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失去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先机,但依旧有奋起直追的实力! 发布于 20231109 16:48 前段时间, 长城汽车 2023年三季报,营业收入1195.04亿,同比增长20... 

对应前三季度汽车销售量86.4万辆,同比增长7.69%,其中新能源汽车17.04万辆,占比达到20.14%,同比增长75.77%。

一、大起大落的业绩

不过,也就高兴了一年。到了2022年,缺电少芯的大环境下,虽然新能源汽车的营业收入提升至147亿元,单车售价提升至12.26万,同比上升53.6%,但销量却同比下滑了13.8%。

二、错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先机,杂乱的品牌定位

第一个,就是没有给予混动汽车市场足够的重视。

第二个,就是品牌战略太分散了,没有很好的规划。

哈弗猛龙:16.58-18.38万、对标宋PLUSDM-i;

魏牌高山:售价33.58-40.58万元,对标腾势D9;

坦克:越野SUV,坦克500Hi4-T价位33.5万,未来可能和方程豹豹5竞争,又和燃油车的普拉多有一定的竞争;

三、深厚的技术根基,后期直追的实力

在汽车行业,有着一条产业链的“微笑曲线”,最核心的竞争力就在于企业对于产业链价值的控制力。

如果单单是整车组装,附加值很低,利润空间很小。只有把握前端的研发和核心零部件,以及后端的营销售后、品牌运营,这个附加值才能不断增强。

因此,即便长城汽车失去新能源汽车的先机,品牌战略存在问题等等,但它依旧有着奋起直追的实力,有着比其余竞争对手更多的犯错机会。

1、研发实力

从研发投入看,除了比亚迪独一档以外,长城汽车在2020年之前,也和广汽集团、长安汽车的研发投入水平差不多,但之后就加大了研发投入。

到了2022年,长城汽车的研发投入已经接近广汽和长安的两倍。

从研发团队规模来看,长城汽车也仅仅弱于比亚迪,但是却是广汽和长安的3倍左右。

而且,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数的比例也是超过另外三家企业,比亚迪是12.23%,长城汽车是27.3%,长安汽车是18.42%,广汽集团是18.1%。

不过有一点需要吐槽的,就是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例太高了,也仅仅比广汽集团低一点而已,远高过比亚迪和长安汽车。

长城汽车的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达到了60%多,而同期的比亚迪只有不到8%,长安汽车24%。我也不知道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高,是不是汽车行业共有的特性,但是企业之间的差距怎么那么大。这个对于利润的调节,有很大的影响。

比亚迪如果按长城汽车的这个资本化比例计算,可以增加110亿的税前利润,94亿左右的净利润。

而长城汽车如果按比亚迪的资本化比例计算,会减少67亿左右的税前利润,57亿左右的净利润。即便是按长安汽车的比例,那也是减少47亿的税前利润,40亿的净利润。

当然,这种可以隐藏利润,也可以隐藏费用的做法,只要没有审计出问题,就没办法说是问题。

2、产业链的掌控能力

产业链的掌控,最主要的就是形成成本优势,完全可以在与对手竞争的过程中依靠成本优势取得胜利。

一方面,汽车是一个规模效应很明显的行业,像特斯拉的不断降价,比亚迪净利率的不断提升,理想的扭亏为盈,其基础就在于销售量的不断上升,带动单位成本和费用的大幅下降。

目前,从这个方面来看,长城汽车目前的销量并不足以达到规模效应,因此这方面长城汽车和头部企业有着较大的差距。

另一方面,汽车产业链非常长,零部件很多,整车厂商的毛利率普遍都不高,掌控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可以获得巨大的成本优势。

以比亚迪为例,电池、电机、电控、芯片等绝大部分关键零部件都可以自己生产,可以说差不多掌控了整个汽车产业链。因此,它可以在竞争最激烈的10-20万价位区域,拥有其余新能源车企所不具备的成本优势。

而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里面,动力电池的成本是最高的。目前新能源车企里面,除了比亚迪和特斯拉,好像也就长城汽车拥有自己的动力电池。那就是2012年开始布局的蜂巢能源,一直到2018年开始独立。目前按装机量来计算,在国内市场可以排到第八位,而且这个排名还在持续上升。

由于电池成本的上升,现在很多车企也都开始布局动力电池,但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多方面的考虑,包括安全性、续航、充电速度、各种环境的适用等等,不然宁德时代也不可能一家独大这么久。

而且,即便成功了,要受到市场认可,也还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

除了动力电池以外,长城汽车还有自己的混动技术、布局了芯片,按长城汽车自己的说法,要构建新能源的森林生态,未来大部分关键零部件都要自己掌控。

以长城目前的研发实力,加上越来越高的研发投入,以及已经掌控的关键零部件和技术,我相信即便犯错,它也会拥有多次重来的机会,但那些大部分靠组装的新能源车企,就很难说了。而且,长城汽车也是国内未来最有可能能够和比亚迪在10-20万区间竞争的车企。

四、估值分析和盈利预测

长城汽车目前的销量可以按两大块来划分,一个是燃油车,另一个是新能源汽车,目前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比例大概是4:1。

预计未来燃油车的比例会逐步下降,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会上升,2023-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速分别为205%、200%、180%,对应的销售量分别为27.06万辆、54.12万辆、97.42万辆。

