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品牌本田汽车品牌简介,本田公司简介

本田株式会社(ホンだ会社)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汽车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1948年创立,创始人是传奇式人物本田宗一郎。公司总部在东京,雇员总数达18万人左右。现在,本田公司已是一个跨国汽车、摩托车生产销售集团。它的产品除汽车摩托车外,还有发电机、农机等动力机械产品。

本田基本信息

本田传奇:以人为本共创未来

本田公司的经营方法十分灵活。在美国设立的本田分公司,1991年在美国市场上的销量已超过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名列第三。本田的雅阁和思域汽车历年来被用户评为质量最佳和最受欢迎的汽车。在欧洲,本田在英国也建立了分公司。本田公司汽车产量已高达约300万辆。

本田于1948年以生产自行车助力发动机起步的Honda,一直以“梦想”作为原动力,以“商品”的形式不断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更广泛的移动文化。“尊重个性”、重视每一个人个性的观念,使Honda形成了推崇员工创造性、自由豁达的企业文化。现在,Honda已经发展成为从小型通用发动机、踏板摩托车乃至跑车等各个领域都拥有独创技术,并不断研发、生产新产品的企业。

从创业之初,Honda一直本着“让世界各地顾客满意”的理念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

以“如何让当地顾客满意”为宗旨,不仅建立了为提供适合当地的商品及服务的广阔销售服务网络,还建立了在当地生产和研发新产品的一整套体制。

目前除日本之外,Honda在全世界29个国家拥有120个以上的生产基地,通过摩托车、汽车和通用产品,每年惠顾的客户多达1700万以上。

与此同时,Honda还积极地履行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义务,积极探索环保和安全的解决方案。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今,Honda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各项企业活动中努力把解决大气污染、降低CO2排放量、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等作为课题,为达到产品排放清洁化、降低燃料消耗、实现生产线的“绿色工厂化”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减少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提供移动文化的厂家,Honda不仅考虑乘员也考虑行人的安全,致力于生产安全性更高的产品。同时,积极参与安全驾驶普及活动等各种解决交通系统问题的活动,为建设更加丰富的移动文化社会而不懈努力。

本田技术研究所是当今日本乃至世界汽车业的佼佼者,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在日本企业界,本田是技术和活力的代名词,也是日本大学生毕业后非常向往的就业目标。

本田还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

本田标识

本田公司在80年代成立了商标设计研究组,从来自世界各地的2500多件设计图稿中,确定了现在的三弦音箱式商标,也就是带框的“H”,图案中的H是“本田”拼音Honda的第一个

字母。这个标志体现出技术创新,职工完美和经营坚实的特点,同时还有紧张感和可以放松一下的轻松感。

本田S500本田宗一郎于1946年创建本田技研工业公司(即本田汽车公司),并用自己的姓氏作为公司的名称和商标。

“H”是“本田”汽车和“本田”摩托车的图形商标,是“本田”日文拼音“HONDA”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本田汽车商标中的字母“HM”是“HONDAMOTOR”的缩写,在这两个字母上有鹰的翅膀,象征着“飞跃的本田的技术和本田公司前途无量”。“人和车,车和环境的协调一致”是本田公司的发展方向;动感、豪华、流畅是本田公司的一贯风格;设计动力澎湃、低耗油、低公害的发动机是本田公司的技术目标;靠先进而实用的设计、卓越的制造质量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吸引更多顾客是本田公司的宗旨。“H”商标,这个世界著名商标,是本田公司立业之本,是本田公司成功之魂。

1960年,“H”商标首次在S500跑车上使用,“H”商标伴随本田赛车,在1965年墨西哥举办的世界F1汽车大赛上一举夺冠,并在第二年的F2汽车大赛上取得胜利;更令本田辉煌的是在1967年取得了11冠军。

1969年,本田公司为突出鹰的形象,而使用了纵长的“H”商标。1980年,为了体现本田公司的年轻、技术先进和设计新颖的特点,决定使用形似三弦音箱的“H”商标,该商标把技术创新、团结向上、经营有力、紧张感和轻松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现有系列车型新CR-V

本田CR-V2.0AT两驱SUV

本田系列车型

本田CR-V2.0ExiMT经典版SUV

本田CR-V2.0LExiAT经典版SUV

本田CR-V2.4VtiMT豪华版SUV

本田CR-V2.4LVtiAT豪华版SUV

本田CR-V2.4LVti-SAT尊贵版SUV

思域Civic

思域CIVICHYBRID1.3CVT新混合动力小轿车

思域

思域CIVICEXi1.8AT小轿车

思域CIVICEXi1.8MT小轿车

思域CIVICVTi1.8AT小轿车

思域CIVICVTi1.8MT小轿车

新CR-V本田CR-V2.0AT两驱越野车

雅阁第8代

第八代雅阁Accord2.0MT小轿车

第八代雅阁Accord2.0EX小轿车

第八代雅阁Accord2.0EXNavi小轿车

第八代雅阁Accord2.4LX小轿车

第八代雅阁Accord2.4EX小轿车

第八代雅阁Accord2.4EXNavi小轿车

第八代雅阁Accord2.4EXLNavi小轿车

第八代雅阁Accord3.5AT小轿车

CITY锋范2008款

CITY锋范1.5L手动舒适型指导价:9.68万

CITY锋范1.5L手动精英型指导价:10.68万

CITY锋范1.5L自动精英型指导价:11.68万

CITY锋范1.8L自动舒适型指导价:12.98万

CITY锋范1.8L自动豪华型指导价:14.98万

奥德赛2008款

奥德赛2.4AT普通版2008款MPV

奥德赛2.4AT标准版2008款MPV

奥德赛2.4AT舒适版2008款MPV

奥德赛2.4AT豪华版2008款MPV

第二代飞度

飞度1.3AT小轿车

飞度1.3MT小轿车

飞度1.5AT小轿车

飞度1.5MT小轿车

飞度1.5眩酷运动版

思铂睿09款

2.4L豪华版23.78万

2.4L尊贵版24.98万

TYPE-S25.58万

2.4L尊贵导航版26.58万

TYPE-SNAVI27.18万

理念S1

理念S1将采用1.3升和1.5升两款发动机

本田宗一郎

“本田”车名,源自1948年本田宗一郎先生创立的本田摩托车公司。“本田”即本田宗一郎先生的姓氏

。logo中的h是“本田”拼音honda的第一个字母。这个标志体现出本田公司年轻性、技术先进性等新颖形象,也体现了其职工完美和经营坚实的特点。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设有一种荷利奖,专门用于奖励那些在机械工程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迄今为止,该奖项一共颁发过两次--1936年奖励了有“汽车大王”之美称的美国人亨利·福特;1980年奖励了日本人本田宗一郎。据此,人称本田宗一郎为“日本的福特”。

