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越野车发动机舱热管理分析与改进汽车技术

针对某款越野车发动机舱冷却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了一种以三维仿真为主、一维仿真为辅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发动机舱热管理分析与改进设计。通过三维仿真,对发动机舱进行了流场与温度场分析,找出了发动机舱内的高温热害部位;通过一维仿真,得到了发动机的出水温度和中冷器热端的出风温度,计算出了相应的ATD值和中冷常数。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加装导流板的改进方案,降低了中冷常数。仿真结果显示:发动机舱内中冷器上方区域存在明显的热回流情况,导致中冷常数偏高。加装导流板后,中冷器的进风量有所增加,回流量有所减少,中冷常数从28℃降低到21.31℃。这为该款越野车型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持,缩短了研发周期。

关键词

发动机舱热管理;三维仿真;一维仿真;流场与温度场

主要内容

1整车CFD模型的建立

由于发动机舱内的零部件众多,而研究重点在于舱内的传热分析,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可以对舱体的几何模型进行简化。在ANSA软件中对几何模型进行前期的几何清理工作,将一些直径较小的管道及线束等对传热影响较小的部件进行简化。图1为简化后的整车几何模型示意图。

图1简化后的整车几何模型示意图

将前处理后的文件导入到STAR-CCM+中,进行网格质量检查、划分区域以及设置边界条件,完成体网格的生成。图2为计算域示意图。计算域的长度设为10倍车长(车前3L、车后6L),宽度为7倍车宽(左右各3W),高度为5倍车高。计算域的入口设为速度入口,数值根据工况车速进行设置。出口设为压力出口。

图2计算域示意图

为了更加真实地模拟发动机舱内部的流场情况,在生成体网格时设置了多个Block块局部加密区域。从整车的表面向发动机舱内分层细化体网格,以提高仿真的计算精度。经过网格划分,生成的体网格单元约3467万,如图3所示。

图3生成的体网格示意图

通过对换热器进行台架试验获取惯性阻尼系数和黏性阻尼系数。图4为台架试验示意图。根据台架试验获得的数据,拟合得到换热器的二次多项式曲线。多项式系数即为各换热器的多孔介质特征参数,参数如表1所示。

图4换热器的台架试验示意图

表1各换热器的多孔介质参数

采用动量源法设置风扇的边界条件。相较于多重参考系法,该方法不需要详细的风扇CAD数据,通过输入风扇的P-Q曲线完成动量源的加载,真实地模拟风扇旋转。通过实验采集风扇的P-Q特性曲线后,在Origin软件中拟合出二次多项式(如图5所示),利用差值法得到风扇各工况点的转速值。

图5P-Q曲线多项式拟合曲线

根据《汽车水冷发动机冷却装置的性能及试验方法》的标准,在车辆研发过程中,需要对发动机降额功能轻型车辆的冷却系统性能进行检验,即ATD(airtoderating)试验。该试验采用道路试验的方法。测试车辆后面连接着一辆拖车,车辆油门踩到底,通过控制拖车来保证测试车辆发动机转速和条件,ATD试验场景如图6所示。

图6ATD试验场景

本文中研究车型搭载的是F1C直喷发动机,主要参数如表2所示。

表2F1C直喷发动机参数

根据F1C型发动机特性曲线(如图7所示),挑选3个发动机工况进行仿真,3个发动机工况分别属于最大功率工况和最大扭矩工况。其中,最大功率工况下的发动机转速为3500r/min,最大扭矩工况下的发动机转速分别为2500、1500r/min。仿真工况的具体参数如表3所示。

图7F1C发动机特性曲线

表3仿真工况参数

2发动机舱散热特性分析

为更好地说明流场与温度场的仿真结果,在冷却系统的核心区域附近定义了2个截面。如图8所示,Y=0mm是位于格栅进气口附近的对称截面,Z=560mm则位于中冷器附近位置。

图8截面位置示意图

三维仿真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发动机舱内是否存在明显的回流现象,找到高温热害的部位。通过速度矢量图可以研究发动机舱内流场与温度场的分布情况,这里分别对3种工况下的发动机舱散热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图9是最大功率工况下的速度矢量图和温度云图。图9(a)中,在Y=0mm截面处,中冷器与上格栅之间的缝隙较大,中冷器冷端的进风面没有正对上格栅。通过上格栅的大量冷却空气绕过中冷器,从中冷器的上方直接流入散热器,仅有少量空气从中冷器的冷端进入,不利于对热端高温气体的冷却,导致发动机舱内的回流率较大,降低了冷却系统的性能。从图9(b)也可以看出,在Z=560mm截面处,中冷器上方区域均有来自于发动机舱内的回流空气(如图中黑圈所示),这些回流的高温气体不利于中冷器散热,降低了冷却系统的性能。

