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取得了轿车生产资格后,准确地说应该是1996年,浙江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次年,中国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自此,吉利汽车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1998年
第一辆吉利汽车-吉利豪情正式下线
1998年8月第一辆吉利豪情在浙江省临海市下线
1998年的8月第一辆名为吉利豪情的汽车,开下了位于浙江临海工厂的流水线。其实,吉利最开始走的是模仿的道路,而这个被模仿者就是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口碑很好的夏利。吉利的管理者和工程师们并没有人否认“豪情”是在“夏利”底盘基础上模仿出来的,甚至连所有的底盘零部件都是采购“夏利”的配套体系,发动机也是采购的天津丰田8A;乃至在人员上,“豪情”建厂的初期,吉利招募了一大批来自天津汽车的工人。
说起第一辆吉利豪情,这其中还有着一段让李书福乃至吉利汽车每一位工作人员至今都难以忘怀的困难经历。现任吉利汽车副总裁的王自亮回忆称:“那时候我没在场,但听说这辆车能开动大家兴奋的不得了,车造出来能开就好象是一个奇迹一样。”
李书福当时高薪从湖南挖来了三位汽车厂的工程师,专门从事汽车开发工作。但这三位工程师的年纪都比较轻,并没有轿车设计与底盘设计的经验,只能将原先的制造卡车的经验运用到开发中来,他们当时能够依靠的也仅有手中的铅笔和面前的画板。
在没有任何的技术参考的前提下,他们决定先从拼装着手,真正的去了解汽车结构与底盘。当时李书福将自己的奔驰轿车拆散,让工程师对这些零件进行研究,然后再自已动手将车上的各个部件敲打出来。以至于直到今天当有人问及李书福第一辆吉利车是谁设计的时候,他还会豪不犹豫的回答:“是我们车间的工人们”。
“1998年8月8日,豪情下线,当时的吉利集团召开全国订货会,请全国各地经销商来看。但一辆车也没有卖出去。”当时任研发团队领导的安聪慧依旧清楚记得当时的情形,关于豪情下线这一天的细节甚至曾被媒体描述为“李书福摆了100桌酒席,结果空了90多桌”。
安聪慧的描述显然更贴近现实,“诞生时确实尴尬,我们第一批车下线,吉利搞了一个下线仪式,邀请了一些官员,结果除了浙江省一个副省长来了外,其他人都逃之夭夭”,如今回想起这些艰辛往事,安聪慧当做笑谈,但玩笑间却也道出当年的真实窘境,政府官员对吉利避之不及的原因竟然是“私自造车,可能犯罪。”
可以说,虽然李书福成功的实现了造车梦,但这最开始的征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然而每一段挫折都是宝贵的财富,这对吉利汽车的成长也是一样的。
2000-2001年
吉利汽车从编外正式成为正规军
编辑实在想不出1996年吉利集团成立以来,吉利在当时的造车行业中到底是一个什么定位,思来想去,我对早期的吉利评价为“编外军队。”从1998年第一辆吉利豪情下线以后,2000年吉利汽车又推出了一款车型,叫吉利美日,2001年吉利豪情的三厢版车型优利欧在宁波下线,吉利汽车在李书福这个被人们称为“造车狂人”的带领下,正向享誉中国,名扬海外这个目标一步步迈进。然而,这个时期的吉利汽车仍然不算是桥车生产大军里的正规军。
然而,2001年对于吉利汽车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年,准确地说是2001年11月9日和12月26日,吉利豪情和美日的JL6360、HQ6360、MR6370、MR7130四款车登上国家经贸委发布的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公告,吉利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可以说,吉利汽车从2001年才正式进入国家轿车生产正规军中。
纵观当今众多自主品牌汽车,最大的优势就是低廉的价格,然而,最开始将国内轿车售价居高不下的“死水潭”局面彻底打破的绝对有吉利的一份功劳。自从获得正式轿车生产资格后,吉利汽车因为价格低廉且又属于小轿车,市场一下子打开。吉利因此被视作廉价轿车的鲇鱼,把国产微型轿车的整体价格狠狠拉了下来。李书福曾带领吉利汽车带动国内轿车的四次降价,搅活了中国汽车业闭门造车的“一潭死水”,“造百姓能买得起的车”成为吉利员工喊得最响亮的口号。
2002年
柯受良驾驶吉利美日飞越布达拉宫
2002年10月1日,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驾驶吉利-美日轿车飞越世界屋脊布达拉宫广场,作硬碰硬着陆表演,取得成功。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柯受良驾驶摩托车飞越黄河,但很少有人知道柯受良也曾经驾驶汽车飞越世界屋脊布达拉宫广场,而这次飞越不但为柯受良再次积累了名气,更让吉利汽车的品牌价值深入人心。