本田公司发展历程

小发明与大神话

本田汽车公司全称为“本田科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本田技术研究所,建于1948年9月。

这一研究所主要生产纺织机械。当时,战争刚刚结束,各种物品十分匮乏,许多家庭不得不到黑市甚至农村购买高价粮食。由于交通不够发达,频繁流动的人口使汽车、火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均超员运行,而日本崎岖不平的山路又使骑自行车收粮十分费力。本田宗一郎看到这一情况后,马上想到了陆军在战争期间留下的许多无线电通讯机。于是,他以低价购到一批通讯机,拆下其上的小汽油机,并用水壶做油箱,改制成一架小汽油机后安装到自行车上,做成一种新型的“机器脚踏车”》由于产品适销对路,立即就成了抢手货。

为了给全世界的顾客提供喜悦,本田在1963年开始发展汽车业务,向新的领域发起挑战。

通过提供各种商品提供“喜悦”

从制造自行车辅助发动机开始起步的HONDA,现在不仅在汽车、摩托车这种现代化交通工具领域,而且在通用产品这个涉及各种产业和娱乐业的领域里,不断地开拓着事业。

所有这些商品都是以发动机为动力的,无论在技术力量上还是在生产规模上HONDA都已经成长为领先世界的一流企业。

创业以来,作为制造业的企业,始终珍惜渗透在商品和商品成长过程中的思想。而且尊重创造,非常重视创造植根于社会需求的商品概念。

支撑事业活动的基础,不是别的,恰是向人们提供喜悦的理念。作为领导世界观的发动机制造厂家,通过经常开发领先时代的商品,不断创造新的喜悦。

HONDA伴随人、社会、地球一道不断进化

从公司创业的50年前开始发展至今,HONDA总是怀着“向世界用户提供喜悦”的企业理念,竭尽全力以合理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商品,而且现在一方面从事着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制造,一方面HONDA一直把地球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以及有利于社会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的事视为重要课题。

向这些重要的课题挑战正是创造新的未来的道路,HONDA发挥特有的挑战精神,开始种种努力。朝着下一个50年,通过提供最适合人和地球并且具有HONDA特色的商品和服务,提供“喜悦”,我们HONDA将继续不断进化发展。

与国际水平接轨的当地化

世界的本田作为当地企业是怎样去做的呢

本田根据“哪里有需求,就在哪里生产”的基本方针,积极推进现代化体制,通过各地区人们之手开发、生产、销售适应各地区顾客需求的产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建有92处生产基地,在海内外建有的13家研究开发机构)。

作为推进当地化的国际企业,不单单意味着入乡随俗地融入当地的风土、文化,而且还意识着与世界各地的人们共同拥有同一个“理想”和“观念”,共享所有的经营资源,同时开展各项活动。

安全

为了实现舒适而愉快的移动社会,本着“尊重人的精神”的基本理念,HONDA把安全作为产品制造的最大主题。依靠HONDA独特的“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和“保护乘客的安全技术”,HONDA在车辆的批量生产上采用了日本首创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世界首创的汽车转向操作系统、日本首创的SRS安全气囊系统、世界首创的FF车牵引控制系统以及具备世界首创“摇晃驾驶检测功能”的HONDA导航系统等,率先把HONDA独创的提高车辆安全性的技术采纳到销往市场的汽车之中。同时,在两轮摩托车方面,还把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在内的新制动系统的装备范围扩大到轻便踏板摩托车上。作为始终如一追求安全的先锋,HONDA积极从事着商品的研究开发。HONDA以“传递安全”为口号,从1970年起开展了安全驾驶普及活动,根据在日本国内积累的经验,在世界各地设置了22个交通教育中心,开设摩托车安全驾驶讲习班,并进行当地交通巡警队的驾驶训练等。并以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为中心,在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展着结合当地情况的安全驾驶普及活动。

挑战精神

HONDA向赛车运动展开挑战的历史是从宣布参加1954年英国马恩岛TT车赛时开始的。诞生仅6年的小小的摩托车厂家决定向世界挑战,这在当时是超乎寻常的。自从参加TT车赛以来,HONDA相继参加了F2、F1等世界最高水平的汽车大赛。作为时刻保持挑战精神的制造厂家,HONDA在极限状况下不断磨练自己的技术,精益求精。

环境

HONDA衷心希望把美丽的地球环境留给下一代,为此,HONDA把保护地球环境作为最重要课题之一。

这些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HONDA的低公害发动机CVCC在世界上率先通过了当时被称为世界上最严格的美国尾气排放法规——“马斯基法”。其后,HONDA的低公害发动机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5年,HONDA的汽油车在世界上率先达到了零污染,在那之后的ZLEV发动机技术的开发,显示了HONDA高度的技术力量。在低油耗技术方面,在CIVIC轿车上安装了“三级VTEC发动机”和无极变速装置“HONDA式无级变速装置”,高水平地同时实现了高功率和低油耗。

排气对策和制造装有低公害发动机的汽车是HONDA的工程师们“向极限发起的挑战”。HONDA彻底追求汽油发动机的尾气净化。同时,还通过各种方法积极地研究开发瞄准下一时代的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等可以发挥各自特长的代用能源汽车,并将研究成果积存下来。这些“优先考虑地球环境、尾气清洁的汽车”就是“HONDA环保汽车”。

最近,HONDA的比利时工厂、滨松制造所、通用动力产品工厂、枥木制造所已获得了环境管理系方面的国际标准——“ISO14001”认证。

本田与中国

为了世界的“HONDA”,为了中国的“HONDA”

