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欧司朗吴君斐17个答案揭秘汽车行业局势汽车频道

欧司朗汽车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吴君斐

换言之,中国车市其实并不缺乏购买力。吴君斐表示,未来几年汽车产销可能还是会持续一段低迷期,会波动两三个点,增长也好,持平也好,基本就在这样一个幅度里面,但整体来看都属于市场周期内的正常波动。面对行业的不利局面,欧司朗作为一家具有创新能力的照明公司坚持积极应对且不断寻求新的突破。通过产品创新和渠道整合,加强与渠道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继续开展渠道下沉,并尝试新零售模式,一手抓服务一手抓品质,全面提升客户体验从而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图为:欧司朗汽车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吴君斐(左)、盖世汽车CEO周晓莺(右)

1、车市下滑,原因在哪?

吴君斐:虽然我们经常说这个市场连续两年下跌,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也就一年,因为销量主要是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下跌的,截止7月份连续下滑了差不多13个月。而之所以出现这个现象,因素是比较多的。

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经济本身在转型,要从高速增长转到高质量的增长,短期来看,这会导致很多行业进行一些结构性的调整,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也没有做特别短期的过分的刺激行为。另一方面,中美贸易纠纷对整个消费者的信心有一些影响。第三个方面,我认为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问题,也是汽车进一步增长的一个瓶颈,因为汽车不是手机,揣兜里就可以了,它需要有停车场,需要有车牌,并且要有路去开。

举例来说,上海每年的汽车牌照数量是有限制的,并且价格不低,这对于汽车销量显然是有影响的。假设明年上海汽车牌照没有限额,随便买,牌照不要钱,路况很通畅,停车很方便,也不怎么花钱,我想明年上海的汽车销售增长50%,甚至翻倍也是有可能的。

2、基础设施建设有结构性瓶颈?

短期来看,中国汽车销售现在是同比下降的,但是一般来说,一辆汽车大概可以开十多年,中国大概是5-7年。而如果去看7、8年前的汽车产量,可以发现,7年前汽车产量与现在每年汽车产量中间还是有很大的缺口的,也就是说即使汽车不怎么增长,未来几年每年上路的新增车辆比报废车辆仍然会多很多。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结构性的基础设施承载的压力一定是非常大的。

3、汽车产销未来如何增长?

吴君斐:未来几年还是会一个比较稳定的低速的增长,不太会有一个报复性的增长,或者说高速的增长。可能会波动两三个点,增长也好,持平也好,基本就在这样一个幅度里面,这是我们基本的判断。

再者,如果我们去看中国政府目前所做的所有的调整,我们认为这在短期里面是熬一熬,对长期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例如把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控制一下等等,短期内要调整结构总是要付出一点代价。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能会承受两三年比较低的增长,但是长期来看,经济的发展还是比较乐观的,中国政府是在做比较长远的规划,不是盯着短期今年、明年来做,而是立足于远景规划。

4、豪华车市场为何逆势增长?

由此,从产销数量上来看,豪华车未来仍会持续增长,不过,比重上却不一定会提高。如果现在购买力受影响的二三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快速发展起来的话,从结构性角度来看,就会把低档车或者中档车的销量拉上来,受此影响,豪华车的比例可能会低一些。

5、自主品牌向上突破,难不难?

总而言之,汽车制造的门槛比原来低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造车新势力前赴后继的原因之一。当然它的门槛仍然高,只是原先是巨高的一个门槛,到现在变成一个相当高的平台。而这对于整个中国的厂商来说是个机会。

6、怎么看造车新势力?

7、中国的自动驾驶发展有泡沫吗?

吴君斐:首先说泡沫是什么?现在自动驾驶有一股热潮,有人说热潮本身就是泡沫,这么说也可以。我们撇开这个定义回到事实来看,有这么多公司在做无人驾驶方面的工作,是不是都能活下来?不是,会死的也不少,从这角度也可以说是泡沫。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任何一个新兴的、主流的技术在起飞阶段总是面临这些不确定性,我的理解是,如果我们投入这么多社会资源进去,但是这件事情最终做不成,是个海市蜃楼,并且过两年没人说这事儿了,这就是泡沫。如果这件事情最终做成了,在做成的过程当中,新兴的企业大量进来,但最后只有几家能够做成,我认为这是经济的一个基本规律,它是赛跑过程,从今天任何一个行业的风险投资去看,这都是正常的死亡率,因此我认为这不是泡沫。

8、跳过L3,直奔L4?

