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技术(688129.SH)主要提供基于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研发的高性能涂料产品,包括汽车售后修补涂料、新车内外饰件及车身涂料、3C消费电子领域涂料,其中,销售汽车售后修补涂料的同时,提供专业现场颜色调配服务。
1、汽车售后修补涂料:分为底漆、色漆、清漆等不同涂层
底漆:涂装在表面处理后,为车身表面提供防腐、防锈、耐化学品、耐水功能;
色漆:涂层决定车身颜色,介于底漆与清漆之间;
清漆:涂层位于最上层,提供漆面光泽、丰满度、鲜映性等美观功能和耐候性、耐腐蚀等保护功能;
基于行业专业特性,公司销售汽车售后修补涂料的同时提供专业现场颜色调配服务。此外,公司为客户提供定制色漆开发、喷涂技术指导、效率提升优化等其他服务,上述服务不对客户单独收费。
2、汽车新车内外饰件
汽车内外饰件涂料主要用于汽车制造的内外饰件表面喷涂。
终端客户为汽车主机厂一级供应商或一级供应商配套商。以固定颜色定制产品为主,标准色母现场调色为辅。
3、汽车新车车身涂料(公司产品占比不多)
新车车身涂料主要用于汽车生产制造流水线。汽车车身涂料以高温固化涂料为主,以低温固化涂料为辅。公司车身涂料产品主要为低温固化涂料,业务规模较小。
主要客户为郑州宇通客车、一汽大众成都工厂。
4、3C消费电子领域涂料
3C消费电子领域涂料主要用于3C消费电子产品外壳、内部零件的表面喷涂保护。比如手机机壳、笔记本电脑外壳、智能家电、机器人外壳、相机机身等3C电子产品部件。
注:华硕电脑还有些销量,夏普手机……
5、耗材
耗材主要为汽车售后修补涂料调色或使用过程中配套使用的辅助材料,如钣金灰、砂纸、调色工具、遮蔽用品等。
二、销售模式:直销为主、经销为辅
汽车售后修补涂料业务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汽车新车内外饰件、车身涂料业务以及3C消费电子领域涂料业务全部采用直销模式。
注:经销毛利率高于直销
(1)直销模式
①汽车售后修补涂料业务
②汽车新车内外饰件、车身涂料业务、3C消费电子领域涂料业务
公司直接向客户销售产品,产品送到客户指定地点,公司按照双方确认的金额和条件开票并收款。
(2)经销模式
三、业绩表现
近五年营收基本处于4-4.5亿的范围内,净利润基本处于7000-9000万区间,瓶颈未打破;叠加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及疫情影响,去年与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变得更差了。
从业务结构来看,汽车售后修补涂料与汽车新车内外饰件、车身涂料两块业务收入差不多,顺带的耗材收入额其次,3C消费电子领域涂料较少;后续收入大的增长空间在于汽车新车内外饰件、车身涂料业务与3C领域业务收入。
从业务区域分布来看,基本上业务在境内,集中在几个大的汽车产区;同时东北(一汽)与华东(上汽、吉利等)两个区域竞争激烈激烈,毛利率低于30%。
成本受原材料影响大,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在70%左右。
公司上游原材料主要为树脂、溶剂、颜填料、助剂;其中树脂、溶剂用量较多。
客户集中度不高,不存在对重大客户的依赖,客户相对比较分散。
上游供应商采购集中度也不高,相对比较分散。
产能与开工情况
四、财务数据
1、费用支出中规中矩
2、营运资金:2022年经营现金流弱于2021年,但还是为正的
公司有闲置资金做理财,为什么还要做短期借款?按照存贷利息差1%计算的话,与财务费用200多万差不多;
3、分红基础:公司股价10多块,转增空间不大;但派个息还是可以的;
4、销售毛利率:这两年下滑的比较多,估计是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及下游需求端两者的利润挤压影响,说明公司对于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较差。
五、创新研发
公司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高分子材料研发、涂料配方持续优化、产品制造工艺积累、颜色调配数字化
截至2022年期末,累计拥有发明专利58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1项、申请受理发明专利168项。