2023-2025年燃油车销量的增速分别为-2%、-5%、-8%,对应的销售量分别为91.7万辆、87.11万辆、80.14万辆。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上升,单车均价也会提升,按2023-2025的单车均价分别为12.5万、14万、14.5万计算,对应的汽车营业收入分别为1484.5亿元、1977.2亿元、2574.6亿元。

另外零部件及模具销售的增长速度分别为35%、25%、15%计算,则对应的营业收入为173亿、216.54亿、249.02亿。

则2023-2025年总营业收入为1657.5亿元、2193.74亿元、2823.62亿元。

大幅增长的费用和成本,基本上都来自于新能源汽车,加上目前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很小,相信毛利率依旧不高。不过,随着规模的扩大,更多零部件的掌控,长城汽车未来的净利率会有一定的提升。

按2023-2025的净利率分别为3.9%、4.2%、4.5%计算,则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64.64亿元、92.14亿元、127.06亿元。

折现率取7%,永续增长率取3%,则合理估值为2915.5亿,当前市值存在一定的低估。

THE END
1.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排行榜前十名易车汽车新闻为您提供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排行榜前十名的最新汽车资讯,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排行榜前十名相关的最新易车号文章,为你购车提供参考https://news.yiche.com/tag/257520.html
2.11月25日12月3日,2024年11月25日-12月1日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销量排行榜出炉,相比上周排行榜本周看点不少,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本周比亚迪、特斯拉、理想、吉利、小鹏、零跑、问界、埃安共计8家新能源车企销量增长,其中,小鹏汽车销量为0.94万辆,相比上周0.72万辆增加0.22万辆,排在第六名,是本周销量增长最多的车企,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44364104564851251
3.11月各类车型纯电续航榜(SUV轿车MPV纯电动插混增程)里程20万以下程SUV纯电TOP1:哪吒L,续航里程310 km; 20万以上热门插混SUV纯电TOP1:魏牌蓝山,续航里程263 km; 20以下热门插混SUV纯电TOP1:风云T10,续航里程210 km; 热门增程轿车纯电TOP1:哪吒S,续航里程310 km; 热门插混轿车纯电TOP1:腾势Z9 GT,续航里程201 km。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2KV3EM05566SBU.html
4.十大纯电动汽车品牌纯电动车哪个品牌好2024年纯电动汽车十大品牌最新发布,纯电动汽车排行榜前十名品牌有特斯拉、比亚迪、蔚来、极氪、小鹏、宝马、埃安、零跑、小米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纯电动汽车10大品牌排行榜由品牌研究部门收集整理大数据分析研究得出,帮助你了解纯电动汽车哪个牌子好。https://m.maigoo.com/maigoo/6342cddqc_index.html
5.2024年十大新能源汽车排行榜新能源汽车有哪些十大品牌网CNPP重磅推出2024新能源汽车十大品牌排行榜,新能源汽车品牌排行榜前十名有特斯拉、比亚迪、理想汽车、AITO、蔚来、极氪、小鹏、宝马汽车、埃安、零跑。十大新能源汽车品牌由品牌数据部门通过收集整理大数据分析研究得出,旨在告诉消费者新能源汽车什么牌子好。https://www.cnpp.cn/china/list_1517.html
6.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新能源电动汽车客车排名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新能源电动汽车排名-E23汽车网为您提供汽车、新能源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标志图片、车型及报价大全,特斯拉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奇瑞汽车、大众汽车、本田汽车、丰田汽车、宝马汽车、http://www.e23auto.com/
7.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挑战研究数据来源:由2022年1月12日我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会信息整理计算而来。 (二)国产品牌发展良好 由图2,根据Cl ean Techni ca网站公布的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TOP20数据,我国的比亚迪、上汽集团、上汽乘用车、长城欧拉、广汽埃安、奇瑞集团、小鹏汽车及长安汽车上榜。其中比亚迪以约59.39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二位,在全球http://ticeri.tju.edu.cn/info/1162/9405.htm
8.广州市汽车产业2025战略规划综上所述,汽车产业正处于技术升级及消费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以传统燃油汽车为主的广州汽车工业而言,仍有不少问题需要重视,如:中国品牌汽车研发投入离国际主流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竞争力有待增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有待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发展的体制模式有https://www.gz.gov.cn/zwgk/ghjh/zxgh/content/post_3089485.html
9.长安汽车放大招新蓝鲸动力领航新能源品牌之巅再显实力3月13日,长安汽车在重庆·长安科技园N3正式发布新蓝鲸动力。作为全球首创的全域全场景动力解决方案,新蓝鲸动力以“捅破天”的勇气和“天花板”级别的技术实力,为中国新能源动力领域树立了崭新的标杆,并通过持续赋能长安汽车旗下三大产品品牌动力全面升级,为用户带来超越时代的全新价值用车体验。 https://auto.cri.cn/chinanews/20240314/e56c8038-5f09-5f36-f6ce-cafd96e61b7f.html
10.“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品牌质量排行(新能源)”发布岚图汽车排名首位发布实施的《汽车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指南》《家用汽车产品严重安全性能判断指南》为参考依据,综合各车型的投诉故障、缺陷风险、可靠性、安全性、环保性五个维度,并参考权威调研机构的评测数据,以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最终确定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品牌质量排行(新能源),旨在为广大消费者传递各汽车品牌当前的http://www.xinhuanet.com/auto/20230902/948ef5216a1640b0b1076c739b59f07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