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题(通用10篇)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dǐyùluòtuoyóulǎnpǔsùánɡɡuì
()()()()()
二、根据音节写出同音字(8分)
hú:()蝶()水
yànɡ:荡()榜()
dǐ:()御床()
pǔ:()通()素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12分)
一()十()两()其()三()两()
四()八()五()四()六()无()
七()八()八()威()九()一()
十()九()百()百()千()万()
四、照样子,把句子写生动(6分)
例:小河哗哗地向前流去。
小河唱着歌向前奔去。
(1)古老的威尼斯又安静下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水泡不停地往上冒,一会儿就不见了。
(3)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五、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6分)
(1)“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诗的意思是:游船航行在碧绿的江水上,船上的游人就像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游玩、观赏。()
(2)《江畔独步寻花》、《寒食》和《泊船瓜洲》这三首诗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
(3)五彩池在银川的藏龙山上。()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桂林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桂林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这样的山________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________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________,山间________,江上________,让你感到好像走进了______的画卷,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写出诗句的意思(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可爱的荷塘
每年暑假,我总要到外婆家去住,吸引我的是她家村子里的那口荷塘。
七月的荷塘,荷花盛开,送来缕缕清香。我兴致勃勃地观赏着荷花动人的姿态,尽情地闻着荷花的香味,陶醉在这美景中。我蹲下来,戏弄着塘中的水,又把水洒到大圆盘似的荷叶上。只见一颗颗晶莹的小水珠在碧绿的叶子上滚动着,多好玩!我忽然想起妈妈的话,荷叶不容易吸水,又有香味,可用来包裹食物。有一种荷叶包粉蒸肉,又香又嫩,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多好的荷叶啊!
这时,外婆端着一盘圆圆的一粒粒的东西叫我吃。我拿起一粒送进嘴里,嘿!又香又甜,真可口。外婆笑呵呵地指着荷塘说:“荷花谢了,就结成莲蓬。莲蓬上面有许多小孔,就像一间间的小房间,里面长着一粒粒果实,就是莲子。你刚才吃的,是用去年的莲子滚了糖衣做成的。”“原来荷塘里有这样的好东西!”我乐滋滋地说。“还有呢!”外婆接着说,“到了秋天,荷花的根茎有一部分进入泥土后,就膨大起来,成为一节一节的藕,水果一样又嫩又甜,可以做菜,也可以制成藕粉,你不是都吃过了吗”
我凝神地望着满塘荷花,一朵朵荷花仿佛变成了碧绿的莲蓬,叶子底下又忽然钻出了嫩黄的鲜藕……
我想,荷花的美不仅是它外表的高洁,更可贵的是给予人们那么多的奉献。啊!多可爱的荷塘。
(1)解释词语。(4分)
兴致勃勃: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3分)
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反问句
①你不是都吃过了吗()
②多好的荷叶啊!()
③我蹲下来,戏弄着塘中的水。()
(3)写出第2、第3自然段的大意。(4分)
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70分)
请在校园里选一处景物,先仔细观察,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要把句子写通顺,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题目自拟。
一、看拼音写字词,注意把字写工整美观。(8分)
fēnfāngsǒngbìyíshì
()高()()玉()
cháoguīzézhuàngkuòbèi
鸟()()()先()
二、比一比,组词。(8分)
峦()棉()梢()拟()
恋()绵()哨()似()
三、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或反义词。(6分)
1。写近义词
闪耀——()冉冉——()肃静——()
2。写反义词
甜蜜——()缓慢——()希望——()
四、写出三个描写“山”的成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恰当的解释我会选。(4分)
甲:①硬壳;②起保护作用的装备;③居第一
1。桂林山水甲天下。()
2。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之一。()
观:①景象或样子;②看;③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
3。我们乘着船,去观赏桂林的山水。()
4。对这种现象,你的观点是什么?()
现在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就没有很好的学习语文,或者说受到这样思想的左右,对语文学习比较松散。
(一)、读《桂林山水》片段,回答问题
我攀登过()的泰山,游览过()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奇啊,一座座,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或者空白处里填词语
2、“兀”字是()结构,部首是(),音序是()
3、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划上横线
险:①地势不平坦②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③狠毒④险要
危峰兀立的危:①危险,不安全②处于危险境地,损害③指人快要死④高⑤端正
