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晚,吉利银河推出原型车“银河之光”,品牌的首款智能电混SUV“银河L7”也开启预订。此前,吉利银河已通过营销“出圈”两次,在产品尚未正式公布的情况下,“银河”二字频频“轰炸”消费者的眼球,甚至引发了多家车企的“联动”。
这一次,吉利能将“流量狂欢”转变为“销量狂欢”吗?
吉利再次押注新能源
作为曾经成功跻身百万俱乐部的销量冠军,吉利一直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占据着主力位置,旗下的博越、帝豪车系一度被视为国产汽车界的“网红”。
然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逐步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方向转变,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变革加剧,一批批造车新势力先后加入到车市竞争大潮中,吉利由于后续车型表现乏力,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处境并不乐观。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2022年乘用车市场销量数据显示,在2022年SUV的销量榜单上,位居前十的热销车型里已经没有吉利的身影。
从2022年比亚迪的销售表现来看,比亚迪宋、秦、唐、海豚等是拉动销量增长的主力车型,占总销量的60%,覆盖价格区间为10万—30万元。其中,比亚迪宋家族的新能源SUV销量在2022年达到47万量,同比增长356%。
尽管吉利已经推出几何、极氪等新能源品牌,但在10万—30万元的主流汽车消费市场中,吉利依然没有相对应的车型出现。
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30万元价位以下车型依然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中坚力量,显然,吉利银河L7正是冲着这一市场来的。根据吉利官方透露的信息,吉利银河极有可能聚焦20万—30万元的价格带,弥补吉利在这一市场的缺失。
吉利银河的推出,是吉利向新能源汽车市场发起冲击的一次重要押注。同时,这也意味着银河系列将与比亚迪王朝、广汽埃安以及长安深蓝等同价位车型展开正面交锋。
车企爆发“斗图”大战
这两大自主品牌的“互怼”引来了越来越多汽车品牌的加入。大家以品牌名称互相打趣,开始宣传起自家的车型。
长安深蓝紧跟热点,迅速发布海报,表示“仰望银河,那是一抹深蓝”。
岚图汽车和猛士汽车随后也加入了战局。岚图汽车的文案是“仰望银河,只为追光而行”,其中“追光”是岚图旗下的第三款车,而猛士的文案则是“敢于仰望银河的,才是真正的猛士”。
五菱也推出一则海报,文案为“仰望银河那抹深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为这款SUV车型“星辰”做起了宣传。
老牌车企转型路漫漫
从2018年到2020年,传统车企纷纷探索不同形式的品牌孵化模式,尝试用创新的组织体系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
其实,吉利早已开始在新能源领域布局。2015年,吉利提出新能源汽车战略“蓝色吉利”计划,目标是在2020年前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销量要达到总销量的90%。
2018年,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5万辆,渗透率为4.6%;到了2020年,吉利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降到6.81万辆,渗透率为5.2%,与当年设定的目标相差甚远。
2021年,吉利再度提出“智能吉利”计划,宣布旗下各品牌将在五年内推出超过25款全新智能新能源产品。这一年,吉利主攻极氪、集度两条新能源造车路径,加速推动沃尔沃汽车电动化进程,并开始调整几何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定位。
但具体到销量上,吉利这一调整并未见到明显效果。2021年,吉利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降至6.1万辆,在吉利整体132.8万辆的销量大盘中占比约4.6%。
直到2022年,吉利的新能源转型才稍有起色。反映在数据上,当年吉利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32.9万辆,同比增长219%。
在品牌阵容方面,吉利新能源汽车板块从最早仅有吉利、领克,到2019年发布主打新能源的几何,再到2023年拥有了极氪、睿蓝、雷达、银河等品牌,吉利正在加速完善它的新能源市场布局。
2023年,吉利汽车的销量目标是165万辆,较2022年总销量增长约15%。其中,吉利计划销售超过60万辆新能源汽车,这一目标与其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相比翻了一番。
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由蓝海市场迅速变成红海市场,转型中的传统车企与一众造车新势力争抢市场份额,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如何在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中找好自身的定位,通过差异化产品把握机会,依然是吉利必须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