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铁,实际上就是选定汽车车身为电位的参考点,即车上电池、各用电器件都以车身为零电位点。并非是指接“地”。在无线电技术发展初期,还闹过笑话:飞机上的无线电设备要“地线”,就有人建议在飞机上要放花盆,以为放土后就有了“地”线。
二.汽车线束搭铁的设计原则
1)就近搭铁;
3)收放机地线单独接地(驾驶室内);
5)ECU(安全气囊ECU、发动机ECU)地线易受其他零件工作时干扰,分别单独搭铁到蓄电池负极;
6)车架上各接地点之间地线互相连接,接地点直接通过螺栓、齿形垫片,安装到车架上;
7)蓄电池负极与发动机和车身分别单独搭铁;
8)搭铁点尽量布置在容易维护的地方,便于搭铁点维护;
9)搭铁点位置优先选择在各主要的梁上,除非特殊的情况外,不允许使用支架搭铁,避免搭铁不良;
10)不要把接地装置布置在严重的飞溅区域;
11)不要把和电有关的组成部件或接地螺丝钉布置在油箱和油管的附近;
12)电子扇需要单独接地,大功率设备单独搭铁;
3.汽车线束接地设计思路及案例分析
在进行测量、分析计算时,要找准不同接地点基于“0"电位的电势,分析才有价值
a.接地类型
按照负载性质分类:
>感性负载地
冷却风扇、车窗电机、电喇叭、鼓风机、继电器线圈、各种电磁阀.…
>阻性负载地
灯、后除霜加热丝、后视镜加热丝、点烟器传感器地
水温传感器、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外部温传感器、日照传感器.…
>控制器地
b.接地的分配
接地分配主要规划和设计接地点共用的方案。如果每一个用电器都设计一个单独的接地点,既不经济,又影响生产效率。而且线束会非常臃肿,严重影响线束的质量。因此,必须减少接地点的数量,采用共地的设计方式。
>无论什么性质的接地,感性负载与阻性负载不可共地。
>大电流与小电流不可共地。
>传感器地不可与功率负载负极共地。
>传感器尽量与其控制的ECU负极共地。
>无线电系统单独接地,以避免干扰,如音响系统。
>发动机ECU、ABS装置等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大、而且易受其他用电设备干扰,所以将这些件的接地点单设,接地线长度尽可能做到最短。
>对于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系统,为了确保其安全可靠,还采用了复式接地。
目的是其中一处接地失效,系统可以通过另接地点接地,确保系统安全工作。
实例:对发动机冷却风扇接地点的电压降进行计算
由此可知,冷却风扇搭铁点的电压降在0.2-0.4v之间,当高速风扇工作的瞬间,电压降可达到3.88v。一般传感器电源是5v,如果传感器与其共地,将不能正常工作。一般控制器负极最高电压设定为是0.5v,如果是控制器与其共地控制器很容易受其影响而不能正常工作。
>汽车所处电磁环境很复杂,受周围环境噪声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汽车同时作为骚扰源,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作为汽车电器系统组成部分的电器部件是造成对外骚扰的主要骚扰源;另一方面,外界环境对汽车的干扰也是通过这些电器部件体现出来。
>进行汽车电磁兼容性工作也就是为了让各电器部件以及组成的系统能够在所处的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而且不对外界造成不可忍受的电磁骚扰。
>EMC包含EMI(电磁干扰)和EMS(电磁敏感性)两个方面
>EMC主要的三个措施:屏蔽、滤波、接地
>接地点的位置选择和接地方式更为重要
>接地不是为了把干扰引入大地或泄放到大地,而是为了引导“共模”电流
>导体的阻抗低频时与截面尺寸关系大,高频时关系小。
>在低频电路中,接地线的截面积不要选择太小,以减小接地阻抗(当然,长度短也可以减小阻抗)
大家知道接地对整车EMC的有影响就行,EMC这个比较复杂,在这不做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