4、这段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是什么看看这些特点的句式并仿写一个事物
5、作者把桂林的山跟()和()作比较,还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把桂林的山的特点写具体。
6、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句划上“—”
十渡游趣
仲夏,朋友相邀游十渡。在城里住久了,一旦进入山水之间,竟有一种生命复苏之感。
下车后,我们舍弃()了大路,挑选()了一条半隐半现在庄稼地里的小径,弯弯绕绕地来到了十渡渡口。夕阳下的拒马河慷慨地撒出一片散金碎玉,对我们表示欢迎。
岸边山崖上刀斧痕犹存的崎岖小道,高低凸凹,虽没有“难于上青天”的险恶,却也有踏空了滚到拒马河洗澡的风险()。狭窄处只能手扶岩石贴壁而行。当“东坡草堂”几个红漆大字赫然出现在前方岩壁时,一座镶嵌在岩崖间的石砌茅草屋同时跃进眼底。草屋被几级石梯托得高高的,屋上俯瞰(kàn)着一弯河水,屋前顺山势辟出了一片空地,算是院落吧!右侧有一小小的蘑菇形的凉亭,内设石桌石凳,①亭顶褐黄色的茅草像流苏般向下垂着,把现实和童话串成了一体。草屋的构思者最精彩的一笔,是设在院落边沿的柴门和篱笆,走近这儿,便有了“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意思。
当我们重登凉亭时,远处的蝙蝠山已在夜色下化为剪影,好像就要展翅扑来。②拒马河趁人们看不清_自己的容貌时豁开了嗓门韵味十足地唱呢!偶有不安分的小鱼儿和青蛙蹦跳成声,像是为了强化这夜曲的节奏。此时,只觉世间唯有水声和我,就连偶尔从远处赶来歇脚的晚风,也悄无声息。
当我渐渐被夜的凝重与深邃(suì)所融化,一缕新的思绪涌动时,对岸沙滩上燃起篝(gōu)火,那鲜亮的火光,使夜色有了躁动感。篝火四周,人影绰绰,如歌似舞。朋友说,那是北京的大学生们,结伴来这儿度周末的。遥望那明灭无定的火光,想象着篝火映照的青春年华,也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乐趣。
1.(1)找出文中表示“看”的词语写在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还能写出一些表示“看”的词语。(2分)
2.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2分)
3.文中画“____”的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3分)
4.短文引用了诗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句诗中主要描写的事物有:
一、把句子规范、端正、整洁地抄写下来。(2分)
疲惫不堪缓缓驶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áifùmíhuòdàodéshànliángzūnyán
xǔpèihóujiélìwàijiāngyìngkuǎndài
三、用“然”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写入下面的句子中。(4分)
1、父亲中了彩票()还不高兴,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2、父亲就辞去了这份工作,()提篮叫卖。
3、这些逃难的人,()很久没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
4、二十多年后,这个年轻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四、下列各组词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梦寐已求敞开心扉闷闷不乐波澜壮阔
B、迷惑不解以诚待人走街串巷面成菜色
C、狼吞虎咽骨瘦如柴危峰兀立五彩缤纷
D、将心比心技术精湛拨地而起形态万千
五、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5分)
1、《中彩那天》一文中,库伯家比“我们”家的生活更拮据,更需要那辆
汽车。()
2、“拮据”的读音是“jiéjū”。()
3、《将心比心》告诉我们,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一个人只要活得城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中
有一个错别字。()
5、“瘦”一共有十五画。()
六、连线。(8分)
确实地相信笃信对自己怀有信心取信
非常地相信坚信履行自己的诺言自信
坚决地相信深信取得别人的信任诚信
忠实地信仰确信讲究一大批产信用守信
七、根据句意,填写相应在名言警句。(5分)
1、我们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一定要尊老爱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所以,“爱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敬人者,___________________。”
4、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内阅读。(7分)
第二天,库件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1、请你概括地写出“往事”和“母亲的教诲”。(4分)
“往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的教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后,父亲为什么显得特别高兴(3分)
九、把下面排列错乱的一段话重新调整,把序号写在括号里。(6分)
()它尾巴一摆就游跑了,我可差一点掉进水池里去。
()我常常趴在池沿上,睁大眼睛看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
()有一次,一条银白色的小金鱼游到我的身边。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回家都到邻居湘湘家去玩。
()我探着身子,伸手想抓它。
()他它有个小水池,养着许多金鱼,有红的、金黄的、银白的、黑的。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期天,妈妈带我上街。我特意拿出生日时姑姑送给我的扣花戴在胸前。扣花可真漂亮,一颗颗晶莹的水晶石镶嵌在金孔雀形的扣花里。动一动,“金孔雀”就闪闪发光,非常惹人喜爱。
街上(),商场的人更多。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才挤进柜台。正当我被()的衣料吸引时,肩膀被推了一下,我气得猛一回头,冲着推我的那人嚷道:“挤什么”没想到那人不但不恼,反而微笑着对我点点头,用手指着我的胸前,嘴里一个劲地“啊,啊……”并招手要我出去。我低头一看,“糟糕!我的扣花没了!”