HONDA在世界各国为实现三个喜悦的目标而积极地推进事业活动。所谓“三个喜悦”,即“购买的喜悦”,“销售的喜悦”,“制造的喜悦”,也就是说,向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并让用户感到喜悦,以此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在中国也是这样。1981年以提供摩托车技术为开端,为中国的摩托车产业的发展开始了同中国的合作。1992年建立了合资企业,进一步推动了这种合作关系。近来中国的摩托车生产数量获得了飞跃发展,比1981年增长了10倍以上,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亦迅速提高。

作为在中国的“HONDA”,我们将同一切愿意理解“HONDA”的“三个喜悦”的目标,并且愿意同我们合作的伙伴一道,以具有说服力的价格向广大用户提供令人喜悦的商品和服务,尽管这不是一朝一夕能作到的,但是我们要竭尽全力为实现这个目标,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

本田很快就要将Acura导入中国,并将其中文名称定为“讴歌”,第一批进来的是它的RL和TL车型。

2008年12月30日,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本田凭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荣登“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榜单”大奖,赢得广大消费者普遍赞誉

本田中国大事记

1994年12月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公司)成立

1997年11月与广州汽车集团和东风汽车公司签订乘用车合资事业(广州乘用车项目)基本协议

1998年7月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成立

1999年月广州本田雅阁(Accord)投产

2001年4月广州本田雅阁(Accord)V6投产

2002年4月广州本田奥德赛(Odyssey)投产

讴歌AcuraTL2003年1月广州本田03款全新雅阁(Accord)投产

2003年2月广州本田完成年产12万辆产能扩大工程

2003年7月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2003年9月广州本田飞度(FitSaloon)投产

2003年9月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1月具有Honda中国地区总部功能的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2月广州本田完成年产24万辆产能扩大工程

2004年3月广州本田累计生产达30万辆

2004年4月东风本田CR-V投产

2004年6月广州本田实现日产1000辆

2004年8月本田生产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9月广州本田飞度(Fit)投产

Acura概念车2005年2月广州本田新款奥德赛(Odyssey)投产产品累计产量突破50万辆

2005年4月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投产(Jazz)

2005年6月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开始向欧洲出口Jazz

2005年9月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成立

2005年12月本田生产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

2006年2月东风本田年产12万辆产能扩大工程完工

2006年3月广州本田思迪(City)投产

2006年4月东风本田Civic投产

2006年6月广州本田雅阁(Accord)累计产量突破50万辆

2006年9月广州本田第二工厂投产,公司总产能达到36万辆

2006年9月讴歌Acura品牌产品上市

2007年9月广州本田08款思迪(City)、飞度(FIT)型动派上市

2007年12月广州本田第八代雅阁下线

2008年1月广州本田第八代雅阁2.4L版上市

2008年3月18日,广州本田第八代雅阁3.5L正式上市。

2008年4月20日,广州本田第八代雅阁轿车在北京车展展出。

2008年4月20日,广州本田在北京车展发布首款自主品牌理念概念车。

2008年7月2日,新一代飞度(专题参数现场图资料图视频)轿车下线仪式在广州本田生产车间举行。

2008年7月2日,广州本田在北京发布新一代飞度。

2008年12月12日,广州本田发布了新CITY锋范

本田汽车公司大事记

2007年,Honda在越南建设摩托车新工厂;Honda在泰国建设汽车新工厂Honda在阿根廷建立汽车新工厂

2008年8月,8月份日本本田汽车超过克莱斯勒登上美国车企销量排行榜第四。本田美国1-8月份累计销量为1,083,957辆,以7,787辆的优势领先于克莱斯勒。

2008年12月,本田汽车在12月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向记者表示,“我们已经决定退出所有F1比赛的活动,2008年是我们参加的最后一个赛季,”。

本田企业文化

本田汽车公司(HondaMotor)是汽车行业的彼得·潘(PeterPan)──一家拒绝长大的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以及少数几家保持独立的主要汽车制造商,本田一向喜欢我行我素。本田坚决维护其创始人所倡导的独立行事、快速行动的企业文化,大胆地在全球战略、产品概念以及可持续使用的资源等方面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当习惯性思维促使汽车制造商们纷纷朝一个方向奔去时,本田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便转而向另一个方向进发。

自1948年作为一家摩托车制造商诞生至今,本田的这一策略一直很奏效。本田现在是世界第七大汽车制造商和赢利最高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本田在日本占有15%的市场份额,超过日产(Nissan),仅次于丰田(Toyota)。在几乎占据了本田营业利润三分之二的北美市场,本田已经建立了第五家汽车装配厂,并且正在对"叁大"汽车制造商最后的堡垒──轻型卡车市场发起进攻。它在新型燃料方面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其它汽车制造商正在就行驶里程和排放──主宰21世纪汽车工业的两大问题──大伤脑筋时,本田在这两个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

本田管理模式

本田宗一郎于1906年出生在静冈县,1922从乡下来到东京进入汽车修理厂当学徒。他对机械技术非常热心,很快成为优秀的修理工,而且在1928年曾独立开办过汽车修理厂,经营得非常成功。1934年他关闭了修理厂成立了东海精密机械公司,并生产活塞环,产品的主要买主为丰田公司。由于宗一郎不愿永远为别人做嫁衣裳,在1945年他把公司出售给丰田公司。1946年他创建本田技术研究所,并开始生产摩托车;1971年辞去董事长职务,把公司的经营权交给了河岛喜好。宗一郎只有小学文化,他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苦心经营,花费一生精力,创建出世界一流的企业,随后又毫不吝惜地把它交给与自己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年轻人,自己过起恬淡的生活,这是没有胆识的人绝对做不到的。

宗一郎在经营中一直遵循着以下一些原则和规定,这些原则和规定已经渗透到企业的每个角落,成为人们所说的本田管理模式。

早在经营东海精机时,宗一郎就能很好地与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一道工作,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工作信念。他认为同类型的人固然好相处,易交往,但要把一个公司办下去必须有各种类型的人才行。在经营本田技研的过程中,他与藤泽武夫的配合也体现了这一原则。本田和藤泽性格完全不同,他们之间分工明确,本田负责技术和产品,而销售和经营完全由藤泽负责。1971年他们两人同时退休。

