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就能贷、无征信要求、不押车、不装GPS、一天内拿钱
受骗案例
案例一:贷款没全到账车子已被开走
市民沈女士这些日子遇到一件烦心事儿。为了周转资金,她把此前家中二十多万元购入的车子给抵押贷款了,但是抵押来的钱却只拿到了一半。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在一张地铁内发的小卡片上看到,有公司可以提供二手车抵押贷款,而且是立即能够拿到钱。她当时觉着,为了生意能顺利周转,可以去咨询一下。
沈女士觉得被骗了,立即去派出所报了案。可是这件事,却不能立案。民警解释,像沈女士这样遭遇的人,他们已经碰到不止一个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拿到了部分借款,车子却没有了。报案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被骗了,要求警方以诈骗案进行立案调查,但警方面对这种情况却不能以诈骗进行立案,因为彼此签订了合同,只能算合同纠纷。
随后,沈女士又找到了律师寻求帮助。律师告诉她,从目前发生的这几起事件来看,对方提供的合同都是比较正规的,而且双方都是遵循自愿的原则签了字,更关键的是,对方往往会拿出一部分钱款给借款人。这样一来,从法律上就不能认定对方没有履行合同,也就不构成诈骗。那么,一旦双方出现纠纷,就只能认定为是民事上的合同纠纷,公安机关是不能按照刑事案件进行立案调查的,只能到法院进行起诉。
案例二:抵押钱没拿到还要高价赎车
不过,等签完合同,拍完照后,对方又说没有那么多现金,说等会儿一次性转账4万给常先生,于是又将2.5万元现金拿了回去。接着,对方男子跟常先生说,按照行规,必须在他车上装个GPS定位装置,说着就把他的汽车开走了。另外一男子说要去银行给他打款,一转身也不见了。“我当时想着已经签了合同,就算是他们跑了,我也有依据去法院告他们,于是也没有太担心。”
很快,常先生收到了对方转账来的钱,不过不是4万,而是1.5万元。这时候,他感觉到不对劲儿,赶紧与对方联系,哪知道,对方直接跟他说,要车也行,给5万元,不然随便报警还是打官司。“我的车子被开走了,手中只拿到了他们转来的1.5万元,现在却被敲诈5万元。里外里,这一趟下来,非但没拿到钱,还自己白给出去3.5万元。这些人就是纯粹的骗子呀。”
常先生愤怒之余只好赶紧报警。接到报警后,民警询问了他贷款的细节。从表面上来看,这笔交易已经完成了,一切都是合法合规:例如,第一,双方签订的是汽车质押合同,对方是可以将汽车开走的;第二,照片上显示常先生确实拿到了2.5万元,对方再转账给常先生1.5万元,也就是说,根据合同,常先生拿到了4万元贷款,不存在钱款争议了。从派出所出来,常先生沮丧地发现,自己真只能吃哑巴亏了。
案例三:买低价二手车莫名背上贷款
来北京打拼的王贵新攒了10万元,想买辆二手车。可是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钱,买不来车子,还要帮着车贷公司还贷款。王贵新告诉记者,事前他在网上找到了一家二手车交易公司。在相约见面后,业务员给他看了几款车型,从性价比来说,他都很满意。“业务员告诉我,他们公司不但出售二手车,而且还从事二手车抵押贷款,这些车子中不少都是抵押车,还不上钱卖给了公司。因为价格便宜,所以卖得很快,如果想要考虑一天,就先付给他500元的定金。”