我不耐烦地挤出人群。只见那人大约三十来岁,个子不高,眯着一双不太有神的眼睛。他一见我便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件东西送到眼前,我接过扣花定睛一看,咦这难道不是我丢的那枚扣花吗我气呼呼地问:“你这人怎么随便拿我的扣花呢”那人见我发火,嘴里一个劲儿地“啊,啊……”脸上现出焦急的神情。他一会儿指指我手中的扣花,一会又弯腰走几步,做出捡东西的样子。好像要告诉我什么。看他的表情和动作,我明白了他是个聋哑人,是他拾到了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
“芳芳,你怎么站着发呆”妈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忙(),人呢印堂没有感谢他呢,他却不见了。
我随妈妈走出商场,一边走一边找那个人,希望看到那双不太有神的眼睛。多么可敬的聋哑人啊那()的高尚品质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然而我没有找见他,只有我手中被汗水浸湿的扣花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显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加个题目。(2分)
2、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写在文中的()里。(4分)
人山人海拾金不昧五颜六色四下环顾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大约:___________发呆:________________
4、“是他拾到了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2分)
把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一想,假如“我”后来又恰恰碰到了那位聋哑人,“我”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写一段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习作。(30分)
题目:_____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
一、【字词百花洲】(23分)
1.看拼音写词语,要写的规范,端正,整洁。
shēngshūtúànɡǎnchùcuīcù
()()()()
jiānɡùcǎnhuòjiàoxùnjūnyún
2.比一比,再组词。
幼()瞧()疏()矩()
幻()焦()蔬()拒()
3.给下列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鲜为人知:A、新鲜B、鲜美C、鲜明D、少()
(2)漫山遍野:A、水满外溢B、到处都是C、不受约束D、广阔()
(3)微不足道:A、细小轻微B、计量单位C、精深奥妙D、衰落()
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了了寻()问()
无()不()()尝辄()
囫囵()()()光()影
天()酬()()能生()
(1)小明在阅读《三国演义》时一目十行,。结果,对书中的内容,在回答老师有关“三国”的问题时总是。
(3)在学习上,我们遇到问题时就要,即便遇到掌握的内容不能,还应该勤加练习,这样就能。有道是“”。上天就是偏爱于勤奋的人.
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就……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
(1)()困难很大,()我们有决心完成任务。
(2)()森林能蓄水,()我们称森林为“森林水库”。
(3)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4)()不付出辛勤的汗水,()不会有收获。
二、【句子大观园】(24分)
1.根据要求写句子。
(1)瓢泼大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2)的风筝地飞上了天空。(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
(3)今天的天气真凉,(把句子写具体)
(4)照样子,把下列句子写生动。
例:小溪叮咚叮咚地唱着歌儿向前奔去。
①夏夜,萤火虫在飞。
②一阵风吹来,小草在摆动。
2.排列句序,将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
()相传,有一次,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到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的庙堂朝拜。
()随后,他吩咐学生拿水来注入欹(qī)器实验,果然和他说的一样。
()久而久之,欹(qī)器逐渐被一些催人奋进、戒骄戒躁的话语所代替,而且也不只局限于放在座位的右上侧了。这就是座右铭的来由。
()庙堂里陈列了许多祭器,其中有一种祭器学生不认识,就问孔子,孔子说:“这是欹器,是用来盛酒的。当它空腹时,是倾斜的;当倒满酒时,它就会倒下,酒全部流出来。当年齐桓公把它放在座位右侧来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
()最初的座右铭,是一种叫做欹(qī)器的祭器。这说法是怎样来的呢
()后来,孔子也请人做了一个欹(qī)器置于座位右侧,用来提醒自己要谦逊,不骄傲,不自满。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2)《最佳路径》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建筑大师为迪斯尼乐园设计路径的故事,着重记叙了他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的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产生了“,”的路径设计策略,最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的过程。故事给你的启示是
三、【阅读锦绣宫】(23分)