为了保证权力确实能够交给有能力的人,在企业中担任领导人的亲属一律不得进入公司工作。本田变成大企业后这个原则依然保留着,中途录用者占职工人数的一半,实施混血主义,以保持公司的创造力。

进入公司,无论是高级干部还是一般职工均以“先生”相称,而不是以职务相称。公司董事没有个人单独的办公室,而是采取同用一个大房间的“董事同室办公制度”。

宗一郎的语录“为自己工作”是这种尊重个人精神的高度概括。他告诫职工不要考虑向公司宣誓忠诚,而是要为自己工作;在本田这种尊重人的精神到处可见,人员安排、调动贯彻“自我申请制”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之一。

本田既无官僚色彩,也不存在派系和宗派主义,职工可以轻松愉快地工作。高级干部到50岁就为后来的年轻人让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年轻职员。力戒害怕失败的谨小慎微作风,按照本田的说法是不工作才不失误。在对本田职工进行的一项关于“本田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的问卷调查中,回答顺序分别是独创性、要为自己工作、人尽其才、不要怕失败。

二、一人一事,自由竞争

宗一郎的搭档藤泽认为,在企业内使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能够专心从事研究,在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中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废除这种结构采取一人一事并进行自由竞争是非常重要的。

一人一事就是废除公司强迫一个人干一项他不能胜任的工作做法。保证每一个人部自由选择一个自己的主攻方向的权利。自由竞争就是主张进行不同性质的自由竞争。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每一个人,每一个小集体都要有自己的设想,并通过它来找到开发领域,把竞争机制引进公司内部。

在本田研究所,由研究员个人提出课题开始,课题一被采纳,就以提出者为中心组成项目攻关组,课题研究工作的领导、筹划、管理全部交给提出课题者个人负责。在两人以上的研究人员分别提出类似课题而被同时采纳时,令他们各自组成独立项目攻关组,通过自由竞争夺取成果。因此本田在组织结构上实现了“镇纸型组织”的横向组织。顶端就象镇纸上的提钮,有几位高级领导(他们是评审会的重要成员),在它之下的研究人员全部处于对等关系,形式上虽分为设计室、试制室等部门,但是室长级人员也都是具体工作人员而非专职管理干部。

三、造就独创型人才

要造出风格独特的产品,企业职工就必须具备独创性的头脑。横向型组织、项目攻关制度只是一种保证,归根到底,关键还取决于人。企业中能拥有多少独创性人才是本田创业以来一直给自己设置的课题。为此,本田采取了下列一些措施。

1、引进合理化建议制度。在1953年,本田率先引进了合理化建议制度。到70年代,一年所提建议总数突破10万件,4件中有3件被采纳。对于优秀的建议,本田给予免费出国旅游的奖励

3、举办违反常规作品的展览会。展览会的宗旨是提出自由奔放的设想并给予实施的“头脑运动会”,是彻底的群众文娱活动。这与本田“不论工作、娱乐,只要心情舒畅就干到底”的素质相吻合,在大会上能看到许多异想天开的作品。

4、技术面前人人平等。在本田,技术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上下级的区分,经常发生被称为下克上的事情。在汽车发动机由空冷改为水冷时,由于本田宗一郎是空冷的绝对拥护者,久米等人采取“罢工”方式进行抗议。在看到水冷式的优点后,本田发出了“今后是年轻人的时代了”,从而决心退役。在开发集成电路过程时,同样发生过对本田宗一郎造反的事件。当时已经是顾问的宗一郎不喜欢电子技术,认为电气用眼睛看不到,技术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但是机器人开发小组不顾本田宗一郎的反对,完全独立开发出第一流的焊接机器人和生产线系统,在事实面前本田不得不低头。

四、顾客满意第一的原则

在本田,人们强调娱乐,认为娱乐可以扩大人的视野,积累经验,密切关系。宗一郎甚至认为只要有一种尽情地去玩乐的期望,就会白天比别人干得起劲,同时又十分注意效率。如果通宵达旦工作而不休息,那么宗一郎也许不会有什么创新了,可能还会失去全面培养人的机会。

宗一郎指出独特的发明创造,如果不能及时地提供给社会,它将毫无价值。在本田,研究人员认为他们不是在研究技术,而是在研究人们的心理,在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技术满足人们的心理。

本田历代的领导者们从来没有提出诸如“称霸世界市场”、“赶上丰田”、“超过日产”之类的日号,而是强调顾客满意第一,在使用户满意方面力争第一。

本田没有专门的市场调查研究机构,它依靠的是开发小组。开发部门的全体人员都是市场调研员,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耳朵探索市场动向,这比依靠市场调查部门得到的信息更有感性认识。

本田的管理模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是一系列原则和规定在一定的哲学思想下的和谐统一。我们只有理解了它的完整性,才能为我所用,只着眼于一点是不能发挥其功效的。被喻为“本田神话”的本田,以其过人的胆识和埋头科研的精神,把本田公司从一个小小的修理汽车和摩托车的作坊发展成为世界头号摩托车跨国公司和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他不仅在追求技术的梦想中取得成绩,尤其在他的经营决策理念上,有着过人之处。

创造顾客就是创造需要。法国女人的服装最善变化,因为她们对流行很敏感。具体地说,每年春秋两季的时装表演会,便能影响该年度的女装流行款式。同样地,想创造顾客便要创造需要,时装表演能够影响当年的流行,就在创造需要。时装流行起来,便创造了顾客。

兔子的耳朵长,无武器靠信息。为什么兔子的耳朵会那么长牵因为没有任何武器,只有靠它一对长耳朵来搜集情报牗资讯牍。遇有敌人来袭击时,便靠着耳朵先得资讯,用最快的速度离开现场。因为兔子的脚跑得快。企业亦然,要有兔子般敏锐的资讯搜集能力。攻则派出商业间谍,退则鸣金收兵以策安全。

要懂得登山,也要懂得下山。上山容易下山难。因为登山的时候有一个山顶为目标,只要拼命爬上去终归会爬到山顶。可是,下山就难了:什么时候下山牵下山以后能不能再爬上来牵时机与方法的决定非常困难。“本田技研”在1916年作了生产调整,工厂停工一星期。那时候情况尚佳,只是国际收支有点问题,以百分之六十二的市场占有率来看,照说不必停工,但总要考虑到同业的存亡,便决定下山了。