吴君斐:L3和L4,无非一个是理想,一个是现实,这个是有比较多争论的。在我个人看来,从L1直到L5,其实核心转折点在L3-L4之间,我认为这是一个分水岭,L4基本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L3我认为还是属于辅助驾驶。

我个人更喜欢L4,我的逻辑很简单,因为到了L3,基本上可以设置无人驾驶,但是你得时刻准备着,万一需要介入,你就要去介入。而如果一个系统已经足够好,好到你几乎不需要介入,98%、99%不需要介入,只剩下1%你要介入,麻烦就来了,到了那1%,你真正需要介入的时候,你可能并没有准备去介入,这是从L3到L4的一个风险所在。但是要做到L4,一定要去积累经验,包括技术、应用场景等,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仍然觉得会从L3开始做起,因为你不做到L3,从商业化角度也好,你难以进行这一步跳跃,而且这一跳跃跨度是比较大的。

所以我的观点是,未来两三年之内还是看不到大规模的成熟的应用,一定会从一些初期的、特殊的应用场景逐步去做起,到大规模至少是五年以后的事情了。

9、中国对自动驾驶接受程度最高?

10、车市下滑,欧司朗如何调整?

吴君斐:其实从日常运营的角度来讲,这种调整是每年每月每天都在做的,比如说供应链,我们总是按照需求去进行调整的,快速增长的时候在调整,下降波动的时候也在进行调整。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首先肯定要有调整,但这种调整是我们日常都要去做的,当然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我们肯定也会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但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的研发投入仍然是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比例。

我认为,经济好的时候,你要为不好时而准备,不好的时候,你要准备迎接未来好的时候。2018年,我们的研发投入占比是10.2%。今年在研发方面,我们仍然是在投入了相当多的资源。对于未来的新技术、新应用,例如高亮度的LED,更加智能化的、多像素点的一些产品及应用,我们仍在持续投入。

战略方面我们将继续坚持渠道下沉,强化服务,牢抓一二线城市,深耕三至五线城市;顺势而为,与电商进行新零售模式积极尝试。而在产品方面,针对OEM市场,我们将持续提供整车配套车灯,同时继续与激光雷达(LiDAR)联手,早日实现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技术在整车中的应用和普及。针对汽车后市场,欧司朗增加LED替换型汽车大灯产品的研发和上市,欧司朗分别会在今年10月和11月推出两款LED替换型大灯产品。在改装市场方面,欧司朗也将在亚太和中国市场推出品种繁多应用广泛的汽车灯具。

11、未来的汽车照明会是什么样?

吴君斐:首先,从功能性角度来讲,我们认为是越来越智能化。怎么理解智能化?简单来说,以前的车灯功能很简单:开或者关,未来随着像素点的提高,包括一些感应元器件的应用,会变得非常的智能化。以车的远光灯为例,它的像素点可能从十几个点到几十个点,甚至成百上千都有可能,通过摄像头或者其他的感应元器件,远光灯能够探测到对面有个人或者车过来,这时候就可以直接把相应区间的像素点屏蔽掉,换句话说,远光灯是常开的,但是可以通过智能化调节,避免给对面的人或者车造成炫光,这是智能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我们讲到汽车的照明,一般来讲都是可见光,其实照明里面还有大量的不可见光,红外线就是不可见光之一,大量的传感器其实都是用红外的,例如我们的手势识别是可以用红外的,还有抗疲劳驾驶,有传感器能够监测到你的眼睛过于疲劳总是闭起来,诸如此类。

另外,造型和美观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具体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些灯以前没有但现在有且做得更好,例如LED的技术氛围灯、迎宾灯等等;另外从造型角度,整个前大灯可能会越来越紧凑;还有从美观角度来看,未来转向灯、尾灯等可能并不是静态的展示,而是动态的展示,可能还会有一些演示性的功能;此外,如果真的实现了无人驾驶,车就变成你的私人空间,像一个起居室一样,这个时候你对于里面的内饰的要求,包括内部照明的所有要求跟以前是不一样的,车内的内饰因此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12、欧司朗在自动驾驶方面有何延伸?

13、如何评价中国速度?

14、年降之下,如何盈利?

吴君斐:其实,汽车行业每年都有年降,好的时候也有年降,坏的时候也有年降,就是一个普通的年度,也有年降。一般来说,价格利润主要来自于两个地方,一个是售价,一个是成本,价格是市场决定的,既不是主机厂决定的,也不是供应商决定的。从这角度来讲,我们能够控制的是我们成本的部分,还有创新的部分,为什么我们仍然在创新部分有所投入,就是要靠新的产品或技术带来利润点。

当然,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一手进一手出,我们也要跟我们的供应商谈年降,一层一层都是这样的。最终,成本也好,价格也好,都是效率的体现,如何让企业的运营更加有效率,减少浪费。你的供应链怎么有效率?你的研发怎么样有效率?你的营销怎么样有效率?这些最终都会体现在你的成本上,体现在你的竞争力上面。

15、欧司朗供应链本土化进程如何?