(一)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园园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能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型)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放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模拟)鲸的形体,(改造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1.将括号中不正确的字、词划去。
2.“轻而易举”的意思是:。请写出两个意思与它相近的词:、。
3.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二)第一次
马路旁的'人行(xíngháng)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台阶,而他简直还没满一周岁。
他长着两条细长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猛烈),而且信心十足。
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人行道的边沿上,但孩子还没下决定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然而小孩又收回了跨出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前进的前方。
“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啧了啧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而孩子的妈妈并没有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舞鼓励)说:
“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加油!加油!”路旁的小姑娘喊道。
终于孩子的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小胖脸同时(绽开、裂开)了笑容。“好一个登山者!”胡子爷爷幽默地说。他摸摸孩子的头:“一开头有困难,但坚持就能胜利,祝贺你成功。”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读音和词语。
2.用“”画出人物的语言,写出周围人对男孩跨台阶的不同态度。
老奶奶的态度:;妈妈的态度:
小姑娘的态度:;胡子爷爷的态度:
3.文中小男孩拿下的第一个高地是。
4.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不帮上孩子一把
5.读了《第一次》你想到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读后感。
四、【习作畅想岛】(30分)
在“雏鹰争章”活动中,你们班里在阅读、表演、礼仪、守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肯定不少,哪些同学能获得这些奖章呢请你推荐一人,也可以自我推荐,要写清为什么要推荐他(她)。要突出主要事迹,做到有详有略
一、读拼音写词语。
jiànkānɡzhènjìnɡwǔdǎoyóuyùhónɡwěiqīwǔ
()()()()()()
二、根据课文填空。
1、(),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2、对摘科学的人来说,()。
3、日暮汉宫传蜡烛,()。
4、昼出耘田夜绩麻,()。
5、智慧不凭()凭(),友谊不在()在()。
6、老骥伏枥,()。
7、一切推理都必须从()得来。
8、春风又绿江南岸,()。
9、(),必有我师焉。
三、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词语。
神奇的()()的高山,温暖的()()的脸颊,宽阔的()()的草原
四、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
大大方方:()
碧蓝碧蓝:()
四面八方:()
五、改正错别字。
优心忡忡()目不瑕接()洛洛大方()筋皮力尽()型态万千()色彩班斓()
混然一体()居目无亲()
第一组(30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
严仁
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柂②转牙樯③。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①危弦:急弦。②捩柂:扭转船舵。③牙樯:饰以狼牙的桅杆。
(1)上片后两句描写了一幕什么样的场景句中的“重”字有怎样的艺术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人物情感请结合词句分析。(3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春晚书山家屋壁(其一)
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1)贯休的诗在语言上善用叠字,试以本诗为例作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色,就是景外有人,景中有情。试作简要分析。(3分)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送客之江西
郑锡
乘轺①奉紫泥②,泽国渺天涯。
九派③春潮满,孤帆暮雨低。
草深莺断续,花落水东西。
更有高唐④处,知君路不迷。
注:①轺:使者乘坐的车辆。②紫泥:古人用泥封书信,泥上加盖印章。皇帝的诏书用紫泥,这里即指诏书。③九派:长江流至湖北、江西九江一带,分成九条支流。④高唐:指父母。
(1)这首诗里有没有一般送行诗中常见的那种沉郁的情调为什么(3分)
(2)“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描摹了怎样一幅图景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示长安君①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②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①长安君:王安石的大妹,名文淑,工部侍郎张奎之妻,被封为长安县君。②期:约定重逢的日期。