信赖是一个人的履历。一般人写日记都要用“橡皮擦”,也就是把写在日记上的白纸黑字,觉得不合适便用“橡皮擦”把这一段话擦掉。可是,信赖是不能用“橡皮擦”擦掉的,因为信赖是一天一天造成生活的日记,无法用“橡皮擦”擦掉。换句话说,信赖是一个人的履历,用听、用看来判断这个人能不能信赖,所以,经营者只能用身教,不能用言教。更不能把过去的所作所为,用“橡皮擦”擦掉。

要为自己的幸福工作。员工不要为企业而牺牲自己,要为自己的幸福工作,这样工作起来才会提高工作效率。员工和经营者不同,经营者非把企业当作自己的生死存亡来搞不可,可是员工也抱着这样的想法来为企业服务就错了。因为企业的存亡不在员工的牺牲精神上面,只要员工能在工作中享受自己的人生,企业就不会失败。

本田哲学

母子公司文化管理中,往往要求既要与母公司文化保持一致,又要体现子公司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立性。往往这里面需要考虑的是导致文化差异的原因在于行业背景的问题。母子公司往往处于不同的价值链环节中,也决定了各自文化特点的不同。

服务业与制造业最大的区别在于服务业提供更多的是无形的服务,相对于制造业所提供的有形产品所给顾客带来的物质价值而言,服务业最注重的是带给顾客精神价值;比如关怀、贴心、热情、尊重、享受等情感性诉求。而这其中,购买服务与从事服务形成了高度互动的过程,从《本田哲学》出发,其最终的目的无非就是要达致被服务者与服务者双方的喜悦。购买服务的顾客在达康人的服务中享受喜悦,达康人在为顾客提供服务中体验喜悦。因此,达康的文化应当是在服务中实践喜悦的文化。

“为顾客提供满意与喜悦的服务”是达康公司使命的表述,是对达康企业立身之本的高度概括;而在喜悦的服务文化正式确立为达康文化个性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达康服务的境界而远不是仅仅让顾客满意的基础层次,而是让顾客喜悦的更高层面。可以说,达康的喜悦型服务文化既实现了从《本田哲学》到《达康文化》管理思想精髓的无缝链接,又大大提升了服务文化的本质内涵,个性昂然地将达康文化与其它服务型企业文化进行了区隔。

正是通过《达康文化》的提炼整合,真正解决了母子公司管理的基本难题。从广本和东本的角度,在其宣贯《本田哲学》、推动本田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二级公司能够结合该公司的实际情况来落实基本价值理念,才能有助于本田精神的生根发芽;从达康的角度,在近十年的发展壮大中,追求在执行母公司经营哲学的实践中应当有达康自主的文化个性和结合企业行业特点的指导原则。而《达康文化》这样一个企业根本行动纲领的梳理和确立,就平衡了母子公司处理各自关系的基本尺度,保证了母子公司共同的目标追求和终极价值认同,也解决了子公司如何在根本准绳的基础如何寻求自身存在价值的方向。

如果没有《本田哲学》作为整个企业运营的基本准绳和实践依据,那么本田是难以在短短几十年间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一个强势品牌;一个真正的品牌,背后必然有富于内涵的经营哲学作支撑。在《本田哲学》的三个喜悦的阐述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品牌与文化是如此的交融,购买-销售-创造三位一体,既强化了内部文化凝聚力,又加深了外部顾客满意度。在达康文化体系的整体创新中,达康也积极地将母公司文化的精华延承到达康服务品牌的塑造中来。

从理念到行为的落地方面,达康创新性地将核心价值观按维度分解为若干组关键行为识别,充分结合到服务过程中的各项关键指标上,实现了核心价值观通过行为落地;同时,又结合服务业的特点配置了服务礼仪规范、公共礼仪规范和商业道德规范等一般行为要求,构建了实用有效、简单易落实的行为规范体系。从行为到形象方面,达康在原有的企业形象和员工形象设计的基础上,又增加达康之歌、达康各业务项目卡通品牌形象设计等内容,充分烘托达康的服务品牌。

总而言之,达康在中期战略规划和企业文化体系创新的过程和成果是母子公司文化管理实践中的经典案例。尤其是通过创新,达康突破了六个方面的文化瓶颈,形成了立足长远、与时俱进、构筑和谐的独特企业文化体系。

其一,传承广本和东本文化、创新达康文化个性,有效地在《本田哲学》的框架下发展了有达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解决了母子公司文化管理模式的问题。

其二,企业文化建设常见的最大误区是提炼出来一套无法落地、虚无飘渺的理念体系,好看不中用,而在达康文化中,通过围绕核心理念,分解可识别的能操作的关键行为规范,解决了从理念到行为的文化落地方法。

其四,企业文化没有以公司战略为标杆,就将失去方向和标准;企业文化无法成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导向,那么就难以真正落地执行。达康通过中期战略规划和企业文化体系两个系统同步运作,规划公司战略、匹配企业文化,解决了从精神动力系统支撑公司未来战略发展的协同。

其五,企业文化理念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往往无法体现企业个性,同时理念体系混乱缺乏逻辑;达康通过挖掘文化个性、划分理念层次,解决了企业理念系统提炼科学化、系统化、有序化的难点。

其六,立足行业背景、突出服务特性,解决了企业文化如何体现行业文化特点的课题。本田技术研究所是当今日本乃至世界汽车业的佼佼者。在日本企业界,本田是技术和活力的代名词,也是日本大学生毕业后非常向往的就业目标。这个创立于1946年的企业能够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如此的成绩,与它的创立者本田宗一郎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旗下品牌

Legend(里程)

本田在1968年隆重推出第一代里程(Legend),作为Honda轿车系列的旗帜,里程在多方面均体现出豪华车的品质,内饰自然大方,材质华贵而雅致,营造出和谐宜人的车厢氛围。在2003年11月份的广州车展

本田Legend(里程)(4张)

上,里程又推出新款的性能优异的豪华座驾。

Civic(思域)

Civic的发展是与Honda生产厂家的发展平行的。第一款Civic是在1972年推出的,是一小型的价格低廉的,后仓背式车款,那时美国正好发生第一次燃料危机。这款车很快被

本田Civic(思域)(6张)