10月1日10点30分,柯受良驾驶的黄色吉利轿车从80米长的起跑处加速到时速百公里后,经过17米跳台飞落至30米开处的纸箱堆中。柯受良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布达拉宫广场上飞车成功的车手。现场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
2003年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3年1月16日,吉利集团管理总部迁入浙江省省会杭州市高新产业开发区,同年3月24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而这个名字就是现在吉利汽车公司的完整名称。
然而,在2003年吉利汽车还有许多让我们至今记忆犹新的大事件,我们在此列举三个最具代表意义的事件。
中国第一辆国产跑车-吉利美人豹
吉利美人豹下线庆典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惟一的民营企业,吉利集团在短短18个月就生产出国产跑车,再次令中国汽车业界刮目相看。吉利美人豹采用发动机前横置布置,搭载1.3、1.5或1.7升排列发动机,发动机采用水冷、直列、四缸、顶置双凸轮轴、16气门和电子控制多点喷射汽油机;整体式承载车身,两门、四座、三厢跑车;制动系采用前盘和后鼓式,X型排列液压双管路真空助力系统;前悬架采用滑柱摆臂式独立悬架,带横向稳定杆;后悬架采用带纵拉力杆的滑柱摆臂式独立悬架,带横向稳定杆;转向机构采用齿轮齿条式的动力转向机构;传动系统采用前轮驱动五前进档手动变速器。
在美人豹上市后不久,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点评,称吉利“美人豹”的下线,标志着吉利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制、开发设计整车的能力,也代表了吉利汽车第二代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档次。一方面它瞄准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空挡,另一方面,吉利汽车的科研实力已不容小觑。
2003年吉利轿车出口海外实现了吉利轿车出口“零突破”
中国汽车知识产权第一案-吉利胜丰田
李书福当时对于这场官司最初的感觉是莫名其妙,毕竟吉利美日汽车和美日车标问世已经有5年。他说:“一开始我们根本不理他,我们的律师去协调一下就算了。后来仔细想想,有意思。我们买他的发动机,生产汽车卖给中国,他也用这个发动机,生产了汽车,也卖给中国,这个市场有竞争,他不高兴。”
2003年11月“中国汽车知识产权第一案”由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宣判,法院驳回了日本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的全部诉讼请求,吉利获胜。这对于仿制起家的李书福来说,至关重要。
2005年
吉利汽车在香港正式上市
2005年5月10日,吉利汽车向外界正式发布消息称,已成功实现在香港股市的整体上市。吉利上市香港股市开始于2003年4月,当时,吉利通过与香港国润集团的合作来推进吉利汽车在香港上市。今年5月初,吉利完成了对ProperGlory公司其他三名股东股权的收购,成为该公司惟一的股东,拥有上市公司吉利汽车约60.68%的股份,从而成功实现在香港的上市。
吉利汽车的上市对于吉利来说具体非常远大的战略意义,吉利汽车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在接受采访时曾说道:“作为一家内地民营企业,如此快速在境外上市,对企业的发展和成熟是极其有利的。这对吉利意义重大,吉利将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经营模式和管理体系,在国际化道路上再迈出重要的一步,在管理层次上更会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吉利也由此拥有了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使企业能够朝着预定的方向快速前进。”
根据最新消息,财华社2月15日报道,吉利汽车股价清晨曾见创一年新高的4.59元,升幅6.49%,中午收市报4.57元,升幅达6.03%,成交额暂时有3.6亿元。我们看到,吉利汽车的股市正如吉利汽车一样,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