(1)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颔联“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的妙处。(3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颈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3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淮村兵后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1)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3分)
(2)请简要概括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3分)
答案
第一组
1.(1)描写了一幕情意深挚的离别场景:行人乘船缓缓去向江心,相送的女子倚楼眺望,粉泪涟涟。“重”字表面上写蒲帆滞重,船行缓慢,实则暗示远行之人心情的沉重,移情于物,抒情委婉含蓄。
(2)①“瑶草碧,柳芽黄”两句以乐景写哀情,以景的清新明丽,反衬心情的哀婉忧伤;②“载将”句化抽象为形象,将无形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生动地写出离恨的沉重;③末两句以眼前东流不息的江水,比喻绵绵不尽的离愁别恨,自然浑成。(意思对即可)
诗歌鉴赏:“一曲危弦断客肠”,首句便给通篇定下了基调,接着,作者又将笔对准河桥附近的帆船上,“津桥”一句由将别而即别,惜别的气氛更为浓厚。“江心”句由即别转到方别。“楼上”一句,从对方着笔,终于拈出一个“泪”字来,把抒情气氛推上了高峰。下片直接抒写离情别意。头两句仍为写景。碧草芳美,岸柳才芽,青春作别,倍觉魂销。两句以美好的春景,反衬惜别之情。“载将”一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最后两句改设问为肯定语气,是全词一气写分别至此必然的感情蕴积。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喻绵绵不断的离别愁情,使主题进一步深化,令人回味不绝。作者在上片借景抒情,层次分明,步步推进,虽不点破,却蕴蓄着浓厚的惜别之情,是融情于景的典范。下片惜别之情滔滔而出,亲切可感,表现出作者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原味翻译: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人已进船,船舵和桅杆即将转到别的方向。蒲帆在江心被云带着前进,但显得有些迟缓。相送的女子倚楼眺望,粉泪涟涟。碧草芳美,岸柳才芽,将载着离恨过潇湘。您看那滚滚东去的流水,就像那绵绵不断的离愁别绪。
2.(1)在本诗中,叠字有三:“寂寂”,写出春雨初晴后农家春耕忙,家家无闲人的特点;“蒙蒙”,状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而看不分明的情态;“泠泠”,描摹春水流动时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在造境、绘形、模声、传情上各尽其妙,而且声韵和谐,具有音乐美。
(2)晚春是农家大忙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宁静之景,由宁静之景中见农忙之人。春雨下得及时,天晴得及时,农家抢耕及时,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现。此诗妙在不写人,不写情,单写景,由景及人,由景及情。这样写,既紧扣了晚春的特色,又称得上短而精。
诗歌鉴赏:贯休是晚唐诗僧,这首诗是他在农家为客时的题壁之作。前两句写柴门内外静悄悄的,缕缕炊烟,冉冉上升;一阵阵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场春雨过后,不违农时的农夫自然要抢墒春耕,所以“柴门”也就显得“寂寂”了。由此可见,“春雨”下得及时,天晴得及时,农夫抢墒也及时,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现。后两句写庭院中,水汽迷蒙,宛若给庭花披上了轻纱,看不分明;山野间,“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悦耳;躲进巢避雨的鸟儿,又飞上枝头,叽叽喳喳,快活地唱起歌来;一个小孩走出柴门,啼哭着要捕捉鸟儿玩耍。这一切都是写春雨初晴后的景色和喜雨之情。
3.(1)没有。因为对于行人来说,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奉命出使江南,无疑是一次游历的好机会,况且又可以顺路探亲,一举两得,实乃好事。故这首诗里没有一般送行诗中常见的那种沉郁的情调。
(2)“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描摹了友人在大江中孤单行船的情景。春潮涌动,江水浩渺;而在这浩瀚无边的水的世界里,一叶孤舟正在暮雨中缓缓前行,江面的阔大正衬托出友人的孤单。
诗歌鉴赏: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即将出使并省亲的友人所作。首联说明友人此行的使命和去向,说他是奉朝廷之命出使,到那遥远的水乡泽国去。颔联设想友人在大江中行船的情景。诗人没有正面抒写自己的别情,而别情已融入“春潮”“孤帆”“暮雨”这些景物中。颈联注重细节描写,状物入微,通过“草深”“花落”“莺断续”等细节描写,进一步突出了江南春光的美丽。尾联说到友人此行尚可顺道省觐父母,当不致因流连风光而耽误行程。全诗写得轻快明丽,富有生气,乃送别诗中的佳作。
4.(1)这一联准确选取家庭生活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温暖亲昵的家庭气氛。“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昏昏”营造了一种神秘感,暗示了灯下兄妹推心置腹、促膝谈心的随意。“供”“话”二字看似信手拈来,实为精心挑选,全句表达了相逢的快乐和手足之间的深情。
诗歌鉴赏:抒写兄妹情深这一主题的诗并不多见,王安石的这首七律言浅而情深,使人体味到亲人间纯朴而真挚的感情。首联娓娓道来,饱含深情,少年时已经伤离别,人到中年,对于这种离情别绪,更是不堪承受,何况在刚相逢的时候,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颔联写兄妹相聚,谈笑风生,畅叙亲情,在细腻的描写中充满温馨的气氛。颈联感叹长年与亲人分离,更为即将远赴他乡与亲人相别而伤情。尾联的出句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对句以鸿雁传书以慰思念之情作结,和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5.(1)描写了一幅江淮一带战乱后农村残破的景象。人已逃亡,桃花寂寞地开着。烟草茫茫,晓鸦聒噪,围墙坍塌,水井荒废,人烟稀少,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
