在回看,铃木对长安是有着知遇之恩的,从最早的微车到后来的雨燕奥拓,铃木都为长安提供了适合国庆的车型样板,而铃木选择推出中国,也并非因为车型不好,而是因为那些适合经济发展初期的小车,已经不适用于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了,铃木在三哥和东南亚那边卖得还是不错的。
与铃木的合资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也让长安明白了一个道理:天若有情天亦老,贤妻不如好大嫂。2001年,长安与福特看对了眼,两个百年品牌一拍即合,成立了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
2003年,长安福特的第一款车:嘉年华上市。这款车是个缝合怪,虽然用的第五代嘉年华的底盘,外形却是来自印度市场的特供车型福特Ikon(爱坤)。事实证明,咱们还是不喜欢咖喱味的外形,这款车只生产了3年左右就停产了。直到2009年,第六代原汁原味的嘉年华被引入到了国内,才小小的火了一下。
与嘉年华上市就凉凉的情况不同,2004年,长安福特的第二款车型蒙迪欧上市之后就大受欢迎,这也是全球市场的第二代蒙迪欧,在当时,这是少有的能和日系、德系中级车掰手腕的车型。但缺点也很明显,油耗相对偏高,随后推出的第三代蒙迪欧-致胜、第四代马丁脸蒙迪欧,虽然在外形上越来越时尚,但油耗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2015年,翼虎的销量达到了17000台的顶峰。而随着长安福特的总销量也在2016年达到巅峰,95万辆。
但是福特总是能在人们最喜欢它的时候整出点新花样。2016年,翼虎断轴门爆发,长安福特销量直线下跌,2017年直接从盈利上百亿跌到亏损,2021年315晚会曝光的变速箱生锈直接给福特锤到只剩一口气。福特很郁闷啊,你说我还巴巴的给人家当教师爷呢,我这心呐,哇凉哇凉的。不过好在,之后福特的新车型陆续上市,旗下长安林肯车型更是增长迅猛,销量渐渐有了起色。
而曾经福特旗下的另一个品牌马自达就没这么幸运了,销量一直不温不火。2006年,当时还由福特持股的马自达找到了长安,想要玩一场三个人的游戏,长安福特正式更名为长安福特马自达,三方共同持股。直到2012年才各自独立为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
与合作一同公布的还有一款福克斯同平台的新车:马自达3。但在初期,长安马自达的渠道建设并不完善,马3占用了福克斯的产量,还得用一汽马自达的渠道销售,所以在利益分配上,长安、一汽、马自达之间存在了巨大的分歧,2006年4月,刚投产一个半月的马3宣布停产,直到2007年初长安福特马自达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后才恢复生产。
混乱的管理加上马自达佛系的性格,以及在同级别中不算大的空间表现,也许就是长安马自达销量不温不火的原因所在,虽然历代马3和后来推出的CX-5在网络上都是一片叫好声,但都属于是你买我推荐我买我不买的类型,2017年巅峰时期加上一汽马自达,年销量也不过31万辆,2021年一汽马自达并入长安马自达后,销量进一步下跌,如今已经彻底沦为一个小而美的二线品牌。
有人说沃尔沃不是被吉利收购了吗?是这么回事,但那是2010年之后了,屁股上挂的也是沃尔沃亚太的标,你又哭错了坟。
这个时候的福特正处在贪多嚼不烂的时期,旗下一度拥有福特、林肯、马自达、沃尔沃、捷豹、路虎、阿斯顿马丁等8个品牌,所以为了节省成本,各品牌之间通用平台就成了唯一选择。S40就是和福克斯、马自达3出自同一平台的产物,但售价直接飙到了30-36万元,这就属于骨科医院门前酱大骨,变着法的作死了。虽然后来长安沃尔沃把售价调低到24-27万元,但还是太高,年销量一直在几千辆徘徊,2012年,国产S40正式停产。
2009年推出的长安沃尔沃S80L那更是惨的没边,虽然学习BBA为中国市场定制了加长版,但40-68万元的售价,让消费者没有任何理由选择购买,年销量还比不上人家月销量,被锁定为目标的奥迪A6L和宝马5系也松了口气,就这啊,我还以为多狠呢?
总之,长安沃尔沃属于是先帝创业未半而骈死于槽枥之间,2008年沃尔沃陷入经营危机后,更是雪上加霜。虽然在2009年,福特已经与长安签订了秘密协议,要把国产S60放在长安沃尔沃生产,但人算不如天算,2010年,福特实在撑不住了,沃尔沃轿车业务被卖给了吉利,长安沃尔沃S60项目自然也告吹了。2015年,S80L正式宣布停产,长安和沃尔沃的缘分也到此结束。
另外长安还有一个比较小众的合资品牌,就是DS。2011年,PSA集团和长安合资成立了长安标致雪铁龙,2012年,为了区分与东风合资公司的产品,法(四声)国总统座驾DS品牌被引入国内。
法国人办事,懂的都懂。在欧洲,DS品牌已经停用将近半个世纪,2007年PSA新任一把手克里斯蒂安·斯特里夫新官上任三把火,急需一款车型立威,而此时PSA内部恰好已经规划了DS3、DS4、DS5三款车型,用作雪铁龙C2、C4和C5车型的换代。
又恰好这个时候长安PSA成立了合资公司,急需车型拿出来售卖,于是还在研发中的DS3、DS4、DS5仓促上马,上市中国。以至于最初的几款车型都是基于欧洲PSA淘汰的PF2平台的产物,完全没办法返销欧洲。
为什么要返销欧洲,这又是个魔幻的事。在国内,DS品牌成立于2012年,最早还叫过谛艾仕,而在欧洲,DS却直到2014年才独立为品牌,法国人办事嘛,懂的都懂。
可以说,长安DS乃至整个DS品牌都是赶鸭子上架的产物,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欧洲,销量都惨不忍睹。2019年,长安psa连同深圳观澜工厂被打包卖给了宝能,就是在奇瑞那期我们提到的收购观致的宝能。在宝能旗下,长安psa已经变成了BAO和悠宝利两个品牌,一个定位高端智能电动车,一个专做五菱宏光miniEV这样的小电动车。鉴于目前这两个品牌都还没有产品正式上市,咱就不做评价了。
但在psa这,长安也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2013年,psa和丰田共同开发的EMP2平台亮相,2015年,长安基于EMP2打造出了P3平台,首款车型就是CS55,现在大火的CS75plus、uni-v、uni-t也都是这个平台的产物。你在如今的各个车评里却都看不见关于这个平台的介绍,原因自己想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