新闻记者,汽车行业者,大部分的公众消费者确认为一类的基准。每款与Civic同类的车都是相当精致的小型车,性能好而且节约燃料。

Odessey(奥德赛)

目前在销的奥德赛属于第四代车型,从第三代开始,这个系列便脱离传统MPV成熟稳重的特点,开始向

odessey(奥德赛)(5张)

运动风格转变,当年取自黑豹风格的车身流线造型早已深入人心,而新款在此之上进一步升级,并且采用了众多本田的最新家族元素。

Airwave(气浪)

原厂代号QX的Airwave,是HONDA以Fit的底盘为基础,重新开发的旅行车款,定位与

Airwave(气浪)(6张)

MITSUBISHIColtPlus相似,车长4.3米,国内的206SW也是此类型的车款;整体造型承袭Odyssey的低、宽、扁,车头水箱护罩采用与Stream类似的大型双展翼设计,车尾则是呈现全新的视觉感受,本车外观最大的特色在于为符合Airwave之名,特别将C柱部分以玻璃包覆,仅于C柱底部用一特别的铭牌作为区隔。

Stream(时韵)

Stream是一部新概念七人RV房车,著重Smart的车厢布局设计,而灵活操控的行车表现和潇洒流畅的车

Stream(时韵)(7张)

身线条,更是新车吸引人之处。整体三层水晶头灯、浑圆的车尾及独特的车窗轮廓及高置式尾灯与煞车灯组合,最能表现出崭新设计的意念。时韵有如一块磁铁,所到之处皆引来欣喜、赞叹的眼光,除了鲸豚的造型外,最重要的应该是Stream整体感觉很清爽、并没有太多镀铬赘饰的搭配。

FCX

本田FCX自1999年首次发布“FCX-V1”燃料电池试验车后,先后经过了“FCX-V2”、“FCX-V3”、

FCX(7张)

“FCX-V4”和“FCX”5代艰苦的开发历程。2002年“FCX”世界首次取得美国政府认定;9月“FCX”世界首次获得美国环境保护厅(EPA)“零污染车辆”认定。2002年12月2日,本田同时向日本政府和美国洛杉矶市政府交付了首批FCX,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实现商品化销售的燃料电池车生产厂家。本田FCX的出现标志着零污染的燃料电池车终于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其性能能够满足人们对一辆“汽车”的基本要求。

豪华车品牌

讴歌(ACURA),又音译作阿库拉,是本田汽车公司豪华车品牌,有独立的标志。它诞生于1986年3月,现有六种车型,其中RL3.2升是高级轿跑车。

ACURA的历史

在庆祝Acura创立20周年之际,作为轿车和卡车领域(如RL、TL、MDX和TSX)豪华车市场的领导者,Acura集创新技术、顶级性能、时尚设计和豪华装备于一身,是大众心目中的理想车型。

Acura的诞生、推出并在激烈竞争的汽车市场中站稳脚跟并发展成为一支主导力量,它的成功故事不仅是对公司产品的有力证明,也充分体现了企业领导者建立日系第一豪华品牌轿车的远见卓识。历史证明,Acura不仅对豪华车进行了重新诠释,而且还永久性地改变了豪华车的市场,使其从少数品牌的缓慢演变发展到众多品牌的激烈竞争。今天,日系豪华车品牌已经获得承认,但它在八十年代还难觅踪迹,那时极富创造力的Legend轿车还停留在绘图板上。

1、企划

八十年代早期美国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七十年代的石油短缺、经济萧条、新的政府法规导致公众购买习惯发生很大变化,公众购买的产品也变化显著。小既是大,日本制造商(如Honda)已经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其产品性能可靠、油耗低且价格低廉,令许多竞争对手羡慕并妒忌。即使是最经济的Honda,也一样能提供独一无二、充满乐趣的驾驶体验,同时公司产品在可靠性上的声誉更是首屈一指。Honda开创的新技术——如CVCC发动机受到消费者追捧,使竞争对手不得不转而寻找新的对策。

当俄亥俄州玛丽斯威利制造厂开始投产时,汽车市场发生了细微的变化。经济增长,豪华车销量开始攀升。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和奥迪等制造商以其空气动力学设计赢得公众青睐,同时屏弃了六十和七十年代美国豪华车的镀铬装饰和过分张扬的设计。由于欧洲车款豪华且性能卓越,欧洲制造商开始占据高端市场,其主要客户群是美国中产阶级。当时中产阶级数量膨胀,拥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有足够的购买能力,可以实现其以前做梦都不曾想过的事情。

许多公司职员,年轻时开的是Honda车,但随着收入的增长,Honda没有更高端的车型可供选择。虽然特别版Accord装备真皮座椅,但是即使这些限量版的车款也不能称其为豪华车。与此相对,寻求更大、更豪华、动力更强车型的Honda车主,不得不舍弃Honda,转而购买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奥迪和其他欧洲豪华品牌。

1981年,一款新的较大的Honda轿车正在早期规划中。它将比Accord更大,有宽阔的空间、装备首款HondaV6发动机,并配备豪华装备。它的卖点不仅是燃油经济性,而且还有令驾驶员兴奋刺激的动力性能。Honda的高层认为这款完美的汽车能为Honda公司留住喜欢高端车的顾客。

但是有一个问题。由于购买者对日系品牌的认可停留在产品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上,而豪华是与此完全不同的风格。传统看法认为,经济型轿车制造商试图从欧洲轿车制造商中争夺高端市场是很愚蠢的。然而,Honda否定了这一传统看法,并取得了成功。

2、第二销售网络

在Honda计划进军高端市场时,从其产品链上看,成功似乎遥不可及。当时Honda只有三个车型:Civic、Accord和Prelude,这甚至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线。Honda的这几个车型之所以在公众和媒体间受到欢迎,就是因为它们都明确地为有财务预算意识的人而准备。价格可以承受,即使是最贵的Accord也远低于,000。基本的豪华装备,如电动车窗和真皮内饰,在Honda产品中很少见到。虽然无人质疑Honda能够制造出色的汽车,但几乎没人相信Honda能与欧洲豪华品牌相抗衡。