研发人员薪酬也是够便宜的,研发费用相对中规中矩,人员薪酬占了一半,不过2022年年报中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上下差出了300多万,这个好像是披露问题。
六、股权激励计划及回购
按照考核指标来看,公司2022年未达到考核指标;按照2023年的考核来计算的话,2023年营收至少要达到7.038亿元或者净利润达到1.35亿元。而公司2023年一季度营收0.83亿元、净利润305.2万元,达到考核的希望不是很大,估计后面公司要再重新做一次股权激励了。
七、行业分析
1、涂料应用领域
2、汽车涂料
从产业链来看,上游原料主要是化工品,包括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酚醛树脂等)、无机颜料(钛白粉、氧化铁等)、有机颜料(偶氮颜料等)、有机溶剂(异丙醇、丁酮、PMA等)以及助剂(分散剂、乳化剂等),下游主要应用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上。
(1)从汽车涂料下游分类应用结构而言
汽车涂料可分为汽车原厂漆、汽车修补漆、汽车零部件涂料及其他涂料。其中汽车原厂漆占比最大,约44%,其次为汽车修补漆,占比约26%。
(2)按溶解介质性质分类,分为油性涂料与水性涂料。
油性涂料是以有机溶剂为主要介质,而水性漆是指以水为溶剂或分散介质,环保政策背景下水性涂料正在逐步替代溶剂型成为主流;
近年来,中国的新车车身涂料已经早于汽车修补涂料,由“油性”向“水性”转型。2018年,在国内生产的70%以上的乘用车和30%以上的商用车的新车涂装已经使用水性涂料。
汽车新车内外饰件领域水性涂料的普及进展相对较缓,但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制定《汽车塑料件用水性涂料》行业标准,并加快水性涂料在汽车新车内外饰件领域的推广。
(3)按固化温度分类,分为高温涂料与低温涂料
高温涂料指固化温度高于120摄氏度,高温环境下固化;低温涂料指固化温度低于80摄氏度、或常温固化。
高温涂料:绝大部分乘用车车身涂料、少部分新车内外饰件涂料、少部分商用车车身涂料
低温涂料:汽车售后修补涂料、大部分汽车内外饰件涂料、大部分商用车车身涂料
(4)行业竞争格局
欧美品牌:美国庞贝捷(PPG)、德国巴斯夫(BASF)、美国艾仕得(AXALTA)、荷兰阿克苏诺贝尔(AkzoNobel)、美国宣伟(SW);
日本品牌:立邦(NipponPaint)、关西(Kansai)、洛克(ROCK);
韩国品牌:金刚化学(KCC)、纳路涂料(NOROO);
中国品牌:湘江涂料、金力泰、东来技术、松井股份、雅图高新、浩力森等
2022中国汽车涂料品牌25强榜单
根据“2022中国乘用车原厂漆品牌5强榜单”显示,PPG、巴斯夫、湘江关西、立邦、艾仕得上榜。根据“2022中国乘用车车身涂料品牌5强榜单”显示,湘江关西、PPG、巴斯夫、立邦、艾仕得入围。从榜单来看,外资品牌在乘用车OEM涂料领域处于强势地位。
根据“2022中国汽车原厂漆品牌10强榜单”显示,巴斯夫、PPG、湘江涂料、立邦、艾仕得、金力泰、金刚化工、大桥、关西涂料、双虎涂料上榜。其中,湘江涂料旗下汽车涂料业务集中在湘江关西,后者在乘用车OEM涂料领域的产销量处于国内前列;金力泰汽车涂料业务聚焦在商用车涂料领域,是国内最大的商用车涂料品牌,同时通过收购涉足了汽车修补漆领域,此外还在积极开拓乘用车涂料市场。
根据“2022中国汽车零部件涂料品牌5强榜单”显示,PPG、巴斯夫、湘江关西、立邦、艾仕得上榜。东来、松井、宏泰等国产品牌也涉足了汽车零部件涂料领域,但销售规模较小。此外,雅图、金力泰等国产品牌也在积极开拓汽车零部件涂料市场。
根据“2022中国汽车修补漆品牌5强榜单”显示,PPG、艾仕得、雅图高新、东来、巴斯夫上榜。目前,国内修补漆自主品牌和外资品牌共存,虽然在市场占有率上,国产品牌总和超外资品牌,但是在高端汽车修补漆市场中,主要还是外资品牌,其中PPG的修补漆所占市场份额最大,国内品牌主要供应中低端市场。不过,东来在高端汽车修补漆领域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根据“2022中国商用车涂料品牌5强榜单”显示,金力泰、立邦、大桥、艾仕得、PPG上榜。其中,金力泰在商用车涂料领域拥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3、行业发展趋势