(2)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给农村和百姓带来破坏的痛心,对侵敌的仇恨和对战争的厌恶。
诗歌鉴赏:首句写桃花不识人间悲苦,花开依旧。这早春的艳阳景色,倍增战后的凄凉。次句写烟草茫茫,晓鸦聒噪,人烟稀少,为后面两句点题蓄势。“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这两句是诗的主旨句,蕴意丰富。本来,这里原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可现在只剩下残垣故井,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这首短短的绝句,为战后荒村绘出了最典型真实的图景。典型的环境,典型的细节,把离乱景象写得如此真切感人,有力地突出了“反战”这一主旨。
第二组(30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
次韵礼院孟子周佥院秋夜曲二叠
虞集
天阔秋高初夜长。浮尘消尽雾苍茫。澄澄孤月转危墙。金井有声惟坠露,玉阶无色乍疑霜。不闻人语只吟螀。
(1)“澄澄孤月转危墙”一句中“澄澄”一词用得很好,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3分)
(2)全词渲染了怎样一种意境“不闻人语只吟螀”对渲染这种意境起什么作用(3分)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黄钟]节节高
题洞庭鹿角庙壁①
卢挚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②,三生梦③,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注:①这首小令作于卢挚出任湖南岭北道肃政廉访使途中。②半夜心:夜深人静时油然而生的离愁别恨。③三生梦:佛家以去、来、今,即前生、来生、今生为三生。梦,梦中的幻境。
(1)此曲的最后一句“闷倚篷窗睡些”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3分)
(2)此曲前四句和后四句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试作简要分析。(3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②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③。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离除夕还有五日时,作者返家,途中过苏州,经吴松,遂作此词。②石塘:苏州之小长桥。③头:指船头。恶:猛,厉害。禁持:摆布。
(1)作者说“画船愁过石塘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既是归家,你认为作者因何而“愁”(2分)
(2)上片和下片的写景基调有什么不同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红蓼注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红蓼:指生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1)这首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分)
(2)词的下片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3分)
5.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黄钟]人月圆
倪瓒注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注:作者生活在元末明初,作为一个汉族的知识分子,他始终不能忘记元兵南下、宋朝灭亡那段悲惨的历史。因此,他一生都没有在元政权下做官,隐逸山林。他晚年时常追忆旧事,缅怀故国,抒写愁思。
(1)这首元曲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试作简要分析。(3分)
(2)这首元曲的“诗眼”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3分)
第二组
1.(1)“澄澄”,光明澄澈的意思。万里长空中,消尽了苍茫雾气,只有一轮孤月闪烁着明亮的清辉。运用“澄澄”一词,既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又渲染了环境的宁静。
(2)全词渲染了安宁清静的意境。“不闻人语只吟螀”对渲染这种意境起反衬作用。
诗歌鉴赏:此词境界清明高远,值得一读。首句以“天阔秋高”四字将大都秋高气爽的境界推向无限之高远。次句写入夜的大都,消尽了白日的喧嚣,但心中感觉缺少什么,一片茫然。直到那一轮明月从高高的宫墙上露出来,心里才感到一片安宁静谧。上片重点写出了秋月未显时的景象,为明月的出现作铺垫。下片着重写月亮出来时的情景。金井坠露,滴滴有声;玉阶有月,仿若凝霜;不闻人语,只闻秋虫低吟。渲染出一派宁静的氛围。全词纯然写景,无一情语,但句句含情,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安宁。
2.(1)“闷”字用得好。此处着一“闷”字,一是对上文“闷”的两个原因的总结,远离京城,心怀离愁别恨,对自己前途命运难测的忧虑;二是画龙点睛,奠定本曲的感情基调。
(2)本曲前四句和后四句构成了反衬关系。前四句描绘了一幅“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的美好情景。后四句抒发作者内心的愁苦怨闷之情。以美景衬哀情,使哀情更哀,更易使人受到感染。
3.(1)作者愁的原因是:风浪猛打船头,延缓了作者的归程。
(2)上片的写景基调惨淡沉重: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下片的写景基调欢快愉悦:春浦生绿,小梅长枝,充满生机;灯火催归,一片温馨。这样安排的好处是:构成对比,上片写得越愁苦伤感,越能突出作者离家越来越近的欢欣愉悦。(或以上片惨淡景象反衬下片归家之欢欣亦可)