新的Honda轿车在Honda内部称为HX,后来被命名为Legend。在汽车运营部高级副总裁TomElliott的指导下,HX将成为Honda豪华车事业的基石,与沃尔沃、宝马和其他同级车型进行竞争。HX装备24气门燃油喷射V6发动机,动力强劲,精密先进。它的独立悬架和4轮盘式制动器赋予车辆欧洲运动型轿车般的操纵性,但同时还兼具豪华车购买者所期望的乘坐舒适性。它还会装备高级立体声音响、空调、防抱死制动和电动附件。价格将接近,000,几乎是80年代早期Accord基本款价格的两倍。

通过Honda原有的经销商销售这样一款豪华车所面临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会使已经非常繁忙的经销商(每年平均销售600辆Honda车)负荷过重,而且顾客可能会奇怪为什么这样一款豪华车会带有Honda标志。最终,Honda高层认为,HX不仅太大而且昂贵,和CIVIC摆在一起出售极不协调,因此,为满足豪华车购买者的需求,Honda将启动新的事业部。它将与Honda完全分开,使用统一独立的经销体系,提供一流的客户服务和首屈一指的销售体验。Honda新的事业部将能满足大众市场对于购买“价值”的需求。新的事业部追求豪华与性能。在内部,它被称为第二销售网络。

后来,又有了第三辆车的计划,这辆车将在最有声誉和最富挑战性的市场上推出:特型跑车。

不论媒体如何评说,工作还在继续。将新的事业部与Honda尽量分开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需要建立新的经销商网络、新的服务、新的零件体系、新的销售和市场营销体系……一切都是新的。开发销售网络的任务落在了新事业部副总裁助理EdTaylor身上。Honda以经济车厂商的形象著称,主要吸引那些追求物超所值的用户。新的事业部旨在吸引想购买欧洲豪华车的顾客。这意味着经销商需要提供良好的客户服务,达到或超过豪华车购买者的期望,使其体会到尊贵,不仅仅是购买了一款昂贵的Honda车的感觉。PaulPugh,汽车现地服务经理,负责新服务网络的建立。

新的事业部需要一个名称,命名第二销售网络的任务落到了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IraBachrach’sNamelab公司身上。所起的名字要能体现高档车事业部的品牌形象和风格。1984年9月,新的名字正式宣布:Acura。名称源自拉丁文的“acu”,意即精细加工或精湛的加工工艺。

1984年11月,未来的经销商齐聚达拉斯的阿纳托尔旅馆召开秘密会议。美国Honda的高层Schmillen、Elliott、Taylor、Pugh和美国本田的总裁宗国旨英第一次介绍了经销计划。新的销售店要与现有的Honda销售店分离,甚至不能彼此相邻。而且,店面外观要独特,从感觉上将其与Honda销售店区别开来。

在那一天,对于少数幸运的参会者还有更精彩的内容。这是Honda总部外的人第一次看到HX和Integra。对这一计划反应不一。虽然人们对车辆本身普遍看好,但是对于Honda这一受大众欢迎的品牌,一些经销商认为,Honda制造的任何车辆都应该能从Honda经销商处买到。与此意见相反,更多的人认为将新的车型归入新的事业部并启用新的品牌形象是明智之举。

1985年2月Honda开始选择经销商,标准极其严格。未来的经销商必须有足够的资金负担新销售店的建设。Acura管理层坚持将销售店设立在主要市场上,如洛杉矶、纽约、西雅图和全美各地豪华车销售势头强的地方在Taylor和Pugh建立经销商、销售和服务网络的同时,新组建的Honda公共关系部于1985年11月邀请经过挑选的一组新闻记者前往日本,最先观赏这些车辆。在Honda枥木赛车场的赛道上,经过挑选的媒体得以首次驾驶Legend和Integra,以体验Honda和Acura产品的差异。

驾驶体验是最好的证明。虽然一些大众媒体还在对日系豪华车品牌

本田(4张)

本田在机器人领域的成就

Honda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包括摩托车、汽车和飞机等等,这一切我们称之为“移动文化”,而像人一样的“双足自律行走”是最基础的“移动文化”。

Honda从1986年开始研发可双足自律行走的类人型机器人,我们的目标是要创造出一个可以在人的生活空间里自由移动,具有人一样的极高移动能力和高智能的类人型机器人,为人们提供服务。

研发的第一步是使机器人具备像人一样的移动能力,即自律行走能力。该机器人能够在房间内的物体间移动并且能够上下台阶。为此,它应当像人一样拥有两条腿,能够行走在不平坦的地面上,并且可以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多种场合。这在那个时代被认为是极端困难的。Honda通过革命性的新技术,开创出了前所未有的新价值。

选择机器人外形尺寸时,考虑了应使其能够在人类生活环境中自由地移动并使其更加便利化。这个尺寸应使机器人能够操作电灯开关和门把手,并在桌旁和工作台旁进行工作。其眼睛的高度应与坐在椅子上的成年人眼睛的高度在一个水平面上。120厘米的高度较易于与其进行信息联络。

2000年11月20日,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Honda)发布了可以像人类一样行走的小型类人型机器人“ASIMO”。以在正常生活空间使用为前提,进一步提高步行的自如性和简化系统。

本次发布的智能化技术可以使ASIMO根据人的举动做出退后一步让路,或是直接前行错身经过等智能性反应,还可以运送托盘、推车前进等。此外,新ASIMO在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可自行充电。Honda成功开发出可控制多个ASIMO相互协作、连续工作的综合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在多个ASIMO之间自动进行工作分配,当其中的一个ASIMO充电时,可由其他ASIMO不间断地提供服务。ASIMO06版成为了机器人历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但是步行机器人的发展经过了近20年的岁月,他的始祖E0在1986年已经诞生。

为了能使他行走在凹凸不平的路和坡道上,更为了加快行走速度,本田后来又提出了活动步行方式,机器人会不停地改变重心,以应付各种复杂的路面情况。为了实现活动步行,本田彻底了研究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步行方式,特别调查了双足步行必要的关节的配置和活动,使1987年诞生的E2首次实现了时速超过1公里,达到1.2公里的时速。更重要的是,还能适应人类特殊的生活环境—楼梯。