图9原方案的速度矢量图和温度云图

图10是最大扭矩工况下的结果。由图10(a)可知,在2500r/min转速下,发动机舱内的流场分布与最大功率工况相似,高温区域主要存在于散热器和发动机之间,最高达到了117.21℃。相比于最大功率工况下的114.82℃,提高了2.39℃。由图10(b)可知,在1500r/min转速下,发动机舱内的高温区域更多,基本上都在110℃以上。相似地,高温最高的区域存在于散热器和发动机之间,最高达到了129.03℃。相比于最大功率工况下的114.82℃,提高了14.21℃。

图10最大扭矩工况的速度矢量图和温度云图

在回流量计算过程中,三维流线图可以反映发动机舱内的热回流情况。从图11可以看出,从散热器出口流出的空气经过中冷器左右两侧形成涡流,大量回流入中冷器进风口,降低了中冷器和散热器的冷却性能。

找到发动机舱内的高温热害部位后,将各冷却模块的流量值以及工况数值输入到一维模型中,进行ATD值和中冷常数的计算。

图11热回流流线云图

3冷却系统一维仿真分析

3.1一维模型的建立

图12为中冷器两端气流流动示意图。中冷器的进气流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涡轮增压产生的高温气体从中冷器的热端(绿色管路)流入;另一部分是常温冷却空气从中冷器的冷端(格栅进入)流入。冷却空气从中冷器中水平流过,对高温气体进行冷却降温,冷却后的高温气体从红色管路回到发动机中。

图12中冷器两端气流流动示意图

根据发动机舱的实际结构,在Flowmaster中搭建出了一维模型,如图13所示。该模型由进气系统和水冷系统2部分组成。进气元件主要是冷凝器、中冷器和散热器。常温空气从格栅进入机舱后,经过中冷器和冷凝器流入散热器。由于冷凝器、中冷器和散热器等换热器均存在热回流现象,在三维仿真时需要分别对它们的流量进行监测。将三维仿真结果输入到一维模型中,完成ATD值、中冷常数等参数的计算。水壶和水泵等水路元件组成了发动机的水冷系统。其中,一维模型仿真所需的水路各部件性能参数由生产厂家提供。而气路元件参数,如中冷器和散热器的进风量和回流量等,需要通过STAR-CCM+的三维仿真计算获得。

图13一维模型示意图

3.2一维仿真的计算结果

一维仿真分析中,一般将ATD值和中冷常数是否满足要求作为评价指标。经过一维计算,3种工况的ATD值均满足要求(≥45℃),而前2种工况的中冷常数在28℃左右,超过了限值,第3种工况的中冷常数满足要求。一维仿真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一维仿真结果

由表4可知,最大功率工况的中冷常数最高,超过了工程限值,故将该工况作为恶劣工况,进行发动机舱的改进设计。通过对冷却系统部件的空间位置进行调整等改进方案,改善中冷常数。

4发动机舱的改进设计

4.1改进方案的设计

为了解决中冷常数不满足要求的问题,本文中尝试提出了3种改进方案:方案1,在中冷器上方增加一块导流板,将上格栅处的冷却空气导流到中冷器的进风面附近,以增加中冷器的进风量。方案2,调整上格栅的开口方向,改变冷却空气的流向。方案3,提高中冷器的空间位置,增加冷却空气的正对面积。其中,方案2对格栅进行结构改进,研发成本较高。方案1与方案3相比,增加导流板的方案,在工程中更易实现。综合考虑,采用方案1对发动机舱的结构进行改进设计,改进前后的几何模型如图14所示。

图14改进前后的几何模型示意图

4.2改进前后的对比分析

对方案1来说,加装导流板可以有效地增加中冷器的进风量,减少舱内的热回流现象。对发动机舱进行流场与温度场仿真分析,得到的发动机舱2个方向上的速度矢量图和温度云图如图15。

图15改进后的速度矢量图和温度云图

从Y=0mm截面(图15(a))可以看出,加装导流板后,从上格栅进入的大量冷却空气被导流到中冷器进风面,增加了中冷器的进风量,同时散热器后方温度从114.82℃降低到了112.15℃,改善了热回流现象。从Z=560mm截面(图15(b))可以看出,加装导流板后,中冷器附近的流速有所下降。散热器后方的温度从115.42℃降低到了113.74℃,降低了机舱内高温部位的温度,提高了散热性能。