诗歌鉴赏:这首词写回家过年的欢欣之情。起笔写向空中,大雁无声,穿过重云,飞向南方。此一画面,恰成作者归心似箭的写照。次句写出作者自己,句中着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既是归家,又有何愁原来是“打头风浪恶禁持”。归家之人,又岂是风浪所能阻挡“春浦渐生迎棹绿”,河水涨绿,渐生春意,轻拍桨橹。“小梅应长亚门枝”,揣想此时家中,门前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以“一年灯火要人归”结笔,化浓情为淡语。除夕守岁之灯火,一年一度而已。灯火催人快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既写出家人盼归之殷切,又写出作者归心之急切。此是全词情感发展之必然结穴,于淡语中见深情。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欢乐,以淡笔写浓情。上片以雁怯重云,画船载愁,浪打船头等惨淡景象反衬归家之欢欣,下片以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等淡语写想家的浓情。
4.(1)上片写了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2)①动静结合。“明”写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②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又和“红蓼”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色彩感。③想象。停泊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接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举出两种手法并简析即可)
诗歌鉴赏: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由湘江入洞庭湖所作。他从长沙出发,舟行至洞庭湖,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到洞庭”三字引出下文。“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的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下片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随着物景的转换,显示出另一番情趣,并给人一种红白鲜明的色彩感。词中的“红蓼”与“白鱼”相对,更感到作者的构思精巧,观察入微。作者既写了远处一道水湾倒映出的红蓼,又写了似刀的双尾白鱼。“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尤耐人寻味。
5.(1)这首元曲描绘了越王台上,鹧鸪哀婉啼叫,东风吹绿衰草,残阳中山花开放,青山峻冷依旧,满目乔木布满苍苔,头上明月柔和皎洁的图景。
(2)这首元曲的“诗眼”是“伤心”。上片起首句直接点明主旨,写登上越王台,引发伤心之情。次句“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通过景物描写,渲染凄凉之情。下片“怅然孤啸”再次直抒胸臆,结句以问作结,表达作者内心的苦闷之情。
诗歌鉴赏:此曲是作者重登绍光越王台时所写的怀古之作。包括江浙广大地区在内的“越地”,既有越王勾践报仇雪耻的历史,又是南宋的政治经济中心,人到这里尤其容易激起亡国的悲痛情感和恢复河山的愿望。今天作者重游前朝重地,登上当年勾践点兵复仇的越王台,感情不能抑制。这首小令,开篇即已忧思满腹、感慨万千。从勾践卧薪尝胆,夫差昏庸亡国,直至赵宋王朝偏安一隅最后分崩离析,以及当朝(元朝)的由盛而衰,往事不堪回首,却又无法回避。“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所有这些外在景物,都染上浓重的凄凉色彩。“怅然孤啸”,他的心情是否就此平静下来了呢此作由此向前推进了一步:此时为夜色昏黄之后,作者的愤懑似乎有所开释,但心情依旧不能平静。
选择(5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意思相近感情色彩相同的一组是()
A、哭爹喊娘狼狈而逃B、欣喜若狂情不自禁
C、齐心协力同舟共济D、胡言乱语无法无天
(2)下面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鬼哭狼豪万赖俱寂B、美妙决伦挺拨俊秀
C、振耳欲聋硕大无朋D、同仇敌慨银妆素裹
(3)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灌溉(gài)悄然无声(qiāo)同仇敌忾(kài)
B、过滤(lǜ)短暂(zhàn)摇曳(yiè)
C、前赴后继(pù)菩萨(sa)收敛(liǎn)
D、惬意(qiè)猝不及防(cù)如火如荼(tú)
(4)、“昼出耘田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诗句中的“耘田”、“耕”要用到的农具分别是()、()。
A、锄头B、木犁C、耙D、耧
一、拼音
语文是考试的重点课程,语文试题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1、看拼音写词语
xiè()货jùn()工赤luǒ()精zhàn()
guǎ()妇zhù()造防yù()xuán()崖
2、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厦()门悼()念麦穗()栅()栏
喷()香勉强()血泊()炽()热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必备的语文汉字拼音练习题
二、字、词、句
的语文考试,不再仅仅从单方面考察学生的能力,而是将字、词、句综合在一起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例题:
1)写出含有“绿色”意思的词语
2)请根据《赤壁之战》一文的某些情节,概括出一个歇后语。
3)写出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4)写出含有夸张意思的成语。
5)根据词的感情色彩不同写一对成语,如:兴高采烈——垂头丧气
三、文学常识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四、古诗文
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五、阅读理解
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对阅读理解的练习大家一定不能放松!