吴君斐:在中国,就汽车板块来说,我们在佛山有一个工厂做传统的卤素灯泡,在无锡有一个LED封装的工厂,该工厂还有一些非汽车方面的业务。在全世界外资的、主要的LED制造商中,欧司朗是唯一一家在中国设厂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本土化其实是做的最好的。

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整个供应链现在也是全球化的,如果中国的供应商在国外有竞争力,我们也一样可以去使用,如果国外的供应商在中国更加有竞争力,我们也会去使用。换句话说,资源在哪里有竞争力,我们就放在哪里。在中国,我们会做相当大程度的本土化,但不是为了本土化而本土化,我们的考虑是,企业也好,产品也好,最终都要有竞争力,整个供应链要有效率,我们不可能去使用一家本身没有效率、没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对于我们的客户来说,我们也是要用我们的产品竞争力去说话,未来的竞争其实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也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16、本土供应商有竞争力吗?

吴君斐:照明这个领域其实是比较宽泛的,我们在做汽车照明,但是我们还有很多的客户是做汽车灯具的。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是二级供应商,他们是一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里面,既有外资的企业,也有内资的企业。从我们客户去看,其实国内的公司也有竞争力,外国的公司也有竞争力,他们的存在本身或者他们的市场份额,很好地体现了他们目前竞争力的水平。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什么是中国的公司?欧司朗中国,我们在中国注册,我们的管理团队大部分是中国人,我们在中国交税,我们雇佣中国的员工,那么我们在中国的公司算不算是一个中国公司?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企业的国家属性会变得比较模糊。但是有一点我们欧司朗可以肯定就是是面向中国市场和中国客户的需求,提供最有价值的照明解决方案。

17、外资和本土服务对象多元化,合作方式有何差异?

欧司朗是二级供应商,但我们的市场份额也很高,可以说,中国所有的车厂基本上都有用到我们的产品,因为我们的产品品类很多,有内饰、外饰、仪表盘、汽车音响、屏幕、大灯、尾灯、信号灯等。当然,也因为我们是二级供应商,我们更多是跟一级供应商沟通,但是在技术解决方案上,尤其在一些创新应用上面,也会跟车厂有一些沟通,并且有的时候可能还需要进行三方的沟通。

THE END
1.一二三线豪华汽车品牌豪车一线二线三线汽车品牌有哪些而且捷豹的调性在某些人眼里有点像奢侈品,就是不是一般的豪华品牌,这也是捷豹有很多女性车主的原因。他们会觉得这辆车就像他们背着的包。购买BBA相当于购买LV和GUCCI等街头商品。他们的捷豹毕竟是博柏利,它只是一个音调。捷豹正在销售两款汽车,即XEL和XFL。XEL主要销售32.68万的进取型跑车,优惠约9万元。裸车直奔21https://www.pcauto.com.cn/cxxj/3836/38369158.html
2.细数豪车品牌,盘点国内外顶级豪华车型一览这些品牌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豪车品牌还包括劳斯莱斯、玛莎拉蒂、保时捷、宾利和迈巴赫等,二线豪车品牌则包括:沃尔沃、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凯迪拉克、捷豹、路虎等,而著名的跑车品牌则有:阿斯顿马丁、迈凯轮、世爵、法拉利、兰博基尼、布加迪等,奔驰,作为戴姆勒-奔驰旗下的品牌,是世界知名的豪华汽车https://supercar.vqaq.com/02DD580E550c.html
3.豪华轿车排名前十名(一二三线豪华汽车品牌)世界最奢华的10个汽车品牌排名(按品牌知名度排名): 1. 劳斯莱斯(Rolls-Royce):创始时间为1904年,价位区间为65万美元至110万美元。致力于为提供优雅和豪华的驾乘体验。 2. 宾利(Bentley):创始时间为1919年,价位区间为18万美元至30万美元。英国的宾利以生产定制豪华轿车和GT跑车而闻名。 https://www.chundianche.com/dongtai/33673.html
4.不同品牌汽车文化知识大全带你领略世界各国汽车文化→MAIGOO知识摘要:汽车如今成为了许多家庭的必须消费品,因此汽车工业在全球不断升温,不同国家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汽车虽然外形看上去差异不大,但在不同汽车文化的国家中,这些大同小异之下显现的则是巨大的文化差异,下面就一起来领略一下世界各国汽车文化的不同吧。 汽车,这个由上万个零件组合的机电产品,凝结了人类智慧的结晶,和谐地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0635.html
5.豪车之都温州:二三线品牌正在败退“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进新车了,把库存车清理完之后就只做售后。估计老板会退网,这么大一个店,单靠售后养不活。”销售顾问小武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温州共约有280家经销商,今年这种“开店不进车”的4S店逐渐多了起来,它们以二三线合资品牌为主。温州汽车流通协会统计的上牌数据显示,有8个合资品牌今年前9个月累计https://www.yicai.com/news/100387617.html
6.长城汽车:全球化是必由之路魏建军表示,汽车市场处在下行区间,自主品牌打破了外资品牌对高端市场的垄断,对二三线外资品牌产生了巨大冲击。这是自主品牌现阶段对汽车产业做出的贡献。 与此同时,弱市之下豪华品牌与合资品牌的价格下探,不断挤压本土汽车品牌市场。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已跌破40%。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06111146870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