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记者田雪亭(右)和夫子庙派出所教导员刘正洪巡逻
快报记者陶维洲(右)和民警傅佳(左)为游客指路本版摄影快报记者辛一
夫子庙派出所的辖区只有0.52平方公里,但一直是南京人流量最大的区域之一。秦淮公安分局副局长兼夫子庙派出所所长嵇艳霞说,“我们巡逻是24小时的,每小时巡逻45分钟、休息15分钟,最大限度服务群众。”
临近过年,夫子庙越来越热闹。1月14日,快报记者来到南京夫子庙派出所当协警员,跟民警上路巡逻。
□快报记者梁波田雪亭陶维洲
民警:会用灭火器吗?
店长:不会,我们都不会。
民警:如果进门这边悬挂的这件衣服着火,怎么办?
店长:用水,用盆端水浇。
民警:水在哪?盆子在哪?有几个?
店长:在后场,有一个盆。
民警:我来跟你解释下,火情发生后,大家都往外冲,你怎么进后场端水?最好直接将着火的衣服从货柜上扯下来,用脚猛跺。
看到女孩来到一家小吃店排队,小偷也赶紧凑过去假装排队
小偷的手摸进女孩外衣口袋,一阵摸索后,拉出了一个宽屏手机
便衣民警和记者冲过去,民警将男子扭住,记者把手机拿了回来
巡逻不仅要指路,还得查消防隐患
1月14日下午3点,小雨逐渐增大。民警傅佳启动了巡逻的警用电瓶车,小心翼翼地行驶在人群中。
“把景区地图刻心里”
“平时巡逻,我们遇到最多的就是游客问路。”傅佳介绍说。
说话间,一位游客拦下了巡逻车。“警察同志,夫子庙另一个××服装专卖店在什么地方?”虽然这位游客的问题有些没头没脑,但傅佳还是敬了个礼,耐心地问道:“你去过这家哪个专卖店,要找哪一个?”游客挠了挠头,“我听别人说贡院街上有一家,但转了半天没找到。”“那你就转身往后走,另一家就在我们夫子庙派出所对面。”
“有几家店,分别在什么地方,这些你都知道?”记者好奇地问。“这是我们的基本功。”傅佳表示,要做夫子庙派出所的巡逻民警,首先就要将夫子庙景区的地图刻在心里,不仅仅是认识几条主要道路,还得知道每条路上都有哪些商店。“虽然我不能说出每一个店家的准确位置,但90%以上的店家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随后的巡逻中,记者和傅佳又遇到了5位问路的游客。
过了一会,巡逻车行驶到建康路时,迎面来了一家三口,一看就知道是遇到了麻烦事,“我们是从浙江余姚来的,买了长途东站5点的车票回家,现在打不到车,怎么办啊?”
傅佳从容不迫地回答,“现在打车难,你们赶快换乘公交车,坐2路,到底就是长途东站,从这边走到中华路左转,100米处就是公交站台。”“好,我们现在就去。”一家三口连声道谢,匆匆忙忙赶车去了。
手把手教商家用灭火器
依迪时尚服饰广场(原夫子庙地下商场),民警每天至少得巡查三遍,“几年前这里曾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地下商场,人流量大,火灾隐患也大,治安复杂。”夫子庙派出所教导员刘正洪表示。
昨天下午,记者随刘正洪进入地下商场。两个紧挨着的商铺,门口堆着商品,“老板,东西不能这样摆,容易被人‘顺’走。”几个老板连连点头。
随后,记者和刘正洪来到贡院西街,在“乔丹体育”专卖店里,民警发现没有灭火器。刘正洪告诉店家,一些小的火灾隐患管理工作现在归派出所民警管,“我们一样很专业,放心。”
民警边说边细查,最终在一堆衣服下面,发现了两个过期的灭火器。“会用吗?”民警问。“不会,我们都不会。”店长笑了一下。
“如果遇到火灾,比如进门这边悬挂的这件衣服着火,怎么办?”民警现场出题。“灭火呗。”店长回答。“关键是怎么个灭法?”民警又考。“用水,用盆子端水浇。”店长回答。“水在哪?盆子在哪?有几个?”民警再考。“在后场。有一个盆子。”店长答。
“我来跟你解释下。进口处的衣服着火,你如果去后场端水来灭,理论上似乎说得通,但实际操作不可能。因为火情发生后,大家都赶着往外冲,你怎么进得了后场去端水?再说一个盆,那点水有什么用?”刘正洪告诉店长,最好直接将着火的衣服从货柜上扯下来,用脚猛跺。
说完,刘正洪又让店长召集所有营业员,手把手教大家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的方法。
小偷刚刚得手,就被当场摁住