1991~1993年诞生的E4/5/6,由于加入了平衡控制技术,在步行时主体动作能保持稳定,上楼梯和走斜坡时再也不容易摔倒。

诞生于1993~1997年的P1/2/3,可以说是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因为,严格来说,在P1之前的E系列,只能算是机械腿,到了P1才是真正地加入了上身,模拟人类全身运动的机器人。他可是个超大个儿,身高1.9米,体重175千克。电源和控制计算机都是放在主体之外,可以实现开关门、抓东西搬运等动作。

1996年发布的P2是世界首个类人智能双足步行机器人,而且,由于把主机、控制马达、电池、无线通讯等必要的机器全部藏起来,不仅实现了无线遥控,还使他在外观上比较“光鲜”。1997年完成的P3比他的“兄弟”P1和P2乖巧玲珑得多,身高只有1.6米,体重仅为130千克,这要得益于零配件材料的改良,而且在电脑实现分散型的控制之后,机器人满足了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要求,更利于融入人类的生活。

本田是机器人产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本田汽车召回事件

本田将召回2007-2008年生产34.4万奥德赛小型货车和2007-2008年的6.8万越野车,将修理汽车稳定性辅助调制器。其中一些调制器将组装成可以让空气流通的模式。

本田将在全球范围内对43.7763万辆安全气囊存在隐患的汽车作召回处理。这是本田继1月29日因汽车车窗电动开关存在安全隐患宣布在全球召回约64.6万辆汽车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召回行动。本次召回的车辆主要是在美国市场销售的雅阁和思域等7款车共37.8786万辆,在日本召回3款共4042辆,在加拿大召回4.1685万辆,此外其他国家和地区还有1.3278万辆。

本田召回车型和车辆总数如下:

美国:37.8万辆,包括Accord、Civic、TL、CR-V、美版ODYSSEY等;

中国:15.7万辆

加拿大:4.1万辆,包括Accord、Civic、TL、CR-V、美版ODYSSEY等;

日本:4千辆Inspire等;

其他:1.32万辆。

本田公司称,由于采用的零部件不同,本次召回不涉及中国大陆市场的同类车型。[1][2]

[3]本田2011年3月17日宣布,将在美国和加拿大召回21700辆2011款思域轿车。

THE END
1.盘点汽车品牌广告语7.雪佛兰(Chevrolet):为未来而造,为梦想而行。 8.奥迪(Audi):突破科技,启迪未来。 9.宾利(Bentley):精细工艺,尊贵品质。 10.劳斯莱斯(Rolls-Royce):超越极致,彰显尊贵。 这些广告语都体现了各汽车品牌的理念和特点,旨在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激发购买欲望。https://hao.yiche.com/wenzhang/85962917/
2.各汽车品牌的经典语录真车评 懂行情 百度旗下汽车信息与服务平台首页 车型库 经销商 搜索 app下载 登录 注册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各汽车品牌的经典语录 https://www.yoojia.com/video/12065160438412325681.html
3.每个品牌汽车经典语录每个品牌汽车经典语录 发布于2021.12.7 07:26 次播放 欢迎每个汽车爱号者我交流 jinlin8877 关注0人371粉丝 关注 评论·0 提交评论 暂无更多评论 热门视频 推荐:离开你,我也能拥抱全世界天神和他的人间小甜饼上司被我拿下啦总裁爹地:妈咪回来了青阳帝尊九州护国战神一锤超神二代计划八零暖婚:团宠小媳妇云宫之下我https://www.dongchedi.com/video/7038734844305605134
4.#励志语录#励志正能量#汽车语录#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剧会火 - 我很喜欢奔驰的一句广告语,即使现在的你,因为一时的妥协,选择了其他品牌,但总有一天你会听到那句,恭喜您成为梅赛德斯奔驰车主,愿三叉星辉照亮您的事业与前程,1叉天时,2叉定力,三叉人和,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岁月荏苒,长路漫漫,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励志语录 #励志正能量 #汽车https://www.kugou.com/mv/5z548fd/
5.豪车搞笑拼音大揭秘,经典语录背后的趣味汉字解读1、BBA指的是德国的三大豪车品牌,分别是奔驰BENZ、宝马BMW、奥迪AUDI,这是网友对这三大汽车巨头名称拼音的缩写,在我国,人们普遍认为奔驰代表着高档与内涵,因此将其排在首位;宝马则被视为土豪的象征,位居第二;而奥迪的价格相对适中,排在第三。 2、豪的繁体字写作“豪”,因为这个汉字并未被简化,豪的部首为“豕https://electricvehicle.vqaq.com/B65571942782.html
6.开凯迪拉克语录凯迪拉克经典语录有哪些以下为凯迪拉克的经典语录:1、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凯迪拉克的历史代表了美国豪华车的历史。在韦伯斯特大词典中凯迪拉克被定义为“同类中最为出色、最具声望的事物”的同义词;被一向以追求极致尊贵著称的伦敦皇家汽车俱乐部冠以“世界标准”的美誉。2、敢为天下先:凯迪拉克中国品牌标语曾经是“敢为天下先”2008https://www.pcauto.com.cn/jxwd/4033/40337033.html
7.何龙交锋,引发自主品牌大辩论老总语录: 品牌坦率说不是打造的,实际上品牌是什么?品牌是你这个产品、你这个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价值的感知。 重庆长安总经理张宝林做客搜狐 老总语录: 去年我们长安公司,微型汽车销量占中国的三分之一,但是利润是整个中国市场的微型车的80%。 长城 哈飞 https://auto.sohu.com/s2005/zzdbl.shtml
8.17PR17PR,最懂品牌公关营销的圈层媒体。2004年3月创立,持续关注品牌公关营销领域最新动态,为国内外品牌企业、专业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提供前沿深入的品牌公关营销资讯、热点事件解读、营销案例分析、行业年会、调查评选、传播培训、求职招聘、国际交流等专业服务。https://www.17pr.com/
9.凯迪拉克经典语录有哪些?以下为凯迪拉克的经典语录: 1、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凯迪拉克的历史代表了美国豪华车的历史。在韦伯斯特大词典中,凯迪拉克被定义为“同类中最为出色、最具声望的事物”的同义词;被一向以追求极致尊贵著称的伦敦皇家汽车俱乐部冠以“世界标准”的美誉。 https://auto.china.com/mip/727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