(1)规模容量
据中研普华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汽车油漆和涂料市场规模达722.4亿元(人民币),中国汽车油漆和涂料市场规模达266.93亿元,2028年全球汽车油漆和涂料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044.68亿元,2022-2028预测期间CAGR将达到6.5%。
其中,2022年全球汽车原厂涂料市场规模达到569.65亿元(人民币),中国汽车原厂涂料市场规模达到159.33亿元。预计到2028年全球汽车原厂涂料市场规模将达到758.59亿元。
按照原厂:修补(44:26)比来计算,那么2022年全球汽车修补涂料市场规模达到336.61亿元(人民币),中国汽车修补涂料市场规模达到94.15亿元。预计到2028年全球汽车修补涂料市场规模将达到448.26亿元。
(2)汽车涂料发展机遇
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汽车涂料行业同样如此。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中国汽车工业开始呈爆发式增长,汽车涂料产量逐年增加。汽车涂料行业国际知名化工企业,如美国庞贝捷、美国艾仕得、德国巴斯夫、荷兰阿克苏诺贝尔等先后进入中国市场;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国品牌汽车涂料以较高性价比优势,从中低端市场逐步向中高端市场进军。
国产自主汽车品牌崛起,推动国内汽车车身涂料行业快速发展:汽车车身涂料是汽车涂料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行业。在中国汽车工业“市场换技术”指导原则下,合资车企外方股东在技术标准、新供应商原厂认证或汽车主机厂供应商准入资格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中国车身涂料市场份额基本被外资品牌占据。随着国产自主汽车品牌的崛起,产业链提高研发水平攻克高端技术、完善国内产业链闭环、降低整车成本都将推动国内车身涂料行业的发展。
中国汽车新车内外饰件涂料品牌将获得快速发展机遇:新车内外饰件涂料直接客户主要为汽车主机厂、主机厂之一级供应商,产品应用于新车内外饰件零部件表面喷涂。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平稳期,汽车主机厂成本压力加大,降本需求层层传导,加上在研发本土化、供应当地化、响应快速化等关键环节,外资内外饰件涂料品牌将逐步失去优势,原有长期合作优势却逐渐减低。
汽车售后修补涂料质量要求更高、环保要求更严:在环保方面,政府不断颁布法规,推动水性涂料、无溶剂型涂料、高固体份涂料、粉末涂料等低VOC产品更快发展。中国汽车售后修补涂料中水性涂料占比不到20%,欧洲与北美水性涂料占比分别为90%与40%。另外,新能源车售后服务工作中,钣喷服务比重明显提升。
(3)汽车涂料技术方向
新纳米涂层技术:新型纳米涂料,极薄一层就能产生充足的色彩效果,每平方米的用量仅0.4克,是目前最轻的涂料。纳米涂料采用“结构色”的色彩呈现技术,即利用物质微细结构的物理光学特性来呈现色彩,不需要色素。
生物基涂料:采用生物基材料部分替代石油化工产品制备涂料,可缓解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方向包括生物基水性聚氨酯涂料、生物基无溶剂聚氨酯涂料以及全生物基聚氨酯涂料。
改性2K聚氨酯体系清漆技术:改性2K聚氨酯清漆性能明显优于标准2K聚氨酯体系和1K体系。可实现高光亮度的外观,良好的刮擦抗性使光泽更持久,良好的机械强度使清漆表面不易形成刮痕或龟裂;涂层在一定热作用下可进行自修复;支持灵活设计配方,可制成低温固化体系或生物基体系,实现省能源、减碳排。
(4)国产品牌加速布局汽车涂料市场
松井股份,本身以3C涂料为主营业务,为快速切入乘用汽车涂层领域,收购了华涂化工(吉林)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公司产品已先后在北美T公司、比亚迪、蔚来、理想、吉利、广汽、上汽通用五菱、柳汽、长城、丰田等新车型上实现配套量产。但是量还不大,2022年汽车涂料收入还只有6700多万。
