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蒸汽机车的出现提升了人类的交通效率,但是,改变历史的可不只有火车。
在那个痴迷于化石能源动力的年代里,还有一群工程师,执着于一种无需任何燃料的交通工具——自行车。
要说当年的自行车,那可就真的厉害了。最早期的自行车没有踏板,也没有链条,跟走路真没什么区别。
后来,为了提高自行车的速度,人们终于发明了带脚踏板的自行车,但是当时的工程师尚未发明链条传动,所以为了提高自行车的速度,只能不断扩大前轮直径,最终形成了这样的一种奇葩自行车。
相信当年有不少人像稳老弟一样,看见这台自行车以后一脸懵比。但是在众多吃瓜群众里,只有一个人改变了历史,他就是英国机械工程师约翰·斯塔利。约翰·斯塔利在1885年对自行车进行了全面改进,发明了一种通过链条驱动,骑行者可以用双脚自然支撑的「安全自行车」,并将其命名为「RoverSafetyBicycle」(罗孚安全自行车)。
这种自行车的结构与现代自行车基本一致,所以约翰·斯塔利也被后人冠以「现代自行车之父」的头衔。
因为约翰·斯塔利不仅是自行车的变革者,也是汽车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在开发安全自行车7年前,约翰·斯塔利与威廉·萨顿创办了「斯塔利-萨顿公司」,这家公司恰好就是英国罗孚公司(Rover)的前身,而英国罗孚,又是路虎品牌的发源地。
如果路虎想晒自己的历史,完全可以自诩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品牌」。
虽然约翰·斯塔利是最早的元老级人物,但是这家公司后世的成绩都跟约翰·斯塔利没什么关系,因为他在1901年就因病去世了。反倒是斯塔利的继任者——英国企业家哈利·J·罗森奠定了斯塔利-萨顿公司在英国工业史上的地位。1904年,罗森将斯塔利-萨顿公司改名为「罗孚」(Rover),延续了一百多年。
(曾经的罗孚汽车标志)
这位哈利·J·罗森也是英国汽车工业史上不可多得的大企业家,他从自己创办的「戴姆勒汽车公司」里调配了工程师和设计师,为罗孚开发汽车,使得罗孚从一届自行车名厂,变成了汽车先行者。
和依靠廉价汽车发家的福特不一样,罗孚的早年日子很拮据,在20世纪20至30年代之间甚至多年发不出一分钱股东分红。1928年,无计可施的董事会决定进行资产减值,并从隔壁的戴姆勒汽车公司挖来了总经理弗兰克·瑟尔。
弗兰克·瑟尔通过剥离公司业务,投资开发新车,市场向上延伸等方式对罗孚公司进行改革。同期,这位新任高管还挖来了斯宾塞·威尔克斯和莫里斯·威尔克斯两兄弟负责产品开发。
在这三位「空降兵」的努力下,罗孚重现盈利曙光,而弗兰克·瑟尔也在完成了自己的改革任务后,于1931年离开罗孚董事会。
罗孚汽车的历史上从来不缺少贵人相助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是也进一步激活了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罗孚公司一定程度上就是战争的「受益者」。
受到英国政府的征召,罗孚建设了两座「影子工厂」:第一座位于伯明翰,在1937年启用;第二座位于索利哈尔,于1940年启用,规模更大。后者也在多年后成为了路虎汽车的「老家」。
通过这两座「影子工厂」,罗孚开始为英国军队生产飞机,1943年还与劳斯莱斯做交易,得到了坦克用流星式引擎的生产机会。
二战期间的发展给予了罗孚日后扩张所需的资金、技术与市场地位,所以在二战之后,罗孚迅速恢复了汽车生产,著名的路虎系列就出生于1947年,基于JEEP的底盘和驱动桥打造。
不过当时的路虎还没成规模,所以在继续谈论路虎之前,我们再来看看罗孚的其他成绩。
路虎发布的同期,罗孚热衷于大规模的技术实验,有些成果在今天看来,完全就是异想天开,比如将坦克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安装在汽车上。
1950年3月,罗孚面向公众发布了JET1原型车,时速最高可达240公里(1952年)。
十年后,罗孚又和英国F1冠军车队BRM(BritishRacingMotors)合作,研发了一台燃气涡轮发动机跑车,参加了1963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
在燃气涡轮机的时代过去后,路虎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了罗孚汽车又一个载入史册的产品系列。
1956年,罗孚投产了新款路虎,装配一台2L排量的柴油引擎,52匹马力四驱,这个引擎也成为了英国工业史上首个现代高速柴油引擎,帮助罗孚获得了英国政府订单。
但是,那个时候的路虎引擎还无法提供足够的扭矩,于是,罗孚又从燃气涡轮机研发部门「借」来了涡轮,为当时的重型路虎打造了一款2.5L涡轮增压引擎。
虽然路虎第一台量产车早在1947年就发布了,但是让路虎真正出名的,还是1970年发布的路虎揽胜(RangeRover)。
揽胜发布的年代,刚好是罗孚汽车公司的黄金时期。
在收购英国超跑品牌Alvis后,罗孚汽车已经具备了生产越野车、轿车、跑车的能力。这种实力被同行看在眼里,英国利兰汽车公司最终在1967年收购了罗孚汽车。
紧接着三年后,隶属于利兰汽车的罗孚发布了揽胜。
罗孚为揽胜设定的定位大概是
既具备出色的越野能力也要有接近轿车的乘坐体验的大型四驱SUV
这一卖点也延续至今。在1970年,罗孚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是将一具曾属于别克的V8引擎装在了与自家的P6轿车相近的外壳上,并配备了4轮碟刹,所以初代路虎的外壳看起来其实很像普通轿车。
揽胜的成功似乎是为了支持路虎这一产品线,而非拥有罗孚品牌的英国利兰汽车。1975年,经营不善的利兰汽车因为一份报告书RyderReport而被强制国有化,重组为4个部分。路虎品牌则在1978年被拆分为独立的公司。
不懂车的人,很容易会把路虎(LandRover)与揽胜(RangeRover)的英文名混淆。的确,揽胜系列与路虎其他车型的命名方式都不一样,但是结合上述路虎品牌的历史,应该就能理解个中原因了:
不知是有意而为还是顺应市场需求,揽胜基本上奠定了整个路虎品牌的调性,这个英国汽车工业的「掌上明珠」在豪华SUV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976年,路虎品牌第100万台车下线;
1980年,5门版路虎揽胜发布;
1983年,第一代路虎卫士(Defender)发布,不过当时的命名其实是路虎90/110/127,1990年才更名为路虎卫士;
1989年,发现(Discovery)系列发布;
1997年,神行者(Freelander)系列发布;
2005年,揽胜运动版发布;
2011年,揽胜极光发布;
2017年,揽胜星脉发布。
今天发布的揽胜星脉,补全了揽胜39万至332万售价的最后一个缺口,也是路虎揽胜47周年的最好献礼。
题图来自:Jalopnik
麦玮琪
编辑
下一篇2017-03-0310:56
上一篇2017-03-0310:18
AllcontentismadeavailableundertheCCBY-NC4.0fornon-commercialuse.Commercialuseofthiscontentisprohibitedwithoutexplicit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