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两大国有车企,争抢华为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在此之前,长安、北汽、奇瑞、江淮等国有车企,早已跟华为进行着深度合作。我们发现,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之下,国有车企越来越离不开华为了。
上汽和华为的合作还在谈判之中,广汽集团倒是抢先一步,与华为牵手联姻了。11月30日,广汽与华为签署了深化合作协议。依靠华为的赋能,广汽在传祺、埃安和昊铂之外,打造一个全新的新能源品牌。值得注意的是,广汽这次与华为合作,广州政府还亲自下场,与华为在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甚至一二把手都亲自出席。作为广州汽车产业的压舱石,广州政府是不会允许广汽与华为合作失败的。
前几年华为初入汽车圈,其实是非常艰难的,根本没有几个车企愿意看华为一眼。去年4月份,华为余承东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曾经悲壮地表示,跨国车企巨头们因为华为被制裁,不会选择与华为合作;国内传统车企,比如老牌国企们,为了灵魂也不会用华为;造车新势力们有自己的追求,也不会选择华为。余承东说的都是事实,比如上汽前董事长陈虹就直言,上汽是不会把自己的灵魂交给华为的。
显而易见,包括一汽、东风、长安在内的三大汽车央企,以及北汽、上汽、广汽、奇瑞、江淮五大地方国有车企,一共八家国有车企,全都或者已经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或者已经跟华为达成合作协议。为何几乎所有国有车企,如今都越来越离不开华为了呢?因为时代变了。传统燃油车合资时代,国有车企抱住跨国车企大腿,通过合资品牌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固有车企躺赢的同时,大多没有核心技术,缺乏自力更生的能力。
如今新能源汽车时代来临,传统燃油车企面临前所有的转型压力。欧美日韩等大型跨国车企压力重重,在华市场份额逐步萎缩。国有车企过去所抱的大腿们,自身都难保,更遑论帮助国有车企了。大部分国有车企自己也不太争气,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技术发展滞后,基本无力自救。而华为通过赋能濒临倒闭的赛力斯,通过问界展示了自己的强大力量。于是,华为就成了国有车企所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上汽和广汽,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上汽销量承压,连续18年销量宝座被比亚迪夺走,飞凡和智己两大新能源品牌发展不畅。广汽第三季度陷入亏损泥潭,被寄予厚望的埃安销量持续大跌。生死存亡的关头,上汽和广汽不得不抱住华为大腿,以期找到一条新出路,不至于被挤下牌桌。八大国有车企纷纷与华为合作,不仅是对传统汽车产业的一次深刻变革,也是对电气化、智能化汽车时代的有力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