听到这样的话,王贵新担心喜欢的车被买走,就立刻付了500元的定金,并商定等他看车后,确认车没有问题,就付钱拿车。在看车后,经过一番还价,双方最终将价格定在8.5万元。“当时我心里很开心,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面对质疑,业务员则称自己完全不清楚,都是公司操作的,还称定金已经交给了公司,没有办法退还。王贵新此时感觉不对,于是联系了车主李某。“我这才知道,李某的二手车是抵押给了这家公司,但是通过私下的关系给了业务员好处,让他帮忙把车子卖了,用来还贷款。而我则是上当了。”此外,李某告诉王贵新,要退款,也只能退还合同上所写的2.2万元。其余3000元已经办理手续花费了,肯定不能退。为了把钱拿回来继续买车,王贵新也只能妥协。
本版撰文北京晨报记者张静雅
记者走访
抵押审核不严付高利息就能贷
日前,北京晨报记者走访北京花乡二手车市场发现,多数二手车商家都会与银行和金融机构合作,能够提供牵线服务,帮助车主找到无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当客户征信无法通过银行审核时,只需支付稍高的贷款利率,便可从金融机构贷款。
在走访中,一名银行从事车贷的业内人士袁先生告诉记者,这些小车贷公司的人都是在钻空子,而且很容易在抵押过程中造假甚至诈骗。
“像这些借贷公司所说的,一个工作日完成贷款受理甚至能够当天放款,那肯定是存在隐患的。正常流程中,对车辆评估初审、审批、签订合同、更改保险受益人、抵押登记、安装GPS再放款,这些程序都做完,一天根本不够。就算是两三天,平台也很难进行深入调查,最后出现审核不严的现象。就是因为这样,二手车金融行业造假的情况也屡见不鲜,骗车、骗保、骗贷等欺诈问题十分盛行。”
公司专人催债不还钱很“严厉”
在交流中,小丽告诉记者,二手车抵押贷款市场可细分为质押车和GPS车市场。“质押车辆入库,基本无风险;而占比较高的GPS车市场,基本属于信用贷,违约率极高,损失率可高达20%左右。主要是通过GPS硬件安装以及软件系统对车辆进行实时跟踪定位。”如果车辆出现问题,或者信号丢失,对车贷公司都是一种损失。“如果出现违约,我们会根据GPS定位去线下找车催款。”小丽告诉记者,有一些平台可能会与第三方专业催收公司合作,采用的催收方式可能包括24小时跟踪借款人、上门泼漆等极端方法。
律师说法
仔细阅读合同
不懂千万别签
晨报提醒
二手车抵押贷款的骗局如此多,生活中该如何避免风险?不妨看看警方通过北京晨报给出的提示:
1.看汽车抵押贷款公司是否有资质、营业执照,借款人很有必要到借款公司走一趟。
2.放款前无故收费情况,可能是骗局。
3.认真阅读借款合同内容,防止合同欺诈。
4.一定要签订正规的合同并且明确合同内容,以防合同欺诈。
5.骗局性汽车抵押贷款几乎不设立任何贷款审核门槛,声称放款速度快、无抵押无担保,并且利息极为“合理”,既非高利贷,又不设立门槛,真的有如此好事?借款人应细细思量。
■记者手记
常在河边走早晚要失手
车没了,钱没拿着,还得花钱赎车,遭遇这种二手车抵押贷款,想想都窝心,更何况,受骗的事主通常是急需用钱,多少正经事估计都因此耽搁了。记者还注意到,这种纠纷中通常争议金额不算太大,三万五万的,也让苦主不至于抛弃正常生活死磕到底去维权。
丝丝入扣的贷款手续与一系列文件,再加上关键环节所谓的拍照留证,骗子们动的脑筋可不少,需要专业技术和缜密的话术,一个经济合同纠纷的帽子扣下来,有时也真让警方束手无策。可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自作聪明的骗子们,也别太嚣张。颠扑不破的经验就是,随着得手次数的增加,随着受骗人数的上升与金额的增大,骗子们会更加贪婪与麻痹,他们会形成团伙,会不再那么谨慎,而隐瞒真相骗取钱财的犯罪马脚也早晚会暴露。此前,北京警方实际上就侦破过类似的诈骗团伙,骗子们自以为严谨的合同保护伞,面对法网其实一样漏洞百出。
还有一个感叹是,骗子们真是很“敬业”,在得手之前也确实处处为借款人“着想”,尽力“满足”借款人小额贷款的需求。话说回来,这是不是也是对正规金融机构小额抵押放贷的一种警醒呢?市场确实存在,也够庞大,只不过需要更细致的工作、更到位的风控、更体贴的流程,或许利润小点监控麻烦点,但就这么把市场让给了“敬业”的骗子,也实在可惜。