广信材料,3C涂料的知名企业,也正在加速拓展汽车涂料市场。子公司江苏宏泰目前涂料产品在汽车领域实现销售的主要是汽车零部件专用涂料、汽车内外饰涂料,汽车零部件涂料产品主要应用在吉利、通用五菱等国内汽车品牌的零部件制造,汽车内外饰涂料产品涉及的终端主机厂包括比亚迪、吉利、哪吒、长安等。汽车涂料应该占比还比较小,2022年没有具体列示。
雅图高新,国内最大的民族汽车修补漆企业,也正在谋划进军乘用车车身涂料市场,目前产品正在开发中;其汽车零部件涂料已应用在广汽埃安保险杠和尾翼、东风风行保险杠、长城坦克备胎罩、吉利汽车门拉手及后视镜、长安CS75内饰、比亚迪内饰哑黑系列、长城内饰电镀银等多个项目上。
德威涂料,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涂料企业,目前也正在上海金山建设年产2500吨汽车水性涂料项目。
东来技术,作为汽车修补漆的领先企业,也在向乘用车涂料市场进军,正在规划建设汽车车身涂料项目。目前公司新车车身涂料主要客户为郑州宇通客车、一汽大众成都工厂。公司现拥有的多家主机厂认证还是比较关键的,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此外,还有很多中国企业都在储备或者谋划进军汽车涂料领域,像四方威凯、擎天材料、深赛尔、吉人高新、七维等等;
根据《涂界》不完全统计,国产品牌在汽车涂料领域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新增汽车涂料产能超过100万吨(注:投资额和产能不含未披露的数据,也不含外资品牌数据)。部分投资项目如下:
但汽车领域是需要认证周期的,再加上项目建设期,短期内主要还是现有国产涂料品牌产能与外国品牌的激烈竞争。
另外,除了中国自主品牌加速拓展汽车漆市场外,一批在华的外资品牌也继续投资扩充汽车漆产能,比如立邦中国投资新建的年产超13万吨的汽车涂料生态产业园项目于去年7月在天津滨海开工建设,立邦汽车涂料全球总部和研发中心签约落户中国天津;此外,巴斯夫上海涂料有限公司计划实施水性色漆扩产能及新增水性中涂生产项目,该项目扩建后全厂总产能将达到11.24万吨/年。PPG涂料(天津)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93亿元新建智能出行涂料应用中心项目,该项目为涂料、胶黏剂在电动汽车及电池产品上的应用研究,服务于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艾仕得也在中国吉林投资扩充汽车涂料产能,等等。
八、东来技术未来发展规划
1、开发更多新增客户,原有客户增加产品,共同增加市场份额
在汽车售后修补涂料方面,巩固公司在汽车主机厂和汽车经销商集团的重要供应商地位,加大海外市场开发力度;
在汽车新车内外饰件、车身涂料领域,充分发挥现有汽车主机厂、汽车零部件厂商的汽车售后修补涂料领合作关系的协同效应,进入更多主流汽车品牌的原厂认证或主机厂供应商准入资格指定范围,继续拓展零VOC清洗剂等辅料的汽车原厂OEM市场,准备开发新车车身水性涂料市场。
2、加强服务体系能力,打造差异化良好市场口碑,巩固中高端品牌优势
以信息化的彩云智能颜色系统为基础,下沉销售市场至四、五线城市,提升对汽车售后修补涂料的技术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以“产品+服务”的经营模式全面提升公司市场开拓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3、提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
汽车涂料领域专业程度高。持续研发高性能、环保节能产品,推动汽车修补涂料从油性漆转换到水性漆。新能源汽车未来差异化竞争的一个方向就是车身外观吸引力。公司已经成为蔚来、小鹏、赛力斯、阿维塔等新势力造车的合作供应商,同时,与上汽荣威、广汽传祺、上汽通用五菱等中国汽车品牌创新力量进行深度合作,包括车型匹配新颜色设计推荐、新色工业化实现、车主全城唯一颜色个性化颜色定制系统等。
4、募投项目
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建设新厂房、原有生产线技改,打造柔性生产制造基地,提升生产线智能柔性制造能力与水性环保汽车涂料万吨年生产能力;建设研发中心,购置研发检测设备,提升公司自主创新与技术研发能力。
5、推进工业互联与智能制造
