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发投入绝对值仍然不高,研发成果依然偏少。
2018年,研发支出达到40亿规模,营业收入占比达到4.05%。从目前已经公布年报的主要车企来看,这个数据是领先的,但老笨觉得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需要补的短板还有很多很多,未来还需要继续坚持长城的优良传统——“过度研发”。
2017年及2018年年报披露,增资入股河北御捷车业有限公司、入股澳大利亚锂矿公司以及与宝马股份公司签订合资合作协议都是为了更好完成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积分的考核要求,在新能源汽车战略发展布局方面打下基础。
花钱的地方多,产生效益的地方并不多,选择研发支出资本化也是无奈之举。可以说,长城在面对政策风险和巨额研发开支的困境下,选择了妥协,通过财务处理平滑了当期的利润表。尽管降低了长城财报在老笨心里的洁净度,对于有洁癖的老笨来说,有点难以接受,但在此行业羸弱的大背景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2、核心管理人员流动频繁,信息披露不完善
这种核心高级管理人员的大幅度调整,对于中小股民来说,虽然不至于也不能寐,但着实有点提心吊胆的感觉。老笨在想,这些信息虽然不是必须披露的,但如果能让股东方便地了解到多好?为啥要这么低调呢?
这个话题,事实上只有老魏自己心里最清楚,对外人而言,永远都不可能知道细节,但老笨觉得我们不妨从三大件说起。评判一辆汽车的好坏,不能用品牌知名度作为衡量标准,也不能由媒体水军做决定,想批就批,想褒就褒。真正客观决定汽车好坏的因素是汽车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汽车三大件的强弱直接关乎着汽车的综合性能和可靠性,也是主宰汽车是否值得购买的主要依据。
长城7DCT湿式变速器是由30多名行业顶级专家,历时四年打造而成,由国内最先进、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变速器工厂实现量产。这款变速器展示出世界顶级的技术水平,它可承受450N.m的最大扭矩,传动比范围可达7.99,传动效率最高可达98.87%,除响应速度快,与发动机配合精准外,还具有提升发动机效率和降低油耗的作用。长城湿式7DCT变速器,是中国首款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它的诞生彻底摆脱了自主品牌对国外变速箱的依赖。
长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电动汽车自不必说,纯电动力的欧拉和插电混合动力的WEYP8都在2018年上市,虽然P8的销量十分一般,但本来就是小众市场,也没有什么值得多讲的。
2、垂直整合体系打造最强的汽车整车/零部件研发制造阵列。
3、未来的思考
在合资车整体价格体系下移的时候,毛利率承压会是常态,如何在这种压力下又要做到产品矩阵向上突破,又要做到保持竞争力?老笨觉得下面这些是看点:
(1)哈系、弗系SUV的攻坚
(2)欧拉的精准定位,能否创造电动汽车新的商业模式?
欧拉精准定位于电动车型在国内市场的痛点——城市通勤用车。特别是限牌和限排城市,定位上班族,提供一种方便的,低门槛的出行方式,甚至可以选择欧拉出行的租用方式。我觉得这种商业模式,应该是电动汽车在中国能够短期起量,形成规模最好的捷径。从现状来看,这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买车不如租车在未来可能会成为城市人的时尚。
(3)长城皮卡压倒性的优势能否保持?
(4)WEY品牌的突围能否成功?
从目前来看,VV6已经吸取了VV7和VV5的教训,在空间布局方面进行了改进。也许未来,还可以利用哈弗H8的底盘资源,继续向上开发更加高端的VV8车型,对标丰田汉兰达,继续高举高打。
明年的年报,我们应该就可以看到一些结果。不过,老笨还是要提一提汽车金融。这绝对是个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