六、修辞手法
备考语文,在备考之余大家要多做语文练习题,这样才能加深对记忆知识点的掌握。
1.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⑴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
⑵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⑶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场跑,捉几回迷藏。
一:积累及应用
⒈填字、组成成语。(共8分)
一()不()一()不()一()不()
一()不()一()不()
⒉看拼音写词语或句子(共11分)
⒊写出我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及其作者。(共4分)
⒋相传蜀汉大将关羽写过《戒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想一想,这句话的三个分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共3分)
⑴“读书好”的意思:
⑵“好读书”的意思:
⑶“读好书”的意思:
⒌给句子中画横线的字注音。(共2分)
我看着()试卷,心里异常着()急,我知从何着()手,更谈不上有什么高着()
⒍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文言文的括号内。(共2分)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为138.6亿立方米,()淡水只占2.53%;()对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的淡水()占淡水总储量的0.31%。()万物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言,用之不竭的。
节约用水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当物之急。
备选词语:
①而②因此③其中④只⑤可见⑥仅⑦这样⑧从而
⒎有些句子由于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或停顿的地方不同,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请你写出下面这句话的三种不同意思。(共3分)
我扶你走吧:⒈⒉⒊
⒏写出下句,并在括号里填写出的是哪个季节(共16分)
⑴月落乌啼霜满天,()
⑵碧玉妆成一树高,()
⑶梅子黄时日日晴,()
⑷千山鸟飞绝,()
⑸接天莲叶无究碧,()
⑹墙角数枝梅,()
⑺可怜九月初三夜,()
⑻天街小雨润如酥,()
⒐读一读,把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层次清楚的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再填空。(共8分)
()因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在二丈四丈围圆。
()内有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大,
()海外有国家名日傲强国。
()甚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逐有灵通之意。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例有芝兰相衬。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块仙石。
二、生活常识填空(共5分)
A.119122110120
B.122110120119
C.119110122120
D.119110120122
⒉《国歌》的第五句歌词是:。
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是: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同是燕子,其实细看又有区别。在我国分布最广的是家燕,又名玄鸟、拙鸟、越燕。它轻捷怜俐、飞快行如流量,常结群横飞于田野空中,或在水面掠过,追捕蚊蝇等害虫。金腰燕体形跟家燕相信似,略微大一些。它用泥、草筑巢,巢像曲壶,有一个壶口妆的开口,比家燕的碗状巢精巧得多,因而它又有“巧燕”之名,巧燕大都栖息在山地,衬落之间,飞行快没有家燕快,捕虫却相当(),它主要捕捉金甲龟、象甲、沟头和叶甲,这些都是啮食在稼的害虫。还有几种稍有不同的燕子,也都是捕食害虫的能手。
①燕子育雏时捉虫更勤劳,乳燕脱壳而出,嗷嗷待捕,忙得老燕雌来雄往,()不停。
②那情形正如白居易所写:(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回,母瘦雏渐肥。”
③老燕一年育雏两次。
④有人计算,从四月到九月,一双燕子同它们的子女要吃掉大约一百万只昆虫。
⑤它们为保护农作物生长做出很大贡献。
⑥所以(乙)燕子是农业上一支重要的治虫队伍。
⒈文中括号内应填的词依次是()和()(共2分)
A.勇猛B.勇敢C.勇武D.穿梭E.穿插F.穿越
⒉给文中画横线的字注音(共2分)
拙()雏()
⒊文中(甲)、(乙)两处的划线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和(共2分)
⒋上文在说明燕子时,主要抓住了燕子的特点,所以称其为“能手”。(共1分)
⒌把下面一句话插入到上文中恰当的地方(不写插入句,在两句之间用“△”表示即可),使前后文意连贯起来。(共2分)“群燕飞过之处,蚊蝇为之一扫。”
⒍给上文第二段划分层次。(用“∥”表示出来)(共2分)
⒎上文的中心句是什么(写在下面模线上)(共2分)
四、作文(共25分)
你即将离开生活了六年的母校,一定有很多话与自己的老师和同学说,请拟题目《××,您听我说》写一篇作文。要求:语言准确、生动、具体。(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