经过一维计算,加装导流板后的中冷常数满足了要求,改进前后参数的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中冷器的流量明显增加,回流量明显减少。该改进方案在满足ATD值的要求下,将中冷常数从28℃降低到21.31℃,提升了中冷器的冷却性能。

表5改进前后参数的计算结果

5结论

1)运用三维CFD方法对某越野车发动机舱进行了流场与温度场仿真分析,确定了舱内存在的高温热害部位,得出中冷器附近的回流量较大。

2)通过冷却系统的一维仿真,结果表明:最大功率工况下的中冷常数值最不理想,不符合工程要求。需要对机舱进行结构优化改进,降低该工况下的中冷常数值。

3)通过加装导流板的改进方案,中冷器的流量有所增大,回流量有所减少,中冷常数从28℃降低到21.31℃,提高了中冷器的冷却性能。

王良模,张啸天,王陶,等.某越野车发动机舱热管理分析与改进[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3,37(10):9-16.

THE END
1.五分钟让你明白发动机舱分布,干货满满懂车帝APP 选车新车二手车 打开App 4亿人用过五分钟让你明白发动机舱分布,干货满满,明明白白汽车韩老师1.5万次播放2024-03-23发布 相关阅读https://m.dongchedi.com/video/7349500314234487311
2.汽车知识普及:教你认汽车发动机舱汽车知识普及:教你认汽车发动机舱 小胖君最近和朋友交流用车心得,问朋友用车问题:“除了外观,车辆的内部你们了解吗?”结果得到的回答是:“我只会开车,车有问题要么找度娘要么我就直接叫拖车了,哪有去研究是出什么问题了?” 然后小胖君我陷入了沉思(其实是无语)4S店非常需要你们这样的顾客啊!于是,小https://www.12365auto.com/news/20150615/180794.shtml
3.发动机舱脏了可以用水洗吗?对车会不会有影响?发动机舱脏了可以用水洗吗?对车会不会有影响? 汽车发动机舱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常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积累灰尘和污垢。那么发动机舱脏了可以用水洗吗?对用车会不会有影响?本文将会为你解答这些问题,让你成为真正的用车达人! 发动机舱脏了可以水洗吗?https://www.meipian.cn/4zju7aj8
4.发动机舱细节篇8款常见小型车对比几个月前我们曾经有过两篇关于发动机舱的文章,其中涉及到几款主流紧凑型车的发动机舱对比。我们试图以这个特别的角度来看看在美丽的外形下,这些车型都隐藏着怎样的发动机舱细节。今天我们继续带大家一起,看看几款常见的小型车在发动机舱细节方面的具体表现。 https://auto.dbw.cn/system/2009/09/21/052119467.shtml
5.贷款买车多久能提车5、发动机舱 打开发动机罩,查看发动机及附件有无油污、灰尘,尤其是缸盖与缸体接合处、机油滤清器接口处、空调压缩机、转向助力泵、传动轴等结合缝隙处有无渗漏。 6、底盘部分 检查汽车有无(冷却液、润滑液、制动液、电解液及制冷液、油路)泄漏现象,同时检查机器各部位是否有漏油现象。 https://www.64365.com/zs/714436.aspx
6.汽车零件分类选购技巧更换保养应经常检查发动机舱内的机油、刹车油和防冻液,看油液是否充足,是否变质,是否到了更换周期,这些油液犹如爱车的血液,到更换周期,一定要换掉,以保证油液循环的通畅。 4、刹车系统保养 要经常检查制动有无变弱、跑偏,制动踏板的蹬踏力度是否有变化,必要时清理整个制动系统的管路部分。 https://www.cnpp.cn/focus/8155.html
7.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知(二)发动机舱内状况:需描述发动机外观状态,各液面状态、线路状况。 (三)车内及电器状况:需描述内饰是否有破损,车内是否清洁,仪表是否正常,各部分电器是否工作正常,车窗密封及工作状况是否正常等。 (四)底盘状况:发动机油底壳、变速箱、减震器是否有渗漏油现象,转向臂球销、三角臂球销是否松动,传动轴防尘罩是否有https://www.66law.cn/tiaoli/90146.aspx
8.8种最常见的汽车异响中,这几种异响才最要命!凤凰网汽车2、发动机舱异响 发动机震动发出声音有些是正常现象,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刺耳皮带的尖啸声,这一般是因为皮带打滑造成的;再比如有金属件干摩擦的尖锐声音,这一般是发电机、水泵、转向助力泵轴承损坏的原因。 解决办法:如果是发动机运转漏气的声音,就有可能是排气系统堵塞、真空管泄漏或断裂的结果。如果是发动机内产生一https://auto.ifeng.com/quanmeiti/20170813/10944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