在现有数字化颜色云服务平台——彩云网基础上,全面建设融合电子测色、云计算搜索、配方自动生成、配方数据库大数据分析等功能的数字化颜色技术平台,并在示范店投入配备自动调漆机、自动钣喷系统,通过彩云智能颜色系统建设项目打通数字化、信息化系统平台,实现前端产品制造的智能化、后端色彩颜色调配的信息化共享。
(这个信息化能实现倒是有很大帮助,一是汇总以往调配色的数据,积累经验数据,同时店内的机器自动完成调漆配色可以降低人员因素的影响,甚至都可以帮助门店降低这个专业人员的成本)
汽车工业是中国经济的核心支柱产业,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刚性需求。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未来5年中国汽车市场也将会保持稳定,2025年有望达到3000万辆。在庞大的汽车增量和存量市场加持下,中国汽车涂料市场需求仍将呈现出增长态势,也将推动全球汽车涂料市场继续增长;但同样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九、分析观点
1、股价表现
整体走势跟板块、可比公司差不多,目前处于发行价附近波动,可比公司金力泰今年上半年开始股价底部有所反弹。
2、估值水平
东来技术PB值很低,静态PE受去年净利润大幅下滑影响偏高,如果按照8000万净利润的水平计算的话,目前市值的PE值为22倍,也还可以,所以看今年的业绩能否恢复到以往。
3、未来业绩及表现
东来技术的二季度业绩应该比去年好,2022年二季度上海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从金力泰的2023年半年报业绩预告情况来看,二季度的行业表现还不错,其公告表示上半年业绩亏损大幅收窄,主要原因一是公司下游客户对汽车涂料的需求量有所上升;二是2022年上半年,化工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以及受到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2022年下半年至今,化工原材料价格呈回落趋势,叠加公司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优化改良产品,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提升;同时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对今年第一季度造成不利影响且该不利影响相较上年同期已大幅减弱。
公司未披露半年报业绩预告,预计同比变动不超过50%:根据上交所披露规则,科创板上市公司预计半年度业绩出现(一)净利润为负值、(二)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三)实现扭亏为盈三种情形之一的,可以进行业绩预告。目前公司没有发布半年报预告,估计上半年净利润在960.5万~2881.5万之间,结合2020年-2021年二季度业绩表现与今年毛利率情况来看,二季度净利润可能在1100万左右,所以这样上半年业绩应该在1500万的位置,这样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降20%左右。具体看最终公司披露的数据。
业绩放量预计到2026年:东来技术在原有修补涂料基础上,在加大力度开拓汽车内外饰涂料及车身涂料市场,但由于募投项目错失前期的实施节点,所以募投项目延迟到2025年一季度完成项目建设,2026年一季度完成项目竣工验收流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因此,东来技术2026年以前能恢复到八九千万的净利润就不错,真正业绩能放量需要等到2026年产能释放出来。
综合来看,公司股价近三年从基本面上不会有大幅的波动,不排除资金的推动,毕竟流通盘子太小了,现在仅有6个亿市值的流通盘,今年10月份限售基本全流通后,总市值17个亿也不大,流动性比较差。
(梳理感受: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与市场交流不活跃,披露的文件质量不太好,定期报告序号错乱、语句不同、数据前后不一致,这个做事的态度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