傅佳在驾驶巡逻车的同时,还观察着每一个过往的行人和游客。“我们巡逻还有个任务,就是观察路面上是否有扒窃分子、通缉犯等。”
大学生说钱包被偷
傅佳表示,每次有协查通报,所里都会要求巡逻民警牢记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在巡逻中加以留意。“对于我们景区来说,经常会遇到的是找走丢的孩子。”
全福小区是巡逻车的必经之处,“小区是巡防重点,主要观察有没有安全隐患或邻里纠纷。”在小区一角,傅佳看到一条老化的电线从墙上垂了下来,便立即找到物管,让对方处理。“如果是一些大的安全隐患,我就会记下来,回到派出所后交专人处置。”
傅佳还问起了钱包被盗的细节,得知王同学是把钱包揣在外衣口袋里被盗后,她顺带着做了次防范提醒,“钱包、手机放在外衣口袋最不安全,最好放到背包里。另外背包也要当心,在人多的地方应该背在前面而不是身后。”
记者协助民警抓小偷
3点20分,淅淅沥沥的雨依旧下个不停,大成殿门口,游客并没见少。一个身材瘦小、头戴连衣帽的男青年,在行人中匆匆走着。他的前面,是一个背着双肩包的女孩。
“这家伙有问题。”记者和便衣民警在人流中“散步”时,发现了这一场景,当即跟了上去。果然,该男子一路疾走,但时刻不离前面的女孩,其间,他先后几次伸出手,摸进了女孩的外衣口袋,但好在女孩突然大步开走,男子始终没有得手。
两三分钟后,女孩来到了一家小吃店门口,门口有五六个人在排队,女孩站在队伍最后面等待。这时,男子赶紧凑过去,也“排”起了队。
“完了,这下麻烦了。”民警一看这架势,悄悄地跟记者嘀咕,“要成了。”果然,民警刚说完,男子的手就再次摸进了女孩的外衣口袋。一阵摸索后,一个手机的挂件露了出来。经过几次“触摸”,拉链已经敞开了一个大口子。等到手机足够可以被拉出来后,男子迅速用劲,一个宽屏手机瞬间滑了出来。男子立即转身,准备从队伍中撤离。
“别动,老实点。”便衣民警和记者几步冲了过去,民警一把将男子扭住,记者把藏在男子口袋中的手机掏了出来,人赃俱获。直到此时,前面排队的女孩才大喊,“我的手机丢了!”
便衣民警表示,他们每天都有四五个同事“潜伏”在人流中,“没啥激动的,只不过看到不少市民那么粗心,心里很着急。”
一句简单问候
拉近了警民距离
穿着制服板着脸,张口训斥还罚款,在不少人的固有观念中,总觉得警察难以接近。但当真正走近时,却发现他们是那么平易近人。正如秦淮公安分局副局长兼夫子庙派出所所长嵇艳霞所说,夫子庙派出所是个景区派出所,一直在为民服务上下工夫。
记者在夫子庙派出所体验时发现,在接待群众时,这里的民警都会站起来敬个礼,送上一声问候。这一声问候,往往能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原本怒气冲冲或着急慌张的群众,往往会静下心来和民警反映情况。
1月14日下午,去年刚参加工作的小孙来到派出所报案,称自己在一家服装店试衣服时钱包被盗,里面虽然只有几十元现金,但工资卡上有数千元年终奖。小孙想看服装店里的监控录像,这样也许能抓到小偷。
派出所民警二话没说,便带着小孙去服装店看监控,遗憾的是,小孙钱包被盗的位置,正处于监控摄像头的盲区。
见此情景,民警赶紧告诉小孙,工资卡里的钱,一般小偷不会取,当务之急是先挂失工资卡,然后赶快去办张临时身份证。这样也许还能赶在过年前,重新办银行卡取钱。听了民警的话,小孙一个劲儿地点着头。
民警说,按照他们的经验,看监控的结果,其实在去之前就已经想到了,“别说看不到小偷的样子,即使看到了,夫子庙每天数万的客流,到哪里去找呢?”民警说,“可是带他去看一下,他的心里就踏实了,我们也好确定下一步的工作。”
对于一个受害者来说,看监控是他找回钱包的一线希望,警方尽可能迎合市民的这一观点,其实也是从内心安慰受害人的一种方式,“让丢了东西的市民,首先在心理上得到认同,得到同情,这样才是真正的人性化服务。”
据派出所前台值班民警范颖华介绍,当天从早上8点钟至下午6点钟,全天接警26起,“按照全所34个民警计算,平均每人接近一个警要处理。”
范颖华表示,接警只是他们中最基本的工作,除此之外,还有巡逻、治安检查、户籍管理、窗口服务等大量工作,“每个民警每隔四天要值一个24小时正班,每隔两天要值一个16小时的副班,辛不辛苦,这是不言而喻的。”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